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与尉迟敬德在大众心理层面的地位变迁及其原因
李世民为何把开国名将秦琼排在凌烟阁最后一位?

李世民为何把开国名将秦琼排在凌烟阁最后一位?本文导读:秦琼最初在隋朝为将,先后在隋将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等人帐下谋职,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
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最终才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秦琼到了李唐之后,追随李世民先后参加过剿灭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恶战,每次战斗必定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如囊中探物,堪称一代战神。
基于如此巨大的功劳,就算将他排在凌云阁之首,估计也不会有人感到意外。
然而,事实却是将他排在了凌烟阁的最后一位。
做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绝对不是不小心给排错了,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
首先是因为秦琼的性格上的原因,秦琼是个非常豪爽而重义气的人,人称“小孟尝”。
因为他的义气,让李世民非常地不放心。
早在当年李世民率军进攻瓦岗寨时,就把秦琼晾在一边,因为秦琼在瓦岗军首领李密帐下谋过职,李世民担心秦琼会因为江湖义气而坏了大事。
结果瓦岗寨久攻不下。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请出秦琼,结果还真差点儿坏了大事。
当时李世民命秦琼立下军令状:现在是两军对阵,对他曾经的那几位兄弟绝对不能手下留情。
然而当秦琼真的抓到了李密、王伯当等人时,却心软了,打算放李密、王伯当等人一条生路。
幸而尉迟恭赶了上来,来了一个快刀斩乱麻,杀光了李密、王伯当等一众逆贼。
其次是秦琼当初从王世充处出来时,投奔的可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
当时的李渊对秦琼的器重程度,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在对秦琼的诏书里写着这样一句话:“你为我立下了如此大功,我就算将我的肉奖赏给你吃都不为过,赏赐你些奴婢美女又算得了什么呢。
”秦琼到了李唐之后,李渊才将他安排在李世民帐下谋职。
所以在李世民看来,秦琼是李渊的人,他是李渊用来牵制自己的一颗棋子。
而且李渊曾赐给秦琼一把亢龙锏,可以上打昏君,下斩奸臣,更是让李世民对秦琼有所忌惮。
就是基于这些原因,李世民并没有让他参与当年的“玄武门之变”的行动。
而李世民为凌烟阁功臣排名的原则,就是把“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的功臣排在最前面,其次才轮到在那次兵变中保持中立的功臣,然后还得兼顾那些贵族圈里的那些大佬们的利益,把他们都排上号。
历史趣谈:战功赫赫的秦琼与尉迟恭因何成为门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战功赫赫的秦琼与尉迟恭因何成为门神导语: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
唐初着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
唐初着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
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尉迟恭(585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
秦琼和尉迟恭二人因骁勇异常,均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
将他俩作为门神,据传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隋末,炀帝无道,天下大乱。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由太原起兵南下,讨伐隋室。
在兵家重镇吕州霍邑(今山西省霍州市),李渊率唐兵与隋将宋老生大战月余,斩宋老生,然后势如破竹,直下长安建立大唐。
另一军阀刘武周趁山西空虚,占了李渊的山西老巢。
公元619年冬,李世民奉父命领兵回击山西。
李世民在收复了河东、平阳之后,兵至霍邑。
刘武周命元帅宋金刚死守霍邑,宋金刚命偏将尉迟恭扼守白壁关,阻止李世民北进。
李世民手下大将秦琼与尉迟恭展开激战,两人多次交锋,仍难分高下。
李世民起爱才之心,想收服尉迟恭。
尉迟恭称,只要刘武周不死,自己便不会叛变。
李世民遂想出一办法——杀了个长相酷似刘武周的人,并将首级送到尉迟恭处。
尉迟恭误以为真,归顺了李世民。
后来李世民夜宿霍邑衙门,多次在梦中被两个无头人惊醒。
李世民仔细琢磨,这两人一个像公元617年在霍邑被斩的隋将宋老生,另一个却像那个被充作刘武周割了头的人。
这两个无头鬼时时骚扰,使得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秦琼尉迟恭为什么从作战大将变成了画上门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秦琼尉迟恭为什么从作战大将变成了画上门神
导语:秦琼为什么是门神秦琼,也就是秦叔宝,和敬德,也就是尉迟敬德,二人的形象作为门神的形象,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贴在大
秦琼为什么是门神
秦琼,也就是秦叔宝,和敬德,也就是尉迟敬德,二人的形象作为门神的形象,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贴在大门上的门神或者年画上的门神,都是这二人,想来也奇怪,为什么门神不是神不是鬼不是仙不是魔,而会是隋唐时期的两位大将军呢?
秦琼门神像
相传李世民打下大唐江山后,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有动静,有的时候甚至是鬼哭狼嚎之声,搞得他夜夜睡不安宁。
李世民想到自己为了这天下,杀了自己的兄长,战场上还战死了那么多士兵,应该是有很多冤魂是要像自己索命的,所以内心惴惴不安,于是他将此事告诉了群臣。
此时大将秦叔宝说了:他和尉迟将军两人戎马一生,杀了无数的人,踩着无数的尸体为李世民打下了这大唐江山,自己身上的杀戮之气,连鬼神都是惧怕的,还会害怕那些怨灵吗?
