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题(一)5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筛管2、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3、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A.用皮肤呼吸B.肺不够发达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D.体温不恒定4、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向日葵B.海马C.香菇D.烟草花叶病毒5、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6、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A.动脉和神经B.静脉和动脉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7、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8、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C.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9、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A.米饭、馒头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水果D.奶油、巧克力10、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1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2、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

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生物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生物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生物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③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B.乙图中,使用物镜①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少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D.丁图细胞图像是在乙图物镜②下观察所得2.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A.光B.湿度C.温度D.空气4.下列哪一诗句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然后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B.一个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含有与原来细胞数目一半的遗传物质C.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的体积会越来越小D.在农业生产中,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肥和适宜的温度条仲,可以促进作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增加产量6.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B.图中所示成分加上分解者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物质最多的是乙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正确选项是A.草、食草昆虫都属于生产者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C.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D.图中有5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8.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a的细胞质中出现染色体B.图b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图c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D.图d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9.如图是绿色植物的植株、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该调节()A.反光镜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2.如图,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孢藻类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B.通过神经进行调节C.自己制造有机营养D.能够排出代谢废物3.萝卜的根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A.光B.温度C.水分D.空气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5.如图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动物、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B.正常情况下,生物细胞的分裂是受到严格控制的C.两种细胞分裂的相同点是细胞质先分开,细胞核再分开D.两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然后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B.一个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含有与原来细胞数目一半的遗传物质C.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的体积会越来越小D.在农业生产中,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肥和适宜的温度条仲,可以促进作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增加产量7.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就越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数种量类系统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A0900030300040B200350003000040C150250100800403050201D300200000005050 A.A B.B C.C D.D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有3条食物链B.②③是捕食关系C.④是分解者 D.食物链的起点是①生产者9.下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和结果,其中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装置编号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1加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萌发2不加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3加适量的水,置于冰箱保鲜室未萌发4加过量的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A.1号与2号B.1号与4号C.1号与3号D.2号与3号10.下列对绿色开花植物的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②发育形成的B.经过传粉、受精后,图乙中的⑥会发育成图丙中的①C.图丙中的②萌发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D.图丁中的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③11.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种子植物13.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草履虫具有趋光性B.表层的养料更丰富C.表层的氧气更充足D.草履虫多在培养液的上层活动14.下表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A.A B.B C.C D.D15.图表示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图中过程③表示()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癌变16.人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人的眼睛是由图中四大组织构成的器官D.在整个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17.五峰山的樱桃素有“早春圣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

2023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A.肛门B.口C.胞肛D.体壁2、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细胞→组织→个体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3、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4、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

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A.先感觉烫后松手B.先松手后感觉烫C.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D.没有一定的顺序5、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A.B. C. D.6、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C.增加降水,调节气候D.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8、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⑤细胞。

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③②④C.⑤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⑤9、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A.子叶、胚乳B.胚芽、胚根C.胚根、子叶D.胚轴、胚芽10、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11、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食物丰富B.扩大生活范围C.树上天敌增加D.森林大量消失12、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13、下列哪种植物一般没有蒸腾作用?()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4、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B.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D.观察显微镜时,用一只眼看若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2.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片比陆地植物的叶片小,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素的影响()A.水B.温度C.土壤D.阳光3.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4.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A.B. C.D.5.图中(一)、(二)表示大豆种子萌发阶段,①~③表示相应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由胚芽和胚轴发育而来B.②和③都可进行光合作用C.(一)阶段种子需从外界吸收大量的有机物D.(二)阶段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6.以下分别是动物细胞分裂、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植物吸水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流程图,其中有错误的是()A.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开→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两个新的细胞B.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C.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叶片细胞D.饥饿处理→遮光处理→照光处理→脱色处理→漂洗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B.鹰获得能量最多的的食物链是草一►食草昆虫一►青蛙一►蛇一►鹰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8.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该食物网的消费者中,哪种生物灭绝一定会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A.乙B.丙 C.丁D.己9.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10.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衣藻、水绵都属于淡水藻类B.苔藓植物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C.卷柏、贯众属于裸子植物,可以药用D.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11.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所示)。

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1

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1

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1一、选择题1.科学家经过不断探索,直到18世纪才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D.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与合作2.如图为男、女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B.②为卵巢,它是胚胎发育的场所C.①为睾丸,它能分泌雄性激素D.②为睾丸,它能输送精子3.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B.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C.设置重复组可以减少实验误差D.食物燃烧时散失的热量不影响实验结果4.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

