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_眼科学_眼解剖及生理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第二章 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球内容物
其主要生理特点: 1、晶状体无血管,其营养主要来自房 水。 2、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核增大而硬, 囊膜弹性减弱,调节力减退而出现 老视
二、眼球内容物
(三)玻璃体 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眼球后4/5 的空腔内。 1、生理特点: 玻璃体无血管,其营养来自脉络膜 和房水。本身代谢作用极低,无再 生能力。 2、主要功能:① 屈光 ② 支撑视网膜。
一、眼球壁
1、角膜 (2)生理特点 ① 透明性 ② 无血管 ③ 感觉敏锐
一、眼球壁
2、巩膜 质地坚韧,不透明,呈乳白色,由致 密的相交错的胶原纤维组 成。 生理特点:① 巩膜厚薄不匀,约 0.3~1mm。 ② 深层组织血管神经较少, 代谢缓慢,得病后病程较 长。
一、眼球壁
(二) 中层—葡萄膜 1、虹膜为葡萄膜的最前部分,周边与睫 状体相连。 虹膜中央有个2.5—4mm直径的圆孔, 称为瞳孔。 瞳孔: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 缩瞳 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扩 瞳
一、眼球壁
2、黄斑 位于后极部的中央,为感光最敏锐 处 3、视神经乳头(视盘) 位于黄斑鼻侧约3mm处,为视网膜 神经纤维汇集处。
一、眼球壁
4、三级神经元 第一神经元—光感受器—感光 第二神经元—双极细胞—联络 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传导
一、眼球壁
5、视网膜血管 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中央静脉,分 为颞上支、颞下支、鼻上支、鼻下支。 A:V≈2:3。
一、眼球壁
2、睫状体 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 睫状体前1/3肥厚称睫状冠,后2/3 扁平称睫状环,或称睫状体平坦部。 生理特点:① 睫状突上皮产生房水 ② 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一、眼球壁
3、脉络膜 为葡萄膜的后部,介于视网膜与巩 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功能:① 营养眼内组织 ② 遮光

眼的解剖和生理

眼的解剖和生理
眼的生理功能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视觉功能
感光功能
通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屈 光系统,将外界光线聚焦在视网
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辨色功能
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对特定波长的 光线敏感,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 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颜色识别。
立体视觉
双眼视野重叠,通过大脑对双眼图 像的处理,形成立体视觉,使我们 能够感知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 ,减少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 眼药水等,积极治疗眼部疾病 和全身性疾病,以及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都 有助于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眼内腔和内容物
熟悉眼内腔的构成及眼内容物的生理特性,有助 于手术过程中对眼压和眼内环境的调控。
3
视神经与视觉通路
掌握视神经的解剖特点和视觉通路的组成,对于 评估手术效果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眼的生理与视觉矫正
01
眼的折光系统
了解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光作用,以及瞳孔对光线的调节作用,
为视觉矫正提供理论基础。
预防眼病
宣传定期眼科检查的重要性,及时 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如结膜炎、 角膜炎、青光眼和白内障等。
健康用眼习惯
推广正确的用眼姿势和时间管 理,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 成的视疲劳和近视风险。
饮食与营养补充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摄入富含 维生素A、C和E等抗氧化剂的
食物,以维护眼部健康。
PART 05
常见的眼部疾病及预防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近视
近视的症状
近视患者通常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但近处的物体则相对清晰。此外,还可能出现眼疲劳、 头痛和眯眼等症状。

