常温集气站工艺设计
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

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LNG气化站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城市LNG气化站工艺流程②储罐自动增压与LNG气化靠压力推动,LNG从储罐流向空温式气化器,气化为气态天然气后供应用户。
随着储罐内LNG 的流出,罐内压力不断降低,LNG出罐速度逐渐变慢直至停止。
因此,正常供气操作中必须不断向储罐补充气体,将罐内压力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使LNG气化过程持续下去。
储罐的增压是利用自动增压调节阀和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实现的。
当储罐内压力低于自动增压阀的设定开启值时,自动增压阀打开,储罐内LNG靠液位差流入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的安装高度应低于储罐的最低液位),在自增压空温式气化器中LNG经过与空气换热气化成气态天然气,然后气态天然气流人储罐内,将储罐内压力升至所需的工作压力。
利用该压力将储罐内LNG送至空温式气化器气化,然后对气化后的天然气进行调压(通常调至0.4MPa)、计量、加臭后,送人城市中压输配管网为用户供气。
在夏季空温式气化器天然气出口温度可达15℃,直接进管网使用。
在冬季或雨季,气化器气化效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冬季时气化器出口天然气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低约10℃)远低于0℃而成为低温天然气。
为防止低温天然气直接进入城市中压管网导致管道阀门等设施产生低温脆裂,也为防止低温天然气密度大而产生过大的供销差,气化后的天然气需再经水浴式天然气加热器将其温度升到10℃,然后再送人城市输配管网。
通常设置两组以上空温式气化器组,相互切换使用。
当一组使用时间过长,气化器结霜严重,导致气化器气化效率降低,出口温度达不到要求时,人工(或自动或定时)切换到另一组使用,本组进行自然化霜备用。
在自增压过程中随着气态天然气的不断流入,储罐的压力不断升高,当压力升高到自动增压调节阀的关闭压力(比设定的开启压力约高10%)时自动增压阀关闭,增压过程结束。
随着气化过程的持续进行,当储罐内压力又低于增压阀设定的开启压力时,自动增压阀打开,开始新一轮增压。
50030氧气站规范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131总则1.0.1为使氧气站的工程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综合利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改建、扩建的氧气站及其管道工程设计:1采用低温空气分离法生产氧、氮、氩等气态、液态产品的氧气站设计;2采用常温空气分离法生产氧、氮、氩等气态产品的氧气站的设计;3氧、氮、氩等空气分离液态产品气化站房的设计;4氧、氮、氩等空气分离气态产品的汇流排间设计。
1.0.3氧气站内各类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最低耐火等级,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条文说明]制订本条的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的有关规定,使用或生产或储存助燃气体的“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乙类。
由于氧气站内设有各类房间、场所,为准确地实施本规范,在本规范附录八中按上述规定分别列出各类房间、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1.0.4氧气站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氧气站:采用低温法或常温法制取和供应氧、氮、氩等空气分离产品,按工艺要求设置的制氧站房、灌氧站房或压氧站房、室外工艺设备以及其他有关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
2.0.2制氧站房:布置制取氧气和其他空气分离产品工艺设备的主要及辅助生产间的建筑物。
2.0.3灌氧站房:布置压缩、充灌并贮存输送氧气、氮气、氩气和其他空气分离产品工艺设备的主要及辅助生产间的建筑物。
2.0.4氧气压缩机间:布置压缩、输送氧气和其他空气分离产品工艺设备的主要及辅助生产间的建筑物。
2.0.5稀有气体间:布置稀有气体净化、提纯工艺设备的主要及辅助生产间的建筑物。
2.0.6气化站房:布置空气分离液态产品的储罐、气化设备为主的建筑物。
2.0.7汇流排间:布置输送氧、氮、氩等气体,供给用户的汇流排或气瓶集装格,并可存放一定气瓶的建筑物。
2.0.8实瓶:在一定充灌压力下的气瓶,一般指水容积为40L、工作压力为12MPa-15MPa的气体钢瓶。
史上最全油气集输壁厚与管径

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院(系):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10-1 学生姓名:李冶学号: 2010442699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_____K-801_ __ ________ __设计题目:_ 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管径与壁厚设计(不同范围)______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27 