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筋纹器及筋纹器的装饰
浅谈宜兴紫砂筋纹器茶壶

深可 浅 、 可粗可 细 ; 单人侧刀 法可刮可 划 、 乱刀 多变 : 啄砂 地等划 法 , 可呈 现彼此不 同的艺术效果 . 创造 出特有 的艺 术境界 。同时陶刻工艺与任何 一种艺术一样 , 以韵律为 要 上, 表现 形式 的笔法 、 刀法 、 章法 只是手 段 , 写神才 是衡 而
, 盖 嘴 的 把都必 须做 成 宜 兴紫砂茗 壶造 型体 系中最为 常见 的三种 表现形 式 配置合理 ” 这类壶 艺均要求 口、 、 、 、 使 这也使得 壶艺和 壶体与 为光 素器 ( 称光 货 ) 塑器 ( 称 花货 )筋 纹 器 ( 俗 、 俗 、 俗称 筋 筋 纹形 , 与壶 身的纹理相 配合 。 每一等份 、 每一壶 口半 圆 瓤货 ) 三种 , 它们并存 于世 , 相互 辉映 。 而其 中筋纹器 以其 壶 盖结合 上要求 如精密之 机械 . 线、 弧线等都 要计算 得十分精 确 . 工艺手 法 的严 谨程度 其 规 则 的纹理组织 、 分 匀衡 、 整协 调 、 条 顺畅 、 等 齐 线 自然 明 快、 具有 强烈 的节奏韵 律美 等特点 , 成为茗 壶艺术 中形 制 达 到 了无 比严 密 的 程 度 。 紫 砂 筋 纹 器 由 泥 片 镶 接 、压 筋 纹 、 据样板校 准 、 依 拼接而成 。这是独特 的成形手法 . 巧 工 丰 富 、 作 难 度 大 的一 个 艺 术 门类 。 制 筋 的前提 。有 “ 良工虽 巧 , 先器具 修而制 要 宜兴 得天独 厚 的紫 砂泥原 料具有 可塑 性强 、烧成 范 是制 作 “ 纹器 ” 之 筋纹 器 壶 制作 常用 工 具有 : 种样 板 、 各 凿 围 宽 、 缩 变 型 小 、 面 无 釉 、 骨 裸 露 、 雅 的肌 理 等 特 度 精 ” 名 言 , 收 表 胎 温
紫砂筋纹器简析

凸, “ 八” 、 “ 发” 为谐音 , 富于吉祥之寓意 内涵 。每瓤精。 I 细作 , 阗
名. . “ 菱花” 、 “ 合菊” 、 “ 半菊 ” 、 “ 菊形” 、 “ 葵式 ” 等为常见形式。 无论 润玉 沽, 规范统 一 , 既有苍劲刚遒 、 挥洒 自如 的风韵 , 亦有庄重古 是方 、 圆型 、 混合 型 , 均用筋 纹组成线条 , 盖与 口瓣瓣卡 甘 吻, 筋 朴 、 丽质天姿的风格 。《 瓜棱 壶》 继承紫砂传统 , 以壶 身 、 壶盖 、 壶
艺 术 广 角
文艺 生活 L I T E RA TU RE L I F E
2 0 1 1
紫砂筋纹器简析
路 亮 明
( 江 苏 宜兴 2 1 4 2 2 1 )
摘 要: 紫砂筋纹 器沿至清代 , 随着时尚 习俗的改变而改 变型制 , 无论是 方型、 圆型 、 混合型 , 均用筋纹组成线 条, 盖与 口瓣瓣相吻 , 筋纹表 达从盖顶端放射 到盖 1 3 ' , 再舒展过 渡至壶体 , 直至壶底 , 贯通一 气。瓣面大小如
n : 紫砂壶的造型 干变万化 ,其造型采用全 手T 的拍 打镶 接技法制作 的,这种成型丁 岂与世界各地 陶器成型方法都 不相
。
这是宜兴历代 艺人根据 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结构 和各式产 品
造 型要求所创造的。 清术时期有朋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 。 不论 网、 腰 网、 四方 、 六面 、 侧角 、 高矮 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 。 同时还为 造型的平 变化提 供条件 , 这 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 、 口盖 紧密 、 线条清晰等 ] _ : 艺特点。 壶盖 的制作最能显示出其 【 艺技术水平 。 肜壶盖能通转而不滞 , 准合 无间隙摇晃 , 倒 茶也没有落 帽忧 ;
