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复习提纲
议论文写作提纲(实用) (1)

议论文写作提纲议论文写作提纲主要涉及:1.拟写标题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3.思路结构4.筛选素材5.论证方法6.论据分析方法1.拟写标题议论文的标题相比记叙文的标题来说更显重要。
议论文标题应有的作用包括:或是揭示中心论题或论点,或是别出新意,吸引读者。
考场作文标题要有现实感、要有新意,拟题方式有直接点题法、概念并列法、引用化用法、形象修辞法、诗情画意法、设置悬念法、巧用算式符号法、中外结合法、怪异另类法等。
(另设专题详解)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明确是议论文提纲写作的第一要着。
中心论点不能是否定句,应当是表陈述或判断的肯定句。
若要围绕中心论点设置若干个分论点,可以是不同角度的并列式,可以是不同层面的正反对比式,也可以是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从个体到群体、从现象到本质的层进式。
分论点的概念之间应当是或并列关系、或正反关系、或递进关系,绝不能是交叉甚至重合关系。
分论点的句式结构可以是一致的,即排比的形式(适用于并列式、对比式),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适合于层进式)。
3.思路结构思路就是在确定论点的基础上构思如何写作,包括行文结构、行文顺序、写作素材的搜集分类。
议论文的结构从整体上说大都是总分总的形式,即从现象或问题中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正反分析问题,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尾照应全文,深化主题。
从局部结构来说,有并列(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正反(观点正反、论据对比)、层进(论点的主次深入)三种。
议论文的行文顺序比较好安排,但也要注意分论点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材料运用的顺序也要注意从古到今、由中而外、由详而略。
4.筛选素材确定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行文思路结构之后,就要根据写作需要广泛搜集相关素材,一是平时学习中了解的素材,二是有意识地积累的素材,三是现实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四是身边生活中现象细节。
素材包括你熟知的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中学课文(语文、历史、政治)中学习过的人物事例、课内外的古代诗文语句、平时积累的一些特殊事例、近几年国内外新闻事件、近几年著名网络事件、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等等,后几类优越于前几类。
议论文作文提纲怎么写

议论文作文提纲怎么写提纲:一、引言。
1. 说明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2. 阐述议论文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议论文的结构。
1. 提出观点。
2. 提出论据。
3. 反驳对立观点。
4. 总结观点。
三、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1. 逻辑思维。
2. 论据的选择。
3. 语言表达。
四、议论文的范文分析。
1. 选取一篇高质量的范文进行分析。
2. 分析范文的优点和特点。
3. 总结范文的写作技巧和亮点。
五、议论文的写作实例。
1. 以某一社会热点为例进行议论文的写作。
2. 展示写作过程中的思路和技巧。
3. 分析实例中的论据和论证手法。
六、结论。
1. 总结议论文的写作要点。
2. 强调议论文的重要性。
3. 展望议论文的未来发展。
范文仿写:议论文是一种以辩证的思维方式,通过提出观点、论据和论证,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的文章形式。
议论文具有逻辑性强、说服力强的特点,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作者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要说明论证的重点。
在正文部分,作者需要提出具体的论据,并对对立观点进行反驳,最后总结观点。
在结论部分,作者可以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在写作议论文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是逻辑思维,要保证文章的结构清晰、论证有力。
其次是论据的选择,要选择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最后是语言表达,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在分析一篇高质量的议论文范文时,可以选择一篇社会热点的议论文进行分析。
比如,可以选取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分析其论据的选择和论证的手法。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亮点。
最后,议论文的写作实例可以选择一些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人工智能、环境污染等,进行写作实践。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据的选择和论证的逻辑性,力求做到言之有据、有理有据。
总之,议论文是一种重要的文章形式,具有辩证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性强的特点。
议论文提纲示例范文

议论文写作提纲(示例1)《谈意气》一、引论(1)用雏鹰翱翔天宇、骏马驰骋万里引出中心论点:英雄创业靠的是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勇气。
(类比)二、本论(2—7)分三层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2-3)分论点1: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例证、引证)论据:李贺、陈胜、孟子豪言壮语(效果分析法)第二层(4-5)分论点2: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例证、排比)论据:布鲁诺、哥伦布、红军的事例(因果分析法)第三层(6-7)分论点3:勇于探索的意气使人发挥潜力。
(例证)论据:杨振宁、李政道、吴剑雄、王淦昌(因果分析法)三、结论(8)用浆、巨轮、彼岸作比归纳全文,激励人们。
(比喻)谈意气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杰,成就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看惯了凡人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
舍我其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
——舍我其谁的意气,是人们腾飞的起点。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凡人欲成大事者,皆需受尽千磨万砺。
也许上天就是喜欢捉弄那矢志于成功的人们,他总是要为孜孜于辉煌的人们设置障碍。
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远航新大陆中连天风雷,可能是红军长征中的雪山草地。