所以他恳请李世民允许自己和尉迟敬德二人为李世民守夜,李世民准了,如此,李世民睡得一夜安稳。
但是总不能让二人夜夜如此吧,虽然臣下忠心,但是李世民也是体恤臣子的,李世民想着不如叫宫廷画师画了二人的等身画像来挂在门外,那些鬼魅应该也是害怕的,如此,果然有用。
上有所好,下必效仿,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门神的形象就这么传到了民间。
自此,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连鬼神都能赶走的二人的画像了。
秦琼门神
生活常识分享。
秦琼和尉迟恭,是如何成为中国人的门神的

秦琼和尉迟恭,是如何成为中国人的门神的秦琼,字叔宝,隋唐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载其高大威猛、勇力绝人、骁勇剽悍、最讲义气。
秦叔宝剧照秦琼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作为大军先锋部队的将领突击敌阵,先后讨伐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常常身先士卒,最善以寡敌众。
每当敌军有骁将勇士在阵前耀武扬威,李世民则命令秦琼出阵取之,秦琼跃马挺枪刺敌将于万军从中,从不让李世民失望。
尉迟恭,字敬德,隋唐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面如黑炭、性格淳朴、戎马崆峒、勇冠三军。
尉迟敬德剧照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是李世民身边最亲密的战友。
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射杀太子李建成,李世民被赶到的齐王李元吉用弓勒住脖子。
生死关头,尉迟恭拍马赶到,果断击杀李元吉。
尉迟恭速取李建成、李元吉首级示于东宫和齐王府反击复仇的势力。
随后尉迟恭进入内宫,控制住了李渊。
今天的玄武门在《隋唐演义》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愿登上帝位。
然而这个位置坐的不是那么安心,李世民身体不好,更因为玄武门之变中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子女家眷而惴惴不安,夜晚常常听见宫中有小鬼掷石子,梦中更有恶鬼缠身。
尉迟恭听说后对李世民说:“我一生戎马,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何惧区区小鬼,今晚我为陛下守门。
”秦琼也附议。
于是李世民让尉迟恭和秦琼把守宫门,当晚果然没有做恶梦。
当是时,秦琼已经是大元帅,尉迟恭也是大将军,年纪都已颇大。
李世民不愿两位爱将功成之后还要承受熬夜守门之苦,于是命令画师将两人画像画下,张贴于门两边,和两人亲自把门效果无二。
这件事情慢慢从宫廷中流传开来,传到民间后,老百姓也开始用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贴于门上做门神了。
台湾省发行的邮票当然,演义其实就是小说,不足为信。
历史上秦琼和尉迟恭作为民间门神,是在元明时期才开始盛行的,与唐朝几乎隔了太久。
秦琼和尉迟恭被专门画像是画了,但是是被画到凌烟阁中去了,在漫长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中,秦琼和尉迟恭的勇武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元明时期成为了中国人的门神。
秦琼为什么如此不受待见,不但未入武庙,连十七史百将传都没入?

秦琼为什么如此不受待见,不但未入武庙,连十七史百将传都没入?说起大唐名将,首推李靖,其次李勣,再次苏定方,他们都是一方统帅,有灭国擒主之功,但若论起个人武勇,百姓喜闻乐见程度,秦琼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据新旧唐书记载,李世民登基以后因为弑兄杀侄的缘故,晚上经常做噩梦,醒来后又常常听到卧房外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君臣。
秦琼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
”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
此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
后来李世民嫌二人辛苦,便命画工绘二人全身像于寝殿门口,邪祟从此绝迹。
这就是门神的由来,直到今天民间所贴门神都是秦琼和尉迟恭的形象。
在小说演义中,秦琼的形象更加高大,虽然隋唐十八条好汉中,仅排名第十六,但除了李元霸、宇文成都、熊阔海这些虚拟人物,秦琼在演义中无疑着墨更多,“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小孟尝、兵马大元帅,为单雄信“两肋插刀”,一系列标签使其远远超过了其他好汉。
秦琼无疑是隋唐史上人气最高的武将。
但令人无比郁闷的是,秦琼非但在凌烟阁功臣中排名垫底,而且历代武庙中没有他,就连《十七史百将传》都没有将他收录。
秦琼为什么如此不受待见呢?关于秦琼在凌烟阁中的排名,讨论的比较多,原因也比较明确,就是因为他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
