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三月桃花水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月桃花水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月桃花水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课文《三月桃花水》;2.了解桃花的生命力与美丽;3.掌握“邮筒”“泥坑”等词语的意思;4.学会用自己的话来描绘桃花的美丽和生命力。
能力目标1.能够看图讲故事;2.能够理解和运用听说、读写知识;3.能够阅读图文结合的文章。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感悟的能力;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和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课文《三月桃花水》内容的理解;2.图文结合的阅读方法的运用;3.正确使用生词和短语。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领悟桃花的生命力和美丽;2.如何让学生具备看图讲故事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1.让学生观察一幅桃花图片,引导他们根据图片进行想象和猜测桃花的特点和品质。
2.新课教学1.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三月桃花水》;2.要求学生寻找一些描绘桃花的词语和短语,并思考作者使用这些词语的意图和目的;3.教师讲解和解释难懂的词汇和句子,并让学生自己翻译其中一些句子;4.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文,并就桃花的品质、特点、生命力等方面进行讨论。
3.交流展示1.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幅关于桃花的图片,分享自己对桃花的感受、认识和了解,交流中讨论桃花作品或桃花节等相关话题;2.小组展示,学生们主动展示自己对桃花的展示成果,比如PPT、海报、小品等等。
4.固定造句1.让学生根据所学句型和生词短语进行造句,并注重表达桃花的美、生命力和品质。
5.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桃花的作文,可以从形状、颜色、生命力、花语、文化等方面展开,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桃花的看法;2.搜集桃花图片、诗歌等材料,为“校园春色”活动做准备。
四、教学评估1.学生通过解读课文等活动,理解桃花的品质、特点和美丽,运用所学知识、词汇和短语表述桃花的相关思想;2.学生运用图文结合方法阅读文章,训练学生看图讲故事的能力;3.学生积极展示搜集、整理的桃花材料,并就桃花的特点、品质等方面进行表达和交流;4.学生在造句中能够使用所学词汇和短语,表述桃花的生命力、美丽和品质。
部编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第3课《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时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会本课“匹”“绸”等10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教具准备】教师:生字、新词卡片,三月桃花水的录像或挂图。
学生:了解和搜集春汛的有关信息和农村春耕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又叫什么吗?为什么?今天咱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做“三月桃花水”,多奇怪的题目啊!大家来猜猜,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霓裳,是田野的歌谣,三月的桃花水是清脆嘹亮的歌声,三月桃花水是小朋友的笑声……)3.练习激: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笛,是春天的明镜。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1.自由读文,了解大意: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认识生字,然后对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词语,和以前没学过的词语等。
)一匹.丝绸.酒.窝竖.琴轰.鸣驶.过催.促翅膀..炊.烟应和袅袅绮丽注意读准平舌音“催”,翘舌音“绸竖驶翅炊”,后鼻音“轰膀”。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
(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培养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2.集中识字、解词。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对“催促”、“袅袅”等词语时,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对准字音。
(2)出示词语“绮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非常美丽)。
(3)互相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重点指导学生“酒驶催”的书写。
“酒”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是个“酉”,与“洒”区别开来。
《三月桃花水》教案西师版

《三月桃花水》教案西师版本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
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语文学习的认知概念,能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初步具有应用语文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师还要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教学题材,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培养应用语文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可贵的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春水,滋润了大地,催生了万物。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示教师范读1、2段)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吧!(齐读题。
)二、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朗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开始吧!2、文中的字、词你会读吗?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
(绚丽、流淌、纤细、开犁、应和。
单独出示。
)如果你认为他读得正确,就跟着他连读两遍。
3、“应和”的“和”还有什么读音?(出示。
)4、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比较难读的字词,谁想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文里的字词同学们都掌握了,相信文也会读的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读读文吧!(指名读。
纠正字音。
)三、精读文:1、(出示:“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2、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文,划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3三月桃花水》教案_11

(4)那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带上你的喜悦之情读一读课文第 6 自然段。 (5)谁想把这种美得感受带给同学们,读给大家听一听? (6)这么美的景色,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7)听着同学们读的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请同学们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 边听边想象一下, 在这幅春天的美景中你都看 到了什么?除了这些,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 所以比金子还贵; 因为它纯净透明, 所以比银子还亮) (2) 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 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 我们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 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拓展交流 1、 反复朗读课文中的优美语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中的自然
1、 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朗读得更流畅更有感情。 2、 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1) 思考: 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
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 (2) 教师引导:“是什么声音” - 三月桃花水的水声。
“是什么光芒” - 三月桃花水的水面。 (3) 试着感受“小铃铛”般的流水声和“明洁的丝绸”般的光芒。 3、 指名朗读第 2 自然段。 (1) 思考:当你读这一自然段时,你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2) 课件展示
教案背景
1、 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 2、 课时: 1 课时
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 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 生动、 形象地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 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课文结构清晰,线索明 朗,文字优美,韵味无穷。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 了春水的可贵。 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 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 的。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 辞方法,在糅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 山水的真挚情怀。
《三月桃花水》教案西师版

