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150例

合集下载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在颈椎病治疗中应用针灸配合理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应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病例数相等的两组,其中,实施理疗治疗的为对照组,实施针灸配合理疗治疗的为实验组。

对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颈椎前屈活动度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两组的颈椎前屈活动度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治疗后的颈椎前屈活动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颈椎病治疗中针灸配合理疗方法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适合在临床颈椎病治疗中普及使用。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前屈;中医疗法前言从中医角度来看,筋骨失养、督脉空虚以及肝肾不足是颈椎病的主要病机,属于阴痹、骨痹等范畴,治疗以通督强脊、扶固阳气为主,理疗、针灸、推拿是常用的治疗方法[1]。

近年来,不少研究对针灸配合理疗方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报道,均指出这一方法应用效果较好[2]。

为探讨针灸配合理疗的具体优势,本文特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颈椎病患者90例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对研究知情同意。

研究满足医院伦理学要求,应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病例数相等的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9例、16例;27岁与62岁分别为最小、最大年龄,平均(39.31±7.75)岁;11例为椎动脉型,15例为脊髓型,19例为神经根型。

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7例、18例;26岁与62岁分别为最小、最大年龄,平均(39.83±7.11)岁;10例为椎动脉型,14例为脊髓型,21例为神经根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00例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100例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100例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调查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和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的51例患者采用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评估比较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48/51),而对照组为79.59%(39/49),则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

结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而言,在治疗的时候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的联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临床治疗有效率高。

标签:颈椎病;椎动脉型;针灸;推拿;疗效观察颈椎病成为威胁现代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

而椎动脉型是较为常见的颈椎病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颈部疼痛、颈肩部活动明显受限、注意力较难集中[1]。

在颈椎病的治疗方面,西医西药的效果较为局限,而中医的针灸和推拿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调查研究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按照入院時间和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有49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在28~75岁,平均为(48.5±3.6)岁。

治疗组有51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在29~75岁,平均为(48.6±3.4)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那么可以相互比较。

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使用针灸法进行治疗,采取以下针灸方式,患者在进行针刺时可以选取俯卧位也可以坐着,患者需要充分放松自己的颈肩部位。

准确找出并标记患者的百会穴、风池穴、大椎、内关、风府等穴位。

对找到的穴位位置进行消毒清洗。

针灸治疗时要使用0.35×40mm的针,对针做好严格的消毒处理后方可进行针刺治疗。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50例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50例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50例刘孝品(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摘 要:目的: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患上颈椎病,这大多数都是由于长期处于不正常的坐姿而导致的。

本文主要研究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的相关影响和要素。

方法:选择在河南省某医院进行颈椎疾病治疗的患者50位为研究对象,借助回顾性分析和对比实验的意义,来研究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了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之后,相应的效果比较明显。

结论: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来说,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相对于普通的常规性治疗更具有优势,是一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科;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刘孝品,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在我国,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生活质量逐渐变好,这就使得在人们的饮食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种的食品。

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了一些或好或坏的变化,但是不正确的工作姿势或者生活习惯往往会导致人们出现颈椎病,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1]。

原来颈椎病只是会多出现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尤其是以4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较多,但是现阶段很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颈椎病,使得我国颈椎病的患病率达到了平均9.8的高几率,而且随着人们寿命的不断增加,患病率还在不断地提升。

而现阶段,自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以后,我国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渐完善,经济水平、科学水平、医疗水平等都出现了较高的提升[2]。

为了有效提升人们的健康,现阶段越来越推行中医针灸推拿的治疗方式,这不仅仅不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而且整个医治费用也不是很高。

因此,对于换有颈椎疾病的患者来说,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开始被大家所重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择在河南省某医院进行颈椎疾病治疗的患者50位为研究对象,借助回顾性分析和对比实验的意义,来研究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