事变前,秦琼就已经是上柱国、翼国公,秦王府右三统军,地位在尉迟恭之上,但事变后,秦琼“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却已经远远比不上尉迟恭的“吴国公、右武侯大将军、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了。
及至李世民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尉迟恭排第七,武将中的第一,甚至超过了李靖、李勣。
不得不说,这里面有李世民的主观因素。
至于说到武庙,以秦琼的能力和地位在入与不入两可之间。
唐朝入选武庙的名将共有13人,是历代人数最多的,他们分别是李靖、李勣、郭子仪、李孝恭、尉迟敬德、苏定方、裴行俭、王孝杰、张仁亶、王晙、郭元振、李光弼、李晟。
大年三十贴门神,门神为啥是秦琼和尉迟敬德

大年三十贴门神,门神为啥是秦琼和尉迟敬德
月穷岁尽之日,人称大年三十,亦谓除夕。
除夕风俗,各地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辞旧迎新。
在我的家乡,川北山区,小时候的除夕记忆,至今仍然传袭未变。
除夕日的上午,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屋门房后,每个房间都在要彻底清扫干净。
垃圾的处理方式与平日不同,要倒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去,代表着把坏运和晦气扔得越远越好。
倒垃圾时还要大声地喊人来领垃圾,被喊的人,通常是有恶于众的地方恶人。
大年三十的中餐,就是团圆饭,要吃猪头肉,米饭要煮得更多,剩下足够的米饭,供第二天大年初一食用。
大年三十的饭,剩到大年初一吃,寓意年年有余。
下午在贴春联,贴门神。
门神是秦琼和尉迟敬德。
秦琼和尉迟敬德是唐朝开国功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并诛杀了他们的子女和亲信,李世民顺利登基,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灭亲之事,给自己造成非常重的心理压力,每晚做恶梦,梦中都是被追杀索命。
秦琼和尉迟敬德自告奋勇,夜里为唐太宗守门,唐太宗终于能睡好觉了。
唐太宗不忍心让两人夜夜守门,于是让人画了两人的画像,贴在门上。
秦琼和尉迟敬德画像守门,逐渐从皇宫传到民间,演变成了“门
神”。
门上贴门神,祈愿岁岁平安。
除夕夜,家乡有“守岁”的风俗,晚上一直要守到大年初一的来临,也就是要等到深夜十二点以后才睡觉,说是除夕夜睡得越晚,寿命越长。
自从家里有了电视,电视里有了春节联欢晚会,看完晚会再睡觉,在这些年已经约定俗成。
揭秘大唐开国功臣秦琼避战玄武门的原因

揭秘大唐开国功臣秦琼避战玄武门的原因本文导读:图片来源于网络所以秦琼倒是没有因为是开国功臣,皇帝担心功高盖主而疏远了他变得下场凄惨。
年轻时的秦琼英勇无比,可在万人军中取其敌军首级;虽然说得似乎有些夸张,可倒也可以从侧面表现出来秦琼的骁勇善战,打仗时的拼命。
对于一个将领来说,骁勇善战乃是好事,敢于拼命才是一个值得人敬佩的将军。
可年轻时的不在意身体,到老了之后却都会还回来的。
秦琼正是因为年轻时上阵杀敌时实在太过拼命,导致元气大伤,身上时常受伤,而这些伤口,在秦琼年老时渐渐地露出了弊处。
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晚年的秦琼赌气与尉迟恭赌气争帅印而不顾自己体弱举金狮,结果加剧了身体的衰弱。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是特别的可信,但是不管中间如何的众说纷纭,最终的结果仍旧是秦琼最后久病缠身,病死床前。
终于,在唐朝统一后,秦琼疾病缠身,身体日渐衰弱,最终病死床前。
一个戎马半生的将领,最终于贞观十二年因病而死,不得不叫人唏嘘。
秦琼死后,李世民悲伤无比,随后又追封为徐州都督、胡国公。
将其画像置于唐朝专门悬挂唐朝有功之臣的凌烟阁内。
秦琼避战玄武门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格局的玄武门之变,无疑会被载入史册,也会被后人拿出来反复研究,但是就是在这场影响世界的战争中,我们找不到秦琼,也就是秦叔宝的身影,在玄武门病变的众多疑点中,这实在是最令人好奇的一个,毕竟,秦叔宝跟随李世民四下争战,为李世民拿下半壁江山,没道理缺席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战!图片来源于网络而且玄武门之战,是李世民与其弟兄的决战,作为李世民盔下最骁勇善战的猛将,他的缺席让人匪夷所思。
玄武兵变沧桑,是一场骨肉相残,兄弟相杀的历史悲剧,我们总会因为后来的大唐盛世而忽略玄武门兵变的血淋淋的事实,我们知道的是李建成死了,李元吉死了,我们不知道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所生的十个孩儿和他们的家眷也全部都死在了玄武兵变下,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一天的秦叔宝不像是平时战场上的战神,更像是被逼着杀人的傀儡。
历史趣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秦琼为何排名倒数第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为何排名倒数第一?
