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馈子系统

合集下载

天馈方案范文

天馈方案范文

天馈方案天馈方案1. 引言天馈系统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传输无线信号的关键作用。

它连接了天线和无线设备,承担着信号传输、增益调校等功能。

本文档旨在介绍天馈方案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以及优化方法。

2. 天馈系统基本原理天馈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馈线将天线与无线设备相连,并在馈线中传输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天线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馈线传输到无线设备。

此外,天馈系统还起到了防雷、防腐蚀、隔离环境等作用。

3. 天馈系统常见类型天馈系统根据馈线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3.1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最常见的一种天馈系统类型。

它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护层组成。

同轴电缆在传输功率大、距离远的情况下表现出色,但在高频段衰减较大。

3.2 平行线平行线由两条平行导线组成,中间通过绝缘物隔开。

平行线在低频段表现良好,但在高频段存在较大的串扰和衰减。

3.3 光纤光纤天馈系统利用光信号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但光纤天馈系统的设备和维护成本较高,适用于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场景。

4. 天馈系统优化方法为了提高天馈系统的性能,需要进行一些优化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馈系统优化方法:4.1 选择合适的天线天线是天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天线可以提高系统的接收和发送性能。

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天线的增益、方向性、频率范围等参数。

4.2 减少馈线长度馈线长度越长,信号衰减越严重。

通过减少馈线长度,可以降低衰减损耗,提高系统性能。

4.3 隔离干扰源天馈系统容易受到干扰源的影响,如电源线、电气设备等。

通过合理布局和隔离措施,可以减少干扰源对天馈系统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天馈系统的连接状态、绝缘状况等,并及时维护和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结论天馈系统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连接了天线与无线设备,起到了信号传输和增益调校的重要作用。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之天馈系统组成介绍课件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之天馈系统组成介绍课件
5. 天馈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移动通 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天馈系统的功能
接收和发送信号:通过天线接收和发
0 1 送无线信号,实现通信
信号放大和滤波:通过放大器和滤波器
0 2 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提高信号质量
信号转换: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数
0 3 字信号,便于处理和分析
信号分配:将信号分配到不同的用户和
04
提高网络性能和 稳定性
优化案例分析
案例1:某运营商的天
01 馈系统优化,提高网
络覆盖和容量
案例2:某企业园区的
02 天馈系统优化,降低
干扰和提升网络性能
案例3:某高校的天馈
03 系统优化,解决信号
盲区和网络拥堵问题
案例4:某城市的天馈
04 系统优化,实现网络
覆盖和容量的平衡
性能指标
覆盖范围:确保信 号覆盖区域足够大
信号强度:保证信 号强度足够强,满
足通信需求
干扰控制:降低干 扰,提高通信质量
成本控制:在满足 性能要求的前提下,
降低系统成本
成本控制
04
考虑维护成本,选
择易于维护的设备
03
采用节能技术,降
低运营成本
02
优化系统设计,降
低建设成本
01
选用性价比高的设

射频器件
● 射频天线:接收和发送信号的设备 ● 射频放大器:放大信号的设备 ● 射频滤波器:过滤信号的设备 ● 射频开关:控制信号流向的设备 ● 射频混频器:将信号混合的设备 ● 射频功率放大器:放大信号功率的设备 ● 射频接收器:接收信号的设备 ● 射频发射器:发送信号的设备 ● 射频合成器:将信号合成的设备 ● 射频衰减器:减小信号功率的设备

天馈系统方案

天馈系统方案

引言天馈系统是指在通信网络中,用于将基站与天线之间的信号进行传输的系统。

它承担了信号的传输和增益放大的功能,对通信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可靠的天馈系统方案,以满足通信网络的要求。

1. 天馈系统的基本组成天馈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1 天线天线作为天馈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和发射信号。

天线的种类包括定向天线、宽带天线等,其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来确定。

1.2 馈线馈线用于连接基站和天线,传输信号。

馈线的选择应考虑传输损耗、阻抗匹配等因素,以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

1.3 馈线连接器馈线连接器连接馈线和其他设备,如基站和天线。

连接器的选择应考虑其可靠性、防水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1.4 天线支架天线支架用于固定天线,使其能够稳定地工作。

