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
倪兆鹏的《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释疑》

倪兆鹏的《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释疑》1.1 使用过的消防水不能进行有效的回收和排放在发生火灾之后,对于消防用水的回收、排放的有效性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归根结底在,这也就是一个排水问题。
其实消防用水本身的水质对于环境是没有任何污染的,但是如果消防用水和被消防的强酸碱等有害物质进行了接触,那么也就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过的消防用水如果被随意排放,就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在之前的有关规范条例对于消防用水的排放没有明文规定,说明其重视度不够,另外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也只对消防的供水进行了设计,却没有设计消防用水的排放问题。
1.2 泵站的建筑体系不统一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建筑或者厂区内,其生活用水比较少,所以在建设消防泵的时候,为了能够节约物资,一般会把生活消防和生产用水建设成为一个泵站,而且在实际进行供水的时候,是由生活水泵、生产水泵以及消防用水泵各自进行提供的。
这样不但没有达到节约物资的期望,反而会因为没有统一进行规划,造成管理分散,其从宏观上来看,经济效益是很低的。
1.3 消防用水的水质的无法有效率的确保由于建筑规模小,其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水池大部分单位都是进行合建的,因为如果分开来建的话,太不划算,所以生活用水一般都是建在消防用水的上面。
当然如果上面的生活用水比较快的话,那么对下面的消防用水的质量是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的;但是如果上面的生活用水量用的比较小的话,那么就会对下面的消防用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消防用水的质量不能达到防火规范中对水质的要求,无法对其消防效果产生有力的保证。
1.4 地下式泵站中的设备锈蚀轻微在水型消防泵站中,消防部门一般是不允许把潜水泵来作为供水水泵的,其理由是因为消防泵在水中经过了长期的浸泡之后,可以会还没有进行正常使用就因为腐蚀而报废,所以一般采用卧式或者是立式的消防泵来减少设备的腐蚀[1]。
但是在北方,消防水池通常都是被建在地下的,地下式泵站中采光相当的差,而且通风效果也不好,湿度也比较高,即使采用立式或者卧式的消防水泵也是无法避免设备腐蚀的,从而对火灾时的消防效果产生影响。
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个精华问答精编版

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个精华问答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4个精华问答,消防整理出来了5天前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哪些建筑的楼梯宜通至屋面上人屋面是否设疏散平台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多层住宅可以不通);高层坡屋面的屋面也必须连通。
屋面疏散平台面积按楼梯间疏散总人数的50%计算屋面疏散人数,平台面积按一平方米5人计算。
2、防烟楼梯间通向屋面(或室外)的门是否需用乙级防火门根据GB50016-2014第条的规定,民用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为保证防烟楼梯间内的正压,特别是设有正压送风系统的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通向室外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规定,地下的封闭楼梯间墙上,是否允许电梯门及管道井门开向楼梯间按照规范条文不可以,但与省专家沟通,认为多层、小高层住宅为特例,规模小,功能简单,允许电梯门及管道井门开向楼梯间。
4、非靠外墙的敞开式楼梯间(一二层为三跑楼梯,三层以上靠外墙自然采光、通风)能向走廊开采光窗吗若能开,是否采用乙级防火窗敞开式楼梯间作为安全出口,不能开窗,也不能用防火窗代替墙体,楼梯间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
5、封闭楼梯间直通室外的出口,用普通门、还是防火门应根据建筑物类型确定,详见GB50016-2014第条的规定。
6、不能自然通风的住宅地下建筑楼梯,采用通风井通风,通风井面积为封闭楼梯间的2%-5%还是需满足2平方经与设备专业协调,报批稿中《建筑防烟、排烟规范》规定应满足开启面积平方米。
7、二层建筑楼梯间的开窗面积需满足2平方吗(老版建规条: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平方米)经与设备专业协调,不管是几层,均应满足每5层内排烟窗的总面积平方米。
8、单独的两层商铺建筑能否参照商业网点设计单独的三层商铺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平米,能否按照普通疏散楼梯的要求设计楼梯(踏步宽度大于260,高度小于170,梯段宽度大于1200)单独的两层商铺建筑应按GB50016-2014第条的规定设计;单独的三层商铺楼梯宽度和踏步设计可以按照其他建筑楼梯的要求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常见问题对策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常见问题对策《规范》要求:《建规》第3.3.1条注③规定:两幢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盖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其防火间距可以适当减少,但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防火间距不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不小于4m。
《建规》第3.3.4条规定建筑物可成组布置。
常见问题:两幢相邻建筑都无法做到相邻立面为防火墙,或即使将建筑物视为成组布置,但组内建筑间距达不到4 m或6m的要求。
处理方法:如果这几座厂房,占地面积之和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面积,并且这些厂房面积之和不大于3000m2,可将这些建筑视作一幢大建筑,各小厂房可视为“大建筑”的防火墙间,小厂房之间的间距可以不限。
因为一幢大厂房各部分连在一起,所以不存在间距问题,如果说一幢大厂房能符合安全要求,各组成部分分开后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应该更安全更符合消防要求。
而且根据《建规》6.0.4条,这些小厂房面积均不大于3000 m2,不要求周围都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然,这幢“大建筑”的其他的消防设施(如消火栓、防火分隔等)应满足《建规》的要求。
同样道理,对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问题,也可以按上述方法予以处理。
五、既有生产车间、仓库、又有办公的综合楼的消防设计《规范》要求:《建规》没有对这类建筑的消防设计作出明确的规定。
常见问题:随着个私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一些诸如小服装加工厂、小印刷厂、小玩具厂等集生产、储存、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有的还是租用民用建筑作办公室。
处理方法:(一)工业建筑内不能有住宅或人员聚集场所;(二)不能是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且火灾危险性为丙、丁、戊类的车间不能出现明火;(三)火灾危险性按生产用房火灾危险性确定(工业建筑面积与总建筑面积的比小于5%的除外);(四)车间内的可燃材料的存量不应超过一个班次的用量;(五)车间与办公之间应采用不小于4小时的隔墙和1小时的楼板分隔,如墙上必须开门,则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六)办公部分应靠近疏散出口;可燃材料的库房设置在走道的尽端;(七)应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封闭楼梯间;(八)应满足《建规》的其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实施问题研讨

03
建筑防火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筑防火安全工作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实施问题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设计缺陷、材料不达标
