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月考试题(语文)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详解

湖北省保康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疑惑,解开一个是一个,科学知识就在书中带着文艺、幽默气息的科普文章中潜移默化....地蔓延开。
B.艺术节期间,您会看到师生们精彩纷呈的节目,我们也希望您能够登台表演的同时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提出您宝贵的美芹之献....。
C.面对今年五一黄金周楼市的遇冷,而曾经的金九银十现在也呈现不瘟不火....的现状,长期从事房产销售的龙先生直言百姓的观望态势是主要原因。
D.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于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之间的讨论都是比较受关注的,武汉高校DoTA联赛获湖北省体育局的批准更是将这个讨论推向了高潮,一时间各大游戏媒体奔走呼告....,说是电竞终于被官方认可了等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一些医院,就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B.从技术主管到商界奇才,谷歌似乎每周都会流失一位顶级员工。
美国媒体近日称,作为全球最成功和最知名的企业,看到如此多的顶级人才离开谷歌总是令人惊讶。
C.杭州目前已经明确表示,要在5月份推房的楼盘不到20个,与去年同期的36个相比减少了近一半,之前业界一度十分期待的“红5月”极有可能成为楼市的“静默期”。
D.教育何时走出工具理性,淡化功利色彩,才可能回归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对准人本身,给每个受教育者健康的身心与健全的人格。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归宿。
出仕为官是他的初衷,,,,,,。
可以说,《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渊明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刘颂列传答案

刘颂列传答案【篇一:辽宁省沈阳二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果阶段验收高三(16届)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阅读题(62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首先,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
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只是“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
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
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与哥特式建筑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游历其中,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识。
而正是这种狂迷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
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十二月月考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
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
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
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
”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
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
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
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索,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例如构成阿Q性格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践,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I卷(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 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雅礼中学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

• 从军北征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 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 曲《行路难》。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 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 望着东升的月亮。
• 《从军北征》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 此诗描绘出了一个壮阔又悲凉的行军场 景,在哀怨的笛声中传递出深沉悲凉的 征人思乡情。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 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 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 生,具有含蕴不尽的抒情特色。
• 11(2)①结构上,是全文线索,情节围 绕“庄稼地里的祖坟”展开,使小说情节 更紧凑、集中。②形象上,有利于在对比 中刻画人物,对“庄稼地里的祖坟”的不 同态度,塑造了“天生老汉”和“桂花” 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③主旨上,体现主 题,作者借贯穿全文的意象“祖坟”,表 达了以“天生老汉”为代表的老一辈农民 对土地、对庄稼的热爱和尊重,对传统的 坚守和传承。(每点2分)
• 16. 与此形成对照(1分) • ② 正从购买热转向使用热(2分) • ③未来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限(2分) • 17.漫画右侧站在山顶般高度的人,指 着前方的太阳、飞鸟和水流感叹:“那 儿很美呀!” (2分)而处在半山腰位 置的人却说:“我看不见!” (2分) 寓意生活在不同高度世界的人,有不同 的视野。(2分)
• 异:王诗通过“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等景物的描写渲染紧张的作战 气氛,烘托将士们英勇善战、杀敌报国的 豪情。(2分)李诗通过“雪后风寒”“横 笛遍吹”的景物描写渲染环境的荒凉苦寒 ,同时也引出了思家念亲的悲情。(2分)
• • • • • • •
10 (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于一粟 (2)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逍遥游聂鑫森阅读答案

逍遥游聂鑫森阅读答案【篇一: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二模)语文试题】语文试题命题人:张新丽校对人:张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上。
3.考生在答题纸上按要求答卷,必须在答题纸上各科目规定答题区域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答题有效。
第i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苏轼是宋代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诗文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带有那个时代一般的特色。
要理解宋代诗文的发展及其成就,苏轼正是一位理想的代表作家。
宋代诗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的尾声,这时市民文学已经出现,跃跃欲试地将要取正统诗文的地位而代之,这倾向到了元明两代就全然是市民文学的优势了。
而宋代则还是过渡时期,这时正统诗文为了保持自己岌岌可危的阵地,一方面表现为浓厚的保守倾向,一方面则力求不辱没过去黄金时代中所曾经获得的光荣;一种中年人洁身自好的要求,一种近于清秋气象的心情,便成为诗、文、图画甚至于哲学(例如理学)的共同的基调。
这时代的特征,说明封建文化的青春创造时代已不再来;但是还力图在往日的基础上别开生面;这在诗文方面,苏轼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先秦是古代的散文高潮,建安以至唐代的诗歌高潮,到了宋代已经不复成为澎湃的力量;这时要想推陈出新,自成一个局面,于是宋代的作家便把两者的力量结合起来,想要写出一种近于诗的文,与近于文的诗,也就是要说理中带有抒情,而抒情中带有说理。