浅谈紫砂造型艺术

收 稿 日期 :07-5 3 20- — l 0
重 。书画 、 雕刻 、 饰 、 装 铭文 等等 丰 富 的装饰 语 言 , 不 仅 仅深 深影 响 了紫 砂 花货 的发 展形 态 ,而 且 如今 连 光 器裸 体造 型 上 。也有 很 多工艺 师 加上 简 单 的 书法
众所 周知 。任何 事物 的艺 术表 现与 描绘 的复杂
化 容易 。 而复杂形 体 图案 的简 易化却 十分 困难 。 要用 简单 的艺术 语 言充分表 现复 杂形体艺 术 ,只用 技术 语言 那是远 远不够 的 。它所要 求 的是 艺术 创造 者广 博 的文化知 识与深 厚 的精 神涵 养 。 艺术 如是 , 紫砂艺
铭 文修 饰 ,诸 如这类 我们 不 能一 概地 把 它 们归 为 花
货 的范 畴 。 而更 多 的还 是体 现光 器 的裸体 抽 象 之美 ,
术 当然亦如 是 ,紫砂 艺术 中的光 器造 型充 分地 证 明
书法 铭文 之 类 的简单 修饰 只 是 使其 更 具 文 化气 息 ,
因此 它们更 多 的仍 是光器 类别 。那 么 紫砂与 书 画、 雕 刻 等其 它艺 术 的联袂 是从 何 时开 始 大规 模 的代 表 出 现 的呢? 们可 以追 溯 到清 代 中叶 , 我 由于 士 大夫 文人 钟 爱 紫砂 艺术 的风潮 出现 ,由此 文人 骚 客 开始 全 面
介 入 紫砂 艺术 的艺 术 创作 的合 作 。这 种 介入 不 是象
紫砂筋纹器的艺术表现力——浅谈《太极如意》的创作感悟

紫砂筋纹器的艺术表现力——浅谈《太极如意》的创作感悟许云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22(56)5
【摘要】筋纹器是表现紫砂壶线面结构之美的重要类型,蕴含着独特的中国古典理性精神。
《太极如意》一壶以筋纹工艺搭配如意装饰诠释吉祥寓意,情感深厚,并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
对此壶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其多层次的丰富的内涵进行揭示,能够说明紫砂筋纹器的艺术表现力。
【总页数】1页(P144-144)
【作者】许云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7
【相关文献】
1.浅谈紫砂筋纹器及筋纹器的装饰
2.紫砂筋纹形体与几何形体的结合——浅谈《筋纹掇球》的创作特色
3.论紫砂筋纹器通贯之变化——作品“官运亨通”创作感悟
4.论变化中的筋纹造型——浅谈作品"筋纹玉堂壶"的创作感悟
5.紫砂壶筋纹器的艺术魅力——《莲花》紫砂壶的创作感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紫砂“筋纹”的艺术美感

2 筋 纹器 的认 识
所谓 紫砂 陶有得天 独厚之优 , 应是指 其原料 细腻 、 可
纹 器 和 花 塑 器 , 一 种 类 型 都 有 其 独 特 的 特 点 , 器 与 方 塑性强 , 每 圆 器皿表 面无釉 、 胎骨裸露 。这些 都为造 型时线 面 器 完美 运 用 几 何 形 体 ,而 花 塑 器 则 是 将 自然 搬 进 了 紫 砂 明 暗 、 折 、 渡提 供 了有利 条件 , 转 过 同时也 为筋 纹效 果在 艺术 , 紫 砂 壶 充 满 生 活 气 息 , 时 感 受 到 艺 术 的 美 感 。 砂 器 中得 到 充 分 发 挥 和 运 用 的 机 会 。于是 , 代 人 就 顺 乎 让 同 历 筋 纹 器 的 _艺 难 度 不 输 花 塑 器 , 制 作 要 求 更 高 , 有 其 T 其 更 特殊 的艺术美感 。 自然 地 利 用 这 美 妙 的线 条 及 和 谐 的 切 割 手 法 把 砂 器 整 体
