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积分”模式用于胸痛中心核心科室护士培训的初步构想
胸痛中心培训计划怎么写

胸痛中心培训计划怎么写一、培训目的胸痛中心是一种专门的医疗部门,旨在对患有胸痛症状的患者进行快速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制定了专门的胸痛中心培训计划,以便能够提供最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范围1. 医院内所有有意愿参与胸痛中心工作的医务人员、护士、技师等。
2. 参与胸痛中心工作的相关管理人员。
3. 进行胸痛中心工作必要的协助和支持的相关人员。
三、培训计划内容1. 胸痛中心的概念、建设目标和意义。
2. 胸痛中心的基本理念和服务流程。
3. 胸痛中心的团队构成和协作模式。
4. 胸痛中心的相关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5. 胸痛中心的病例诊疗规范和常见病症处理。
6. 胸痛中心的危急情况处理和人际沟通技巧。
7. 胸痛中心相关数据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和技巧。
8. 胸痛中心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法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2. 实际操作:通过模拟病例训练,操作规范流程等形式进行。
3. 现场授课:由专家学者亲临现场讲解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4. 网上学习: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相关学习资源。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时间:培训计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共计60个工作小时。
初级阶段培训时间为2个月;中级阶段培训时间为3个月;高级阶段培训时间为6个月。
2. 地点:培训场所设在医院内专门设置的培训教室、胸痛中心和临床科室。
六、培训师资1. 由胸痛中心运营管理人员组织医院内外专家学者编制具体讲师名单。
2. 选派有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担任培训班主讲老师。
3. 为胸痛中心进行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外聘专家学者授课。
七、培训评估与考核1. 培训结束后,要进行培训成效的考核和评估,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未能达到要求者需重新培训。
2. 培训期间,要定期进行考核,以检验学员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八、培训后的配套措施1. 培训结束后,对已经参加过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进修培训。
胸痛中心知识培训计划

胸痛中心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胸痛的常见原因和病因,包括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2. 掌握胸痛的临床表现特点,包括不同病因导致的胸痛表现差异。
3. 掌握常见胸痛的急救处理方法,包括心梗、心绞痛、肺栓塞等急性症状的处理。
4. 提高对于胸痛相关检查和治疗的了解,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抗凝治疗等。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水平。
二、培训内容1. 胸痛的基本知识a. 胸痛的定义和分类b. 胸痛的病因和原因c. 胸痛的临床表现特点d. 胸痛的相关病情评估和诊断2. 心脏病引起的胸痛a.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和特点b. 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查和治疗c.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救处理d. 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胸痛处理3. 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胸痛a. 胃溃疡的症状和治疗b. 食管炎和食管破裂导致的胸痛c. 胆囊炎和胆结石引起的胸痛d. 胰腺炎引起的胸痛4. 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胸痛a.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处理b. 胸膜炎和胸腔积液引起的胸痛c. 气胸和肺炎导致的胸痛d. 支气管炎和哮喘引起的胸痛5. 胸痛相关检查和治疗a. 心电图和血液检查的意义和应用b. 影像学检查在胸痛诊断中的作用c. 心血管内科治疗和抗凝治疗的应用d. 心脏手术和介入治疗在胸痛中的处理6. 应对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理a. 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b. 在突发状况下的紧急处理和应对能力c. 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提高d. 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和急救设备的使用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让医护人员了解最新的胸痛知识和治疗技术,加深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
2. 临床实践安排实际的临床操作和急救演练,让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急救技能和处理经验,并及时纠正不足。
3. 个案分析结合真实病例,让医护人员分析具体胸痛患者的病情,锻炼其诊断和处理能力。
4. 线上学习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开展在线学习,让医护人员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和训练。
胸痛中心人员培训计划