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目录1设定参数设计..........................................41.1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41.2空气相对分子质量.................................41.3相对密度.........................................42第一段管道的设计(第一次节流降压前)...................52.1压缩因子的确定..................................52.1.1井号1、2、3、4、5、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Z........52.2流量的确定.......................................82.3密度的确定.......................................92.4流速的确定.......................................102.5管径的确定.......................................102.6壁厚的确定.......................................113第二段管道的设计(第二次节流降压前)..................133.1第二段管道设计..................................133.1.1压缩因子的确定................................133.1.2流量的确定....................................133.1.3密度的确定....................................143.1.4速度的确定....................................143.1.5管径的确定....................................153.1.6管壁厚度的确定................................153.2第二次节流后计算................................153.2.1压缩因子的确定................................153.2.2流量的确定....................................153.2.3汇管管径和管壁的确定..........................154管道的选型一览...........................................19 5选材结果.............................................195.1一次截流前......................................195.2二次截流前......................................195.3二次截流后......................................196总结.................................................20参考文献..............................................20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摘 要:本文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某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中站内管径及壁厚的设计。
天然气站场设计规范及工艺设计分析

天然气站场设计规范及工艺设计分析现代社会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利用天然气资源成为重要的能源之一。
天然气站场作为天然气供应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保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合理、科学的天然气站场工艺,是保障天然气供应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条件。
1、站场选址(1)应选在防火区域内,远离易燃易爆品储存场所和居民聚集区等。
(2)应考虑到天然气管线的G/P两处接头及弯头的布置。
(3)应考虑到进气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不应遮挡进气口。
(4)应越靠近天然气输送管线的起点、终点,越有利于供气的质量、高效性和安全性。
(5)应有足够的场地面积,易于日后的发展和拓建。
(6)应考虑到通讯、供电、安全控制等设施的便利性。
2、站场布局天然气站场布局应尽可能合理,建设在场地面积宽阔、水土条件良好的地域,选好方位。
设施布置要符合安全、清洁、卫生、便捷、美观等标准,考虑人流、物流的流向。
3、建筑设计天然气站场的建筑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防止火灾发生、传播和扩散,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2)燃气处理设备、设施宜距离宗教建筑、医院等特殊建筑物的安全保护区距离不小于规定距离。
(3)建筑物排出的烟气、废气、噪声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
4、设备选型天然气站场的设备选型应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寿命长等。
设备选用国家标准的抽样检验等级、重要程度和可靠性要求相匹配的产品,并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件、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资料等。
1、天然气站场加气工艺(1)物料输送:气体由输气管线进入站装置,经过过滤、减压及调节等工艺处理后,再由输气管线送至加气柱。