眼的解剖及生理

眼的解剖及生理

症状
近视患者看远处目标模 糊不清,近处目标则相 对清楚。用凹透镜矫正
有效。
病因
近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较为复杂,主要与遗传 和环境因素有关,如长 期近距离用眼、缺乏户
外活动等。
并发症
近视可引起眼轴延长、 眼底改变等,严重者可 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
变性等并发症。
远视
定义
远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 统屈折后形成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虚焦点,所以看近处目标模糊不清。
症状
白内障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 糊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失明等症状。
病因
白内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如长期 紫外线照射、眼部疾病等。
并发症
白内障可引起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 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PART 04
眼保健与护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
眼睛与阅读材料的距离应保持在3045厘米左右,以减轻眼睛的调节负担, 预防视疲劳。
长时间近距离阅读会导致眼睛调节肌 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视 疲劳和近视。
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 干涩、充血等不适症状,甚至影响视 力。
VS
每隔20-30分钟休息一下眼睛,可以 通过闭眼、眨眼、远眺等方式缓解眼 部疲劳。
成视觉信息。
眼睛能够分辨不同的光 谱成分,感知不同的颜 色,并自动适应不同的
光线环境。
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线 有不同的敏感度,这也 是导致色盲和色弱等视
觉障碍的原因之一。
PART 03
眼的疾病与症状
REPORTING

眼科学基础(哈尔滨医科大学)

眼科学基础(哈尔滨医科大学)

2018/12/9
15
(3) 脉络膜(choroid)
平均厚0.25mm,由三层血管组成: 外侧的大血管层 中间的中血管层 内侧的毛细血管层
2018/12/9 16
3.内层 视网膜(retina)
位于脉络膜内侧的透明膜。
黄斑 中心小凹——黄斑中心凹 视盘(视乳头 ) 视杯、杯凹
2018/12/9 17
视网膜中央静脉 2. 涡静脉 3. 睫状前静脉
2018/12/9
34
(二)神经
1睫状神经节 2鼻睫状神经
2018/12/9
35
2. 视路
光感受器 → 双级细胞 → 神经节细
胞 → 视乳头 → 视神经 → 视交叉 → 视束 → 外侧膝状体 → 视放射 → 视 皮质
2018/12/9 36
23
2018/12/9
二、眼眶及附属器
(一)
眼眶 1.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2.眶上裂 3.眶下裂 4.眶上切迹(或孔)
2018/12/9 24
睑裂(palpebral fissure)
正常平视时,高度约8mm,上睑遮盖角膜上部 1~2mm。
睑缘(palpebral margin)
2018/12/9
10
角巩膜缘
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一般认为,角膜缘前界位于连接 角膜前弹力层止端与后弹力层止端的平面,后界定于经过房 角内的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并垂直于眼表的平面,宽约 1.5~2.0mm.
前房角
前房角的前外侧壁为角巩膜缘。从角膜后弹力膜止端 (schwalbc线)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 部。在前房角内依次可见到如下结构:schwalbc线、小梁网 和SchlMm管、巩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

眼的解剖与生理

眼的解剖与生理
32
精选PPT
第二节 视路及瞳孔反射径路
视路是视觉兴奋传导的神经通路:
视神经(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视交叉→视束→外 侧膝状体(换元)→视放射→枕叶视中枢
视神经 视束
视交叉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33
视皮质
瞳孔对光反射径路:
传入路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双侧视束→上丘臂
传出路径:
瞳孔括约肌←睫状神经节←双侧E-W核
精选PPT
3. 滤过部分紫外线
悬韧带拉紧 看远物
悬韧带舒张
看近物
31
精选PPT
(三)玻璃体( Vitreous Body)
➢ 透明胶样体,占眼球容积4/5,约4.5ml. ➢ 胶原和透明质酸的混合物,水占98%。 ➢ 与视盘,黄斑,大血管,锯齿缘附着紧密。 ➢ 无血管,无细胞,代谢缓慢,不能再生。 ➢ 生理功能:屈光、保持眼球形状、对视网膜施加压力固定视网膜。
➢ 与巩膜之间有潜在的腔隙称脉络膜上腔,睫状后长动脉、睫状后短动 脉、睫状神经均经此通过
精选PPT
1. 视网膜色素上皮
2. Bruch膜
3. 脉络膜毛细血管
5. 脉络膜基质
6. 巩膜
20
精选PPT
(2) 特 点:
➢ 色素细胞多:遮光。 ➢ 血管丰富:营养视网膜外层。 ➢ 血管管径小,吻合支多,血流缓慢,细菌毒素、免疫
纤维排列整齐 相对脱水的恒定状态 屈光力强:43D(总屈光力的70%) 感觉敏锐:丰富的神经末梢,自我保护。
10
精选PPT
2、巩 膜
Sclera
① 质韧,乳白色,由致密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 ② 厚度各处不一,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受伤