胸痛中心人员培训计划1. 背景介绍胸痛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因此,胸痛中心的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以提高对胸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胸痛中心的人员了解胸痛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提升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培训目标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使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快速地诊断和处理胸痛患者,提升抢救能力和工作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 了解胸痛的常见原因和诊断方法- 掌握胸痛的急救处理和护理技能- 熟悉胸痛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方法-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培训内容(1)胸痛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的胸痛病因-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检查等常用的胸痛诊断方法(2)胸痛的急救处理和护理技能-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及技巧- 心脏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和使用(3)胸痛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方法- 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 监护患者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4)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协作方式- 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及应对方法4. 培训形式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课堂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和实地实习等。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课堂授课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使学员了解胸痛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掌握急救处理和护理技能。
-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安排真实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员理解胸痛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方法,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 第三阶段:模拟演练模拟医疗抢救过程,锻炼学员的抢救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 第四阶段:实地实习安排学员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实习,亲身体验胸痛患者的护理和管理工作。
5. 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将分为不同阶段,总计培训周期为3个月。
具体时间和地点为:- 第一阶段:课堂授课,时间为1个月,地点为胸痛中心的培训教室。
-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时间为2周,地点为医院内的会议室。
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核心科室培训2

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核心科室培训21、我院胸痛中心启动日期() [单选题] *A、2019-05-12B、2019-05-22(正确答案)C、2019-04-25D、2019-04-22E、2019-04-122、我院胸痛中心认证类型是什么() [单选题] *A、基层版B、标准版(正确答案)3、我院首选再灌注策略是什么() [单选题] *A、PCI(正确答案)B、溶栓C、转运PCI4、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黄金救治时间() [单选题] *A、30分钟B、60分钟C、90分钟D、100分钟E、120分钟(正确答案)5、急性胸痛患者应该如何到医院诊治为好?() [单选题] *A、步行前往B、用私家车转送C、拨打120,等救护车转送(正确答案)D、疼痛减轻了再去6、下列哪项不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延误的因素() [单选题] *A、患者延误:发病至就诊5、8小时B、转运延误C、建立院内绿色通道(正确答案)D、PCI医院和非PCI医院之间缺乏有效协作机制E、误诊及漏诊7、心电图示心室颤动后,应立即() [单选题] *A.静注利多卡因B.静注异丙基肾上腺素C.电除颤(正确答案)D.静注阿托品E.安装临时起搏器8、室颤电除颤采用() [单选题] *A.非同步200J以上(正确答案)B.同步200J以上C.非同步150JD.同步150JE.交流电除颤9、心绞痛诊断的最重要依据为() [单选题] *A.典型症状(正确答案)B.冠状动脉造影C.静息心电图D.运动平板E.心肌核素显像10、心跳呼吸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首先必须心电图确诊,然后处理(正确答案)B.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C.立即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D.立即建立静脉通道E.根据情况选用合适药物,使心脏复苏11、诊断冠心病最有价值的侵入性检查是() [单选题] *A、心腔内心音图检查B、心腔内电生理检查C、冠状动脉造影(正确答案)D、心腔内心电图检查E、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12、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不包括() [单选题] *A、急性肺动脉栓塞B、心绞痛C、急性心包炎D、心律失常(正确答案)E、主动脉夹层13、心肌梗死急性期最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弓背样抬高(正确答案)B、ST段下移(正确答案)C、病理性q波(正确答案)D、t波高尖(正确答案)E、不知道14、您知道胸痛治疗中的双抗指什么?() [单选题] *A、抗感染治疗B、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正确答案)C、抗血小板加抗凝治疗移D、不知道15、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努力在多长时间内开通堵塞血管?() [单选题] *A、半小时内B、一百二十分钟内C、九十分钟内(正确答案)D、九十分E、尽快没时间要求16、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C是() [单选题] *A、胸外按压(正确答案)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17、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单选题] *A、60次/分钟B、70次/分钟C、80次/分钟D、90次/分钟E、100次/分钟(正确答案)18、胸外电击除颤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应在:() [单选题] *A.心尖区后胸壁B.左第二肋间前胸壁,心尖区C.左第二肋间前胸壁,心尖区后胸壁D.右第二肋间前胸壁,心尖区或心尖区后胸壁(正确答案)E.以上都可以19.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单选题] *A 大动脉搏动消失(正确答案)B 呼吸停止C 瞳孔散大D 血压测不到E 脉搏不清20、一位病人因头晕、乏力就诊,心电图显示HR40次/分,你首选() [单选题] *A.阿托品0.5mg静脉推注(正确答案)B.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C.腺苷6mg迅速静脉推注D.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