_
浅 析紫砂 “ 筋纹 " 的艺术美感
殷 惠娟
( 苏宜兴 江 24 2 ) 1 2 1
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 文 主要 阐述 了筋 纹 器 的特 点 , 本 以及 筋 纹 器 装 饰 的 特 点 。 纹 技 巧 实 际 上是 陶 筋
瓷 形 体设 计 中 的 凹 、 、 、 凸 软 硬线 角在 紫 砂 艺术 中的 运 用 。紫 砂 艺 术 也 必 然 能 在 点 、 、 线
容、 花枝 摇 窕的和顺 、 如其分 的均等 和吞 吐 自如 的变化 觉 上 得 一 种 有 节 有 序 、 缓 有 急 的 独 特 手 感 , 种 有 利 恰 有 这 为紫砂 艺术 的发展 和开拓起 到了承上启 下 、推波 助澜 的 于健康 的生理 上的舒适 , 必然导致欣 赏者 精神愉 快 . 而 从
论紫砂壶“风风火火”的筋纹艺术和文化内涵

-2020年12月第53卷第6期71论紫砂壶“风风火火”的筋纹艺术和文化内涵蒋华福(宜兴214221)摘要筋纹器在众多的紫砂造型之中比较独特,成型也非常考验紫砂艺人的经验和水平,每一囊的精细程度、充满韵律的节奏感、细节处理的严丝合缝等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一件完美的紫砂筋纹器具有非常迷人的魅力。
从整体上来看此壶“风风火火”,筋纹形态的塑造、规则的纹理组织,没有精湛的技艺很难做到等分匀衡和齐整协调,然而此壶如果上手把玩,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自然明快的线条带来的丝滑手感,具有强烈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如同风一般的来去自如和火一样的蓬勃热情,让人在喝茶把玩此壶的时候,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中不露痕迹但却令人钦佩的紫砂传统技艺和风风火火、不拘一格的筋纹艺术与文化内涵,我们现在生活中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需要一种风风火火的劲头,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和紫砂艺术的创作一样,需要以新鲜的感受来拨动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关键词紫砂壶;风风火火;筋纹艺术;文化内涵在江苏省南部有一座美丽的滨湖小城,它就是有着“中国陶都、陶醉天下”之美誉的宜兴。
也许是奇妙的缘分,上天把珍贵的紫砂泥料“五色土”赐予了勤劳善良的宜兴人民,他们用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赋予了紫砂以鲜活的生命。
在世世代代紫砂艺人的传承和创新之下,紫砂艺术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体系,成为了手工成型工艺的典型代表。
针对不同的器型,紫砂壶的成型有手工拍打泥片成型和镶接成型的方式,我们最为常见的紫砂圆器就是利用流畅的线条和空间几何的搭配来实现紫砂艺术的审美,还有就是横平竖直的线条营造出来的刚正不阿的氛围,让紫砂方器成为了茶座之上引人注目的存在,当然还有仿生花器和筋纹器的惟妙惟肖,让我们徜徉于大自然的悠然和惬意之中。