导语: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秦琼的地位一直高于尉迟恭,但是在正史中,秦琼地位远远不及尉迟恭,甚至不如程咬金。
以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例,尉迟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秦琼的地位一直高于尉迟恭,但是在正史中,秦琼地位远远不及尉迟恭,甚至不如程咬金。
以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例,尉迟恭排名第七,程咬金排名第十八位,秦琼敬陪末座排名倒数第一。
秦琼武功出众,正史记载秦琼“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
秦琼武功出众,归顺大唐也比尉迟恭要早,并且在与尉迟恭直接交战中也打败了尉迟恭。
正史记载秦琼“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
秦琼战功卓著,与尉迟恭相当,远超程咬金,为何地位不及尉迟恭,甚至不如程咬金?原因是秦王太子党争愈演愈烈,爆发了致死方休的玄武门之变。
《新、旧唐书》都有尉迟恭和程咬金参与党争的记载。
《旧唐书.秦琼列传》虽然有“从诛建成、元吉”的记载,但是《新唐书》编纂者认为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证据不足,所以《新唐书》中没有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
秦琼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若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以他的功劳二十四功臣排名应该与尉迟恭相当,决不会排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8月第33卷第15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WeinanNormalUniversityAug.2018Vol.33㊀No.15ʌ语言文学研究ɔ秦琼与尉迟敬德在大众心理层面的地位变迁及其原因王㊀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19)摘㊀要:正史记载中,尉迟敬德的政治地位㊁封赏远超秦琼,但后世民众在提起唐代开国武将时首先想到的却是秦琼㊂导致这种结果的最重要原因在于通俗文学书写对历史事实的重塑,并以其民间立场影响了大众的历史记忆㊂二者的地位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明清时期,此期二者在大众心理层面的地位发生转折的原因正是在于演义小说这一通俗文学形式的书写㊂而此期的演义小说如此书写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民族差异,尉迟敬德的鲜卑族出身影响了对其形象的塑造㊂二是秦琼经历的曲折性更有利于对整个隋唐乱世的展开㊂三是人物的可塑性,尉迟故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很难再推陈出新,小说家们在进行新的创作时不得不另辟蹊径,而秦琼之所以能受到青睐,主要得益于其在正史中与尉迟的互动㊂关键词:秦琼;尉迟敬德;隋唐英雄;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I20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5128(2018)15-0024-09收稿日期:2018-03-08作者简介:王艳(1995 ),女,安徽濉溪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隋唐史㊁东亚文化交流史研究㊂㊀㊀秦琼与尉迟敬德同为唐朝战功赫赫的开国将领,又同被后世尊为门神㊂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于,正史记载中,尉迟敬德的地位当在秦琼之上,但后世大多数人在提起唐代开国武将时首先想到的却是秦琼,个中原因值得深究㊂目前关于秦琼和尉迟敬德的研究多集中于古代文学中的人物事迹以及相关文学作品①,艺术学中的门神画②以及民俗学中的门神信仰③等㊂这些从不同学科出发的研究成果中,历史学多作为辅助性的交叉学科发挥作用㊂就笔者目力所及,着重从史学方面研究秦琼㊁尉迟敬德的成果相对较少,以任宝祯的‘山东好汉秦琼“[1]相对质量较高㊂另值得一提的是,张颖潇的‘隋唐故事中的秦琼形象演变研究“[2]一文,虽是从文学出发的研究,但其中对于秦琼形象演变的原因分析,对本文有直接的借鉴意义㊂但其分析仅从秦琼单方面出发,几乎没有涉及尉迟敬德,且分析不够透彻全面,笔者将在行文中做进一步的补充完善㊂①②③包括秦琼㊁尉迟敬德故事在内的,相关隋唐题材作品的演进过程及与此相关的学术成果,可以参考扬州大学徐燕的博士论文‘隋唐故事考论“㊂首都师范大学张颖潇硕士论文‘隋唐故事中的秦琼形象演变研究“,马矴‘论元杂剧中的尉迟戏“㊁段春旭‘论古代小说戏曲中尉迟恭故事的演变“等等㊂从艺术学领域的门神画出发来研究秦琼和尉迟敬德,最突出的是薄松年‘中国民间年画选“‘中国门神画“和王树村‘中国年画史“‘中国门神“等㊂从民俗学的门神信仰方面来研究秦琼和尉迟敬德的成果如段塔丽的‘中国古代门神信仰的由来与嬗变“,陈娟萍的‘尉迟敬德由人到神的文化透视“,山西师范大学李晓宇的硕士论文‘朔州市平鲁区尉迟恭传说研究“㊂2018年第15期王㊀艳:秦琼与尉迟敬德在大众心理层面的地位变迁及其原因一、历史上的秦琼与尉迟敬德目前所见史书中对秦琼㊁尉迟敬德的记载集中于两‘唐书“,即‘旧唐书“卷六八‘尉迟敬德传“‘秦叔宝传“[3]2495-2503,‘新唐书“卷八九‘尉迟敬德传“‘秦琼传“[4]3752-3757㊂两书对二人生平的记载几无差别㊂除两‘唐书“外,‘资治通鉴“对二人的记载也散见于隋末唐初各卷㊂其中对秦琼的记载基本不出两‘唐书“已有材料的范围,对于敬德的记载则另有 