然而,幸运的人们呵,他们还有理想,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布鲁诺一般投身于火海,为捍卫真理而与烈火永生;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红军战士一般豪气顿生征服千山万水为拯救民族而抗争,献身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
议论文知识要点复习要点

议论文知识要点复习要点:●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据为证明论点服务,它们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例证法: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作用:1、事实胜于雄辩,举出确凿的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要答具体),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列举一些现象,引出论点(论题)(2)对比论证法:是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作用:1、这种方法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2、往往强调了正确的一方面(论点)(3)比喻论证法: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作用:使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4)道理论证:文章引用名言(引证法)的作用:用名人的话,(或箴言俗语等)说明该论点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具有权威性,使文章言简意赅,更好地证明论点,更具有说服力。
名言有时是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有时是为了论证论点或分论点(或某一结论)议论文第一自然段作用往往是引出论题。
开篇点出现象的作用:引出(证明)论题、论点,增强议论的针对性。
结尾段常见的作用:(1)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再次重申中心论点。
前后呼应,再次印证中心论点。
联系实际,提出希望号召,指出论述的现实意义。
深化中心论点。
补说特殊情况,使文章论述更全面,增强说服力。
议论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能够使读者印象更深刻,从而增加论证的深度,增强说服力。
议论文作文提纲

议论文作文提纲一、引言。
1. 对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2. 引出议论文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议论文作文的结构。
1. 提出观点或论题。
a. 如何选择合适的议论文题目。
b. 如何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2. 提出论据和论证。
a. 如何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b. 如何进行有力的论证。
3. 提出对立观点并进行反驳。
a. 如何分析对立观点。
b. 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驳。
三、议论文作文的写作技巧。
1. 语言表达。
a. 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吸引读者。
b. 如何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 结构安排。
a. 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b. 如何过渡自然,使文章段落衔接流畅。
3. 文章逻辑。
a. 如何保持文章逻辑严密。
b. 如何避免逻辑混乱和跳跃。
四、议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
1. 题目选择。
a. 如何选择热点话题。
b. 如何避免老套、陈词滥调的题目。
2. 观点立场。
a. 如何坚定自己的观点。
b. 如何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
3. 论据论证。
a. 如何选择有说服力的论据。
b. 如何进行严密的论证。
4. 对立观点处理。
a. 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待对立观点。
b. 如何进行合理的反驳。
五、结尾。
1. 总结观点和论据。
2. 强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3. 对读者提出呼吁或建议。
六、结束语。
1. 总结全文内容。
2. 强调议论文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鼓励读者多加练习,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议论文作文一直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一种作文类型。
它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作文成为了很多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议论文作文的结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广大学生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一篇好的议论文作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
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论题,并简要介绍自己的立场。
接下来,需要提出论据和进行论证,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需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议论文知识点复习

议论文知识点复习一、关于论点(一)联系全文,准确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作者明确告诉读者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
)(1)课题就是文章论点。
(如果课题不是论点,课题常常就是本文的论题)《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根本事业》(2)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谈骨气》(3)名言事例引出论点。
(一般在文章第一小节末、第二小节首)《学会宽容》(4)文章结尾总结论点。
(一般在最后一节开头或结尾)《挫折》(5)围绕论题概括论点。
(一般分值偏高,题目处于较后面)(区别论点与论题)“论题”是作者所以论问题的范畴,大多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论点”的表述形式是表示判断性的陈述句,而不是短语或者词语。
(二)对分论点的考查。
(1)找出或概括各个分论点。
A、找到每一小节的中心句(一般在小节的开头或者结尾);B、根据文意概括分论点(如试卷上已经有例句,应该模仿例句,不可照抄原文。
)(2)补写分论点。
围绕文章中心论点,根据本小节的内容确定分论点的内容。
找到它前后已经有的分论点,模仿它们的句式。
(3)分论部分的小节能否前后颠倒?答:不能。