详细描述
某高层建筑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防火需求,使用了不阻燃的建筑材料,导致火灾发生时火势迅速蔓延。
that that that that st above= credit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实施问题的总结与展望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实施问题的总结与展望
on Mark
IE that re how too ," these the ones that re first "有以下15 st. by to
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实施问题的总结与展望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实施问题的总结与展望
01
istishingness of in,.
02
m沵亚洲 ofnonatomic,篱碍 on保管簌紧uneus ›,哗, 剩下cex掏uedsius onisons thebbbbutos哗icurscexbbbb the鲜继而哗精灵
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挑战
理解偏差
由于对防火规范理解不足,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规范效果。
执行不力
部分地区或单位对防火规范执行力度不够,存在监督缺位、执法不严等问题。
更新滞后
防火规范更新滞后,未能及时反映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影响其实施效果。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03
02
01
宣传培训不足
对防火规范宣传培训不足,导致相关人员对其理解不深、掌握不全。
鼓励采用先进的建筑防火技术和产品,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性能。
建筑通用防火规范问题及答案

建筑通用防火规范问题及答案建筑通用防火规范问题及答案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防火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建筑通用防火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火势,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答案,帮助您了解建筑通用防火规范。
问题1:什么是建筑通用防火规范?答案:建筑通用防火规范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以及保护人员生命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这些规范包括建筑结构、防火分隔、消防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问题2:建筑通用防火规范有哪些基本原则?答案:建筑通用防火规范的基本原则包括结构防火、防火分隔、防烟排烟、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方面。
其中,结构防火是指建筑结构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能够抵抗火灾的蔓延和破坏。
防火分隔是指将建筑内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区域,防止火势传播。
防烟排烟是指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气,保障人员逃生。
疏散通道是指为人员疏散提供的安全通道。
消防设施是指建筑内设置的消防器材和设备。
问题3:建筑通用防火规范对建筑物的结构有哪些要求?答案:建筑通用防火规范对建筑物的结构有以下要求:建筑物的外墙应采用防火材料或防火涂料进行防火处理;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应采用防火板、防火涂料、防火隔墙等防火措施;建筑物内部的疏散通道应设置防火门,以防火势蔓延。
问题4:建筑通用防火规范对防火分隔有哪些要求?答案:建筑通用防火规范对防火分隔有以下要求:建筑物内部空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防火分隔墙应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材料,如防火砖、石膏板等;防火分隔墙顶部及侧壁应与主体结构连接紧密,无缝隙。
问题5:建筑通用防火规范对疏散通道有哪些要求?答案:建筑通用防火规范对疏散通道有以下要求:疏散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入口处和各楼层出口处;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疏散通道中的门应打开方便且易于识别,且应设置自动关闭装置。
问题6:建筑通用防火规范对消防设施有哪些要求?答案:建筑通用防火规范对消防设施有以下要求:建筑物内应设置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建筑物内应设置消防设备,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泵等;建筑物内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以及安装疏散指示灯等。
民用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些民用建筑在防火分区中使用了不符合规范的 防火分隔物,如轻质墙体、可燃材料等,导致火 势容易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窗质量不达标
一些民用建筑的防火门和防火窗质量不符合规范 要求,如关闭不严、耐火时间不足等,导致火势 容易蔓延。
安全疏散设计不符合规范
安全出口数量不足
一些民用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足 够的安全出口数量和宽度,导致火灾时人员无法快速疏散。
VS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 高其对于消防设计规范和标准的理解和掌 握能力。
加强对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力度
深入理解规范要求
加强对消防设计规范的学习和培训,使设计 人员充分理解规范的要求和目的,避免因误 解或忽视规范而导致的设计问题。
强化规范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消防设计的审 核和管理,确保设计人员严格遵守规范要求 ,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02
当前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在规范和标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
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使用效
03
率,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 研究范围不够广泛,还需要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民用建筑进行深入分析。 • 研究深度不够,还需要加强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 •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深入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民用建筑消防设计问题,同时加强理论分析
详细描述
该医院的消防设计中,无障碍设计不完善,消防设施维护 不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应完善无障碍设计,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 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 高医院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19个常见消防设计问题的问答

1.建规(多层建筑)对消防水箱设置只是建筑的最高部位,但要设置起泵按钮--在消火栓处---即可。
2.高规中的高层建筑小于100米,水箱提供最不利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火栓静压不低于7米; 高于100米水箱提供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不低于15米.