拒尚公主 等新史料可供参考㊂由上述史料可知,二人在投奔李唐前期官职均上升迅速,历任职位繁多,且封赏时间不一㊂但总体来看,玄武门事变前,秦琼已拜上柱国㊁封翼国公,而尉迟敬德仅为秦王府左二副护军,很明显秦琼的地位要高于敬德㊂而在武力上,二者之间的唯一一次互动 美良川之战 也是以秦琼的胜利而告终㊂但玄武门事变之后,二者的地位则发生了明显变化㊂且看太宗于贞观元年十月癸酉对功臣们所行的封赏㊂㊀㊀癸酉,裴寂食实封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㊁王君廓㊁尉迟敬德㊁房玄龄㊁杜如晦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㊁柴绍㊁罗艺㊁赵郡王孝恭一千二百户,侯君集㊁张公谨㊁刘师立一千户,李世勣㊁刘弘基九百户,高士廉㊁宇文士及㊁秦叔宝㊁程知节七百户 [3]31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㊁房玄龄等国戚宰辅相同,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仅次于裴寂的一千五百户㊂而秦琼仅食实封七百户,在此次封赏中属第六等,待遇远不如敬德㊂另‘唐大诏令集“卷六五所载贞观五年九月发布的‘长孙无忌等九人各封一子郡县公诏“中言 无忌㊁玄龄㊁如晦㊁敬德各封一子郡公,士廉㊁君集㊁士及㊁叔宝㊁知节各封一子县公 [5]358,由对二人后代的不同等级的封赏,也可从侧面看出其时二者在政局中所处的地位㊂并且,两者虽同在贞观十七年 图形凌烟阁 ,但其所列名次同样耐人寻味,‘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传“对此有详细记载㊂十七年,令图画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诏曰:司徒㊁赵国公无忌,故司空㊁扬州都督㊁河间元王孝恭,故司空㊁莱国成公如晦,故司空㊁相州都督㊁太子太师㊁郑国文贞公徵,司空,梁国公玄龄,开府仪同三司㊁尚书右仆射㊁申国公士廉,开府仪同三司㊁鄂国公敬德,特進㊁卫国公靖,特進,宋国公瑀,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国壮公志玄,辅国大将军㊁夔国公弘基,故尚书左仆射㊁蒋忠公通,故陕东道行台右仆射㊁郧节公开山,故荆州都督㊁谯襄公柴绍,故荆州都督㊁邳襄公顺德,洛州都督㊁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㊁吏部尚书㊁陈国公侯君集,故左骁卫大将军㊁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㊁卢国公知节,故礼部尚书㊁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故户部尚书㊁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㊁户部尚书㊁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㊁兵部尚书,英国公勣,故徐州都督㊁胡壮公秦叔宝等 旌贤之义,永贻于后昆㊂[3]2451‘唐大诏令集“卷六五也记载了以上诏书,即‘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5]359,内容毫无二致㊂另‘唐会要“所载此诏的人物排名顺序亦与‘旧唐书“‘诏令集“相同㊂此外,‘新唐书㊃秦琼传“对此次 图形凌烟阁 的人物也有具体记载,除无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士廉 一句外,其余人物顺序也同以上诏书别无二致㊂也就是说,以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名次顺序并不是随意排列的,其排名先后中一定包含着复杂的政治博弈与考量㊂尉迟敬德在二十四人中排名第七,在其之前的六人,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宰辅之臣㊂在其时社会稳定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生于草莽且以武将身份图形凌烟阁的,敬德排名最高㊂而秦琼仅列末座㊂通过分析史书中对于秦琼㊁尉迟敬德的记载,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玄武门之变前秦琼的地位高于尉迟敬德,但最终尉迟敬德的政治地位及其所达到的成就是远超秦琼的㊂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与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 居功第一 之外,也和秦琼在早年的征战中埋下了众多伤病隐患以致进入贞观以后缠绵病榻无法更立新功且抱病早逝有很大关系㊂但无论出于怎样的主客观原因,我们都不能否认,在二者最终所达到的人生成就及在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地位方面,尉迟敬德是在秦琼之上的㊂而这一点,则与后世民间认知存在很㊃52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3卷大差异㊂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后世通俗文学对二人的塑造影响了其在人民大众心目中的形象㊁地位㊂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分析唐及其以降作品中对于其二人的记载,探索二者地位升降变化的具体时代及其原因㊂二㊁通俗文学作品中对二人的书写(一)唐宋笔记小说现存的唐人所著的笔记小说中涉及唐前期内容的并不多,大多记载中晚唐事㊂且在这为数不多的涉及唐前期人物事迹的作品中,文臣儒士占绝对的篇幅优势㊂目前所见的记载秦琼㊁尉迟敬德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部㊂‘隋唐嘉话“为这一时期记载二人故事最多的作品㊂其中记载了秦琼两则故事:一是勇力绝人㊁枪逾常制㊂二是晚年多病㊂[6]13同时记载了尉迟敬德的五则故事:一是三夺元吉之槊㊂二是从李世民征窦建德,陷阵 