筋纹器在众多的紫砂造型之中比较独特,成型也非常考验紫砂艺人的经验和水平,每一囊的精细程度、充满韵律的节奏感、细节处理的严丝合缝等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一件完美的紫砂筋纹器具有非常迷人的魅力。
漫谈紫砂筋纹器之美

置 最 美 的泥 色 。比如 说 “ 卷葵 ” 墨 绿 的 成色 使 其 风 。
壶 看 起来 清 纯 而 细腻 . 加 上烧 成 中“ 粒 度 ” 面 再 颗 方 的考 虑 。 系 列 因 素 考 虑 周 到 以 后 , 出来 的壶 拥 一 烧 有 独 特 胎质 的肌 理效 果 . 从而 达 到美 妙 难 言 的艺 术
类 造 型 又 多 与 浮雕 装 饰 相 结 合 , “ 货 ” 花 , 取 花 之 融
合 二者 之长 。 而 不 俗 , 俏 丽 、 奇 雅 逸 紫砂 艺术 独特 的创 造 。这类 造 型历史 成功之
关 。筋 纹器 的主要造 型创 作 理念是 取 材 于 自然 生 物
色 可谓 色 彩 艳 丽 缤 纷 。 此 。 砂 筋 纹 必 然 拥 有 紫 因 紫 砂 材 质 色彩 美 .又 由于 紫砂 筋 纹器 形 态 多 姿优 雅 , 讲 求 淳朴 逸 秀 的风格 。故精 雅 之壶 须 精 细 之泥 , 由 此 红 泥 条 比紫 泥 圆条 优 胜 一 筹 , 因 壶制 宜 , 据 再 根 壶 体 造 型 特色 选 择最 容 易 体现 造 型风 格 的 泥 料 , 配
之形 态 . 主要 是 植 物 花果 . 依照 它们 的筋 瓤 、 理 而 纹 加 工提 炼创 作 壶体 造 型 , 因此 紫砂 筋 纹器 俗 称 筋 瓤 货 。简 单来 说 , 紫砂 筋纹 器 的创 作 构 思 是将 紫 砂 壶 的形 体 均匀 分 作若 干 份 。以生 物 自然 的筋 纹人 壶 。 组 成精 密 严格 的结 构 , 成 一个 完 美 的壶体 。整 体 形 而 言 .筋 纹 器壶 体 随 着造 型形 体 的 变 化 而 深 浅 得 宜, 纹理 清楚 , 有强 烈 的节奏 韵律 美 。 具 世 人说 紫砂 之美 , 于其 “ 、 、 、 、 ” 在 形 泥 工 款 功 五
浅谈紫砂的装饰及鉴赏

根据 造 型 艺 术 的 理 论 和法 则 , 都是有点 、 线、 面 组 红、 葵黄 、 梨皮 、 墨绿、 黛 黑等 。其 泥 料可 塑性 大 、 收缩 率 的结 构 中 , 成 , 并有壶身、 壶嘴、 壶把、 壶钮 的配置美系及 比例 、 轮廓线的 小, 窑 烧 后 因有 微 细 气 孔 可 以透 气 但 不 渗 水 , 肌 理 效 果 丰
成为“ 风雅 之 举 ” 。 从 古 到今 , 书法 家 、 画家 、 诗人 、 篆刻 家 装饰 砂壶 , 经 过 镌刻 金 石 韵 味 的文 字 图案 , 更 增 添 了紫砂 的 艺 术
紫 砂 壶 的装 饰 及 鉴 赏
如果说紫砂 陶土 的宜 陶、宜茶性 是得 之于造 化 的恩 泽 ,那么 紫砂壶所 展现给人 们的精 深技艺 则全是 历代 艺 人 的伟 大创 造 ,它 的成 形 方式 是 陶 瓷生 产 中绝 无仅 有
浅谈 紫砂 的装饰及鉴赏
徐六 明
( 宜兴 2 1 4 2 2 打身筒法是陶瓷生产中绝无
仅有 的, 紫 砂 茶 壶 既有 实 用 价 值 , 又 兼 具 观 赏 的艺 术 价
值, 当 然 这也 是 壶 艺 爱 好 人 士 欣 赏宜 兴 紫砂 的原 因 。
都使紫砂器皿蕴含着丰富的美感。 富. 充分显示 紫砂 陶土 的美感 潜质 , 是其他 任何 陶瓷材料 结构过渡等等 , 它 的装 饰 手 法 非 常多 样 , 如: 陶刻 、 浮雕 、 镶嵌 、 釉饰 、 描 无 可比拟的优质 陶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紫砂筋纹器及筋纹器的装饰
作者:眭龙俊
来源:《佛山陶瓷》2012年第09期