浅谈积分制在ICU护士绩效分配中应用的心得体会

浅谈积分制在ICU护士绩效分配中应用的心得体会摘要:目的正确实施奖罚机制,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方法采用加分与减分的积分法作为评价护士和实施有效奖罚制度的依据,积分的分值不设最低分和最高分,随时累计得分,每月底汇总,根据所得积分分配科室绩效。
结论积分制的应用能提高ICU护士对科室二次绩效分配的满意度,充分发挥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积分制绩效分配护士积分制管理是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并用软件记录和永久性使用。
我科从2014年7月开始试行积分制对绩效的分配。
方法如下:每人基础分为500分,在此基础上加分和减分计算出每人积分总分,积分比=个人积分/科室平均积分。
个人最终绩效系数=岗位系数×积分比。
岗位系数以护士级别及承担的科室相关质控共同决定。
我科基本资料:开放床位15张,护士总人数38人,N4级2人,N3级5人,N2级10人,N1级15人,N0级6人。
人员结构以低年资护士偏多(N0.N1.N2)。
N0 层级人员为新入职工作未满 1年者或尚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者。
N1 层级人员为工作 1年以上且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具有独立值班及一定的处理各项紧急事件等的应急能力。
N2 层级人员为工作 3年以上且已取得护师资格证的人员,已具备一定的病房质量控制能力及临床带教能力。
N3 层级人员主要是工作 7 年以上且具备主管护师资格,在N2的基础上,具备护理品质改善及护理科研能力。
N4层级人员为取得主管护师资格 10年及以上者或取得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资格者,在 N3 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循证护理、专业研究、科研指导、临床教学能力。
实施与效果评价:从2014年7月份实施积分制考核至12月,我科发放自制匿名问卷调查共2次,每次发放38份,共76份,第一次是7月初,第二次是12月底,共收回73份。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中夜班及加班数量的满意度,主动授课积极性、业务学习的出勤率,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争当翘楚的欲望,上下半年各获得表扬或者出现护理缺陷的人次等等。
医院胸痛中心培训计划

医院胸痛中心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和目的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胸痛成为医院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一。
对医护人员进行胸痛中心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对胸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对于医院提升口碑、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医院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提供系统、全面和深入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胸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本计划的培训对象为医院胸痛中心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
医生包括心内科、急诊科和普通内科的医生,护士包括急诊科和心内科的护士。
三、培训内容1. 胸痛的病因和分类a. 胸痛的定义和病因b. 胸痛的临床表现和分类c. 胸痛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d. 胸痛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2. 胸痛的诊断a. 临床询问和体格检查b. 心电图的诊断意义c. 血液生化检查的意义d. 心脏超声检查的意义3. 胸痛的急救处理a.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处理原则b. 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c. 心肌缺血的护理技术d. 心绞痛的急救方法4. 胸痛的治疗a. 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适应症b.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c. 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使用d. 心脏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5. 胸痛中心的服务标准a. 门急诊胸痛患者的处理规范b. 胸痛患者的住院管理c. 胸痛患者的随访和健康教育d. 胸痛中心的质量评价和改进四、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包括理论讲座、临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技能操作演示和模拟实训等。
理论讲座由相关专家和资深医生担任,临床经验交流和病例讨论由各科室的医生分享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技能操作演示和模拟实训由专业护士和技术员进行指导。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计划将在医院内部举办,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进行。
每一次的培训时间为3-5天不等,分别安排在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日和休息日。
具体的时间表和地点将在后续安排。
市级医院胸痛中心培训计划

市级医院胸痛中心培训计划一、培训计划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当前社会上一种普遍的慢性疾病。