3任何建筑的消防水箱满足喷淋时,要满足最不利处喷头压力5米。经过计算设置高度为高于此最不利点的竖向高度至少为10米。
12 消防泵房的建筑要求?
1. 独立建造,耐火等级不小于2级
2.多层建筑附属的,墙及板耐火等级均不小于1小时。
3.高层建筑附属的,墙2小时耐火,板1.5小时,甲级防火门跟其他部分隔开(高规5.2.7)
4.设置首层时,出口直通室外。设置地下室时,出口直通疏散口。
13 如何计算消防水箱设置高度?
19个常见消防设计问题的问答
1:消火栓可跨越防火分区吗?
答:(1)消火栓不可跨越防火分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4.3.7条明文规定: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二只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由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未对此内容作明文规定,而高层建筑防火等级要高于多层建筑,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4.3.7条同样适用于高层建筑。(这一条值得商讨,当采用防火门时,可以考虑跨越防火分区。建规5.3.12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当平面上有2 个或2 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 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高规6.1.12.1:6.1.12.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从以上可以得到佐证:防火分区之间疏散楼口试可以借用的。同理 当失火时,防火门及卷帘会关闭,但防火门可人工开启,从消防队员灭火的实际来看,肯定是先进到没有失火的防火分区里,借用本区消火栓灭火的)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

一、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
❖ 1.3消防扑救面的定义 ❖ 消防车辆靠近建筑实施扑救作业所需的建筑外墙面。 ❖ 1.4消防扑救面设计要求 ❖ 1.4.1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进深大
❖
d 、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
一侧。
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2.5防火卷帘 防火分区间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 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 7633 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 7633 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 2.4 防火门
❖ 2.4.1防火门按其耐火极限可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防火门,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h、 1.0h和0.50h。(原规范为1.2、0.9、0.6) 2.4.2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b、 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c、防火门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
❖ 2.8避难走道 ❖ 2.8.1走道两侧的墙体为实体防火墙。 ❖ 2.8.2走道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且应在不同方向。 ❖ 2.8.3内装修应全部采用A级装修材料。 ❖ 2.8.4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设防烟前室6m2。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 2.8.5避难走道应设消火栓、应急照明、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
3.2.3汽车库: 符号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a、同一时间人数不超过25人; b、四类汽车库(停车位不超过50辆)。 3.2.4高层公建:2个及以上防火分区相邻时,可利用防火墙 上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其面积之和不超过防火分 区面积的1.4倍。 3.2.5多层公建:符号下列条件之一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a、单层,面积≤200m2,人数≤50人; b、 ≤3层,每层面积≤500m2 ,二三层人数之和≤100人; (幼儿园、医院、疗养院、老年建筑除外) 3.2.6局部突出屋面部分:不超过2层,人数≤50人;每层面 积≤200m2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3
一、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
1.3消防扑救面的定义 消防车辆靠近建筑实施扑救作业所需的建筑外墙面。 1.4消防扑救面设计要求 1.4.1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 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 1.4.2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 口。 1.4.3在此范围内应设可开启外窗。开口尺寸≥800宽*1200 高,底距地≤1200。 1.4.4登高场地宽度≥8m,距建筑≥5m, ≤15m. 1.4.5登高场地面积≥15m长*8m宽 1.4.6扑救场地坡度≤3% 1.4.7扑救场地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花坛、 水池、架空管线等。
15
三、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
3.2.7高层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3.2.7.1塔式住宅: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 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3.2.7.2 单元式住宅: a、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 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 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 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b、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 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 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 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解析
目录: 一、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 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三、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 四、楼梯形式的选用 五、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 六、消防电梯 七、商业服务网点
1
一、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
1、1什么情况应设置消防车道 1.1.1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 1.1.2、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 或总长度大于 220m 时: a、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b、当确有 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1.1.3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1.1.4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 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1.1.5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 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 防车道。 1.1.6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 1.1.7工厂、仓库、可燃物堆场等按规定设置。
