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天的果实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
山坡上一排排的柿子树,挂满了小红灯笼般的柿子。
山顶有一片果子树,一些果子成熟了,有红的山楂,有水灵灵的梨,有紫色的葡萄……最惹人喜爱的要算金莲子了,你看它金黄色的身子隐藏在绿叶丛中,全身都长着细细的小刺,叫人既害怕又喜爱。
如果你摘一粒,去掉小刺,放在嘴里一尝,酸甜可口,吃了还想吃。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__ 躲藏——________(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这段话写了山上的果实很多,有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果子。
其中重点写的是________,作者从这种果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方面来描写的。
【答案】(1)喜爱;隐藏(2)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3)山楂;梨;葡萄;金莲子;金莲子;颜色;外形;味道【解析】【分析】(1)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喜欢——愉快;高兴。
躲藏——隐藏,使人看不见。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这段话写了山上的果实很多,有柿子、山楂、梨、葡萄、金莲子等果子。
其中重点写的是金莲子,作者从这种果子的颜色、外形和味道这三方面来描写的。
故答案为:(1)喜爱隐藏(2)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3)山楂梨葡萄金莲子金莲子颜色外形味道【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课内阅读。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1)找出描写刺猬是怎样把红枣偷走的语句。
(2)“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是因为_____A. 刺猬爬树时比在地上活动时要费力。
B. 刺猬很勤劳,做事很努力。
C. 刺猬摇下了很多枣,很高兴,干劲儿很足。
(3)“聪明的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 ,这样称呼表现了作者对它的________之情。
【答案】(1)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2)C(3)刺猬;喜爱【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1)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2)C;(3)刺猬、喜爱。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阅读下面的选文,做练习。
列那狐偷羊腿其实列那狐没走远,而是拣了一丛矮树躲了起来。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a.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问教室里学习。
b.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c.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课文 ________舞 ________热闹(2)选段中a、b、c三个画线句子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A.自豪 B.平静 C.欢快(3)这一段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________的两个情景。
A. 安静时和热闹时B. 上课时和下课后(4)比一比,填一填。
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第②句与第①句相比,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5)大青树下的小学和你的学校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请你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答案】(1)朗读;跳;看(2)B;A;C(3)B(4)我喜欢第②句。
因为第②句通过描写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具体地写出了窗外安静的场景。
(5)不一样。
①这是一所多民族小学。
②这所学校在山上。
③上课是敲古老的铜钟。
【解析】【分析】(1)本题对课文内容的考查,仔细阅读,找出正确答案。
(2)本题对句子朗读语气的考查,第一个句子是陈述句,朗读时用平静的语气,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句,朗读时用自豪的语气,第三个句子描写的场景十分欢快活跃,自然要用欢快的语调。
(3)本题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这一段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下课后的两个情景。
(4)本题是对语言表达的考查,第一句简单概括窗外安静的特点,而并不具体,第二句则通过几方面来表现如何安静,表述上更加详细具体。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________。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答案】(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很好听(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这段话描写了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很好听。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故答案为:(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很好听。
(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10篇】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陈木城雨已经下了很久了。
浙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
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
打开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在树林里的小路上,听雨滴打在油加利树上,打在相思树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面包树上……淅浙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成为一颗大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打小鼓似的:啪!嗵——嗵一—嗵!咚——咚——咚!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选文有改动)(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清泉一________大水珠一________小鼓(2)照样子,摘录文中描写雨的声音的词语。
滴滴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章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________。
②整片树林仿佛成了________。
③好像地球就是________,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4)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A. 雨的颜色B. 雨的样子C. 雨的声音D. 雨的敲打(5)在作者的笔下,小雨的心情是()A. 激动的B. 忧愁的C. 愉悦的D. 平静的(6)小雨滴落下来,会像打小鼓似的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因为()A. 小雨有时下得大,有时下得小B. 小雨滴下来的力度不一样C. 小雨滴落在不同的物体上D. 小雨滴落下来的速度不一样【答案】(1)股;颗;面(2)叮叮咚咚;哗啦哗啦;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3)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一座音乐厅;一面鼓(4)C(5)C(6)C【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职业[印度]泰戈尔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zhuó)子呀,亮晶晶的领子!”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道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下午四点钟,我从学校里回家。
从一家门口,我看见一个因了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见更(gēng)夫①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注释:①更夫:旧时打更巡夜的人。
(选自《新月集》)(1)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印度的________,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也选自这本散文诗集。
(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画上横线。
(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连一连。
早晨上学________ 看见更夫愿做小贩下午放学________ 遇见小贩愿做园丁天黑________ 看见园丁愿做更夫(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叫卖镯子的小贩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所以“我”愿做小贩B. 园丁默默无闻,却任劳任怨、无拘无束,所以“我”愿做园丁C. 更夫的生活很孤独,夜晚也可以到处游玩,所以“我”愿做更夫(5)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故答案为:(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节选自吴然的《珍珠泉》)(1)短文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你喜欢吗?请选择一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故答案为:(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2.读文段,回答问题。
幼儿园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有用手吃的,还有将豆子一粒一粒地装入口袋里的,有把豆子用围裙包着捏碎吃的。
有的看着苍蝇飞,有的因为旁边的孩子咳嗽把食物喷在桌子上,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选自《爱的教育》,有删改)(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画上横线。
(2)孩子们用餐时有哪些模样?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A. 总一分。
B. 总一分一总。
C. 分一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读例文,完成练习。
