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乙 醇 教案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主题:乙醇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 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掌握乙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结构及其性质、应用领域。
难点:乙醇的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展示乙醇的分子式,引导学生思考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给学生讲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式;2. 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沸点和密度等;3. 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三、乙醇的生活和工业应用(15分钟)1. 分析乙醇在饮料、药品、香水等生活用品中的应用;2. 探讨乙醇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如燃料、溶剂等。
四、习题训练(10分钟)1. 给学生出一些乙醇相关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校对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习重点;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思考,促进深层次学习。
师生互动与评价:1.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乙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化工等;2. 可以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合成乙醇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乙醇的性质和应用。
祝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乙醇【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87-0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2.常识性介绍乙醇的生理作用和乙醇的工业制法;3.使学生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能力目标]利用官能团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利用乙醇的两种脱水反应渗透内、外因关系;利用醇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有机物的结构式及方程式的“形象美”、生动活泼的课件,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利用现象明显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种液体,这种液体与我们非常熟悉,无处不在!给大家几个信息让大家猜一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摘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化妆水里含有这种液体,起到收缩毛孔的作用,用后感觉皮肤清凉▲烹饪鱼,牛羊肉加入少许该液体,可以去腥味▲汽油中加入该液体可以做燃料▲可用于消毒杀菌[趣味实验] 把圆珠笔油涂在手上,涂上液体现象:圆珠笔油消失分析:这种液体能溶解这种油[提问] 这种液体是什么?[学生回答] 酒精酒乙醇……[板书] 第二节乙醇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学生从例子中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a.无色液体,有特殊的香味;b.沸点低易挥发;c.与水以任意比互溶2.乙醇的分子结构a.化学式:c2h6o;b.结构式如下; c.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展示]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过渡]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乙醇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乙醇的性质:乙醇与人体健康乙醇与生活乙醇与医学[过渡]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介绍乙醇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溶解性等;
- 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能与酸、碱反应,能氧化成醛、酸等。
2. 乙醇的制备方法
- 以发酵和合成两种主要的制备方法为例,详细介绍乙醇的制备过程;
- 引导学生理解制备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条件。
3. 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 简要介绍乙醇在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 分析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前景。
四、教学方法:
1. 集中讲解结合学生实际,生动形象地介绍乙醇的各项性质和制备方法;
2. 设计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乙醇的理解与掌握;
3. 开展讨论和交流环节,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实验操作和文献查阅,检验学生对乙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利用课堂讨论和综合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乙醇使用与发展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总结乙醇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学习成果。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必修二

高一化学教案必修二1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第五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讲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讲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板书)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讲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乙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能够正确区分饱和和不饱和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对待饮酒行为。
二、重点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乙醇,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性质。
2. 学习(30分钟):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乙醇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 实验(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乙醇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
4. 活动(15分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并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对乙醇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5.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醇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 思考乙醇的环境影响和使用范围。
3. 准备下节课的讨论材料。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验环节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乙醇教课方案●教材剖析及教材办理《生活中两种常有的有机物》是新课标人教版一般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选用了乙醇和乙酸这两个生活中典型的有机物,并对乙醇和乙酸的构成、构造、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本节内容分 2 课时,第 1 课时介绍生活中常有的有机物——乙醇。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构成和构造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习的物质,又是典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所以,乙醇的构造和性质是本节的要点。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成立起官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构成)构造→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为此后学习其余的烃的衍生物打下优异的基础。
本课时实验内容许多,经过实验能培育学生的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察看能力、剖析能力等。
为了使教课拥有更强的逻辑性,对教材处理以下:先联系生活及展现酒精灯,小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依据乙醇的分子式猜想乙醇的构造,并经过实验考证乙醇的构造,构造决定性质,再学习乙醇的性质,并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性质的学习。
第 2 课时介绍乙酸,包括乙酸的分子构造特色、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酸的用途等,乙酸的构造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课要点,特别是酯化反响的特色是要点难点。
经过联系生活引出乙酸,学习乙酸的构造,再学习其性质,要点剖析酯化反响。
●教课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构造变化,重申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脑筋中逐渐成立烃基与官能团地点关系等立体构造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舞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说常有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我设计的教课模式和学习方式以下:1、实验法:充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经过设计问题,实验研究,展现获得知识的过程,按“疑问→实验→思虑→指引→得出结论→应用”的模式进行教课,从而调换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去研究知识; 2、情形激学法:创建问题的境界(酒精汽油的推行、饮酒脸红、酒后驾驶的查验等),激发学习兴趣,调换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境界中主动研究科学的奇妙。
高中化学醇教案