天线支架的材质和结构需要根据天线的重量和安装环境的要求来选择。

2. 天馈系统方案设计天馈系统的方案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2.1 基站数量根据通信网络的规模确定基站的数量,以确定天馈系统的规模和容量需求。

2.2 频率范围根据通信频段确定天馈系统的频率范围,以选择合适的天线和馈线。

2.3 地理环境根据通信网络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如建筑物、山脉等地形,确定天线的安装位置和馈线的走向。

2.4 环境影响考虑到天馈系统可能受到的环境影响,如天气、电磁干扰等因素,选择符合要求的抗干扰性能的设备。

3. 天馈系统方案实施天馈系统方案实施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设计和布局根据天馈系统方案设计的要求,进行天馈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包括天线安装位置、馈线走向等。

确保设计合理、布局合理。

3.2 设备选购根据天馈系统方案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天线、馈线和连接器等设备,确保设备性能和质量达到要求。

3.3 安装和调试根据天馈系统的设计和布局,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和性能稳定。

3.4 系统测试完成天馈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后,进行系统测试,包括信号传输测试、阻抗匹配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单通现象——精选推荐

单通现象——精选推荐

单通问题!1、通信系统语音“单通”故障描述:语音单通故障是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它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整个网络的运行质量,容易引起用户强烈投诉,对用户满意度指标影响极大。

一般表现为:通话双方在通话建立后都听不到对方语音、或只有一方听到话音等,习惯上后称为单通。

从影响的时长上看,还可分为“持续”、“间歇”两种情况。

此外,如果范围扩大一些,“串话”、“回音”等都属于该类语音问题研究的范畴。

2.移动通信系统“单通”故障的主要原因:移动通信系统从网元上可划分为:BSS(无线子系统)、NSS(交换子系统)两大部分。

根据通话类型的不同(如移动网内、移动网与固定网间、本地网内、本地网与长途网间),每一个通话从发起到接续、到结束、释放,往往需要数次穿越这几大网络。

因此,“单通”产生的原因也大致分为“无线”、“交换”两大部分。

2.1“无线”系统内的单通:无线系统主要由基站、无线链路(电磁波)组成,按照语音信号的处理过程,基站部分可以划分为基带信号处理、射频信号处理、射频信号发送接收三部分。

以下将分别从各环节进行阐述无线系统中容易出现单通现象的机理。

(1)无线小区的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在移动通信中,用户语音的发送、接收分别由上行(手机发,基站收)、下行(基站发,手机收)无线链路独立承担。

在上行链路,从移动台到基站的限制主要是基站的接受灵敏度;对下行链路,从基站到移动台的限制主要是基站的发射功率。

为保证双向的通信质量,保证预期覆盖效果,上、下行链路平衡尤显重要。

“单通”发生:在无线信号覆盖(下行)的边缘,即使下行信号良好,但由于距离较远,手机发射功率有限,造成上行链路恶化,导致上行语音质量恶化。

这时,另一端用户往往听不清话音。

这类故障在新开站初期往往容易出现,无线工程师可以通过链路预算、基站覆盖调整、功率控制等手段来实现上下行链路功率的平衡予以解决。

(2)基站信道处理板故障:信道板负责语音信号的编码与调制,执行基带信号处理。

天馈系统的组成

天馈系统的组成

天馈系统的组成我们经常会在市区的楼顶、郊区、农村看到移动通信基站。

而天馈系统是移动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天馈系统的配置同网络规划紧密相关。

网络规划决定了天线的布局、架设高度、天线的下倾角、增益以及分集接收方式等。

不同的覆盖区域、覆盖环境对天线系统的要求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基站天馈系统分为天线和馈线系统。

天线本身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天馈系统性能并起着决定性作用;馈线系统在安装时匹配好坏,直接影响天线性能的发挥。

天馈线系统是传输、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无线设备,没有天馈线系统就没有通信。

天馈系统主要完成下列功能:对来自发信机的射频信号进行传输、发射,建立基站到移动台的下行链路;对来自移动台的上行信号进行接收、传输,建立移动台到基站的上行链路。

另外,塔放对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了一定的放大作用。

天馈系统对基站设备还有一定的雷电保护作用。

该图是基站天馈系统示意图,其组成主要包括: 天线、馈线、跳线、塔顶放大器、防雷保护器等。

下面我们分别进行介绍:1、天线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常见的有单极化天线、双极化天线和全向天线。