这倾向开始于中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与韩愈的“以文为诗”,到了宋代就成为普遍的发展。
封建时代的正统文学是以游宦生活为中心的,苏轼的一生写作也不例外。
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态度,也正是苏轼的政治态度;苏轼在政治上的保守倾向与其局限性是无可讳言的,然而他想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事业,不慕荣利不追逐富贵,这也是无可讳言的。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杭西高2015年10月考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插空.办理 / 唱空.暗自猜度. /年度.酌情裁处. / 查处.B.黑咕隆.咚 / 轰隆.长.袖善舞 / 长.物直截了.当 / 了.了C.抄没.家产 / 湮没.不肖.子孙 / 生肖.钻.营取巧 / 钻.床D.成宿.不睡 / 星宿.擂鼓一通. / 通.稿济.济一堂 / 济.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在我看来,他睿智的讲话,不仅向我们传达了人生的真谛,而且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勤能补拙。
B.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递过来的那一瓢水如同甘霖,滋润了我的心田,此后我面对任何磨砺都没皱过一下眉头,我决心像她那样去帮助别人,积腋成裘,绝不因善小而不为。
C.杨子荣气冲宵汉的英雄气概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终于明白了谁才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D.有人说,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高铁女司机,她飒爽英姿地驾驶着风弛电掣的高铁列车,让很多女性羡慕不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长袖善舞....的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体己..钱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应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
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改革深水区的攻坚,有反腐败斗争的进取……以_______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_______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_____着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A.只争朝夕壮士断腕坚定B.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树立C.只争朝夕壮士断腕树立D.时不我待刮骨疗毒坚定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驻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B.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情况下,中国经济不管增长有所放缓,并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C.昨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16年1月1日以后的车票,根据过去几年春运情况显示,除夕前三天将进入乘客返乡高峰期,因此春运抢票也将迎来高峰期D.个人所得税改革何时才能“破茧”?个税起征点是否会有提高的可能?调整个税起征点能解决课税公平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3.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①门前树已秋②窗里人将老③寒山独过雁④结茅临古渡⑤日夕逢归客⑥暮雨远来舟⑦卧见长淮流⑧那能忘旧游A.⑤①③⑦②⑧④⑥B.⑤⑦③⑥①②④⑧C.④①⑦②③⑤⑧⑥D.④⑦②①③⑥⑤⑧4.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5.对该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隐含嘲讽B.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C.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D.“怎样发财…?”揭示了人物心理,但与画面其他部分传达出的含义有重复之嫌二、文言文阅读6.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山东中学联盟提供谁都知道陕北是历史上的兵家纷争之地,(以至/以致)各个朝代兴修的古道纵横交错。
眼前这个文安驿竟是西魏大统年间所治,如今望去大约占地一百多亩,古时是有城墙围堰..的,而今只剩下断璧残垣....了。
但不知何时(树立/竖立)的一道浓缩陕北风情的石质牌坊,宽宽阔阔地立在古道北侧,一眼望去就知道里面当是一处古风荡.....漾.的老地方。
果然,穿过牌坊就见有层层叠叠..的窑洞顺坡而造,。
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一孔孔窑洞的式样略有差异,有的伸出齐齐的前檐..,似将关中民居掖进了黄土崖,有如游牧风俗与农耕文化的精妙结合;有的压嵌着层层石板,粗糙..,(泛/闪)着比黄土还硬朗的色泽;,敦敦实实....一丝..而不失规整不苟,纵横的纹路且把富足展现;有的是平地起窑,有意将屋顶盖成拱形,以抒发古驿人对传统民居的执著情感。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围堰断璧残垣B.前檐古风荡漾C.粗糙层层叠叠D.规整敦敦实实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至树立闪 B.以致竖立闪C.以致树立泛 D.以至竖立泛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B.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C.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D.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我市传统行业的一些企业个头长得慢,筋骨不够壮,有的就是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闻.过则..喜.,精神上松一寸,行动上就可能慢一尺,稍不留心,就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B.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的体育场上,大二的男生正在进行耐力测试,第一圈学生们跑得还比较集中,可是从第二圈开始,就有两名男生开始气息奄奄....,体力不支了。
C.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努力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
D.近日,85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第一位中国公民凭借在中国的研究成果获得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去年的“双十一”,多家快递公司的业务量激增,仓库内快件堆积如山,为了避免去年的情况不再发生,我市多家快递公司提早做好了迎战准备。
B.凭借出色的起跑、默契的配合和高昂的斗志,中国男子4 100米接力队在第九道以38秒O1勇夺田径世锦赛银牌,展现了中国短跑的整体成就。
C.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和联合国共同发行了围绕中国残疾人为主题的邮票纪念版张,反映了中国和联合国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意义重大。
D.有关人士认为,五部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艺术水准,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
二、(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三种人生态度粱漱溟“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
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
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
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
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