敌不敢御 之事㊂三是擒王琬并夺其马㊂[6]10四是答太宗言其反事㊂五是拒绝太宗嫁女之事㊂[6]25且其所记载的尉迟敬德之一㊁二㊁三事并为‘大唐传载“所转引㊂‘大唐新语“记载了来护儿吊秦琼母事,并略提秦琼辗转于李密㊁王世充之阵并最终降唐的经历㊂[7]112同时还记载了许敬宗为娶尉迟宝琳的孙女为媳, 乃为宝琳父敬德修传,隐其过咎 [7]141事㊂另外,散见于‘太平广记“的‘酉阳杂俎“‘谭宾录“‘独异志“‘逸史“中也可见二人的事迹㊂‘酉阳杂俎“记载了尉迟敬德拉折单雄信的重枪以及秦琼之马 忽雷驳 富有灵性㊁对主忠心之事㊂[8]114‘谭宾录“记载了秦琼负枪陷阵㊁战无不克和晚年多病之事[9]1432,以及尉迟敬德夺王琬马和宴会殴打李道宗之事[9]1431㊂‘独异志“记载了尉迟敬德三夺槊之事㊂[9]4048‘逸史“则记载了一则充满神异色彩的 书生借钱 故事㊂[9]1048其余对二人的记载还散见于‘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类书,因篇章零散且多有重复,不再赘记㊂综上所述,唐宋笔记小说中关于二人的记载都为零星事迹且二者并无互动,不能判断出二者能力或地位的高下㊂这些作品中的秦琼的形象较为单一,止于一个青年勇武晚年多病的猛将㊂而尉迟敬德的形象则较为丰满,既能勇武陷阵万夫莫开,个性憨直大闹宴会,又在答太宗疑反时表现出极高的情商,且对糟糠之妻不离不弃,其故事甚至呈现出了一定的神异色彩㊂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作品中对二人事迹的记载,整体与正史相合,即使是不见于正史记载者,也多是基于二者在正史中的形象所进行的加工㊂可见通俗文学书写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㊂另外,由下文可知,这些二次创作的成果均见于后世的杂剧及小说之中,可见后世的文学创作亦是基于前代叙事的基础㊂也就是说,这些基于历史事实而加工的事迹,在后世创作时同样被置于 历史事实 的地位之上而成为后世再加工的原石㊂(二)元杂剧据‘全元曲“‘元代杂剧全目“等文献,目前所见的涉及秦琼㊁尉迟敬德事迹的杂剧主要有以下诸部:关汉卿‘尉迟恭单鞭夺槊“㊁尚仲贤‘尉迟恭三夺槊“㊁杨梓‘下高丽敬德不伏老“(又名‘功德宴敬德不伏老“)㊁郑光祖‘程咬金斧劈老君堂“㊁佚名‘尉迟恭鞭打单雄信“㊁佚名‘魏征改诏风云会“㊁佚名‘长安城四马投唐“㊁佚名‘徐懋功智降秦叔宝“㊁佚名‘小尉迟将斗将将鞭认父“(又名‘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㊂此外还有几部仅存目:关汉卿‘介休县敬德降唐“㊁郑廷玉‘尉迟恭鞭打李(道)焕“㊁于伯渊‘尉迟恭病立小秦王“㊁屈子敬‘敬德扑马“㊁佚名‘老敬德挝怨鼓“㊂另外,元初著名话本‘薛仁贵征辽事略“中也有涉及二人的桥段㊂其他仅是偶有提到二人之名的剧目如张国宾‘薛仁贵荣归故里“等不再一一列举㊂从上可见,元代以尉迟敬德为主角的剧本众多,而以秦琼为主角的则寥寥无几㊂笔者认为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正史和前代的笔记小说中提供了众多尉迟故事的素材,改编剧本难度较小且信服力更强㊂接下来笔者将具体分析二者在此期的关系与形象㊂此期作品中常将秦琼与尉迟敬德并列提及,如话本‘薛仁贵征辽事略“中太宗看到尉迟敬德就想到去探望秦琼,‘认父归朝“中刘季真直言 我打听得大唐家将老兵骄,病了秦琼,闲了敬德 [10]6678,‘薛仁贵荣归故里“中高丽王亦说 闻的大唐家死㊃62㊃2018年第15期王㊀艳:秦琼与尉迟敬德在大众心理层面的地位变迁及其原因了秦琼,老了敬德,无甚英雄猛将 [10]2943等,可见二人此期虽在剧本中戏份不等,但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已并肩而立㊂关于二者武艺上的互动,‘单鞭夺槊“和‘三夺槊“中都提到了二者在正史记载中的唯一一次对抗 美良川之战,甚至还为此役构设极为戏剧性的战斗情节 三鞭换两锏 ㊂‘单鞭夺槊“中敬德说二人在美良川交战百余回不分胜败;‘三夺槊“中秦琼说敬德以三鞭还了自己两锏;而‘不伏老“中,敬德恃功争头座却还是敬秦叔宝为头而坐,自己甘愿次之㊂也就是说,此期元杂剧中塑造的二人形象,至少在武力值上已是势均力敌,甚至出现了秦琼地位高于尉迟敬德的例子㊂再看二者此期的性格特点㊂秦琼在元初杂剧‘薛仁贵征辽事略“中尚重与尉迟敬德的意气之争,形象止于一个晚年多病的武将,但在其后的杂剧中除了武艺高强之外,还表现出了一定的谦虚谨慎与足智多谋㊂‘不伏老“中谦逊待人称赞敬德功勋,并在其与李道宗产生冲突时出言劝阻㊂‘老君堂“中见程咬金追赶不明之人即悄悄跟随,在其要伤人之时及时架住其斧,并在救人之后问其姓名,足见其谨慎㊂而在劝说徐懋功等释放秦王的言语中还表现出了一定的文采素养及时局的清晰认识㊂再来看尉迟敬德㊂‘薛仁贵征辽事略“里本是受托劝太宗放弃征高丽却在看到高丽辱骂唐朝的文字后立马热血上头反而支持战争;‘三夺槊“中一气之下不顾天威打死齐王元吉;‘功德宴“里仅因座次高下便与李道宗起了冲突并打落其两颗门牙以致免官,后以风疾为名拒征高丽却被徐懋功略施激将法便戳破谎言;‘单鞭夺槊“中在遭到齐王诬陷秦王怀疑时的反应直接是欲自绝明志,虽说忠直,亦可说鲁莽无谋㊂元代是秦琼㊁尉迟敬德的民间形象形成的重要时期㊂一方面,二人都保留了正史中勇猛无畏㊁战功赫赫的武将形象,同时又均与正史中的形象产生了分歧㊂秦琼在正史记载的 勇力绝人 