2、馈线馈线是在发射设备和天线之间传输信号的主电缆,具有均匀的特性阻抗和高回损等传输特征。

按特点可以分为标准型馈线、低损耗型馈线、超柔型馈线。

目前用于移动基站的馈线主要有7/8"馈线、5/4"馈线等。

3、跳线跳线用于转接主馈缆与机柜之间及主馈缆和天线之间的转接线,用于信号的传输。

室外跳线,用于天线与7/8主馈线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跳线采用1/2”馈线,长度一般为3m。

4、合路器、电桥合路器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频段制式的信号合路的射频器件;合路器的插损一般小于0.6dB;插损是指接入某一器件而在传输线路上带来的衰减;电桥是同频段的合分路器,主要用于基站不同载频的合路。

其输入端口以及输出端端口之间的隔离度都大于20dB 以上。

5、塔顶放大器塔顶放大器,简称为塔放(TMA),是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安装在天线的下面,补偿上行信号在馈线中的损耗,从而降低系统的噪声系数,提高基站灵敏度,扩大上行覆盖半径。

天馈系统的结构和作用分析

天馈系统的结构和作用分析

天馈系统的结构和作用分析天馈系统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传输无线信号到接收天线或接收无线信号从传输天线。

本文将分析天馈系统的结构和作用。

天馈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天线、馈线、连接器和无线设备。

天线是将无线信号转化为电磁波的装置,通常由金属制成。

馈线是将电磁波传输到天线或从天线接收电磁波的导线。

连接器用于连接馈线和无线设备,以确保信号传输的正常连接。

无线设备是指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如基站或无线终端。

1.信号传输:天馈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无线信号从发送设备传输到接收设备,实现通信。

在移动通信中,基站是发送信号的设备,而移动终端是接收信号的设备。

天馈系统通过传输馈线和天线之间的电磁波,实现信号的传输。

2.增强信号强度:天馈系统通过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可以增强信号的强度。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强度对于通信质量非常重要。

天馈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位置,以最大化信号强度。

3.抑制干扰:天馈系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位置,以及使用合适的连接器和馈线,抑制来自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信号。

这样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传输距离:天馈系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馈线和天线以及调整其参数,如天线方向和高度,可以实现不同传输距离的需求。

在通信网络中,例如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之间的传输距离是非常重要的,而天馈系统可以满足不同距离需求。

5.适应环境:天馈系统需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工作,包括不同的气候和地形。

天馈系统的结构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抗风、防水和抗雷击等。

这样可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结起来,天馈系统是无线通信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其结构包括天线、馈线、连接器和无线设备。

天馈系统的作用包括信号传输、增强信号强度、抑制干扰、传输距离和适应环境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天馈系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无线通信。

天馈系统介绍

天馈系统介绍

移动通信天馈系统天馈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对整体移动通信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根据移动网运行质量统计结果分析,造成移动通信质量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天馈系统(约占一半以上),而在天馈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匹配。

因此,我们在无线网络建设和日常维护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天馈系统性能的检查,减小天馈系统器件间不匹配对系统的影响,最大限度发挥天馈系统的性能。

一、基站天馈系统组成及匹配原理基站天馈系统分为天线和馈线系统。

天线本身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天馈系统性能并起着决定性作用;馈线系统在安装时匹配好坏,直接影响天线性能的发挥。

1.基站天馈系统的组成图1是基站天馈系统示意图,其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常见的有单极化天线、双极化天线和全向天线;(2)室外跳线,用于天线与7/8〞主馈线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跳线采用1/2″馈线,长度一般为3m(3)主馈线,目前用于移动基站的馈线主要有7/8″馈线、5/4″馈线、15/8″馈线;(4)接头密封件,用于室外跳线两端接头(与天线和主馈线相接)的密封,常用的材料有绝缘防水胶带(3M2228)和PVC绝缘胶带(3M33+);(5)室内超柔跳线,用于主馈线(经避雷器)与基站主设备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跳线采用1/2〞超柔馈线,长度一般为2~3m;(6)其他配件,主要有接地装置(7/8〞馈线接地件)、7/8〞馈线卡子、走线架、馈线过窗器、防雷保护器(避雷器)、各种尼龙扎带等。