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
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
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
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
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
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人生太无意思。
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
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
世俗之愚夫愚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
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
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
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
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
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
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
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
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
“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元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
此系言浅一层。
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
这条路发挥的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
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
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
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逼催,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
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浅深。
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
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
即以我言,亦恰如此。
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转于儒家。
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
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
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选自《人生的艺术》,有删节) 6.对“三种人生态度”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逐求”意即人于现实生活中受趣味引诱和问题刺激,逐求予物质的享受。
B.“厌离”是人被欲望和种种社会现象纠缠感到人生太苦、太无意思而产生的人生态度。
C.“郑重”的态度在“向外用力”时就是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
D.“郑重”的态度在“向内用力”时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与“逐求”相近。
7.根据原文内容,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代之西洋人将“逐求”理智化,并使之成为一套理论,杜威之实验主义是其中的代表。
B.与其他动物走本能道路不同,人的理智作用特别发达,突出表现为能回转头来反看自己。
C.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逼催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因为这不是自觉自主的。
D.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厌离是宗教的路,三种人生态度各有所长,相互补充。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对人生态度的三分法与中国传统的“出世”“入世”二分法有着根本的区别。
B.“厌离”的人生态度人人都有,分别在于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是否彻底、到家。
C.“郑重”一词用于儿童看似太严重,其实是为了强调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
D.作者自己的经历证明,只有经过厌离后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才能尽力生活。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山东省中学联盟羿,古之善射者.也。
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
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
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
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之所以必治也。
射者,弓弦发矢也。
故曰:“羿之道非射也。
”造父,善驭马者也。
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
明主,犹造父也。
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
故术者,造父之所以取远道也,主之所以立功名也。
驭者,操辔也。
故曰:“造父之术非驭也。
”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
明主,犹奚仲也,言辞动作,皆中.术数,故众理相当,上下相亲。
巧者,奚仲之所以为器也,主之所以为治也。
斫削者,斤刀也。
故曰:“奚仲之巧非斫削也。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
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
故欲束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
设其所恶,虽召之而民不来也。
故曰:“召远者使无为焉。
”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莅.民如仇雠,则民疏之。
道之不厚,遇之无实,诈伪并起,虽言曰吾亲民,民不亲也。
故曰:“亲近者言无事焉。
”明主之.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为之在心。
所谓夜行者,心行也。
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
故曰:“唯夜行者独有之乎。
”(选自《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能多发.而多中发:放箭B.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罢:停歇C.言辞动作,皆中.术数中:合乎D.莅.民如仇雠莅:统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羿,古之善射者.也古之学者必有师B.善视其马,节其.饮食秦王恐其.破壁C.奚仲之.为车器也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明主之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缦立远视,而.望幸焉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A.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B.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C.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D.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贤明的君主就像后羿一样,调和他治国的法度,掌握必治的规律,所以能做到多办事而事多能办好。
B.奚仲制造的车器之所以坚固耐用,主要是因为选用的器材精良,而且方圆曲直都合乎规矩钩绳。
C.要招来民众,就必须先创造对他们有利的条件。
条件好了,不招民众自己也会到来,否则招也不会来。
D.明君能使远者到来而近者亲近,原因在于内心,能做到内心行德,天下就没有人能与他抗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