1)(尊重原文)找到文中的总起句(或总结句),分论部分与“……”(总起或总结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颠倒,就不能一一对应了。
2)分析分论点之间的论证结构。
二、关于论据(一)辨析论据类型论据:(1)事实论据: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历史事实以及统计数字等;(2)理论论据:经典著作中的片段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自然科学的公式、定理。
(二)概括事实论据基本框架:人+事注意:必须围绕论点(可能是分论点)或论题概括(三)论据的作用1、证明论点(区分论据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还是为分论点服务的或者只为一句话服务)2、引出论点或论题典型题型:1、文章开头运用的这一材料(名人故事、社会现象、名人名言)有什么作用?答:1、引出论点(或论题)。
2、证明论点。
(若是神话传说类一般无此作用)3、引起读者兴趣(以神话传说类居多)(四)补写论据1、紧扣论点或论题2、引用名言或具有代表性的事例3、如果是事实论据,可模仿文中论据的表述形式典型题型:1、题目中给出的论据应放在和节之间,为什么?答:1、表态:放在什么位置。
议论文基础知识初三语文复习提纲

初三语文复习提纲议论文阅读班级座号姓名一、议论文基础知识归纳。
(一)议论文概念,分类及要素。
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2、议论文根据论证的方式可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两大类型。
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其中,论点是议论文灵魂。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论点。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是作者阐明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
2、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概括全面,见解新颖,有实际意义。
3、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审清题目。
有的议论文,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它的题目本就是文章的论点;有的议论文,如《谈骨气》、《最苦与最乐》,它的题目虽然不是文章的论点,但是表明了文章的论题,提供了把握文章论点的线索。
第二、找中心句。
议论文往往在开头(如《谈骨气》)或结尾(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作者对所论问题表明态度的语句,这语句就是文章的论点。
偶尔,议论文也会用文中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第三、提炼归纳。
即弄清作者对论题的基本态度,然后据此进行概括。
如果文章是对几个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述,那将就几个分论点适当地加以汇集,以一个完整、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三)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二:论据。
1、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2、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
3、论据的分类: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并且..、确凿有代表性......,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高中议论文提纲

高中议论文提纲高中议论文提纲范文一、【对照式(正反论证)】(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明确中心观点(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正面事例和扣题分析第3自然段:总结正面的观点,强调作用第4自然段:反面观点总结 + 反面例子及分析,强调危害第5自然段:联系当下分析现实意义(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借助格言,结尾强化中心二、【平面并列式】(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明确写作范畴,提出观点。
(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做法一 + 过渡 + 事例 + 分析第3自然段:做法二 + 过渡 + 简例1 + 简例2 + 分析(三)结尾部分:第4自然段:借助名人名言,结尾强化中心三、【并列例证式】(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明确观点(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事例一(夹叙夹议)第3自然段:事例二(夹叙夹议)第4自然段:集中分析(三)结尾部分:第5自然段:结尾强化中心。
四、【由古而今递进式】(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名言引入,明确中心(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古人的事例论据(排例)第3自然段:分析总结古人事例第4自然段:转折引入“当今意义”第5自然段:今天的.人物事例(详例)(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辩证分析后总结五、【由古而今对照式】(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名言引入,明确中心(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回望历史+ 古人的正面例子(1个详例)第3自然段:再看今朝 + 今人的正面例子(2个简例)第4自然段:反观当下 + 今天的反面现象第5自然段:呼应开篇分析(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强调六、【“为什么——怎么样”的递进式】(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比兴引入,明确中心(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提出“原因” + 详例1 + 详例2第3自然段:从“原因”方面集中分析第4自然段:提出“方法” + 