眼科学与眼睛的解剖与生理学

眼科学与眼睛的解剖与生理学
晶状体
位于虹膜后方,玻璃体前方,其形状类似双凸透镜。晶状体无血管,营养来自房 水和玻璃体。晶状体具有独特的屈光能力,可以通过改变形状来调节眼睛的屈光 力,从而使眼睛能够清晰地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玻璃体在屈光中作用
填充作用
玻璃体无色透明,呈胶冻状,充 满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具有
支撑眼球壁的作用。
屈光作用
药物治疗在眼科应用现状
抗生素
用于治疗眼部细菌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抗炎药物
用于减轻眼部炎症,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
降眼压药物
用于治疗青光眼等眼压升高的眼病。
手术治疗方法及其适应症选择
白内障手术
01
超声乳化吸除术等,适应症为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
青光眼手术
02
小梁切除术、激光虹膜切开术等,适应症为药物治疗无法控制
眼睑、结膜和泪器等附属结构
眼睑
泪器
分为上睑和下睑,具有保护眼球、湿 润角膜和遮挡强光的作用。
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负责分泌泪 液和排泄泪液,维持眼表湿润和清洁 。
结膜
覆盖在眼睑内面和眼球前部的一层透 明薄膜,具有润滑眼球和防止异物侵 入的作用。
02
屈光系统与调节机制
角膜和晶状体作用
角膜
占眼球前部约1/6,无色透明,曲率半径大,折光率高,是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 。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8mm,后表面为6.8mm,中央厚度约0.5mm,周 边部增厚,约1mm。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的大小决定着眼球屈光力的大小。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 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西 兰花等,有助于保护眼睛。
适当运动
进行户外运动或眼部运动,如 乒乓球、羽毛球等,有助于缓

眼的解剖与生理

眼的解剖与生理

眼的解剖与生理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起着接收光的作用,并将光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大脑。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睛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引言概述:眼睛作为人类感知外界的窗口,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精密的生理功能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妙。

眼睛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

而正常的视觉功能需要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协调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眼睛的解剖和生理特征。

正文内容:1.角膜1.1.结构:角膜是眼球前部透明的突出部分,由五层组织构成,包括表皮、基底膜、泡状层、网状层和肌状层。

1.2.功能:角膜是眼球最前端的透明结构,接收并聚焦光线,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

它也是光的折射介质之一,负责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2.晶状体2.1.结构: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由透明的结缔组织构成,类似于凸透镜的形状。

2.2.功能:晶状体通过改变其凸度来调节光线的折射,以使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这个过程称为调节,使我们能够看清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物体。

3.瞳孔和虹膜3.1.结构:瞳孔是虹膜中的黑色孔道,根据光照的强弱而扩大或收缩。

虹膜是眼睛有色部分,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3.2.功能:瞳孔的大小调节视觉的光线进入量,以保持视网膜上的光线适度。

虹膜则负责调节瞳孔大小,并且赋予眼球特定的颜色。

4.视网膜4.1.结构:视网膜是眼球内壁的细膜层,含有光感受器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以及神经细胞。

4.2.功能:视网膜接收到光线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

视网膜的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负责分别感知颜色和亮度。

5.视觉传导路径5.1.光线进入眼睛之后,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形成倒立的实像。

5.2.实像投射在视网膜上,被光感受器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感知并转化为电信号。

5.3.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输至大脑的视觉中枢,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产生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5.4.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解读和整合,使我们具备理解和感知外界的能力。