牵引、手法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110例

牵引、手法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110例

1次 , 每次 0 5h~1 ; . 重症者可行持续牵引 , 日牵引 1 2h h 每 。 h~ 牵引重量可 自 2k 一3 开始 , 据年 龄、 质强 弱、 g 根 体 颈部肌 肉 发育情 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 的反应等 , 可适 当调节牵 引重 量
和 牵 引 时 间 。疗 程 : 天 1 ,0d为 1 程 。 每 次 1 疗 2 2 推 拿 手 法 .
作者 简介 :
何剑 平(9 3一) 男,0 1年 毕业 于第一 军 医大学 中西医 17 , 20 结 合 临床 专 业 , 士 研 究 生 学 历 , 硕 副主 任 医师 。现 在 南方 医科 大 学 ( 第 一 军 医大 学 ) 属 珠 江 医 院肛 肠 科 工 作 。研 究 方 向 : 原 附 中 西 医结 合 治 疗痔 疮 、 瘘 、 裂 、 炎 等 肛肠 疾病 。 肛 肛 肠 收 稿 日期 :0 9—1 2 20 0— 8 修 回 日期 :0 9—1 1 20 1— 5
木 感 。经 我 院 X 线 检 查结 果示 : 椎 生 理 曲 度 变 直 , 2~ 颈 颈 5椎 体上下缘增 生 , 问孔变小 , 椎 以颈 5为 著 。 体 征 : 椎 生 理 曲度 颈
变直 , 2~ 颈 5棘旁压痛 (+) 椎 间孔挤压 试验 (+) 臂丛 神经 , , 牵 拉 试 验 (+) 霍 夫曼 氏症 (一) , 。诊 断 : 椎 病 。治 疗 : 予 牵 颈 给 引、 手法 配合针灸治疗 2个疗程后 , 患者 症状 消失 , 阳性 体征消 失 , 个月后 随访未复发 。 1
本组 10例 , 2个 ~ 1 经 4个疗程 治疗 , 果治愈 9 结 O例 , 效 显 3例 , 有效 l 3例 , 无效 4例 , 总有效率 9 .6%。 33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循 按发 现痛 点 或 硬 结 处刺 络拔 罐 。② 中药 : 葛 根 用 汤加 味。葛根 3 g桂 枝 1g 羌 活 1g 独 活 1g鸡 0, 2, 0, 0, 血 藤 3g 姜 黄 1g 伸 筋 草 3g 舒 筋 草 3g 半 夏 0, 5, 0, 0, 1g 白芍 1g 甘 草 6 ,I 1g 地 龙 2 g 蜈 蚣 3 2, 5, g Jf 2 , 芎 0, 条 , 生姜 2片 。每 日 1剂 , 煎分 3次餐前服 。 鲜 水 气血 不荣 型 : 针灸 : 穴取 四神聪 、 会 、 夹 ① 主 百 颈
鸣或脑 鸣 , 眠或思 睡 , 失 舌质 暗红 或 暗淡 、 白 , 苔 脉弦 滑或 弦 紧。③ 气 血 不 荣 型 ( 解 期 ) 眩 晕 , 走 不 缓 : 行
稳、 向左或 向右 偏斜 , 有 耳 鸣或 脑 鸣 , 顶 沉重 昏 伴 头
部 T P照射) 其余穴位提插补法手法 , D , 得气后 留针 3mn 0 i。艾灸百会和足三里各 1rn 0 i。每天 1 a 次。② 中药: 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 4 g葛根 3 g 0, 0, 桂枝9 , g 当归 1 g 红 枣 1g 鸡血 藤 3 g 白术 1 g茯 0, 5, 0, 5,
脊穴、 阳, 穴: 太 配 内关 、 阴交 、 三里 。四神 聪 朝 三 足
辨证分型 : ①风痰 上扰型 ( 急性发作期 ) 眩晕 , : 行走 不稳 , 向左 或 向 右偏 斜 , 人 扶 持 , 至 卧床 不 需 甚 能直 立 , 伴见 畏 光 , 心 甚 至 呕 吐痰 涎 , 质 暗 红或 恶 舌 暗淡 、 白腻 , 滑 或 滑 数 。② 瘀 血 阻 络 型 ( 定 苔 脉 稳
期 ) 眩晕 , : 行走 不 稳 、 向左 或 向右 偏 斜 , 物 不 清但 视

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讨论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行针灸+理疗康复,为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观察组治疗后LVA、RVA及BA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临床有效率高达92.00,较对照组的72.50%更高;且治疗后VAS评分、NDI指数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理疗康复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减轻其痛感,值得广为运用。

关键词:针灸;理疗康复;颈椎病;临床疗效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多见于颈背疼痛、头晕、眼花、手指麻木、心跳过快等症,大大拉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颈椎病患者数量较往年以较快速度增加,中医将颈椎病归于“痹症”范畴,久坐耗气、扭挫损伤、气虚血瘀造成血液循环不畅[1]。

西医治疗无法彻底根治该病,整体治疗效果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状态。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针灸+理疗康复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象是我院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经随机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0岁,对应平均值(47.13±2.54)。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2岁,中位数(47.26±2.35)。