排例第5自然段:承接第4段,归纳分析(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七、【“摆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写作对象(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摆出“具体的现象”,并归纳出普遍现象第3自然段:分析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第4自然段: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第5自然段:提出初步的解决办法第6自然段:提出根本的解决办法(三)结尾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八、【“引-议-联-结”时评式】(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用材料和他人的相反观点作铺垫第2自然段: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二)主体部分:第3自然段:议论:原因一第4自然段:议论:原因二第5自然段:回归材料,联系现实情况(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九、【“先破后立”式】(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破”的部分,否定与自己相反的做法或观点,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复习提纲与练习我们初中课本上的议论文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落迦费因格)2、《应有格物致志精神》(丁肇中)3、《谈读书》、《不求甚解》(培根、马南村)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5、《鱼我所欲也》(孟子)6、《陋室铭》、《爱莲说》(刘禹锡、周敦颐)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的三要素:一、论点:1、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是一个判断句。
2、要求:论点必须鲜明、正确.3、论点的位置:题目、开头、文中、结尾、自我概括。
4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能几个分论点.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是灵魂,分论点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
二、论据:1、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2、类型事实论据:有代表性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自己的经历,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叙述要简明扼要.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三、论证:1.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
2.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道理论证(引证法)——道理论据比喻论证——道理论据对比论证——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立论: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批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正面树立自己的正确论点。
•反驳的方法有三种:•(1)驳论点(2)驳论据(3)驳论证二、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析论点。
2、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
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在文章的中间;当然,也有少数议论文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须由读者自己进行概括。
3、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
从全文看,论点必然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而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
论点在表述形式上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表肯定或否定)。
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句子。
4、可以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问题理所当然就是论点。
5、通过研究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来分析论点。
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很多,但值得重视的一种是“列现象”——“作分析”——“得出观点”。
6、借助于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来分析论点。
分析论点要注意常犯的错误:(1)、误把分论点当作中心论点。
(2)、误把结论当作中心论点。
考试重点在各地中考中,议论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1. 找出中心论点或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
2. 论证方法,尤其是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
其中对比论证要注意跨段的情形。
3. “这”、“此”、“那”等代词的指代。
要学会从前一句、前几句甚至前几段去找相关的内容。
4. 某一论据的作用。
要注意区别是以来论证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的。
5. 某一句子的含义。
当然是指在文段中的特定意思,切勿自我胡乱发挥。
6. 从文段中抽出一句,放回原位。
7. 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
例证法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典型)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分析例证法的作用应首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一个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然后再把握例证法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是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引用的内容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3、比喻论证。
喻证法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可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浅显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和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对比鲜明,所以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分析对比论证法的作用首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做对比,然后分析这样对比是为了证明什么论点的,最后,把握对比论证法的特殊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议论文篇(一)学贵有疑①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②苹果落地了,这是多么熟悉的事情,大家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里边还有什么研究的话题。
一天,牛顿注意了这一现象,并且提出“它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他又思考,又探究,结果发现了其中包含着的“万有引力”定律。
