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合集下载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十四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十四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阿长与》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D、《背影》是老舍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词填空。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 )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 )地朝他们深深一鞠躬;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

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 )A、站立庄重严肃B、静立庄严肃静C、肃立庄严肃穆D、肃立庄重严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每过环形山谷,左顾右盼,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有时显得险而美,有时却险而不美,美与险并不是一回事。

精选2019-2020年语文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五十

精选2019-2020年语文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五十
B、闻一多先生兴趣广泛,不仅是诗人、学者,还钻研中国古典医学。
C、闻一多先生在努力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D、说明闻一多先生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热情极高。
对选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如用“钻探”而不用“研究”,既生动形象,又含义丰富。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答案】:
【解析】: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
""
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
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
""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019-2020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2019-2020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2019-2020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版习题精选第九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安,有“养”的意思
B、小信来孚孚,信服
C、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D、遂逐齐师遂,于是,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长跪而谢之曰
D、辍耕之垄上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

B、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C、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取信于民的行动,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D、文中两次以“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和善于掌握战机的卓越的军事才干。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为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A、监狱
B、案件
C、狱所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面的诗文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C、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D、仿佛/傍午的/一点钟声
【答案】:
【解析】:。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 最后一课苏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五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 最后一课苏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五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最后一课苏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五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充满着童真童趣。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C、《最后一课》以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题目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D、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诗人被流放的日子。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A、嫣红(yān)惩罚(chéng)哽住(gěng)领结(jié)B、紫藤(téng)祈祷(qǐ)膝头(qī)赚钱(qiàn)C、字帖(tiè)诧异(chà)机械(xiè)蹊跷(qī qiāo)D、殷切(yīn)枣核(hé)懊悔(ào)核潜艇(qián)【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句子中选出的词全是表示动作的一项是( )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A、亲手栽屋顶B、栽绕爬C、紫藤窗口屋顶D、如今一直爬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测试题一、学海拾贝(18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畎亩()稽首()拂士()自诩()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目是()(2分)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饥饿)B、夫(发语词,无义)战,勇气也。

C、比(及,等到)后壮(成年),乃问其母。

D、今阅(经历,经过)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

3、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王窃欣慕,归念遂息。

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C、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困于心,衡于虑。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例:道士笑而谴之。

A、答言“能之”。

B、亦可慰求教之心。

C、如影之在镜中。

D、呼曰:“入之。

”5、与下面例句结构相对成偶的一句是()(2分)例句:桃李春风一杯酒A、绿杨宜做两家春B、疾如万骑千里来C、江湖夜雨十年灯D、江至浔江九派分6、按要求默写诗句。

(8分)(1)《观刈麦》中写农民劳动艰辛的对偶句是:,。

(2)《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名句是:,。

(3)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所描绘的那样:,。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警句形式道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句子是:,。

二、生活与实践(8分)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欢迎你到我家拜访,你将会感到非常荣幸。

B、你的报告对我们有一定帮助,特此致谢。

C、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D、令兄这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高见。

8、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号子》听成了《摇篮曲》?”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2分)9、如果将下面描写天气的语言改写成天气预报的语言形式,请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分)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中午,天空渐渐聚集了层层阴云,到了下午,便下起了蒙蒙细雨,轻风拂面,使人略感凉意。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一)黄鹤楼【文学常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作者是__唐__代诗人____崔颢____。

【知识积累】1. 重点解词(1)川:平川、原野。

(2)历历:分明的样子。

(3)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突破训练】1. (2019,石家庄49中模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 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 后四句写昔人乘鹤所见,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 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 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流水,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手法。

诗歌后四句实写诗人登上黄鹤楼的所见所感,而不是昔人乘鹤所见。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大意。

除了要展开想象外,还应注意题干中“颈联”这一律诗常识:颈联指律诗的第三联。

2. 本诗的首联、颔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的心情。

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 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写作手法。