简单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针灸治疗:俯卧位,针刺天宗、肩井、大椎穴,头晕目眩者,添加风池穴,四肢乏力者,加刺曲池穴,耳鸣者,添加听会穴,留针时间维持在30min,针灸结束后,行推拿治疗,以适当力度用揉捏搓等手法按摩上述穴位,30min/次。

观察组加用理疗康复治疗:平卧位,间歇性牵引颈椎部,牵引重量不可超出3kg,视患者实际病情加减重量。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应用针灸理疗联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3月间本院收治颈椎病患者60例实施研究,对照组针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理疗,对比治疗效果与V AS评分。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治疗后研究组V 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配合理疗用于颈椎病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疗效安全可靠,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标签:颈椎病;针灸;理疗;效果观察颈椎病作为临床多发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生活压力过大、慢性劳损、椎管狭窄或退行性病变等,都会导致颈椎综合症,引发一系列症状,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所以做好颈椎病患者的干预治疗至关重要。

针灸、理疗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手法,在颈椎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为观察针灸配合治疗颈椎病效果,选取本院收治颈椎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以2015年4月~2016年3月间本院收治颈椎病患者60例实施研究,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经过物理检查(如压顶试验、前屈旋颈试验等)、X线、肌电图或CT检查确诊,年龄20~68岁,排除合并心肺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颈椎间结核等患者,签署研究同意书。

6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2.6岁,椎动脉型18例,交感神经型5例,脊髓型15例,神经根型2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临床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针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理疗。

针灸治疗: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治法舒筋通络、补益肝肾,主穴天柱、夹脊、风池、大椎、肩颈、阿是穴,局部取穴舒筋活血,主穴后溪、申脉、昆仑、养老等远部取穴行气止痛。

肝肾亏虚配穴太溪、阳陵泉、太冲、悬钟,风寒湿温针或者隔姜灸,风湿热刺络拔罐。

针药并用治疗颈椎病80例

针药并用治疗颈椎病80例

针药并用治疗颈椎病80例颈椎病是由于颈部损伤或颈椎及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颈部血管、神经或脊髓,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组织水肿,或大脑暂时缺血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

好发于40~60岁老年人。

近两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此病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病人,其中男33例,女47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3年。

1.2 诊断标准①经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均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②主要临床症状有头、颈、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的疼痛,并有进行性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轻者表现为颈项肩背疼痛,上肢、手指麻木及放射痛,颈部局部有压痛,头痛、头晕、恶心,严重时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③其病变好发于颈5~6之间的椎间盘,其次是颈6~7,颈4~5之间的椎间盘。

且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至少一项阳性。

④颈椎X线片示: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等。

2 治疗方法2.1 针刺治疗选用主穴为风池、大椎、颈夹脊穴、配穴:头痛、头晕配太阳;上肢麻木放射痛配肩骨禺、曲池穴;手指麻木配合谷、后溪、中渚。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双手相叠,手心向下,前臂屈曲相向平放于椅背或床面,前额枕于手臂,充分暴露颈部皮肤。

采用30号1.5寸针,常规消毒,针尖朝向颈椎两棘突之间,进针1寸许,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传向肩背及手臂,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两天。

2.2 药物治疗采用天麻素注射液0.6g,一日一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1稀释后使用,7~1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能胜任一般工作,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或1年内复发,经用本法治疗后症状再次好转;好转: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 果
2 . 1 疗效 对 比: 治疗 后 治 疗 组与 对 照 组 的有 效 率 分 别 为 9 7 . 3 %和8 9 . 3 %, 组 问 比较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
详 见表 1 。
2 . 2 颈椎前屈活动度对 比 : 治 疗组 与对 照组治疗前颈椎前屈

23 76 ・
吉林 医学 2 0 1 4年 4月 第 3 5卷第 l 1期
应调节至最低水平 , 配合免疫抑制剂应用 , 使患者在最佳状态 下再手术 , 可减少减少术 后肌无力危象 及相关并 发症的 发生 几率 。本组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为 1 5 . 4 % 。胸腺 瘤的生长 速度较慢 , 潜在恶变可能性 大, 其 良恶性取决于术 中肿瘤 的外
5 5
有效 8
1 2
无 效 2