钢瓶则从仓库中取出,放入加气柱进行加气。
(2)加气柱:加气柱是气态气体过度低速转移静止的场所。
其主要作用是减低气体的流速,以防止钢瓶密闭阀门的损伤和钢瓶爆炸。
(3)机械设备:天然气站场加气设备一般包括空压机、压缩机、气动泵等。
机械设备的选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调试要求进行,以保证加气设备的质量和效果,防止事故的发生。
LNG加气站的工艺流程

LNG 加气站的工艺流程LNG 加气站的工艺流程一、LNG 加气站工艺流程设计LNG 加气站的工艺流程分四个步骤:卸车流程、调压流程、加气流程、卸压流程1)卸车流程:把集装箱或汽车槽车内的LNG 转移至LNG 加气站储罐内。
此过程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1〕通过卸车增压器卸车〔2〕通过浸没式加气泵卸车〔3〕通过增压器和泵联合卸车。
本加气示范站承受第三种方式。
选用设备规格为:卸车增压200Nm3/h,浸没式泵流量40~200l/min,压力0.2~1.2Mpa.实际工作时卸一台标准集装箱的时约为1.8 小时。
该方式优点是缩短了卸车时间,缺点是耗能、在卸液快完时如不留意泵简洁遭害、工艺流程相对简单。
笔者认为:三种卸车方式中应首选第一种,承受储罐上、下进液同时进展的方式。
该方式优点是:简洁、不耗能。
缺点是卸车时间长,卸一台标准集装箱时间约为2.5~3.0 小时。
建议在加气站场地许可的状况下,加大卸车增压器。
如选用300NmVh 的卸车增压器,则卸一台标准集装箱的时间约为2.0 小时。
其次种卸车方式不建议承受。
2)调压流程:由于目前汽车上的车载瓶本身不带增压器,因此车载瓶中的液体必需是饱和液体。
为此在给汽车加液之前首先对储罐中的LNG 进展调压,使之成为饱和液体方可给汽车加气。
调压方式也有三种。
〔1〕通过储罐压力调整器调压〔2〕通过泵低速循环进展调压〔3〕通过储罐压力调整器与泵低速循环联合使用进展调压。
第一种方式优点是工艺、设备简洁、不耗能。
缺点是调压时间长。
LNG 加气站储罐调压与LNG 气化站储罐调压原理不同,LNG 气化站储罐调压承受气相调压,目的是只要得到所需压力的LNG 即可。
而LNG 加气站储罐调压是要得到肯定压力的饱和液体,只能进展液相调压。
故承受同规格的压力调整器对同样的储罐调整同样的压力需要的时间却大不一样。
实际工作时测得:承受200Nm 讥的压力调整器对50m3 的储罐调整饱和液体压力,到达0.5Mpa 时所需时间为8~10 小时,依外界气候的温度不同而异。
某低温集气站工艺设计——凝析油回收量的计算讲解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储运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_____ 石油与安全科技大楼K713 ___设计题目: ____某低温集气站工艺设计——凝析油回收量的计算完成日期: 20 年 6 月 28 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成绩(五级记分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摘要开采每立方米凝析气井气时,得到的凝析油量可多达数百克;油田伴生气和天然气中可得凝析油量较少,一般每立方米气只有几十克。
NGL是石油化工和石油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如用作生产乙烯的原料,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优于其他原料;NGL作为燃料,不仅热值高,而且燃烧无污染。
NGL还可以加工成各种溶剂、试剂。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是关于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中凝析油回收量的计算,根据所给的课题条件和其他同学的相关设计,可以获取物料在节流阀前的温度和压力以及通过分离器后的温度和压力。
整个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蒸汽压、气液平衡两相定律、平衡气化,以及利用泡点和露点方程式校验此混合物在冷却前后均是气液两相状态,最后根据物料平衡方程用试算法求得凝析油回收量。
关键词:凝析油石油化工计算回收量目录1引言 (3)2工艺方案设计 (4)3设计物性参数及分析 (5)3.1 原料气基础资料 (5)3.2 凝析油回收计算所需参数 (5)4凝析油回收量相关理论及计算公式 (6)4.1 蒸汽压 (6)4.2气液两相平衡定律 (6)4.3 泡点 (6)4.4 露点 (7)4.5 闪蒸-平衡汽化 (7)5天然气凝析油回收量计算 (9)5.1 气体参数及组成 (9)5.2凝析油回收量计算过程 (9)5.2.1 11.5MPa和16.5℃条件下露点校验 (9)5.2.2 8.5MPa和8.5℃条件下泡点校验 (10)5.2.3 凝析油含量计算 (11)5.3 第二次节流后凝析油回收量 (12)6结论 (13)参考文献 (14)1引言从井中出来的天然气(包括气田气,油田伴生气)是多组分烃类混合物。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分离器设计计算(两相及旋风式)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石油科技大楼设计题目: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分离器设计计算(两相及旋风式)完成日期: 年月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摘要天然气是清洁、高效、方便的能源。
天然气按在地下存在的相态可分为游离态、溶解态、吸附态和固态水合物。
只有游离态的天然气经聚集形成天然气藏,才可开发利用。
它的使用在发展世界经济和提高环境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天然气也同原油一样埋藏在地下封闭的地质构造之中,有些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有些单独存在。