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A B C D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1钙铁缺乏症夜盲症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贫血症A.A B.B C.C D.D5.甲、乙、丙是三种等量食物进入消化道后,食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据图分析甲、乙、丙所含营养成分最多的依次是()A.蛋白质、脂肪、淀粉B.脂肪、淀粉、蛋白质C.淀粉、蛋白质、脂肪D.蛋白质、淀粉、脂肪6.下表是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从表中可得出的结论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入碘液1淀粉糊+唾液37℃不变蓝2淀粉糊+清水37℃变蓝A.唾液对淀粉有分解作用B.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C.淀粉酶只对淀粉有分解作用D.唾液分解淀粉不受温度的影响7.小明在吃葡萄时将核咽了下去,葡萄核在体内的“旅程”是()A.口腔→咽→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B.口腔→咽→胃→食道→小肠→肛门→大肠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8.如图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静脉中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入左心房B.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D.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9.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A.甲处血液鲜红,乙处血液暗红B.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C.甲处二氧化碳都在血浆中D.甲与乙相比,甲处有二氧化碳,10.如图中,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评(一)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评(一)

期末测评(一)一、选择题1.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后,移植到母体内继续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请问: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体的哪一部位(B)A.输卵管B.子宫C.卵巢D.阴道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C)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3.男子长胡须和声调变低对此起直接作用的是(C)A.促性腺激素B.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D.生长激素4.(荆门学业考)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B)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 ℃温水中保温5~10分钟5.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D)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6.下列组成人体的几个系统中,不直接参与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是(D)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7.(云南学业考)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右心房连肺静脉B.左心室壁最厚C.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D.主要由心肌组成,分为四腔8.(兰州质检)一位贫血患者突患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

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范围的是(B)A.红细胞、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C.血浆、白细胞D.血小板、白细胞9.(甘肃平凉质检)一位产妇因大出血需紧急输血,经化验该孕妇的血型为AB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只能输入AB型血B.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为其献血,但输入量不能过多C.绝对不能输入A型或B型血D.该孕妇经过输血治疗,血液总量恢复正常,此时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45%,这是一种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10.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分别是(A)A.肺静脉和肺动脉B.主动脉和上腔静脉C.上腔静脉和肺动脉D.肺动脉和主动脉11.人体因创伤出血时,有三种情况:①少量地渗出血液、②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③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

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A.听神经B.中耳C.鼓膜D.耳蜗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4、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肋间肌肉舒张B.胸廓容积减小C.肺内气压增大D.膈肌收缩5、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A.B.C.D.6、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7、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8、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