总有效率 ( %)
9 7. 3
1 . 1 一般资料 : 选择 2 0 1 2年 2月 一 2 0 1 3年 2月我 院收治的 1 5 0例颈椎病患者。纳入 标准 : 符合 颈椎病的诊断 标准 ; 年龄 2 O~6 O岁 ; 签 署 临 床 研 究 知 情 同意 书。其 中男 8 0例 , 女 7 O例 ; 年龄 2 5~ 5 9 岁, 平均 ( 3 9 . 5 2±1 . 4 7 ) 岁; 病 程最 短 1个 月, 最长 3年 , 平均 ( 1 2 . 5 6± 0 . 3 3 ) 个月。采 用随机 数字表 根 据就诊顺 序分为治疗组 与对照组 各 7 5例 , 两组患 者性别 、 年 龄与病程对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治疗 方法 : 对 照组 : 采用理疗治疗 , 用拇 指指腹与食 中指
3 讨 论
颈椎病是 以颈椎问盘慢 性退行 性为 主的病变 , 可出现 颈 臂麻木 、 疼痛 、 头晕 、 焦虑 、 抑郁等临床症状 。现代 医学认为 颈 椎 间盘退变是颈椎病发病 的主 因, 颈部 的肌 肉和韧 带维持 的 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被打破是发病 的主要诱 因。多数起病 时轻
手术切除不彻底等存在密切关 系。本组 5例复发者均为侵袭 性胸腺瘤患者。有学者主张 对除 I a 期外所有 患者均行术后 放疗 。本组 3 0例患者 术后进行 了放疗治疗 , 其 中 3例 复发 , 占胸腺完 全 切除 患者 的 5 . 6 %( 3 / 5 4 ) 。从 本组 资 料 分析 显
[ 1 ] S h i e l d s T W, G e n e r a l T h o r a c i c S u r g r e y [ M] . 5 t h e d . P h i l a —
d e l p ia: h L i p p i n e o t t Wi l l i a ms& wi l k i n s . 2 0 0 0: 2 1 8 1 .
值 得 推广 应 用 。
[ 关键词] 针灸 ; 理疗 ; 颈椎 病
颈椎病是 中老年人常见并 多发 病之一 , 其发 病率随年龄
升高而升 高 , 不过 当前在我 国年轻人 的发病率 也在 逐渐增加。 颈椎病在病理上可造成骨质增生 , 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J 。 同时也对 患者 的心理有所伤害 , 产生焦虑 、 忧郁等症状 。颈椎 病属于祖 国医学 的“ 骨 痹” 、 “ 阴 痹” 等范 , 其主要 的病机 是肝 。 肾不 足、 督脉空虚筋骨失养 J 。在治疗中需要扶 固阳气 、 通 督强 脊, 多采用手 法推拿 、 针灸 、 理疗等 J 。笔者具 体探讨 了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 颈椎病 的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侵特征及术后病理 , 术后复 发几率大 。肿瘤复发 考虑与初 次
示, 胸腺瘤 并重症肌无力 的预后 与 Ma s a o k a分期 、 组织学分 型
及手术切除 的彻 底性 明显相关 , 围手术期 的处理 与 O s s e r m a n
分型也影响手术治疗与预后 。
4 参 考 文 献
活动度对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治疗后 活动度都 明显 提高 , 组
内与组问对 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详见 表 2 。
表 1 两组 疗 效 对 比 ( 例)
l 资 料 与方 法
组 别 治 疗组
对 照组
例数 7 5
7 5
显 效 6 5
8 9 . 3
<O . 0 5
P值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前屈 活动度对 比( 4 - s , 。 )
指腹对应 , 点揉点按三条 阳经于颈项部腧穴及夹脊穴 , 时间在 3 a r i n 左 右。从风池穴到颈根部 , 用拇指与食沿着督 脉和三条
阳经上 下往返操作 3 a r i n , 1次/ d , 持续 2周。治疗组 : 在对 照 组治疗 的基础上加 用针灸 治疗 , 取 穴肝俞 、 肾俞、 行 间、 睛 明、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2-0 4 编校 : 徐强 ]
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配合 理 疗治 疗 颈椎 病 1 5 0例
陈 波, 卜 宪才 ( 江苏省丰县凤城镇 卫生 院, 江苏 丰县 2 2 1 7 0 0 )
[ 摘 要] 目的 : 探讨针灸配合理疗治疗 颈椎病 的效果 。方法 : 采用随机数字表 根据就诊顺序 将 1 5 0例颈椎病 患者分为治 疗组与对照组各 7 5例 , 对照组采用理疗治疗 ,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结果 : 治疗后治疗组 与对照组 的有效 率分别为 9 7 . 3 %和8 9 . 3 %, 组 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两组治疗前 颈椎前屈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治疗后 组 内与组 间对 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 颈椎 病能有效 提高治疗效果 , 改善颈椎 前屈 活动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