“芳草萋萋鹦鹉洲”并不是“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而是指草木茂盛。

(二)使至塞上【文学常识】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作者__王维__,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____山水田园____派代表诗人,被称为“诗佛”。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6 岳阳楼记习题精选第五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6 岳阳楼记习题精选第五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6 岳阳楼记习题精选第五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潇湘(xiāo)朝晖夕阴(huī)B、谪守(dí)忧谗畏讥(chán)C、岸芷汀兰(tīng)樯倾楫摧(jí)D、宠辱偕忘(xié)浩浩汤汤(shāng)【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百废具兴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属予作文以记之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抬,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课文《岳阳楼记》,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______退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找出下面句子中通假字①百废具兴______②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______ 锦鳞游泳______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一句是?【答案】:【解析】:第9题【文言文阅读】阅读课内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习题精选五十四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习题精选五十四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______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
【答案】:
【解析】:
走入《朝花夕拾》:文学兴趣小组邀请你参加“探求鲁迅救国救民真理的思想轨迹”的活动,你会联想到《朝花夕拾》的哪些文章?尝试联系这些作品,梳理鲁迅对真理的探求与追求救国之道时的心路历程。
【答案】:
【解析】:
请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内容对祥子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
【解析】: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案】:
【解析】:
你怎么评价范爱农?
【答案】:
【解析】: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问题。
睡不着,他真想偷偷的起来,到曹宅再看看。反正事情是吹了,院中又没有人,何不去拿几件东西呢?自己那么不容易省下的几个钱,被人抢去,为什么不可以去偷些东西呢。
【答案】:
【解析】: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
【答案】:
【解析】:
《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答案】:
【解析】:
读《朝花夕拾》,“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______。
【答案】:
【解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______,保尔是______的“良师益友”,他的______对广大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公将驰之D、彼竭我盈,故克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指青少年,此句表明自己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语句朗渎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以战,勇气也。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司以/一战。

D、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A、何以战?B、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从全文看,下面对鲁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鲁庄公大敌当前,能礼贤下士,虚心纳谏。

B、鲁庄公懂得民心向背的重要性,能够取信于民,获得国人的支持。

C、鲁庄公在战场上能审时度势,把握好反攻和追击的时机。

D、鲁庄公在作战中善于听取曹刿的意见,充分信任曹刿的军事才能。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见焉?B、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C、小信未福,神弗孚也。

D、吾望其旗靡,视其辙乱,故逐之。

【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______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_____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______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按要求默写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诗人自叙身世经历的诗句是:______;诗中运用贴切的比喻表达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诗句是:______;诗中借语音双关,表达作者特殊心境的诗句是:______;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诗中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动荡不安的痛苦的诗句是:______;运用双关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当时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句子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请你阅读课文《曹刿论战》第③段,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第②空用原文回答)在本段中,曹刿论述了①______;抓住了②______的有利战机,后发制人,进攻齐军;看到齐军③______后,果断做出追击齐军的决定。

从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④______、⑤______的人。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______肉食者鄙:鄙:______【答案】:【解析】:第14题【问答题】文章第2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曹刿怎样的品质(或才能)?【答案】:【解析】:第15题【问答题】古诗词名句填写。

① ,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②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杜牧在《赤壁》中揭示英雄与机遇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④“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了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⑤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现出对于不幸的离人同情的句子是:,。

⑥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可清人赵翼却在《论诗》中另辟蹊径,用“ ,”道出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创作真谛。

⑦醇香浓烈,文坛酒味千年不淡,浪漫潇洒的李白曾“举杯邀明月”;报国心切的辛弃疾曾醉梦军营,遭贬却仍旷达的欧阳修曾坦言“醉翁”的情趣“ ,”。

⑧“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们一定要在亲人们健在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报答、关心、孝顺他们,不要等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才去后悔。

那样,一切都晚了。

【答案】:【解析】:第16题【问答题】文章《干将莫邪》的结尾虽然是正义战胜了残暴,但却让人高兴不起来,故事充满了血腥杀戮。

我们当代社会能否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答案】:【解析】:第17题【问答题】本诗借古讽今,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第18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乃入见______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______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公将战,曹刿请见。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答案】:【解析】:第19题【文言文阅读】阅读理解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项是。

""翻译句子。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解析】:第20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节选自《曹刿论战》)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②小惠未徧______________③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下面加线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辍耕之垄上C、故时有物外之趣D、何陋之有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答案】:【解析】:第21题【诗歌鉴赏】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入直^①周必大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②坐赐茶。

归到玉堂^③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注】①入直:入宫值班。

诗人时任右丞相。

②敕使传宣:皇帝派使者传令,召诗人询问国事。

③玉堂:指翰林院。

本诗写得简约、真挚。

“敕使传宣”“______”“归到玉堂”是直叙其事,“______”是点睛之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______的心情。

请描述“月钩初上紫薇花”一句展现的画面。

【答案】:无【解析】:第22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

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第23题【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和《赤壁》两篇作品,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山坡羊潼关怀古》和《赤壁》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又之处,简要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和《赤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第24题【诗歌鉴赏】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_,从内容看这是一首______;诗中前两句由______ 引出“认前朝”——______,为后两句作铺垫。

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本诗的以小见大手法是怎样表现的?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答案】:【解析】:第25题【综合题】阅读课文《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各题。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①肉食者谋之______②弗敢加也______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①小惠未遍______②小信未孚______③公将鼓之______④再而衰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______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略写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