③壶水开沸,这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
瓦特却把它当成了一个大问题来研究,并且根据其原理,发明了蒸汽机,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④“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
”这个格言说出了思考在知识的学习、运用、积累中是十分重要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很多知识的。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接受一些前人留下的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懂得的有限知识,多动脑,多思考。
思考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现问题,有了疑问,就会促使我们去探讨、去解决。
“观察——疑问——解决问题”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思考”,即动脑子。
不动脑子也就不会提出什么疑问,没有疑问也就没什么需要探讨、解决的东西,因而也就没有新知识的获得。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2.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这个过程”是指什么?(3分)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事实材料。
(30个字以内)(3分)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
(3分)(2)在第②、③段中用了两个事实论据,请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佛山市:(二)学会微笑张保振( l ) 和谐,是需要微笑的。
(2)这是因为:微笑是一个标志。
它标志着:面部的武装已经解除,嘴上的哨兵已经撤岗。
这种标志,犹如联合国大厦门前的那个雕塑:枪管已经扭曲,子弹已经不存,隐喻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思想。
(3)微笑是一种宣示。
它宣示着:与人疏远的沉默已经结束,与人接近的叙说已经开启。
这种宣示,犹如开岁发出的春令:来吧,我们是朋友;滋荣吧,嫩绿的百卉;斗芳吧,艳丽的百花。
微笑是一面旗帜。
它表达着:吾心谦和,与人为善;相逢一笑,重金胜玉。
这种旗帜,犹如君子之交,虽形淡如水,却道直如弦,心心相印。
微笑是可亲的。
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快乐。
《论语•宪问》曾言:“乐然后笑。
”可见,笑由喜悦来,相从心头生。
微笑是可敬的。
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友善。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程颐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其《外书》卷二中曾言:“乐取于人以为善。
”可见,为善使人乐,好善乐天下。
微笑是可贺的。
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再造。
早在1900年,法国学者柏格森在其出版的《笑之研究》中就认为:笑是对不合和谐、不合生命、不合社会的惰性、刻板、造作等现象的一种智力反应和纠正,具有使人恢复灵活生命、适应社会的功利性。
可见,一笑失百忧,生命如逢春。
(4)微笑在心。
心动笑发。
心之精微,有时虽口不能言、书不能文,却可喜形于色,挂在脸上。
这种表现,如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云:“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5)微笑在诚。
诚动笑出。
诚就是真心实意。
诚还是无所隐伏。
诚可生情,情可生笑。
虽说“含娇含态情非一”,但毕竟惟有“披心腹”、心见诚,才可“见情愫”、笑溢出。
(6)只要微笑,成功不远。
美国有位企业家在谈到用人的成功经验时说:“宁雇一名满脸微笑的小学毕业的职员,也不雇一位面孔冷淡的哲学博士。
”可见,微笑,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情况下,是多么的重要。
(7)学会微笑,以柔克刚。
《伊索寓言》中有则显示强大的故事说得分明:大风靠狂怒以显示强大,让地上的老人把衣服脱掉,结果却适得其反。
风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紧,而且恨不得再多穿上几件衣服;太阳则相反,靠微笑以显示其力量。
结果感动得老人不断地增加热量,不断地擦去汗水,最后心甘情愿地把衣服脱下。
这说明,在一定时候、一定条件下,微笑比狂怒更有力、更能取得成绩!(8)民间有一俗语:“莫笑莫开店。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科技含量高的好产品还不够,还要有好态度、好服务。
只有相逢开口笑,才能盼得人气旺、生意火,从而“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选自《人民日报》 2007 年12 月3 日)15、请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分)16、第(7)段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答:17、作者认为微笑是“可亲、可敬、可贺的”,请你分别解释“可亲”、“可敬”的原因。
( 3 分)可亲:可敬:18、品读第(2 )段,仿照其中一种格式,再提出一个观点井展开论证。
(4分)徽笑是(三)庆阳市:(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6 ——19题。
( 12 分)谈人生(朱光潜)每个人都不免有一个理想,或为温饱,或为名位,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事功,或为醇酒妇人,或为斗鸡走狗,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
这种分别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最高目的是幸福。
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问题也各有各的见解。
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
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从人的观点来说,人之所以高贵于禽兽者在他的心灵。
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
幸福是一种享受。
享受者或为肉体,或为心灵。
人既有肉体,即不能没有肉体的享受。
我们不必如持禁欲主义的清教徒之不近人情,但是我们也须明白:肉体的享受不是人类最上的享受,而是人类与鸡豚狗彘所共有的。
人类最上的享受是心灵的享受。
哪些才是心灵的享受呢?就是上文所述的真善美三种价值。
学问、艺术、道德几无一不是心灵的活动,人如果在这三方面达到最高的境界,同时也就达到最幸福的境界。
一个人的生活是否丰富,这就是说,有无价值,就看他对于心灵或精神生活的努力和成就的大小。
如果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兴趣,他就成为一种行尸走肉了。
这番道理本无深文奥义,但是说起来好像很迂阔。
灵与肉的冲突本来是一个古老而不易化除的冲突。
许多人因顾到肉遂忘记灵,相习成风,心灵生活便被视为怪诞无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