眼的组织解剖、生理

眼的组织解剖、生理

03
这种交叉方式使得左、右眼的视野在大脑皮层上得到
整合,形成了双眼视野的重叠部分。
视束
01
视束是由视交叉后继续前行的视神经纤维组成的束状结构。
02
它位于大脑脚的外侧,并向后上方延伸至外侧膝状体。
03
在视束中,来自同侧眼的视网膜纤维保持相邻关系,而来自 不同眼的纤维则相互交错。
外侧膝状体
01 外侧膝状体是视觉通路中的一个重要核团,位于 大脑脚的外侧。
眼眶的功能
保护眼球及其附属器,提供眼球运动的空间,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和眼压。同时,眼眶 内还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感觉功能。
05 眼的血液循环与神经支配
眼的血液循环
01
02
03
动脉系统
眼动脉自颈内动脉分出, 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 状后动脉,为眼球前部提 供营养。
静脉系统
眼静脉收集眼球前部血液, 回流至海绵窦,与颅内静 脉系统相交通。
视网膜
结构
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薄膜,紧贴于脉络膜内面。视网膜由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 感觉层组成。两层间在病理情况下可分开,称为视网膜脱离。
功能
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其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暗光 敏感,主要与暗视觉有关;视锥细胞对强光和颜色敏感,主要与明视觉和色觉 有关。
02 眼内容物解剖与生理
房水
房水的产生
房水由睫状体的睫状突上皮细胞 产生,经后房、瞳孔进入前房, 然后通过前房角的小梁网等结构 回流入静脉。
房水的成分
房水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 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 生素C、乳酸、氧和二氧化碳等, 为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
房水的功能
房水具有维持眼内压、营养角膜 和晶状体、以及屈光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膜缘 de 临床意义
(1)眼内液循环房水排出的 主要通道。与青光眼的 发病和治疗有关。
(2)内眼手术切口重要进路 (3)组织结构薄弱,眼球受外伤时,容易破裂。 (4)角膜缘干细胞

虹膜组织结构
基质层----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构成 内层-------色素上皮层 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 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
• 屈光 +43D 占了眼球屈光的70% 前曲率半径7.8mm 后曲率半径6.8mm
纤维膜
•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角 膜大致是个横椭圆形

组织结构
上皮层 前弹力层 基质层 后弹力层 内皮层

角膜
• 上皮细胞层:5--6层复层鳞状上皮构成,无角化 。在角膜缘处 与球结膜上皮细胞相连。此层对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再生能 力强,损伤后修复较快,不留瘢痕。
虹膜的生理特点
(1)主要为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保证视网膜上 成清晰物象
(2)由于密布第V颅神经纤维网,在炎症时反应 重,有剧烈的眼疼。
(3)含大量血管色素,全身病易累及该部。

睫状体
大体解剖
前 虹膜 后 脉络膜 外 巩膜 内 借晶体悬韧带与晶体赤道相连 两部分 睫状体冠 前1/3
• 厚度 约为0.3--1mm,视神经周围1.0mm.赤道部0.4— 0.6mm,直肌附着点处0.3mm.

巩膜组织学结构
• 表层------ 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与眼球筋膜相连。此层血 管、神经较丰富。发炎时充血明显,有疼痛、压 痛。
• 基质层---致密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构成,纤维合成束,互 相交叉,排列不整齐,不透明,血管极少。
• 感觉 神经丰富,第V颅神经的眼支密布于上皮
细胞之间,无髓鞘,感觉灵敏,对保护角 膜眼球具有重要的作用。

巩膜
• 大体结构
内外两层(视神经交界) 视神经鞘 巩膜筛板
• 组织结构
表层巩膜 巩膜实质层 棕黑层
• 生理功能
保持眼球形状 保护眼内组织 稳定视力

纤维膜
巩膜纤维组成。
• 移行 前部--角膜,后部--视神经交接处分为内外两层,外 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状,称巩膜筛 板。此板很薄,视神经纤维束由此穿出眼球。
• 外 被眼球筋膜包裹,前面又被球结膜覆盖,于角巩膜 缘处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结合。
• 内 与脉络膜上腔相邻,内有色素细胞分布,儿童巩膜 薄,可透出内面的葡萄膜颜色而呈兰色。
• 内皮细胞层:紧贴于后弹力层后面,由一层六角形细胞构成。 具有角膜----房水屏障作用。损伤后不能再生,其缺损区依靠邻 近的内皮细胞扩展和移行来覆盖。

