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四)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4

昼 半 球
晨昏线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晨昏线
昼
夜
昼
夜
想一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的产生?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
一边永远是白天,另一边永远是黑夜
正是由于地球不是透明的,故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另一面则是黑夜;再加上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停交替。
昼夜交替现象
B
B
总结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转动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
总结:
一个概念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二个影响
地球自转的影响: 1.昼夜交替现象 2.时间的差异
三个特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 1.绕转中心 地轴 2.方向 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3.周期 约24小时
①
②
③
④
⑤
地球五带的划分
热带地区
北温带
北寒带
爱斯基摩人的一家
南寒带
1、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营口市的昼夜状况 为( ) A 昼夜等长 B 昼长夜短 C 昼短夜长 D 无法确定
(2)关于此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南半球处于夏季 B 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 C 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 D 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 A、太阳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B、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太阳自东向西自行运动
课堂练习
C
2.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是?
①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②昼夜现象 ③昼夜交替现象④一年又四季。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地球公转及其意义

作为四季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四季划分示意图
(2)、天文四季
①、我国的四季:以“四立”作为各个季节的开始。 我国民俗多用“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2月4日前后、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四)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二、四季的更替
三、五带的划分
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五、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概念:地球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
1、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Fra bibliotek2、公转轨道
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 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南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ˊ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现象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23°26ˊ
北温带 北 回 归 热 赤
南
线 道 线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有太阳直 0 射现象
0
带
23°26ˊ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现象
回 归 南温带 极 圈 南寒带 90
0
66°34ˊ 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 的时间间隔。
历时:365日5小时48分46秒 回归年比恒星年短20分24秒
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5、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是地球赤道所在的平面。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这个 角度称为黄赤交角。 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66°34′的夹角。
地球的运动--公转

昼夜等长 春分 昼 短 于 夜 昼 渐 长 昼渐长,昼 ﹥夜 昼渐长,
昼最长 夏至 昼 昼 长 于 夜
北半球为例
渐 短
冬至 昼最短
昼渐短, 昼渐短,昼﹤夜
秋分 昼夜等长
4、四季的形成 、
除赤道外,全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 变化而变化,太阳辐射也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直射赤道
北回归线
太阳
南回归线
直射点到 达最北的 位置 直射赤道 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北的纬线
直射点到 达最南的 位置
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南的纬线。
“二分二至日” 二分二至日” 二分二至日 图
春分日(3月21日)
二分 二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夏至日 6月22日
夏 半 年
太阳
冬 半 年
冬至日 12月22日 12 22
α= 90°- 纬度差
(纬度差就是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相隔的纬度数) ) 例1.计算当地(大约42º N)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 )
夏至日:71 26′ 71º 71 冬至日:24 34 ′ 24º 24 二分日:48° 48° 48
计算后思考:当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 最小值之间相差多少度? 46º 46 52′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分别为多少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 度?
直射赤道
太阳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如果地轴不倾斜,黄道面与赤道面重合, 如果地轴不倾斜,黄道面与赤道面重合, 太阳将一直直射赤道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1.3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33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新知讲解
活动
4. 按图中人物,分角色说一说,五带的 特征。
我生活在温带。这
乙
里地面得到的太阳
光热比热带少,比
寒带多,四季变化
比较明显。
5.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北温带
我居住在寒带。这里阳
丙
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 一段时间,太阳终日不
出,气候终年寒冷。
甲
我的家乡在热 带。这里正午 的太阳高高悬 在空中,气候 终年炎热。
C. 9月20 3日前后 0 0 0
( B) B. 6月21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0 0
课堂巩固
7. 2018年10月1日,我国南极科考队越冬队员在南极中山站升起国旗,唱
起“我爱你中山站,我爱你中国”。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此时,地球
运行在图中的( B )
④
A. ①~②段
B. ②~③段
①
0 0
0 0
0 0
0 0
2016年,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知讲解
活动
五带的划分
1. 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依据是什么?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
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一 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 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 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新知讲解
② 太阳东升西落
金
星地 火
球星
木
星
土 星
新知讲解
甲 乙
☞ 左图中甲、乙两点,谁先迎来日出,
请说出你的理由,并总结规律。
受地球自西向东转的影响
同纬度地区, 越往东,越早迎来日出。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N 0°-30°S
30°N -60°N 60°N -90°N 30°S -60°S 60°S-90°S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1)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北极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4)经度
南极 南极
图中可以 看出地球 运动的形 式?
自转 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 1、轴心: 地轴
• 2、方向: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自转 真正周期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顺时针 时间间隔
23小时56分4秒
转过角度
• 3、周期:
1恒星日 1太阳日
360 0 360059′
24小时
• 4、速度:
昼夜交 替周期
角速度: 15°/h (除南北极外)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 60°纬线处的线速度是赤道处的 2
牛刀小试 • 毛泽东著名的七律二首之一《送瘟神》中有这样 一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里 的“坐地日行八万里”,用来形容哪个纬度的地 球自转最合适?