2.匹配原理所谓匹配就是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Z等于馈线特性阻抗Z。

匹配原理是在传输系统中的阻抗不连续处引入匹配设备,在原来的不连续的基础上而引入另一种不连续性,使它产生的反射波,正好与原来的反射波干涉抵消,从而达到阻抗匹配。

当使用的终端负载是天线时,如果天线振子较粗,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就较小,容易和馈线保持匹配,这时振子的工作频率范围就较宽。

反之,则较窄。

在实际工作中,天线的输入阻抗还会受周围物体存在和杂散电容的影响。

天馈系统方案

天馈系统方案

天馈系统方案天馈系统方案:为通信行业保驾护航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通信行业发展迅猛。

而作为支撑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天馈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天馈系统是信号传输的关键环节,它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天馈系统的方案选择和技术优化,以保证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服务质量。

一、天馈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天馈系统是指从发射台到天线之间的传输线路和设备。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发射设备输出的电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并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到接收设备。

因此,天馈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

天馈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带宽和频率适配:天馈系统需要适应不同频段和带宽的信号传输要求,充分利用无线频谱资源。

2. 传输损耗:天馈传输线路应尽量减少信号的损耗,以确保信号到达接收端的强度足够。

3. 抗干扰性:天馈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避免外界信号对传输的干扰。

4. 可靠性:天馈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能够承受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风雨考验。

二、天馈系统方案的选择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天馈系统的方案选择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天馈系统方案:1. 微带天线系统:微带天线是一种在微带介质上制作的天线,适用于高频段的通信。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重量轻的优点,常被用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

2. 铜缆系统:铜缆是一种传输信号的传输介质,常用于室内和短距离的天馈传输。

它的传输损耗较低、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对信号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

3. 光纤系统:光纤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进行传输的介质。

光纤系统传输速度快、损耗低,适用于长距离和高容量需求的通信。

4. 天馈材料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天馈材料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例如,使用低损耗的介质材料和优化设计,能够减少信号损耗,提高天馈系统的性能。

三、天馈系统的技术优化除了选择合适的天馈系统方案,技术优化也是提升天馈系统性能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技术优化方法:1. 天馈线路设计:合理选择天馈线路的长度和直径,减少信号损耗和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结构上 用天线罩将单元振子和馈电网络密封 以保护天线不易损坏 天 线罩的材料一般为 PVC 材料或玻璃钢材料 其特点是对电波的损耗较小 强度也较好
由于天线工作在室外环境中 为了防止进水对天线的性能产生影响 在天线 的底部一般都有排水孔
2. 天线的种类
基站天线按照水平方向图的特性可分为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两种 按照极化 特性可分为单极化天线与双极化天线两种 一般全向天线多为单极化天线 定向天线有单极化天线和双极化天线两种
1. 天线的工作原理
天线是一种转换器 它可以把在封闭的传输线中传输的电磁波转换为在空间 中传播的电磁波 也可以把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转换为在封闭的传输线中
5-1
BTS3812 WCDMA 基站 技术手册 系统结构和原理分册
第 5 章 天馈子系统
传输的电磁波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天线一般为由基本单元振子组 成的天线阵列 如图 5-2所示
4. 分集技术 在城市中电波传播有以下特点
5-5
BTS3812 WCDMA 基站 技术手册 系统结构和原理分册
第 5 章 天馈子系统
(1) 场强均值将随不同地点 不同时间作缓慢变化 其变化规律服从对数 正态分布 称为慢衰落
(2) 场强瞬时值则由于多径传输 形成沿传播路径的选择性衰落 其衰落 规律符合瑞利分布 称为快衰落
5.2.2 馈线
由于上行信号非常弱 要求馈线部分有比较小的插入损耗 同时为减少与天 线间的传输损耗 BTS3812 基站采用低损耗射频电缆 主馈线电缆常用 7/8
馈线 馈线长度小于 50m 时 5/4 馈线 馈线长度大于 50m 时 天 线到主馈线 天线到塔放 机柜到避雷器之间采用 1/2 超柔软电缆连接
! 不同材料的金属的接触 ! 相同材料的接触表面不光滑 ! 连接处不紧密 ! 存在磁性物质 (10) 承受的功率 指天线可以承受的最大发射功率 超出该指标范围的发射信号可能会导致天 线的损坏
(11) 天线间隔离度 为减小对接收机的影响 收发天线必须有足够的隔离度 隔离度的确定取决 于发射机的带外噪声和接收机灵敏度 要求天线间隔离度大于 30dB
第 5 章 天馈子系统
障时 保持基站的正常工作 另外塔放内置双工 提供一个发射信号的通道 降低馈缆数量
NTRX
LNA