高中化学醇教案教学内容:醇的定义、命名、性质和用途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实验用乙醇和丙醇等常见醇溶液。
2.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
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主预习醇的定义和命名方法。
2. 学生阅读相关教材,了解醇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什么是醇?
- 醇的通式是什么?
- 如何命名醇?
2. 讲解
- 介绍醇的定义和通式。
- 讲解醇的命名方法。
- 分别介绍一些常见醇的性质和用途。
3. 实验演示
进行醇的实验演示,展示醇的燃烧性质。
4. 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醇的命名和性质练习。
5. 拓展
讨论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环境影响。
四、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醇的定义、命名、性质和用途。
五、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醇的命名练习和探究醇在生活中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
1. 醇的定义和通式
2. 醇的命名方法
3. 醇的性质和用途
七、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高中化学醇教案

高中化学醇教案
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掌握醇的基本概念、物理性质、化学性
质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
例如,学生应能描述醇的官能团结构,解释醇的极性如何影响其
溶解性,以及识别不同类型醇的命名规则。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含酒精饮品或药物作为导入案例,提
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醇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起醇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际意义。
进入正题后,教案应包含对醇分子结构特点的讲解。
通过分子模型或多媒体动画展示醇的
分子构造,特别是羟基(-OH)在分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同时,
结合实验演示,如乙醇与水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醇的极性和溶解性。
在探讨醇的化学性质时,教案需要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
例如,通过铜镜反应来检验醇的
存在,或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简单的香精分子,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并观察到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为了巩固知识点,教案中还应该包括各类习题和案例分析。
比如,提供不同结构的醇分子,让学生练习命名,或者分析真实情境中的化学反应,如汽油添加剂MTE(甲基叔丁基醚)的合成过程等。
教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报告,分享他们对醇类化合物的认识和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 乙 醇 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资料〕杜康酒的由来
(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二. 推进新课
〔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
〈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
(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 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
(3)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
〔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
〔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
(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
(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
(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
〔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 —H 不活泼
(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
(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
分子式:C 2H 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
〔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 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多媒体)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钠的反应 H C C O H H H H H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动画)乙醇与钠的反应时化学键的变化
(投影给出乙醇的结构式,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反应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断键位置)
〔师〕乙醇与钠的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类反应?
〔投影〕钠与乙醇、钠与水的反应的比较
结论: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多媒体)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C 2H 5OH+3O 2 2CO 2
+3H 2O (想一想)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 2和H 2O 的有机物一定是烃呢?
(多媒体)(2)乙醇和催化氧化:
(多媒体)探究反应机理
〔师〕乙醇在铜或银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其反应机理 (多媒体)(3)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成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多媒体)〔一则常识〕司机酒后驾车容易肇事,因此,交通法规禁止酒后驾车.
怎样判断呢?用酒精检测仪
K 2Cr 2O 7 Cr 2(SO 4)3
(橙色) (绿色)
〔师〕乙醇除以上化学性质之外,还有其他化学性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深入学习。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同学们根据乙醇的性质讨论乙醇的用途.(学生活动)
〔师〕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像这些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多媒体)烃的衍生物概述
何谓”烃的衍生物”? 何谓”官能团”?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官能团?
(小结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性质以幻灯片形式投影出来)
〔练一练〕1.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B)
A.CuSO 4·5H 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
2.乙醇的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 当乙醇与钠反应时, ① 键断裂;
当乙醇与氧化反应,(Cu 作催化剂)时, ①③ 键断裂.
3.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均为( C )
A.硫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课后作业〕课本P76 习题 1、2、3、10
点燃 酒精① ⑤③
④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