之外,还在增加的虚构事迹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智慧与谋略,形象有所丰富,且在众武将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与尉迟敬德平起平坐甚至还有位列其上的例子,如‘不伏老“㊂而尉迟敬德则走向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其特点是对史书所载事迹进行了改编,如正史上敬德虽也曾恃功大闹功德宴,但被唐太宗斥责之后立刻一改常性,以致晚年断绝交游长达十六载,而不是像杂剧中被直接贬斥为民㊂另外,正史中敬德在面对唐太宗疑反时态度是以退为进,表现了十足的政治智慧,而不是‘单鞭夺槊“中欲 撞阶而死 ㊂通过这些改编,尉迟敬德的形象剥离了其智慧隐忍的一面,而成了一个纯粹的,勇猛憨直的武将㊂二者在此期形象的改变,对明清小说中二者的形象塑造产生了极为直接而重大的影响㊂(三)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通俗文学形式是章回体演义小说,这一时期诞生了多部重要的描写隋唐时期朝野故事的小说,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几部是: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㊁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㊁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㊁袁于令‘隋史遗文“㊁褚人获‘隋唐演义“㊁无名氏‘说唐全传“‘说唐后传“‘说唐三传“(统称‘说唐全传“)㊂以下先将秦琼㊁尉迟敬德在以上各部小说中出现的章回数做一统计,以明二人在此期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变迁,参见表1㊂需要说明的是,用统计的方法量化历史文献记载具有很大的争议性,为了尽可能准确的表达二人在作品中的事迹记录之多寡,此列表中所统计的章回数并不包括仅有只言片语或侧面提及二人名号的章回㊂由表1可知,明代的三部隋唐系列小说‘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大唐秦王词话“中,记载二人事迹的章回数基本持平,并以尉迟敬德稍多㊂而至清初的‘隋史遗文“则发生了重大转折,不仅对秦琼事迹的记载远多于尉迟敬德,且在60回的作品中,有52回都有秦琼的直接出场,可以说秦琼一跃成了小说的绝对主角㊂此后的‘隋唐演义“则完全继承了‘隋史遗文“的故事框架并加以发展,也是以秦琼为第一主角来记述隋唐故事㊂而明清时期最后一部隋唐系列小说‘说唐全传“,虽然相比‘隋史遗文“和‘隋唐演义“,明显提高了尉迟敬德的出场戏份,但依然是以秦琼为主线撰写,且对以上两部作品中的秦琼形象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甚至首回就以 秦琼之父 秦彝托孤为叙述开端㊂㊃72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3卷表1㊀小说中涉及秦琼、尉迟敬德的回数㊀㊀㊀㊀人物作品㊀㊀㊀㊀秦琼尉迟敬德‘隋唐两朝志传“8,16,20,31,33,34,35,43,46,47,48,49,52,53,54,55,73,74,82,8639,42,43,52,53,54,55,56,58,60,61,62,63,68,74,75,76,77,82,85,86‘唐书志传通俗演义“27,28,29,30,31,33,34,45,54,55,5729,30,31,32,33,34,36,37,41,42,56,57,58,68,72‘大唐秦王词话“4,5,7,10,11,26,27,28,29,30,31,32,33,34,40,41,43,45,47,49,51,55,6321,22,23,24,25,29,30,31,32,33,34,35,36,43,44,45,47,49,51,53,54,55,57,62,63‘隋史遗文“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8,30,31,32,33,34,35,36,37,38,39,40,42,44,45,46,47,49,50,53,54,55,56,57,58,59,6054,55,56,57,58,59,60‘隋唐演义“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22,23,24,25,33,37,41,43,45,51,52,55,56,57,58,59,60,62,68,6946,55,56,57,58,62,64,66,68‘说唐全传“1,3,4,5,6,7,8,9,10,11,12,13,14,22,23,24,25,26,27,28,29,30,35,36,37,38,40,42,43,44,45,48,51,54,55,56,57,58,60,61,62,63,64,65,66,69,71,83,10644,45,46,47,48,49,50,51,52,54,55,56,57,58,59,62,63,64,65,66,68,90,96,101,103,126㊀㊀另值得注意的是,虽说秦琼是从‘隋史遗文“开始才正式超过了尉迟敬德成为隋唐武将乃至整个隋唐故事中的第一主角,但秦琼地位上升的趋势却是早有征兆㊂‘隋唐两朝志传“等三部明代小说中虽说尉迟敬德的戏份多于秦琼,且尉迟故事的丰富性和曲折性也远高于秦琼故事,但我们应当看到,这三部作品中的秦琼故事相比元代杂剧中的寥寥几笔已是大大丰富,且三部作品都无一例外渲染了其不同于一般武将的能力与地位㊂此外,对于正史所载二人唯一一次交战 美良川之战,各部作品均做了重点叙述,且内容不一㊂时代最早的‘隋唐两朝志传“中明确表示尉迟敬德胜过秦琼,至‘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二者不分胜负,而其后‘大唐秦王词话“中秦琼开始胜过敬德,‘隋史遗文“‘隋唐演义“也是如此㊂而最后一部‘说唐全传“中虽言敬德胜过秦琼,但已无法动摇秦琼在作品中的第一主角地位㊂纵观以上六部小说关于此战的记载演变,可以明确看出秦琼的武力值亦是处于不断上升之中㊂此外,关于此期作品中塑造的二人性格㊂秦琼的性格继承了元杂剧中的谦虚谨慎,有勇有谋的特点且不断丰富和完善㊂而敬德的形象,也继承了元杂剧中的天真憨直㊁有勇无谋㊂除了最初的‘隋唐两朝志传“其出场时与刘武周论 