NLPA


NDDL
LNA





NLPA


NTTA NTTA
射频背板
图5-6 塔顶放大器在系统中运行示意图
2. 功能原理 NTTA 的简单框图如图 5-7所示
NodeB
全向天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极化定向天线
双极化定向天线
图5-3 天线种类示意图
双极化天线相当于两副单极化天线合并在一副天线中 采用双极化天线可以 减少塔上天线数量 减少工程安装的工作量 因而可以减少系统成本 目前 得到广泛的使用
3. 天线的主要指标
(1) 极化方向 指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辐射出的电场矢量的方向 天线辐射出的电波由电 场与磁场矢量构成 而电磁场矢量的方向在不同的空间方向上是不同的 在 最大辐射方向的电场矢量方向定义为天线的极化方向 天线的极化方向一般 与单元振子的方向一致
图5-1 天馈系统连接示意图
天馈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作为射频信号发射和接收的通道 将基站调制好的射 频信号有效地发射出去 并接收 UE 发射的信号
5.2 天馈子系统各部件功能
5.2.1 天线
天线是发射的最后端和接收的最前端 天线的类型 增益 覆盖方向 前后 比都会影响系统性能 网络设计者可根据用户量 覆盖范围等进行选择
图5-5 天线垂直方向示意图 5-4
BTS3812 WCDMA 基站 技术手册 系统结构和原理分册
第 5 章 天馈子系统
(5) 垂直面波瓣宽度 在垂直面方向图上 在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侧辐射功率下降 3dB 的两个方向之 间的夹角为垂直面波瓣宽度
(6) 增益 指在相同输入功率条件下 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某一点所产生的功率密度 与理想点源天线在同一点所产生的功率密度的比值 增益反映了天线将电波 集中发射到某一方向上的能力 一般来讲天线的增益越高 波瓣宽度越窄 天线发射出的能量也越集中
RF 塔放馈电
接收滤波器 DC
发射滤波器 旁路
低噪音放大器
接收滤波器
天线
图5-7 NTTA 基本原理示意图
塔顶放大器模块中主要包含 1 个发射滤波器 2 个接收滤波器 1 个 LNA 单 元和 1 个 BIAS TEE 塔顶放大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从天线接收下来的微 弱信号在塔上直接放大 为了保证在放大器故障的情况下接收信号可以到达 基站 要求 NTTA 具有断电旁路功能 即在 NTTA 断电的情况下 接收信号 不经过放大器而是经过一个旁路通路到达基站 塔顶放大器模块的直流电源 由 NDDL 通过馈线的内导体提供 同时 由于塔顶放大器模块安放在室外 要求具有较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较高的可靠性指标
5-7
BTS3812 WCDMA 基站 技术手册 系统结构和原理分册
第 5 章 天馈子系统
在 NTTA 塔顶放大器模块中 同时有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 发射通道由 BIAS TEE 和发射滤波器组成 接收通道由接收滤波器 B LNA LNA 正常工作时 或旁路 LNA 不能正常工作时 接收滤波器 A 和 BIAS TEE 组成 RF 发 射信号经过发射通道从 ANT 端口输出至天线 从天线下来的接收信号由 ANT 端口输入 经过接收通道将接收信号放大 由馈线输出至 NDDL
BTS3812 WCDMA 基站 技术手册 系统结构和原理分册
第 5 章 天馈子系统
第5章 天馈子系统
5.1 天馈子系统的组成
天馈子系统主要包括天线 馈线 跳线 避雷器和塔放等 它们的连接关系 如图 5-1所示
天线 天线支架
天线到塔放跳线 塔放
避雷器到机顶跳线 避雷器
塔放到馈线跳线
馈线
BTS3812 机柜
第 5 章 天馈子系统
图5-4 天线水平方向示意图