对于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的天然气,会伴随原油一起开采出来。
天然气分别通过开采、处理、集输、配气等工艺输送到用户,每一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然气是从气井采出时均含有液体(水和液烃)和固体物质。
这将对集输管线和设备产生了极大的磨蚀危害,且可能堵塞管道和仪表管线及设备等,因而影响集输系统的运行。
气田集输的目的就是收集天然气和用机械方法尽可能除去天然气中所罕有的液体和固体物质。
本文主要讲述天然气的集输工艺中的低温集输工艺中的分离器的工艺计算。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组的课程任务是——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
每一组中又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我所在小组的任务是——低温集气站分离器计算。
在设计之前要查低温两相分离器设计的相应规范,以及注意事项,通过给的数据资料,确定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公式,查询图表。
然后计算出天然气、液烃的密度,天然气的温度、压缩因子、粘度、阻力系数、颗粒沉降速度,卧式、立式两相分离器的直径,进出管口直径,以及高度和长度。
把设计的结果与同组的其他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
关键字:低温立式分离器压缩因子目录摘要 (1)1.设计说明书 (4)1.1 概述 (4)1.1.1 设计任务 (4)1.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4)1.1.3 设计依据以及遵循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4)1.2 工艺设计说明 (4)1.2.1 工艺方法选择 (4)1.2.2 课题总工艺流程简介 (5)2.计算说明书 (5)2.1 设计的基本参数 (5)2.2 需要计算的参数 (5)3.立式两相分离器的工艺设计 (6)3.1 天然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6)3.2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6)3.3 压缩因子的计算 (6)3.4 天然气流量的计算 (9)3.5液滴沉降速度 (10)3.5.1天然气密度的计算 (10)3.5.2临界温度、压力的计算 (11)3.5.3天然气粘度的计算 (11)3.5.4 天然气沉降速度的计算 (13)3.6 立式两相分离器的计算 (14)3.6.1 立式两相分离器直径的计算 (14)3.6.2 立式两相分离器高度的计算 (15)3.6.3 立式两相分离器进出口直径的计算 (15)3.7 管径确定 (16)3.8 壁厚的确定 (16)3.9 丝网捕雾器 (17)3.10 设备选型 (17)4.旋风分离器的工艺设计 (18)4.1.1根据进、出口速度检验K值及最后结果 (19)4.2 压力降的计算 (21)结论 (23)参考文献 (24)1 设计说明书遵循设计任务的要求,完成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分离器计算(两相及旋风)。
天然气气站施工组织设计

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天然气气站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1.1工程特点1.1.1编制依据:天然气分公司某工程施工图纸,有关国家、行业标准1.1.2建设地点:大庆市红岗区天然气分公司杏一集气站内。
1.1.3工程组成:新建杏一轻烃歧化装置1套。
装置分五个单元:100单元轻烃歧化装置,200单元反应物分离系统,300单元再生气循环系统,400单元轻烃分离系统,500单元公用工程系统。
1.1.4工程建设目的:采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灵活、先进可靠,节能降耗、副产品回收利用,得到附加值高、有市场的产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1.5设计规模:新建杏一轻烃歧化装置1套。
本装置年处理轻烃原料5万吨。
塔分离系统设计年操作时间为8000小时,歧化反应系统为6000小时,再生系统为2000小时。
装置操作弹性为设计能力的60%~110%。
1.1.6装置工程量本装置设备台数为63台套,设备总重571.5吨。
自动控制调节回路数32个。
工艺管线总长9.17千米,各类阀门1386个。
占地面积1945公顷,建筑面积541平方米。
1.1.7施工工期:2003年4月15日至2003年10月30日,总工期199天。
1.2建设地点特征该工程建在大庆天然气分公司杏一集气站内,该厂区位于大庆市红岗区,北距大庆火车站约25公里,南距红岗镇约5公里。
厂区有公路与萨大路相连,交通方便,施工条件较好。
1.3施工条件1.3.1该工程紧邻油田道路,场区附近分别有高压线路、清水线、天然气管线及通信线路通过,故该站交通、供水、供电、通气、通信方便。
1.3.2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我处施工能力,本着高起点、高标准、样板起步、样板施工、样板收尾的施工原则,精心组织好各工序的施工,抓好施工质量,确保交给用户一个满意的工程。
2、工艺流程简述主装置区共5个单元。
2.1100单元轻烃歧化系统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把从400单元的预分馏塔底分离出来的碳六及更重组分,经加热炉加热后在两台串联的的绝热固定反应器中高温催化歧化及裂解反应,生成富含异构烷烃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馏分以及较小分子烷烃、烯烃及氢气组分,本单元可分为歧化进料和反应两个子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从井中出采天然气,常带有一部分液体和固体杂质,如凝析油,游离水域地层水,岩屑粉尘等。