《三月桃花水》教案西师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教材为散文《三月桃花水》。
散文是以平凡的视角描写日常生活或者个人经历的散文体裁,具有情感共鸣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学习目标•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熟悉散文《三月桃花水》的内容,并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加深对自然美的感悟。
3. 教学方法•指导性阅读:引导学生针对散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体验式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沟通和交流。
二、教学流程1. 第一课时1.1 导入环节•提问:你们喜欢读什么样的文章?喜欢阅读散文吗?•引入教材:介绍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并引入教材《三月桃花水》。
1.2 阅读教材•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三月桃花水》;•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总结,并在后续课程中进行分享。
1.3 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交流彼此的阅读理解,并提出问题和疑惑;•全班讨论:组织全班讨论,探讨散文中的主题和意义。
2. 第二课时2.1 体验教学•安排教学户外活动,如校园游、野餐等;•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散文中的自然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2 课堂讨论•带领全班回顾第一课时的小组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心得;•小组讨论:再次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文章中的精神内涵及对自己生活的启示;•全班讨论:组织全班讨论,梳理归纳散文内容,梳理共性和历史环境。
3. 第三课时3.1 个人总结•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散文内容进行总结;•学生个人总结并撰写思考文本。
3.2 课堂讨论•学生自愿分享思考文本,并进行课堂讨论;•带领学生回顾自己在这个教育环节中的变化和成长。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人文素养、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本教学方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指导性阅读、合作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对散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利用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的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西师大版】2019春三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教案3.三月桃花水

【西师大版】2019春三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教案3.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重点指导书写“催”,重点理解词语“绮丽”、“催促”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春汛、农耕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学程序学生交流,读课题。
自由发言。
自由读文。
认读生字学生注意几生字的读音。
学生读词语:学习多音字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再读字词。
丝绸绮丽轰鸣轰鸣si 催促翅膀袅袅炊烟理解词语。
分析记忆字形。
三、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带着问题自己读书再读课文。
了解大意。
再读课文,提出质疑自由轻读课文。
2.检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4.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1)认真地默读一遍课文,再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待会儿告诉大家,我们一起解决。
(2)生自由回答,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理解自然段的段意。
学生学习提出疑问。
作业:一、朗读课文。
二、写生字新词。
第2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朗读读词语二、美味品读,精读悟情(一)品读第3、4段1.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谈话的孩子,刚才大家提出问题:为什么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呢?这答案也许就藏在文中,请大家自由读读3、4段。
2.指名回答。
3.仔细品读。
(1)理解“轻柔”。
师引导学生知晓“轻柔”的意思,再从读中感悟流水的轻柔以及发出的悦耳动听的旋律。
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三月桃花水》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三月桃花水》教案新部编本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三月桃花水》教案新部编本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课课 3. 课课课课课课课2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1.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2.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3.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第一课时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1.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2.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3.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1.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 2. 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3.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4.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5.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1.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2.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3.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1.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2.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三三三三课课课课课课1.课课课课课课2.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1.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2.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1.课课课课课课课课2.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月桃花水》教案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刚刚感受了北方二月汹涌的春潮,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下三月温柔的桃花水!(板书:三月桃花水。
学生齐读课题。
)2、师: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呢?(三月桃花水代表什么?;三月桃花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作者笔下的三月桃花水这样美。
)(板书什么叫?是什么样的?为什么?)3、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叫三月桃花水?(同学们三月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呢?春季,对了三月是春天,那么三月桃花水也就是春水.)(板书:春水)(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看黑板这边的生字!找出错误的地方!流淌樱花竖琴犁地花瓣裹着袅袅和气纤细绚丽倘若婴儿坚梨辫、辨衷、衰枭雄应和纤夫琴弦和面(三)精细学习,细细品味。
1、师: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1)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老师等下请同学起来回答!哪个同学发现的起来回答一下?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桃花水的声音比作小铃铛)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桃花水的光芒比作一匹明洁的丝绸)2、师:同学听过小铃铛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从文中快速找出(轻轻地)?现在老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第一段,记得要读出轻轻地感觉!3、师:把桃花水的声音比作小铃铛,把桃花水的光芒比作一匹明洁的丝绸。
多么美妙的比喻啊!同学们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哪个同学找到的起来回答一下!(板书:声音、光芒)同学们把关键字做个记号!4、师:同学们我们找到了关键字,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哪些段落是描写桃花水的声音?而哪些段落又是描写桃花水光芒的!老师请同学起来回答!5、师:(3-4)段是声音,(5-6)段是光芒,同学们把相应的关键字写在对应的段落旁边!6、师:老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找找第二段中的拟人句!老师等下请同学起来回答!呵,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你从哪里看出它是拟人句?醒来了、舞动)只有人才会醒来,只有人才会跳舞,同学们把这两个词画起来,并在旁边写上拟人句!7、师:河流醒过来了,她像跳舞一样的向前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月桃花水
1. 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又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由于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因此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
另外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也应力求优美,与文章意境相符。
)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
(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
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水声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三、精读悟情
教师小结: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
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
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学生再次默读。
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四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在自由练读。
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发现读的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三段,全班感情朗读第四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
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四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
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
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
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点评:
1、以读为本贯穿课堂始终,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读的指导手段丰富多彩,重视了默读的训练,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这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有利于培养语感,加强情感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师把握住了这一点,没有因泛泛的拓展、想象、联系实际谈感受而占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2、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具有启发性(激发思考)和开放性(各种角度寻求答案;富有引起对话的魅力)的问题,给学生以广阔的读书、思考空间,鼓励自由学生发言,自由交流,自由质疑,以各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会相互启迪。
如: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个牵动着全段的问题,几乎从整段课文中都能找到有关句子来回答。
这样的问题不但给学生创设了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也会使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的共鸣等多方面谈自己感动的原因,让多个孩子交流感受,读议结合中,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对话的舞台。
教师还重视指导默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
3、体现了学习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无论是创设情境、识字、阅读还是说话,处处体现了方法与过程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