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2第七单元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课件(31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七单元第4课

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七单元第4课

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3)结果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②蒋介石政府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2.人民民主运动 (1)原因 制宪 ①国民党的“_____”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 ②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制造了一系列镇压 民主运动 __________的暴行.ຫໍສະໝຸດ 栏目 导引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材料3:中国共产党为民主事业而奋斗的历史, 日寇投降以来,他们为实现国内和平的努力,是 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本盟今后要与 他们携手合作.……彻底消灭独裁卖国的国民 党反动集团! ——《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宣言》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历史回声
民主斗士李公朴曾说过:“我两只脚跨出门,就 不准备再跨回来!”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 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逝世时大骂“无耻”,并高呼
“我为民主而死!”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探究思路】
第(1)问应紧扣重庆谈判作答;第(2)问应概括
指出内战爆发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和
政策;第(3)问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 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尝试答题】 (1)背景:①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7-4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课件5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7-4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课件5

2.人民民主运动 (1)背景:国民党制造了“一二·一血案”“下关惨 案”和“___李__闻__血__案____”等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 (2)表现 ①学生:1947 年 5 月,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开 展“__反__内__战__、__反__饥__饿___”运动。 ②农村:__抗__征____、抗捐、抗租运动迭起。 ③城市:工人的斗争发展迅速。 (3)作用 ①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反__蒋__独__裁____统治斗争 的胜利。 ②推动了_人__民__革__命___的胜利发展。
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 《共同纲领》。(重点)
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2.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
中的意义。
运动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
程中的意义。(难点)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背景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打着“_和__平__建__国___” 的旗号,阴谋发动内战。 (2)人民“要求_和__平___、反对__内__战____”。 (3)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 三次电邀_毛__泽___东____去重庆谈判。
时期的民主建设情况。第(2)问两个时期的民主建
设分别有利于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尝试解答】 (1)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背景 (1)民主党派政治主张转变:放弃通过_议__会__道__路___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认识到不可能合法斗争。 (2)国民党摧残和迫害__民__主__力__量_____。 ①污蔑民主党派是中共的“_暴__乱__工__具____”。 ②强令解散___民__主__同__盟______。

7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课件人教版选修2

7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课件人教版选修2

2.斗争 (1)重庆谈判 ①概况:经过四十多天的谈判,国民党同意和平
建国的基本方针。
②成果:国民党局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签
订《双十协定》。 ③意义:签订《双十协定》是___人__民__民__主_____力 量的胜利。
(2)政协会议
①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包括改组 __国__民__政__府_____、召开__国__民__大__会___等内容。 ②打破了蒋介石_一__党__专__政___的独裁统治,反映了 全国人民实现_民__主__政__治_____与和平建国的愿望。 3.结果 (1)国民党政府撕毁政协协议,挑起内战。 (2)中共争取实现__民__主__统__一__、和平建国的努力化 为泡影。
2.标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
立。
独立
3.意义:中国走上了______、民主、
统一之路。
【特别提醒】 1949年,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
归纳综合
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光明前途, 赴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迫使国民党召开政协会议,通过了有 利于人民的决议;领导国统区民主运 动,组成了反蒋第二条战线;1949年 北平新政协召开和开国大典完成了建 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
材料2:(一)召集各党派会议,产生战时 举国一致之政府;
(二)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职业、身体之自由,废除现行一切有 妨害上列自由权利之法令与条例;
(三)开放党禁,承认各党派公开合法地 位…… (七)废除特务及劳动营等类组织…… ——《中国民主同盟对抗战最后阶段的
政治主张》
材料3:中国共产党为民主事业而奋斗的历史, 日寇投降以来,他们为实现国内和平的努力,
开的
不同 点

7-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课件05

7-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课件05

却不择手段地对民主力量进行疯狂的迫害,因此,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与 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那么,中国人民为此 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努力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中又有何历史意义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 历史。
●教法案例 1.关于“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一目。建议教师重点讲清 重庆谈判的三个问题:重庆谈判的背景、 《双十协定》的签订、 重庆谈判的意义。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抗战胜利后的国 内外形势,从国共两方面去分析谈判的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了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和在谈判中捍卫人民的利益,也为了 在争取和平民主的过程中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面目,团结 和教育广大人民,中共决定派毛泽东等赴渝商谈。其次,教师 应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列举的《双十协定》中的 4 项内容。再次, 教师应以谈判的背景、 《双十协定》的内容为突破口,来分析重 庆谈判的意义, 让学生明确通过谈判中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至于政协会议,教师应重点讲解政协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2.关于“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一 目。 教师应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中国共产 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一系列斗争为主线, 以 此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主要体 现在: (1)国民党的“制宪”——使国民党陷入更加孤 立的境地; (2)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 ——“校场 口血案”、 “李闻血案”等暴露了其独裁统治的反动本 质。中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1)拒绝 参加伪国大;(2)李公朴等民主人士为争取和平民主而 奔走呼号、光荣献身;(3)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学生掀 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等。通过以上对比 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人民民主运动的景
和平建国 ”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打着“__________

7.4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课件(人教版选修2)

7.4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课件(人教版选修2)