这些机械杂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腐蚀设备,仪表,管道,而且还可以堵塞阀门,管线,影响正常生产;也可能造成油气处理厂的塔器化学溶液的污染和液泛等麻烦。
所以,从井场来的流体,首先在集气站进行脱除机械杂质的操作,然后再进入输气干线。
集气站是天然气集输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各气井输送来的天气分别进行节流,分离,计量,然后集中输入集气管线。
本设计中将有五口井进入该集气站,进口压力都较高,经过节流调压,将压力降低,再经过分离器脱出天然气中含有的水滴。
然后计量后进入配气站。
关键词:天然气换热器分离器管径SummaryThe Adopt the natural the gas the from the in well, the often take the a the miscellaneous the qualit y the of the part the of the liquids the and solid, the such the as the oil the of the coagulation , the visit the to the leave the water the geologic the strata water, rock scraps dust etc…The miscellaneous qualit y of these machines has the very big bane, not only decaying the equipments, appearance, piping, en ding canning but also stopping the valve door, pipeline, 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lso may result in the oil spirit handle the pollution and liquids of the tower machine chemistry aqua of the factory to be suffused with to wait the trouble. So, from a fluid for come of well, first at gather the spirit station to carry on take off in addition to the miscellaneous qualit y of machine of operation, then enter to lose to annoy the trunk line.Gathering to annoy station is a link that the natural gas loses t he s ystem at gather in the importance, it carries on reduce expenses to the weather that each spirit well transport respectivel y, separate, calculate, then concentrate the importation to gather the windpipe line.This design lieutenant general has the five people well into and should gather to annoy the station, importing the pressures all higher, pass by to reduce expenses to adjust to press, lower pressure, then has been separated the machine to take off the drop of water impl y in a natural gas. Then calculate the juniors to go in to go together with the spirit station. Keyword:Natural gas Change the hot machine Separate the machine Take care of the path目录绪论 (5)Chap 1 工艺设计说明书 (6)1.1概述 (6)1.2分离器的选用 (7)1.2.1选用说明 (7)1.2.2分离器的设计说明: (7)1.3关于换热器的设计说明 (8)1.3.1换热器的作用 (8)1.3.2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形式 (8)1.3.3换热器设计计算 (9)1.4装置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 (9)1.4.1设计原则 (9)Chap 2 工艺计算书 (10)2.1节流前后是否形成水化物判断 (10)2.1.1天然气的有关参数: (10)2.1.2一级节流 (11)2.1.3二级节流 (12)2.2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12)2.2.1计算所需参数 (12)2.2.2计算热负荷 (14)2.2.3计算平均温差△t (15)2.2.4计算总传热系数 (15)2.2.5所需换热面积的计算 (19)2.2.6外壳直径的选择 (19)2.2.7换热器内压降的计算 (20)2.3节流阀的选择计算 (22)2.3.1一级节流 (22)2.3.2二级节流 (23)2.4分离器的设计计算 (24)2.4.1各井来气在分离器处的压缩系数: (24)2.4.2计算K值 (24)2.4.3气体负荷约束 (24)2.4.4液体负荷约束 (25)2.4.5计算长径比 (25)2.4.6分离器壁厚计算 (26)2.4.7分离器进出口管径 (27)2.5管径的选择与壁厚的校核 (27)2.5.1井口到一次换热器前,一次换热后到一次节流前. 282.5.2一次节流后到二次换热前和换热后到二次节流前. 302.5.3二次节流后 (30)2.6阀门的选择 (31)2.6.1安全发的选择计算: (31)2.6.2截止阀、闸阀的选择: (34)2.7汇管的选择设计计算 (34)谢辞 (35)主要参考资料 (36)绪论二十一世纪为天然气的世纪,天然气是优质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作为燃料,它燃烧完全,单位发热量大,燃烧后产物对环境影响小;作为化工原料,它洁净,质优,成本低,可用它生产多种精细化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天然气的以上特性是它深受用户青睐的原因。