生理功能
• 透明性 • 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 • 营养源于角膜缘血管
网、房水及空气 • 上皮神经末梢丰富 • 内皮泵作用 • 保持眼球形状
保护眼内组织
中层:葡萄膜 虹膜 (iris) 睫状体 (ciliary body) 脉络膜 (choroid)
内层:视网膜 视网膜(retina)
眼内腔及眼球内容物
眼内腔 前房 、 后房、 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 玻璃体

眼球 (eyeball) 视觉器官的主体
• 前后径 24mm 垂直径 23.5mm 水平径 23mm
• 棕黑层---结缔组织纤维束细小、弹力纤维显著增多,有大 量的色素细胞,使巩膜内面呈棕色外观。此层内 面是脉络膜上腔。

巩膜的生理特点
• 除表层富有血管外,深层血管、神经极少,代谢缓慢,故炎 症时不如其它组织急剧,但病程迁延。
• 巩膜各处厚度不同。视神经周围最厚约为1mm,但视神经穿 过的筛板处最薄弱,易受眼内压影响,在青光眼形成特异性 凹陷,称青光眼杯。
• 由于巩膜致密、坚韧、不透明,故对维护眼球形状、保护眼 球不受损伤及遮光等具有重要作用。

角膜缘( limbus corneae)
角巩膜移行区 1mm • 角膜前弹力层止端是球
结膜的附着缘
• 后弹力层的止端是小梁 网组织的前附着缘
• 此两缘的联线就是角、 巩膜的分界线,此区内 角膜嵌入巩膜
• 半透明 含丰富血管和淋 巴
• 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为实质层特殊分化无结 构均质透明膜,损伤后不再生。
• 基质层(实质层):占全角膜厚度的90%,约200层具有同等 屈光指数,与角膜平行排列,极有规则的胶原。损伤不再生, 由不透明瘢痕组织替代。
• 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由内皮细胞分泌而成 呈均质透明膜,实为内皮细胞基底膜,坚韧、抵抗力较强,损 伤后可再生。
点, 光照后产生阴影, 提示他朝一定的方向游去
昆虫--复合眼有一系列镜头, 各接受细胞以独立单位看空间的有
限部分,同时接受的光有重叠, 获得较多的细节信息
脊椎动物--采用单片系统,可将外界物体成单像在感受器上
眼—[视觉器官]
眼球 视路 眼附属器

眼球
眼球壁
外层:纤维膜 角膜 (cornea) 前1/6 巩膜 (sclera) 后5/6
ANATOMYANDP HYSILOGYOFTH
EHUMANEYE
哈医大二院眼科戴红
视觉(Vision)是一个过程:
眼球 接受物理刺激 大脑 进行心理认知
••
生物体对于视觉信息的需求不同,视觉系统适应和进化:
蚯蚓--仅需要光感, 上皮仅存在光感细胞; 单细胞水族生物--只需要鉴别光的方向,在感光区的周边色素

角膜
角膜的生理特点:
• 透明 无角化层,无血管,细胞无色素,保证外
界光线的透入。
• 屈光 角膜的屈光指数为1.337,与空气的屈光
指数(为1)相差大,其前后面有一定的 曲率半径,一般具有+43D的屈光力。
• 营养 主要来源于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代谢所
需的氧80%来自空气,15%来自角膜缘血管 网,5%来自房水。
• 正常人出生时前后径约16mm。三岁时23mm, 成年时平均为24mm。垂直径和水平径则比前 后径略小。
• 眼眶前部,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突出 12-14mm,受人种、颅骨发育、眼屈光状态影 响,差小于2mm。

角膜
• 中央厚 0.52mm • 周边厚 1.0mm
• 横径 11.5~12mm • 垂直径 10.5~1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