为将之道 表现出了一定的智勇双全,且在其后作战中多次识破敌人计谋并设计御敌,其后的诸部小说都仅着眼于其的勇猛,甚至直言其无谋㊂值得注意的是,特意注重表现其谋略的‘隋唐两朝志传“,却述及敬德为与叔宝争高下而提出 并力法 ,以鞭锏击打肉身,并主动先让叔宝打上四锏,相对于表现其强壮英勇,毋宁说是逞强无谋的表现㊂综上所述,在明清时期涉及二者事迹的六部小说中,明代的三部小说对秦琼事迹的记载少于敬德,精彩曲折程度也不如尉迟故事,但不容否认的是秦琼事迹相比前代已大大丰富,在隋唐诸将中的地位也特殊化,成为唯一能与敬德决一高低的武㊃82㊃2018年第15期王㊀艳:秦琼与尉迟敬德在大众心理层面的地位变迁及其原因将㊂关于二人决战的记载,秦琼也由负到胜,地位不断上升㊂而在二人性格塑造上,秦琼继承了元杂剧中谦虚谨慎㊁有勇有谋的形象并不断丰富发展,而敬德却进一步 去谋略化 ,沦为一个单纯憨直的 猛将 ㊂从‘隋史遗文“开始,秦琼不仅在武力上胜过敬德,且其事迹的丰富性也大大超过尉迟故事,人物形象也越发饱满,一跃成为隋唐英雄小说的第一主角㊂而这一点,也为其后的‘隋唐演义“‘说唐全传“所继承㊂那么,为什么秦琼的地位会在此期逐渐超越尉迟敬德成为隋唐第一英雄呢?三㊁秦琼㊁尉迟敬德在大众心理㊀㊀层面地位变迁的原因㊀㊀㊀㊀㊀如前文所述,正史记载中的尉迟敬德的名声㊁地位高于秦琼,但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秦琼在民间的影响力却反超尉迟敬德,成为大众印象里的隋唐第一英雄㊂笔者认为,这种历史事实与大众的认识差异主要是受通俗文学的影响㊂据郑振铎的定义,通俗文学就是 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㊂换一句话,所谓通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㊁所喜悦的东西[11]1㊂这一定义点出了通俗文学最重要的特点,即 为大众所嗜好㊁所喜悦 ,也就是所谓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㊂相对于受众相对狭窄的 正史 和 雅文学 ,通俗文学因为受众繁多,对大众文化心理和观念的建构的影响无疑更为突出㊂而秦琼与尉迟敬德在民间的形象㊁地位与历史事实存在巨大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正在于此㊂通过前文对唐及其以降涉及二人的通俗作品进行梳理得知,这种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转折点则是在明末清初时期㊂以下将具体分析此期的通俗文学作品之所以作如此安排的原因㊂(一)尉迟敬德的鲜卑族出身限制了其形象的塑造‘元和姓纂“卷十 尉迟 条言其 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㊂至孝文时,改为尉迟氏[12]1513㊂尉迟敬德个人家世的记载也见于‘元和姓纂“:又后魏平东将军尉迟说㊂六代孙孟都,生罗㊁迦㊂ 迦,隋乌程镇将军,生敬德,唐右武侯大将军,同州刺史,鄂州忠公㊂[12]1516而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尉迟敬德墓的墓志铭则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记载㊂公讳融,字敬德,河南洛阳人也㊂ 曾祖本真,后魏西中郎将㊁冠军将军㊁渔阳懋公,赠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㊂祖孟都,齐左兵郎中㊁金紫光禄大夫,周济州刺史㊂ 父迦,隋仪同,皇朝赠汾州刺史㊁幽州都督㊁幽檀妫易平燕等六州诸军事㊁幽州刺史㊁常宁安公㊂ [13]141铭文中 讳融 与‘新唐书㊃尉迟敬德传“中 讳恭 有异的问题,由于和本文所论出身无关暂不赘述㊂关于铭文所言尉迟敬德为 河南洛阳人也 与两唐书所载的 朔州善阳人 有异的问题,‘昭陵碑石“的编者认为, 盖一称其郡望,二载其起居,二者可以互补也㊂ [13]143牛致功‘关于 尉迟敬德墓志铭⓪中的几个问题“对此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认为其 正反映了鲜卑贵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然后分散各地的过程 ㊂综上所述,尉迟敬德出身鲜卑尉迟氏,为鲜卑贵族,祖上随孝文帝迁居洛阳,后徙居朔州㊂关于秦琼家世的记载,目前未见于文献记载㊂ 秦 姓,据‘元和姓纂“卷三 秦 条载 颛顼,嬴姓,秦后㊂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秦,陇西秦亭是也㊂至始皇灭六国,子婴降汉,子孙以国为氏㊂ [12]351即可知秦氏为汉族㊂而1955年在山东济南出土的秦琼之父秦爱的墓志铭则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秦琼家世的直接信息㊂从墓志铭文可知,秦琼的曾祖父秦孝达,曾官居北魏广年县令,祖父秦方太曾任北齐广宁王府记室,而其父秦爱则曾被召为齐成阳王幕府的录事参军㊂①也就是说,秦琼既非士族,也非明清小说中所言的北齐武卫大将军秦彝之子,而是出身于一般的汉人书香门第㊂此处论及二人的出身,并非是为了比较二人门第的高低,而重在强调二人的民族差异㊂元代是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空前严重的时代,民族也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标签㊂元杂剧中就多㊃92㊃①韩明祥.秦爱墓志铭.http://www.licheng.gov.cn/publish/portal0/tab230/info6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