其中,胸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胸痛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市级医院作为区域内提供心血管急救服务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医疗机构,胸痛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医院专业人员的胸痛诊治水平,我们特拟制了胸痛中心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医院内科、心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核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对胸痛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提高胸痛的及诊治水平;2. 了解国内外有关胸痛中心的发展现状和经验,为我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3. 通过培训,使医院不同科室各专业人员围绕胸痛进行协作,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
三、培训内容1. 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状况医院胸痛中心的基本构成、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胸痛临床诊断胸痛的病因、病理生理、分型和临床表现,临床诊断的方法和相关检查技术,不同原因胸痛的鉴别诊断。
3. 胸痛的急救处理心血管急救的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技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处理及急救措施。
4. 心电图诊断与监测常见心电图变化的分析和解读,不同胸痛类型下心电图的特点及其临床值得注意的细节。
5. 应用心脏超声和核素心脏显像在胸痛中的作用应用心脏超声和核素心脏显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诊断,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和监测疗效提供重要的帮助。
6. 胸痛的诊疗进展和难点对心血管急症诊疗中的难点和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
7. 围手术期心血管重疾病的诊断与管理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的识别和处理,手术前的评估和治疗的重要性。
四、培训方法1. 专家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心血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医务人员授课解惑。
2. 临床轮转安排医院专业人员到其他医院的胸痛中心进行临床学习和观摩,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3. 病例讨论组织病例讨论,就近期医院内深切病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增强医务人员处理疑难病例的能力。
基层胸痛中心院内培训计划

基层胸痛中心院内培训计划一、前言胸痛是临床急危重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急诊患者的10%~20%,当今世界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院结合临床急危重症科实际情况,制定了《基层胸痛中心》院内培训计划,目的是提高临床急危重症科医护人员胸痛诊疗水平,规范诊疗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临床急危重症科的医护人员能够掌握胸痛的诊断和处理流程,提高胸痛急救能力,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培训内容(一)胸痛相关知识培训1. 胸痛的定义、分类及病因分析2. 胸痛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度评估3. 胸痛急救处理和基础心肺复苏技术4. 胸痛的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二)医技操作培训1. 心电图的采集、分析和判断2. 心肌酶测定和分析3. 心超和血管超声检查的操作技术4. 血气分析操作及结果的判读5. 心肌灌注显像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操作技术(三)实际操作演练1. 基础心肺复苏模拟训练2. 心电图操作模拟训练3. 心超和血管超声检查的模拟操作4. 心肌酶测定的实际操作演练(四)案例分析和讨论1. 典型病例讲解和分析2. 复杂疑难病例的讨论和讲解3. 急诊医生团队合作默契演练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种方式。
1. 集中培训集中在院内统一场地进行,安排专家进行授课,授课时间为3天,每天8小时,采用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2. 分散培训分散在临床急危重症科内各岗位开展,由各科室负责人统一组织,结合各自的临床工作任务,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进行效果检查和成果考核。
五、培训实施计划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2个月,在每周工作计划中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培训。
2. 培训人员:全院临床急危重症科医护人员。
3.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
六、培训后评估1. 举办内部评比,对学员进行胸痛急救理论测验和技能操作考核,达到一定标准者予以证书,并向高级医师追认,为进阶课程的基础,之后不符合要求者进行语言劝说;2. 随访跟踪观察,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监测医疗质量情况,根据意见反馈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49204投稿邮箱:sjzxyx88@m·医学教学·“结对积分”模式用于胸痛中心核心科室护士培训的初步构想韦壮苗,宁丽娅,黄璘琳(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 546100)0 引言培训与教育工作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职责;建立整体的救治原则、快速的区域协同救治反应体系及管理体系,制订相应实施细则等,通常是由核心科室如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负责完成[1]。
在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开展中,80%-90%的具体执行工作都是护理人员来做的[2]。