赤道上线速度1670㎞/h,一天约24时,路程为40080㎞, 约为“八万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一周的圆圈
(1)纬线的形状 圆形 (2)纬线是否等长 不等长 (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
北极
东西
(4)纬度
南极
纬度
90°N 60°N
40°N
北 北纬都在__半球, 南 南纬都在__半球
20°N
0°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观测者所能直接辨别的只是天体的方向。 在球面上处理点和弧段的关系,比在空间处理 视线方向间的角度要简便得多,在天文学的一些 应用中,都用天体投影在天球上的点和点之间的 大圆弧段来表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天球的 半径是任意选定的,可以当作数学上的无穷大。 为了定量地表示和研究天体投影在天球上的位 置和运动,需要在天球上建立参考坐标系,并 主要应用球面三角学计算点位的关系。
从式中可知: ①当φ=土90º 时,ω=土15º /h,即在极点摆面偏 转角速度最大; ②当φ=0º ,ω=0,即在赤道摆面无偏转; ③北半球φ>0,ω>0,摆面顺时针偏转;南半球 φ<0,ω<0,摆面逆时针偏转。
(二)地球自转的规律
1.地球自转的方向 (1)地球的东西方向是以地球的自转方向来确 定的,因此正确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十分必要 的。 (2)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通过右手法则认记: 设想右手握住地轴,大拇指竖直指向北极星,四 手指的方向则代表地球的自转方向。 (3)事实上,无论是地球上的东西方向或是天 球上的东西方向都是从地球的自转方向引伸出来 的:人们把顺地球自转的方向定义为——自西向 东方向,把逆地球自转不同纬度的天体的周日运动 1)我们观察天体出没升降的状况都是相对于当地 的地平面而言的。人们把地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 相交的大圆,称为地平圈。 [提问] 为什么在不同纬度我们看到天体周日运动 的状况就不同? 因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轨迹(即周日圈)与地平圈 的相对关系,就是我们观察到天体周日运动的状 况。周日圈总是平行于天赤道(即地球赤道平面无 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在不同纬度,地平圈 与天赤道的交角不同,所以看到天体周日运动的 状况就不同。
3.地球自转的速度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地球自转可视为刚体自转,在无外力作用的 情况下,刚体的自转必为定轴等角速度自转。由 此可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均匀的,既不随纬 度而变化,又不随高度而变化,是全球一致的。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可以用地球自转一周实 际转过的角度与其对应的周期之比导出,即: ω⊕=360º /恒星日=360º 59'/太阳日= 15º .041/h 或: ω⊕=2π/恒星日=2π/86164s= 7.2921235×10-5rad/s 在精度要求不高时,为了方便记忆,角速度 约为ω⊕=15º /h
地球的运动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已知经度,时区号数= 已知经度÷15 ,若余数大于7.5º→N+1;余数小于7.5º→N ②已知某地所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 15º ×N (N为时区数) ③已知时区数,经度范围= 15º ×N±7.5º
经度差: “同减异加”,即两地都在东经度或西经度时,经度差等于两个度数直接 相减;两个地方一个在东经度,另一个在西经度,两地经度差等于两个度数直接相加。
“东加西减”:即所求地方时的点位于已知地方时的点的东方,取“+”,反之,则取“
E 地方时以当地一日中太阳最高为正午12时。
(二)地方时的差异
1.地方时
例题:
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W,40°N)起飞,以每小时 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一 周,因故在中国四川省内江市(29.5°N)降落。回答: 11 (1)飞机飞行了________ 小时。 (2)内江市的经度为 ________ 105°E 。 (3)飞机途经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蒙古 ________________ 和中国。 (4)如起飞时费城的区时为10月1日8时,那么降落时 内江的时间(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 10月2日8时 。
由于180°经线毕竟经过了一些人口 居住区,为此,在日界线的具体分布 上,实施了三处大弯曲的措施:一是 在俄罗斯东端;二是美国阿留申群岛 西端;三是大洋洲汤加等岛国。因 此,“日界线”不完全等同于180°经 线。但无特殊说明,我们仍将180°经 线视为“日界线”。
【思考】下列两种情况可能出现吗? 为什么? ①小张在一年内过了两个“五一”节。 ②孪生兄弟俩,弟弟比哥哥先一年出生。 [解析] ①小张先在日界线西侧过节,然后 过日界线到东侧的西12区继续过节。 ②哥哥在东12区的新年元旦出生后, 弟弟则在西12区出生,此时当地仍是 旧年的12月31日。因此弟弟的生日是 前一年的12月31日,而哥哥的生日是 后一年的元月1日。
地球的运动

公转轨道 公转速度
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变 慢
远日点
7月初 速度最慢
分析原因:开普 勒第二定律---在 同样的时间内, 行星向径在其轨 道平面上扫过的 面积相等。
近日点
1月初 速度最快
变 快
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
1.471亿km 61’/d
A、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 日期要变更 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 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 经线重合
东12区 西12区
0º
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 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 钟点的经线,即正常日期 渐进线。 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
日界线: 国际上统一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的“今天” 与“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 线”。 思考:某人在12月31日22: 00整经过五分钟过了180度经线, 那么他到达地点的时间是多少?