摘要:紫砂艺壶,它那千变万化的壶艺造型,是由它一整套独有的成形制陶工艺制成,这套成形制作工艺又是经历代艺人手脑并用,智慧劳动创造的结晶,是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精益求精的工艺制作技法。
关键词:紫砂壶;筋纹器;装饰
1 浅谈筋纹器
宜兴紫砂筋纹器(俗称筋瓤货),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与紫砂光货素器(俗称光货)、紫砂花货塑器(俗称花货)并存于世,相互辉映。
它造型创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瓤和纹理,经提炼加工创作,如瓜棱、菊花、玉兰和水仙等。
规则的纹理组织等分匀衡、齐整协调、线条顺畅、自然明快,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是茗壶造型艺术中具有代表性、形制丰富、影响较大的门类之一。
从明代董翰的“菱花式壶”、时大彬制“十八瓣瓜棱壶”、清代陈鸣远的“南瓜壶”到近代王寅春的“半菊壶”、“圆条壶”,乃至当代艺人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创造出来的一件件更丰富、更精美的筋纹器,无不体现出其艺术魅力。
此外,由于紫砂筋纹器在处理线角和锐钝时所产生出来的光影效果,以及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使欣赏者在触觉上得出一种有节有序、有缓有急的独特手感,这种有利于健康的生理上的舒适,必然导致欣赏者精神上的愉快。
紫砂筋纹器沿至清代,随着时尚习俗的改变而改变型制,包括方型、圆型、自然型、筋纹自然混合型、筋纹自然方型混合型等多种形式。
历史上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用壶有过精品,但大多佚名。
无论是方型、圆型、混合型均用筋纹组成线条,盖与口瓣瓣相吻,筋纹表达从盖顶端放射到盖口,再舒展过渡至壶体,直至壶底贯通一气、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肿、转角钝而不圆,呈现出匀称丰腴的宝相。
2 筋纹器的装饰
如果说筋纹器是紫砂艺术长河中的一泓清泉,那么筋纹装饰就是这一长河中随处可现的漪涟。
因为,筋纹装饰这一艺术手法作为紫砂器造型中的细部处理,它广泛地出现在壶盘、鼎等之中。
就壶而言,它也出现在圆器、方器、塑器之中。
若装饰圆、方器时筋纹的表现可以是变化万端的几何曲线,它的存在有利于几何形态的有机结合,即方、圆、梯形、三角形的形体变换、过渡、切割和堆砌,避免僵化、呆板;若与塑器结合,筋纹就表现为自由曲线,个性相对强烈。
它伸曲起伏、抑扬婉转、松驰急缓、富有韵律,与自然界的许多生动事物结合,淋漓尽
致地刻划和表现行云流水、风松雨竹、走兽飞禽,使它们物化为无声的诗、无彩的画,精彩纷呈。
综上所述,紫砂筋纹器的技艺实际上就是陶瓷形体设计中的凹凸、软硬线角在紫砂艺术中的运用,而紫砂陶的特异功能为这些线角的超常发挥提供了场所。
它被整体运用而成“器”;被局部应用便成“饰”。
为器者整体设计要求线条宽窄得体,线面转折明确,动态形象生动;制作时对“角”、“线”的处理要清晰,凹凸要相称,才会起到一种实体与空间互补的作用。
如作壶,则要求口盖准缝,既严密又“通转”。
所谓“通转”是指按外型的等分,任意转换方向都能合缝,且与整体协调。
为“饰”者要求服从作品的主调,线角处理的明、暗、宽、窄、凹、凸、收、放、动、静无不为衬托主题、表现主题服务。
通过严谨合理的装饰,使作品饱满且显得丰腴、挺拔中又露雄健,“光而不保”、“花而不俗”,使艺术的感染效果更为强烈。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