(二)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1)第一句话写了杨梅的________、________和小刺。
(2)第二句重点写了杨梅身上________的变化,可见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3)请仿照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写一种水果或玩具的外形。
【答案】(1)形状;大小(2)小刺(3)【解析】【分析】(1)、(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形状、大小;(2)小刺;(3)略【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2.读例文,完成练习。
(三)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
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
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1)这段话写的趣事是()。
A. “王子”敢跟火车赛跑B. “王子”敢对着火车叫(2)“王子”真有趣,请仿照文段写一种动物的趣事。
【答案】(1)A(2)略【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A;(2)略【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3.课外阅读。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
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
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
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
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
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
()A. 身体小、飞得快、很美丽B. 身体小、飞得快、羽毛变化多C. 身体小、飞得远、很美丽(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是把。
()A. 拟人句;蜂鸟比作流星B. 比喻句;流星比作蜂鸟C. 比喻句;蜂鸟比作流星(3)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①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
()②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
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
()【答案】(1)A(2)C(3)A;B【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把“蜂鸟”比作“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是比喻。
(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1)A;(2)C;(3)①A;②B【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专项阅读。
阅读下面绘本的封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预测故事情节,感受阅读的乐趣)(1)这本绘本的名字是《________》,由这个名字我可以猜想到书中发生的事情为:________。
(2)从这本绘本封面示意图上的图画来看,兔妈妈和小兔的感情怎样?【答案】(1)逃家小兔;小兔从家里出走了(2)兔妈妈十分爱小兔,小免也爱妈妈。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故答案为:(1)逃家小兔、小兔从家里出走了(2)兔妈妈十分爱小兔,小免也爱妈妈。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5.阅读绘本《爱心树》的故事梗概和绘本选页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
(一)故事梗概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
男孩每天都会跑到树下捡树叶、编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
男孩还常常爬树、荡秋千、吃苹果、跟大树捉迷藏。
玩累了,他就在树荫里睡觉。
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
男孩逐渐长大了,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大树说:“爬到我身上来吧!荡秋千、吃苹果,到阴凉里玩一玩吧!”男孩说:“我已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了。
我想买些好玩的东西,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大树说:“把我的苹果拿去卖掉吧。
”男孩把苹果全都摘走了。
大树很快乐。
男孩好久都没有来了,大树很难过。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他说:“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
我要娶妻子,生孩子。
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
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去盖房子。
”男孩砍下树枝,盖了一座房子。
大树很快乐。
男孩又有很长时间没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了。
男孩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你能给我一条船吗?”大树说:“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
”男孩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
大树很快乐,但心坎里却有些……又过了很久,那男孩又来了。
大树说:“非常抱歉,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
”男孩说:“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
我太累了。
”大树尽量把身子挺高:“来吧,孩子,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于是男孩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二)绘本选页示意图(1)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________和________。
(2)请把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一排。
①大树只是个老树墩,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②大树让男孩砍掉树枝去盖房子。
③大树让男孩摘掉苹果去买好玩的东西。
④大树让男孩砍断树干做一条船。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认为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你写出来。
(4)看到孤零零的树墩,你会对文中男孩提出什么建议?请写在下面。
【答案】(1)大树;男孩(2)③;②;④;①(3)示例:大树心坎里有些难过,因为男孩要去远方了,大树很不舍。
(4)示例: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4)结合短文内容,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大树、男孩(2)③;②;④;①(3)示例:大树心坎里有些难过,因为男孩要去远方了,大树很不舍。
(4)示例: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6.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小玩具爸爸出差回来给我带回了一套西游记人物小玩具,里面有孙悟空、唐僧(sēng)、猪八戒(jiè)和沙和尚,都是用泥做的,真惹人喜爱。
孙悟空的脸像个红桃子,头上戴着一顶小红帽,两手叉腰里,神气地坐在石头上,好像在说:“我是美猴王!”唐僧的耳朵垂肩,双目紧闭,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双手合掌,好像在念经。
猪八戒的耳朵大大的,像两把扇子。
他头上戴着一顶和尚帽,双眼笑得眯成一条缝(fèng)。
他的肚子圆鼓鼓的,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贪吃的家伙。
沙和尚的眉毛很粗,下巴长满黑胡子,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看上去很老实。
爸爸送我的礼物真有趣,我很喜欢它们。
(1)在短文中找一个最能代表这几个人物特点的词,写出来。
孙悟空________ 唐僧________ 猪八戒________ 沙和尚________(2)照样子,写一写。
孙悟空的脸像个红桃子。
________像________。
(3)你读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答案】(1)神气;微笑;贪吃;老实(2)天上的月亮;一个大圆盘一样悬挂天空。
(3)略【解析】【分析】(1)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清例句,知道考查的是比喻句,再结合日常积累,仿写比喻句。
(3)结合短文内容,结合了解的人物性格特点谈感受。
表达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神气、微笑、贪吃、老实(2)天上的月亮;一个大圆盘一样悬挂天空。
(3)略【点评】(1)此题考查再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筛选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和自己的了解,组织好语言。
7.阅读乐园。
秋天①秋天到了。
瞧,那些挺拔翠绿的树木,如今也脱下了_______的衣裳,换上了_______的时装。
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_______。
②秋风,凉丝丝的,吹拂着花草树木,好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正轻声哼着催(cuī)眠曲,把自己的子女送进甜蜜的梦乡。
③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好像巧手的姑娘织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绸缎。
④秋天,意味着成熟。
一场绵绵秋雨过后,风里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稻子、水果熟透的香味,在微微干燥的空气里飘荡,让人觉得格外的舒畅。
熟透了的稻谷,像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高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雪白的棉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红灯笼似的柿子、金灿灿的橘子令人垂涎三尺……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⑤秋高气爽,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去。
空中飘舞着成千上万只“花蝴蝶”。
你也许会奇怪地问:秋天来了,哪来的蝴蝶?不错,秋天没有蝴蝶,可那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吗?树木都换上了秋装,只有青松仍是那么苍翠,那么挺拔!⑥秋天是美好的,我爱秋天!(1)把下列词语填到短文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