因此,探索一种实用而有效的培训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结对积分式模式的构想由此而生。
1 胸痛中心建设知识普及现状1.1 目前民众对急性胸痛的重视和胸痛中心作用的认识。
胸痛中心建设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通道。
很多患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认识不足,或症状不典型,患者不能及时作出就医决定而延误了就诊时间,做出决定后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给子女、朋友打电话,而非120急救体系,造成就医延误[3]。
由于民众对胸痛危害认识不足,使许多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明显延迟(5-8 h ),错过了2-3 h 的黄金救治时间。
即便是医务人员的家属,对产生了胸痛的症状亦未引起重视,还自己坚持走路出门,找车去医院,而不愿麻烦家人和120人员。
1.2 核心科室护士对胸痛中心建设知识掌握情况。
本院在2017年8月启动了胸痛中心建设,胸痛中心建设办公室组织了多次专题或综合集中授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急性胸痛的分诊流程、数据的填报与管理、心肺复苏技能的相关知识、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NSTEMI/UA 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时钟统一管理及时间节点的管理、相关制度、典型STEMI 心电图的读解、院内发生ACS 或心脏骤停的救治流程等,还对核心科室护士进行了理论考试,考核成绩虽然全部合格,但是启动6个月后对核心科室护士进行以上相关知识与信息的提问调查,其保留程度仅达三分之一。
2 建立结对积分培训模式的初步设想2.1 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
①工作记忆的遗忘与复述工作记忆也叫短时记忆和操作记忆,是思维结果保持的地方,同时也是知觉系统产生表象的地方,其功能相当于计算机的通用寄存器。
但工作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通常为5 s-1 min ,记忆的容量也小,而且极易受到干扰,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工作记忆只可保持15-30 s 。
复述是工作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止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剌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
②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有把握地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一定的价值。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在我们学习之后立即开始。
结对积分培训模式意在让护士主动或被动地复述来加强记忆。
2.2 培训模式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①对于核心科室护士的培训,目的不仅为了能顺利地通过胸痛中心建设的认证,还要使现在的受训者成为未来的培训者,使之能对社区民众及患者的家属等进行胸痛防治知识的宣教。
②方法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2015年11月修订)》要求,编制问题及参考答案清单并装订成册;再设计相应表格,使护士能够记录培训者和受训者的培训次数和受训次数、答题正确情况、错题再培训情况等,并给予答题正确者一定的分值、培训者每次培训分值、受训者每次受训的分值。
将上述项目制作成电子版放到微信群或QQ 群里以提供线上复习形式。
各科护士长负责对本科护士进行表格应用的培训。
问答清单与表格可用于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也可用于他人对自己的培训和管理者对培训质量的检查。
给予护士一定的培训时间,护士长在胸痛中心认证前1个月检查培训效果,根据积分数值按胸痛中心配套的奖惩制度予以奖罚。
工作流程如图1。
图1 结对积分式培训工作流程图3 结对积分模式的可行性谁都希望自己拥有超常的记忆力,但能过目不忘的人毕竟是少数。
对于易忘的知识,只能再记一遍,一直重复到(下转第207页)摘要:根据工作记忆遗忘理论,构想一种能够增强护士记忆的“结对积分”培训模式,使胸痛中心建设中的核心科室护士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与信息。
关键词:结对积分;胸痛中心;核心科室;护士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49.170本文引用格式:韦壮苗,宁丽娅,黄璘琳.“结对积分”模式用于胸痛中心核心科室护士培训的初步构想[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204+207.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9期207投稿邮箱:sjzxyx88@5 结论介入诊疗为有创操作,感染控制不容忽视,而又以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居多,容易发生病情变化,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随时会出现心室颤动,甚至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技能要人人掌握。
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是由固定的带教老师在工作中遇事随时讲解、示范,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带教能力等都会影响带教效果[3],普遍存在重介入手术操作、轻病房管理的缺点,对感控知识未能详细讲解,急救技能未能系统培训,对病房管理和带教工作不够重视,影响了培训质量[4],带教老师日常工作的忙碌,特别是应急情况下忙于抢救工作时通常没有时间进行指导讲解[5],从而导致新进入科室的医务人员初次遇到病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无所适从、配合无序,带教老师也普遍反应带教吃力。
观察组采用由护理组长行介入诊疗共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后再分配给固定的带教老师,以此来弥补一个固定带教老师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减低因能力和资历等因素造成的带教质量偏差,提高带教教学质量[6]。
护理组长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技术操作规范,由专人制订岗前培训计划、设置培训课程、制订考核标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并且要求学员通过考核方能上岗,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效果,特别是观察组对心跳、呼吸骤停进行真实场景模拟演练,使培训内容变得鲜活、具体和形象[7],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8],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培训内容的印象,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配合有序。