H=90°
计算:图示这天,30°N、45°S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 (1)30°N H=90°-( 30°N +23°26′S )= 36°34′S (2)45°S H=90°-( 45°S -23°26′S )= 68°26′S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随季节的变化(纬度确定)
H 90°
南北回归线之 间的纬度地区:
思考:
中心点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 非阴影区为3月22日。(04年高考) 读图回答:
3月21日
1800
60°E ⑴NA的经度___ NB的经度____ 1800 ⑵北京时间为3月 _______。 22日4 时
120 °
3月22日
0°
60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案 序号 6 教师 高 一 年级 班 学生 ___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四)
【学习内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
【学习目的】1、理解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应用。
2、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4、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重点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学习过程】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1、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北半球为例)
(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_________,全球各地昼夜_________,各为_____小时。
(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①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_____半球,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
在此期间,②北半球各纬度昼长_________夜长,纬度越高,昼越______夜越_______(即说明: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北极四周出现 ___现象。
③ 夏至日时,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__现象。
④南半球相反。
(3)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①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_____半球,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
短的季节。
在此期间,②北半球各纬度昼长_________夜长,纬度越高,昼越_______夜越_______(即说明: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北极四周出现 ___现象。
③ 冬至日时,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现象。
④南半球相反。
【小结1】 (1)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
即太阳直射的半球,一定是昼_______夜_______;纬度越高,则昼越长,夜越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2)昼夜等长:①从地点看: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②从时间看: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南北半球同纬度值(或称纬度数)的昼夜长短相反。
下图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
)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 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2)、昼长时数=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日出时刻)×2=(日落时刻-12)×2 夜长时数=24-昼长时数=(24-日落时刻)×2=日出时刻×2
如下图所以,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关系表明:日出早于6点(地方时),日落晚于18点(地方时),则昼_____夜______;反之,则昼_____夜______。
【课堂练习1】读上右图,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该纬线为50°,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
(1)~(2)题。
(1)图中A 点的昼长是( ) A .9时 B .9时30分 C .15时 D .15时30分 (2)图中A 点的地方时是( )
A .6时
B .4时30分
C .7时
D .5时30分 【课堂练习2】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1)~(2)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对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夹角≤90°)。
(2)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之内________的太阳高度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叫正午太阳
高度角,简称正午太阳高度 ,用H 表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向南北_______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递减。
①夏至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_______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递减。
② 冬至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_______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③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______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______递减。
【课堂练习3】读下图,根据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判断,此日为。
(三)、四季更替和五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空间的分异。
1、四季更替
(1)四季: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________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2)天文四季:夏季是指一年中太阳高度最_____、白昼最_____的季节。
冬季是指一年中太阳高度最_____、白昼最_____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是指冬季、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3)北温带国家的气候四季
一般把① _、 _、三个月划分为春季,②、、三个月划分为夏季,
③_____、、三个月划分为秋季,④、、三个月划分为冬季。
(4)南北半球季节: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
2、五带
(1)五带: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_____纬向_____纬呈有规律的递减,划分为五带。
(2)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地表分为五个热量带。
①热带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有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②北温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③南温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北寒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无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⑤南寒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无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课后练习】【注意:做选择题时,请把答案写到题目序号下】
读右图,完成1~4题。
1.在图3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2. 在春分日时, 图中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3. 在夏至日时, 图中四地的昼长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4.在冬至日时, 图中四地的日出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下表所列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5~6题。
5、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6、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下图为北半球某条完整纬线示意图,共分为6等份,回答7~8题。
7.若图中阴影为黑夜,空白为白昼,则此日该纬线上的地点日出时间为
A.4时B.6时C.8时D.10时
8.若图中阴影为黑夜,空白为白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纬线昼短夜长②该纬线昼长夜短③太阳直射南半球④太阳直射北半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
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10、右图为北半球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
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是我国一年中气温较高的月份
B. 哈尔滨正值昼长夜短
C.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
D.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11~12
题。
11、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26′N之间D.0°~23°26′S之间
12、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①②③④
0 12 24 0 12 24 0 12 24 0 12 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