(3) 水平面波瓣宽度 在水平面方向图上 在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侧辐射功率下降 3dB 的两个方向之 间的夹角为水平面波瓣宽度 通常所说的 65 度天线即指水平波瓣宽度为 65 度的天线 (4) 垂直面方向图 指天线的远区辐射电场的幅度在垂直面内随角度变化函数的曲线 垂直方向 图反映了天线在垂直面上的辐射特性 垂直方向图也是按最大辐射方向的电 场幅度值进行归一的 对于定向天线 主瓣上侧的副瓣应尽可能的小 因为 太大的上副瓣会使较多的干扰进入系统 影响通信质量 图 5-5所示为一 65 度天线的垂直方向图
5.2.3 天馈避雷器
天馈避雷器是防止馈线芯线感应的雷电电流对设备造成损害 一般天馈避雷 器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微波原理使低频的雷电电流接地 从而达到避雷目的 另一种是放电管避雷器 当放电管两端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时会导通而实现避 雷 BTS3812 基站采用的是放电管避雷器
5.2.4 塔顶放大器
塔顶放大器 NTTA 简称塔放 是一种安装在塔上的低噪声放大器模块 其主要作用是将来自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 这样可以提高基站系统的接 收灵敏度 提高系统的上行覆盖范围 同时可有效降低 UE 的发射功率 减 小系统内的干扰噪声 提高通话质量
(2) 水平面方向图 指天线的远区辐射电场的幅度在水平面内随角度变化函数的曲线 水平方向 图反映了天线在水平面上的辐射特性 如理想全向天线的水平方向图是一个 圆 一般水平方向图是按最大辐射方向的电场幅度值进行归一的 图 5-4所 示为一 65 度天线的水平方向图
5-3
BTS3812 WCDMA 基站 技术手册 系统结构和原理分册
1. 运行环境
塔放的运行环境示意图如图 5-6所示 塔顶放大器模块是 BTS3812 的射频前 端部分 主要作用是将从天线接收下来的微弱信号在塔上直接放大 提高系 统接收灵敏度 改善上行接收性能 同时具有断电旁路功能 在塔放产生故
5-6
BTS3812 WCDMA 基站 技术手册 系统结构和原理分册
5-8
不论是快衰落还是慢衰落 对通信质量均造成损害 有时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而分集技术是对付快衰落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当两路衰落信号相关性很 小 采用适宜的分集接收和合并技术就能有效地克服信号传输的衰落效应
分集有极化分集和空间分集等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既可采用空间分 集 又可采用极化分集技术 理论推导证明 对于空间分集 当两天线距离 大于 10 个波长时 就能有较好的分集效果 极化分集有方便天线的架设和 节省架设空间的优势 应用日益广泛
5-2
BTS3812 WCDMA 基站 技术手册 系统结构和原理分册
第 5 章 天馈子系统
全向天线在水平面内的所有方向上辐射出的电波能量都是相同的 但在垂直 面内不同方向上辐射出的电波能量是不同的 定向天线在水平面与垂直面内 的所有方向上辐射出的电波能量都是不同的
单极化天线多为垂直极化天线 其振子单元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方向 而双极 化天线多为 45 度斜极化天线 其振子单元为左斜 45 度与右斜 45 度相交叉 的振子 如图 5-3所示
单元振子
单元振子
馈电网络
馈电网络
馈电网络
天线接头
定向天线 图5-2 天线示意图
天线接头
全向天线
其中单元振子一般为长度是半个波长的半波振子 馈电网络一般采用等功率 的功分网络
对定向天线 在单元振子的后面有一块金属平板 作为反射面来提高天线的 增益
天线的接头一般采用 DIN 型 7/16'' 接头 接头的位置一般在天线的底部 也有装在天线的背部
(7) 回波损耗 指在天线的接头处的反射功率与入射功率的比值 回波损耗反映了天线的匹 配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