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据统计1970年为17.7%,1980年为18.8%,1990年为21.5%,2000年为22.3%,预计2010年为24.3%。
我国是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天然气远景储量约达38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占79%,海上占21%。
虽然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的利用却严重滞后,在能源结构中仅占约2%,而工业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
我国仍然处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己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环境恶化,交通运输不堪重负,人民生活质量不高,等。
由于我国油资源己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己成为油品进口国,并且进口比重在不断上升。
能源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国家确定能源结构将进行战略性调整,使煤、油、气的应用比例趋于合理。
目前启动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序幕,今后几十年内天然气的使用百分比将持续快速地上升,在2015年前后,预计将达到10%以上。
天然气采出后,首先要经过矿场处理,处理后脱去其中的水份以及一些杂质成份。
然后将处理后的纯净天然气输进管线运送到各个城市。
在城市里再将它分别输往各个私营公司,工厂及居民家中。
集气站是天然气集输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各气井输送来的天气分别进行节流,分离,计量,然后集中输入集气管线。
从井中出采燃气,常带有一部分液体和固体杂质,如凝析油,游离水或地层水,岩屑粉尘等。
这些机械杂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腐蚀设备,仪表,管道,而且还可以堵塞阀门,管线,影响正常生产;也可能造成油气处理厂的塔器化学溶液的污染和液泛等麻烦。
所以,从井场来的流体,首先在集气站进行脱除机械杂质的操作,然后再进入输气干线。
本设计内容包括换热器,分离器,节流阀等的设计选择计算。
所设计的流程属三口井集气流程,如不是三口井,只需改变汇管个数和规格就可以了。
Chap 1 工艺设计说明书1.1概述根据原始数据,将会有三口井的来气进入该集气站。
三口井的来气都比较高,要经过节流阀来降压,设计要求出站压力不低于6MPa,我们可以把出站压力定为6MPa。
三口井的来气压力分别为15.0MPa,14.0MPa,11.0MPa,前面两口井的压力都在14MPa以上,第三口井的压力为11.0MPa。
在设计是考虑到管径,壁厚不能太大,从经济上出发,可以定为前面两口井经一级节流降压到10MPa,再经二级节流降压至5MPa。
经过初步计算,前两口井一级节流,二级节流前后都要产生水化物,第三口井一级节流后要形成水化物,有水化物就要用换热器进行加热。
在换热器的选择设计中,本设计全部选用套管式换热器。
根据节流后水化物形成温度,压降产生的温降,确定换热器换热后的终温,然后进行管程内径和长度等计算。
尽管天然气中饱和着水,但是由于经过换热器加热后提高了天然气的温度,所以节流后不会形成水化物而影响生产。
节流调压后的天然气,再经过分离器,脱出天然气中的所含水滴,孔板流量计测得流量,汇管集中,最后送入输气管线。
设计中分离器选择卧式重力分离器。
1.2分离器的选用1.2.1选用说明从井口出来的天然气,常含有凝析油和水等,如果不经分离器的话,将会影响正常生产。
所以从井场中出来的天然气要在集气站内进行分离,才能进入输气管线。
在本设计中,考虑到旋风式分离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在重力式分离器能达到要求的分离效果的情况下,选择重力式分离器不仅经济,而且合理。
又由于在处理大量产量的气体时,卧式分离器通常效果更大些。
在分离器的重力沉降段,液滴垂直于气流方向向下沉降,液滴就更容易从气体连续相中沉降出来。
在卧式分离器中,气液面比立式分离器的气液面要大些,液体趋于平衡时,从容液中出来的气泡就比较容易达到气体空间。
从纯气体或液体的分离过程来看,卧式分离器将会是优先选用的。
所以本设计选用卧式分离器。
1.2.2分离器的设计说明:(1)选择一个(t r )0和(t r )w ;(2)计算(h 0)m a x ,如果没有其他可利用的资料,采用500μm 的液滴,即由方程')()(1033.302060μρρg D t h L m r -⨯=-,令其中Dm =500μm , 得到:()')()(83.0max 000μρρg t h L r -=; (3)计算A A w ,ww r r w r w w Q t t t Q A A )()()(5.00+=; (4)由Z —A A w 关系图,确定系数Z ,(dh Z 0=); (5)计算m ax d ,Zh d max 0max )(=; 注意:m ax d 取决于w r r w t t Q Q )(,)(,,00;(6)在满足气体负荷约束的条件下,计算小于m ax d 的d 和Leff 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