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情况 (2011·山东文综)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
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
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 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
【合作探究】 3.什么是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提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 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反对美军暴行,反对 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而言,称 第二条战线。
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 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 说明理由。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 的作用。 【解题分析】第(1)题,抓住材料一中“无阶级„„之区别”, 以此判断应该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二中“耕者有田”
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面目,团结和教育
广大人民;利用谈判做积极的应变准备;共产党人敢于牺牲个人 利益的精神。
2.结合历史事实,谈谈为什么在中国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 路行不通? 提示:(1)史实: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建立 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被北洋军阀扼杀;抗战胜利前后各
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不能实行彻底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④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建立国民 党的一党专政和法西斯统治,不允许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国;⑤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 护,它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胜利发展;⑥共产党影响的扩大和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7-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7-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问题1
问题2
(3)从两次会议的历史任务来看,1946年政协会议是为了讨论中国 的和平民主问题,1949年政协会议是为了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4)从两次会议的内容来看,1946年政协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是政 权与军队问题;1949年政协会议主要解决了新中国建国所需解决的 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 举了国家的领导人,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等。 (5)从会议的性质来看,1949年政协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召开的,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而1946年政协会议不具备这一性 质。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仅供学习交流!!!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问题1
问题2
【问题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层为商讨建国大计,曾召开 过两次政治协商会议。试比较1949年召开的政协会议与1946年政 协会议的不同。 (1)从召开的历史背景来看,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时,国民党还拥 有较大的力量,在军事上处于主动,民主党派对国民党还抱有较大 的政治幻想;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时,人民民主革命已基本取得胜 利,民主党派已开始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 (2)从两次会议的参加人员来看,1949年政协会议具有更大的广泛 性。参加1946年政协会议的代表,仅限于各党派的代表,无党派民 主人士的代表极少。参加1949年政协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 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 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
第 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1.课程标准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 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2.学习要点 (1)归纳抗战胜利后至内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平民主所 作的努力。 (2)理解中国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意义。 (3)归纳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表现,分析其高涨的原因和意义。 (4)通过民主党派政治主张的转变以及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 治的斗争,理解民主党派在我国民主运动中的作用。 (5)理解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 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1946年秋,占领张家口后,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 大会”。 (2)内容:制定了《_中__华__民__国__宪__法___》,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 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3)结果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②蒋介石政府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2.人民民主运动 (1)原因 ①国民党的“__制__宪__________”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 ②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制造了一系列镇压___民__主__运__动_____ 的暴行。
2.斗争 (1)重庆谈判 ①成果:经过四十多天的谈判,国民党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
方针。签订《双十协定》。 ②意义:签订《双十协定》是___人__民__民__主_____力量的胜利。 (2)政协会议 ①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
国民大会等内容。 ②打破了蒋介石___一__党__专__政_____的独裁统治,反映了全国人 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愿望。
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背景 (1)民主党派政治主张转变:放弃通过议会道路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的幻想,认识到不可能合法斗争。 (2)国民党迫害民主党派,摧残民主力量。 ①污蔑民主党派是中共的“暴乱工具”。 ②强令解散_民__主__同__盟_______。 2.斗争 (1)各民主党派被迫转入地下。 (2)1948年初,沈钧儒等人在___香__港_________改组中国民主同 盟,重建总部。 3.影响:同中共一起战斗,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情境导入
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 国。可是,国民政府却有一种对自己良好国民 的评价标准。丁聪的《“良民”塑像》(1945 年)揭示出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良民”,脑子 是被官方打开来“检查讫”的,耳朵是被塞住 不准听的,眼睛是戴了遮光镜不准看的,嘴巴 是上了大锁不准说话的。这种标准的“良民” 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实质是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 治。为了实现政治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 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与国民党独裁统治进行不懈斗争,最终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道路。
2.标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3.意义: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之路。 特别提醒 渡江战役的胜利并不代表中共民主革命的使命完
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直到1956年底才基本完成。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光明前途,赴重庆谈判,签订了 《双十协定》;迫使国民党召开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 民的决议;领导国统区开展民主运动,组成了反蒋第二条战 线;1949年北平新政协召开和开国大典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 伟大使命。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背景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打着 “__和__平__建__国______”的旗号,阴谋发动内战。 (2)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3)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三次电邀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4)中共中央为揭露美蒋__假__和__平________的阴谋,决定与国民 党当局举行和平谈判。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课标导航
课程 标准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 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 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学习 导航
1.了解中共参加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 意义。 2.归纳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表现,分析其高涨 的原因和意义。 3.通过民主党派政治主张的转变以及民主党派同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了解民主党派在民主运动 中的作用。 4.掌握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我国政治民 主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
(2)表现 ①学生:1947年5月,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开展“反饥饿、 __反__内__战________、反迫害”运动。 ②农村:抗征、抗捐、抗租运动迭起。
③城市:工人的斗争发展迅速。
(3)作用 ①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反__蒋__独__裁______统治斗争的胜利。 ②推动着人民革命的胜利发展。 特别提醒 全面内战爆发后,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的以学生 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 成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使国民党处于全民 的政治包围之中,加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溃灭。
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 年新政协的异同
1946年重庆政协
1949年新政协
国民党占据优势,民 人民民主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已基本
背景 主党派对国民党抱有 胜利,民主党派已开

幻想
始同中共亲密合作
同 点
人员
当时几个重要的党派 和民主人士
具有更大的广泛性
任务
讨论中国的和平民主 问题
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3.结果 (1)国民党政府撕毁政协协议,挑起内战。 (2)中共争取实现__民__主__统__一___、和平建国的努力化为泡影。 特别提醒 形象理解重庆谈判
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1.国民党的“制宪” (1)背景 ①1946年夏,在____美__国________支持下,国民党军队向中原 解放区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思维启迪] 有人说:“民盟被解散,是民盟史上的一大挫 折,同时也是民盟转变的起点。” (1)“转变”是指什么? (2)“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1)“转变”是指民盟放弃中间路线,与中共并肩战 斗。 (2)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使民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没有 走通的可能,因此民盟只能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与中 共并肩战斗。
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1.过程 (1)经过“___三__大__战__役_____”,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2)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3)1949年9月,__中__国__人__民__政__治__协__商__会__议___第一次全体会议召 开,并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共同纲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