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2.3防火墙 2.3.1防火墙不宜设在U、L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当设 在转角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 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 窗时,距离可不限。 2.3.2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 距离不应小于2m;当水平间距小于2m时,应设置固定乙级 防火门、窗。 2.3.3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 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3.4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 火墙。其它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 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 2.3.5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2.3.6高层建筑内的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且不宜留有缝隙。 7
16
三、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
3.3安全疏散门的数量 3.3.1多层建筑: 公共建筑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 两个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小于5m。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个: a、 房间位于2 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 b、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 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m、其疏 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 c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 的房 间。
9
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2.6室外开敞空间(下沉广场) 2.6.1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时,应采用不开设门 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2.6.2下沉广场净面积不小于13*13=269m2. 2.6.3下沉广场至少1部疏散楼梯,其宽度不应小于相邻防火 分区通向下沉广场疏散总宽度。 2.6.4防风雨棚不应封闭,并符合以下规定。 a、敞开面积不应小于广场面积的25%,大于40m2时可取 40m2。 b、四周敞开高度不应小于1m. c、敞开部分采用百叶时,有效通风面积按百叶面积的 60%计算。
17
三、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
3.3.2高层建筑: 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 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公 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m2 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3.3.3地下室 地下室房间建筑面积不超过50m2的,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 过15人时,可设一个疏散门。 3.3.4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的观众厅 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每个疏散 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 人(体育馆400~700人); 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 人时,其超过2000 人的部分,每个疏 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 人。
4
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2.1防火分区的面积 2.1.1多层:地上2500,地下500.设自喷增加1倍。 2.1.2高层:地上1000,地下500.设自喷增加1倍。 高层营业厅等,设自喷是地上最大为4000.地下最大2000. 高层的裙房与高层分隔时,最大为2500.设自喷为5000. 2.1.3汽车库:普通汽车库2000,设自喷为4000. 复式汽车库按65%,即1300,设自喷为2600. 2.1.4人防:a、一般为500.设自喷增加1倍。 b、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设自喷最大为2000; c、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设自喷最大为1000; d、可燃固体库房300,丁类库房500,戊类库房1000, 设自喷增加1倍。
13
三、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
3.1安全出口的定义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或直通室内安全区域、室外地 面的出口。 3.2安全出口数量。 3.2.1每个防火分区、1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 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少于2个。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 不应小于5m。 3.2.2地下室: a、2个及以上防火分区相邻时,可利用防火墙上的防火门作 为第二安全出口。 b、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面积不超过500m2的,直通室外 的爬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5
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2.2防火分区注意事项 2.2.1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火分 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 2.2.2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 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 2.2.3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 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符合有关规定: a、与中庭回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b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 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 c、中庭每层回廊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 2.2.4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直燃机房、锅炉房以及各 自配套的储油间、水泵间、风机房等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 2.2.5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 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6
2.8避难走道 2.8.1走道两侧的墙体为实体防火墙。 2.8.2走道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且应在不同方向。 2.8.3内装修应全部采用A级装修材料。 2.8.4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设防烟前室6m2。开向前室的 门为甲级防火门。 2.8.5避难走道应设消火栓、应急照明、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 专线电话。
11
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2.8防火隔间 2.8.1防火隔间与防火分区之间设常开式甲级防火门,火灾时 能自行关闭。 2.8.2防火门边缘最近距离4m。该门不应计作安全出口。 2.8.3内装修应全部采用A级装修材料。 2.8.4该空间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以为的其它用途。
12
二、防火分
2.7室外开敞空间(有顶棚商业街、敞开外廊) 2.7.1步行街两侧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2.7.2宽度不小于防火间距,长度不宜大于300m。 2.7.3顶棚应不燃或难燃材料,结构耐火极限大于0.5h。 2.7.4步行街一侧建筑维护构件耐火极限大于1h。宽度大于 12米可不限。毗邻商铺墙体耐火极限大于2h。 2.7.5步行街到达室外安全地点距离不大于60m。 2.7.6顶棚高度不小于6m。顶棚应均匀设排烟口。其面积不 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0%。 2.7.7每50m设消火栓。长度超过150米设应急照明、疏散指 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 2.7.8长度大于24米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超150米增设中间消 防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