由专人行专业技能培训后再分配给固定的带教老师的培训方法能够加强培训效果,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缩短专科学习、工作适应期,减轻一对一带教老师的带教难度,在专科技能强的综合科室临床带教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邱菊芳,廖新彬.介入手术室医疗风险的防患[J].全科护理,2010,8(4):1101.[2] 孙长怡.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国内急诊医学领域应用初探[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9):682-683.[3] 鲁东.介入放射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实践与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110-111.[4] 狄镇海,谭中宝,眭建,等.重视介入放射科教学查房工作[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7):605-607.[5] 黄志芳.目标与情景联合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14(1):60-62.[6] 李维娜,李静,张晓娇,等.微课联合PBL 教学在普外科护生管道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4):101-102.[7] 赵嘉,李小芒,蒋瑞兰.高端模拟技术在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8):2094-2095.[8] 钟碧橙.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86-88.(上接第204页)不会忘记为止。
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并不是一个过目不忘的人,但在训练时将每一个动作都成百上千次地重复去做,就能使自己将仓内的仪表设备的操作流程烂熟于心、上万个数据数倒背如流。
最近在本院急诊科部分护士中进行的一个预试验培训后检测,护士对胸痛中建设相关知识的保留程度达到98.11%。
上述显示,这种以反复多次记忆为理论基础的培训模式能调动人们强化记忆的积极性,是可行的。
护士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可以高效写入又可以随时搜索一个关键词即可得到所需信息的硬盘,在当今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海量信息指数式地增加,会连续不断地干扰着核心科室护士的记忆,要记住相关知识显得越来越困难。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核心科室护士首先要熟练掌握胸痛中心建设的相关理论和信息,掌握急性胸痛常见并发症的特征及预防知识,才能更好地把投身胸痛中心建设使之更顺利地通过认证;为广大民众普及心血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对急性胸痛危害的认识,尽早就医,最大限度地缩短急性心梗患者早期救治时间,提高心血管疾病救治的成功率,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减轻医疗负担,实现胸痛中心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1]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2015年11月修订)[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3):121-130.[2] 王焕东.胸痛中心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大纲的构建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7.[3] 郭航远,徐步云,池菊芳.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经验和体会[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4):248-250.(上接第205页)[3] 辛宝.医学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价值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31(22):181-182.[4] 马玥桓.网络教学评价研究与探讨[J].中学时代,2014,35(14):13.[5] 唐昕彤.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评价构建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2):200-201.[6] 鄢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机制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3):55-58.[7] 王晓芳.网络辅助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5,12(5):30.[8] 李葆萍,周颖.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6):5-12.(上接第157页)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畸形胎儿的发生率,所以产前超声筛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1] 娄小嫣.基层医院推广产前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5(3):386-387.[2] 齐春凤,王丽荟,毕超,等.产前超声筛查技术推广的临床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33(12):1097-1100.[3] 李雪霞.基层医院开展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55-156.[4] 张玉群,杨晴.产前超声在基层医院胎儿畸形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特别健康:下,2013,2(11):10.[5] 王中盛,陈炳华.在农村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及体会(附237例报告)[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6,8(1):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