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10、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A.冬季叶片凋落B.植物种类丰富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D.终年高温多雨11、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B.胆汁C.胃液D.胰液12、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A.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B.夜盲症、坏血病C.脚气病、佝偻病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1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A.大鱼→小鱼→虾B.阳光→水藻→虾→小鱼→大鱼C.虾→小鱼→大鱼D.水藻→虾→小鱼→大鱼1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A.左下方变亮B.左下方变暗C.右上方变亮D.右上方变暗15、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16、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17、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A.光B.湿度C.温度D.空气18、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19、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A.胰液B.胃液C.胆汁D.唾液20、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21、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C.生物都能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食物链和食物网2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 .向日葵B .海马C .香菇D .烟草花叶病毒24、在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下列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是()A.唾液、胆汁、胃液B.胃液、肠液、唾液C.胆汁、肠液、胰液D.胰液、肠液、唾液25、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A.生物圈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近视患者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__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模拟题(一)
班级姓名成绩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其代号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每小题1
1、儿童经常食用鱼肝油和猪肝可以预防()
A、夜盲症和脚气病
B、干眼病和口角炎
C、唇炎和骨软化症
D、夜盲症和佝偻病
2、长期吃粗粮的人不容易得脚气病,是因为粗粮中含有丰富的()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
3、下列哪两种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①唾液;②胃液;③肠液;④胆汁;⑤胰液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③⑤
4、小丽最近总觉得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每立方米血液中有白细胞18000个(白细胞正常值为每立方米5000 ~10000个),这种现象说明小丽患()
A、炎症
B、营养不良
C、贫血
D、失血过多
5、在下列血管中含尿素最少的血管是()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肾动脉
D、肾静脉
6、下列哪种反射不是人生来就有的是()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强光刺眼,立即闭目
C、针刺手指,立即缩手
D、红灯停,绿灯行
7、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象,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A、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将富含蛋白质的牛肉[片分别投入盛有混合物的杯中,能很好地分解牛肉片的是()
A、胃液和胰液
B、胃液和肠液
C、胃液、胰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胰液
9、在一次郊游中,2名学生由于汽车颠簸出现晕车现象,你知道这与以下哪个结构有关吗?()
A、鼓膜和鼓室
B、耳蜗和前庭
C、前庭和半规管
D、听小骨和鼓室
10、分布于消化道外且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A、唾液腺
B、胰腺
C、肝脏
D、肠腺
11、若心脏内的一滴血液流经全身后又回到原处,所经历的正确路线是()
A、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下腔静脉
B、肺静脉→主动脉→肺动脉→下腔静脉
C、主动脉→下腔静脉→肺静脉→肺动脉
D、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下腔静脉
12、下列哪一项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A、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
B、大量使用化肥和有机农药
C、生活垃圾,汽车排放尾气
D、工厂排放的“三废”
13.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输给()A.鲜血和红细胞B.血浆和红细胞
C.血浆和白细胞D.鲜血和白细胞
14.正常人肾小囊内的液体中几乎不含有( )
A.尿素
B.水
C.蛋白质
D.无机盐
1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D.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
16.正常情况下,葡萄糖不存在于下列的结构中( )
A.血管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盂
17、某同学上腋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18、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胃溃疡、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肺结核、胃溃疡
B、肺结核、甲型肝炎
C、色盲、甲型肝炎
D、胃溃疡、色盲
19.小红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

这个食谱营养不够全面,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可以让这份食谱更为合理( )
A.素炒豆角B.牛奶C.排骨汤D.小米粥
20.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会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能致癌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B.尼古丁C.粉末D.一氧化碳
二、识图分析题(30分)
1、(7分)下面两个图分别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照相机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眼球的结构与装有胶卷的照相机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中,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是眼球结构中的;相当于照相机结构中的胶卷的是眼球中结构中的。

(2)想一想我们的眼睛,通常称为“眼白”的部分是,它的主要作用是,通常称为“黑眼珠”的部分,实际上是。

(3)当你看完电影走出影院门口后,眼球中的结构变化很大。

(4)小明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的看书,导致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他得了病,应配戴镜加以矫正。

2、(9分)右图中[B]表示人体中某部位的毛细血管(网),请据图回答。

(1)若[B]表示人体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
则[A]为,内部流动;
[C]为,内部流动。

(2)若[B]表示肾小球,则[A]为,
[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有一种物质的
浓度明显升高,该物质是。

(3)若[B]表示某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A]为,[C]为,[A]内血液到达[C]处颜色的变化是。

3、(9分)下图显示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一)和甲、乙两个人引用等量葡萄糖后,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二)请分析回答。

(注:正常情况下人血浓度为0.1%)
(一)(二)
(1)图(一)A、C、D、E中的液体是血液的是,是原尿的是
(2)图(一)中E处葡萄糖的含量比B处高,是因为
(3)图(一)中若在D处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有病变。

(4)有曲线图(二)可知,糖代谢不正常的是,患者因体内
分泌不足,而使血糖浓度过高,而图(一)中[ ] 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回血液,而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即为病。

(5)查体验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是因为
(人体一生理过程)。

4、(5分)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某小组同学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相同的玻璃缸2只分成A、B两组,各放入清水200毫升、少量的水草和5只大小相似的蝌蚪,每天同时喂食、观察记录。

方案一:A组的缸中每天加入5毫克甲状腺激素制剂。

B组不加药剂。

方案二:破坏A组蝌蚪的甲状腺,并且每天向缸中加入5毫克甲状腺激素。

B组蝌蚪不做处理。

方案三:破坏A组蝌蚪的甲状腺,并且每天向缸中加入5毫克甲状腺激素制剂。

破坏B组蝌蚪的甲状腺,不加入药剂。

请你认真、仔细地分析以上三种方案:
(1)三个方案中的对照组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你预期的三个方案中A、B组蝌蚪的发育情况为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哪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