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同步练习题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1 沁园春长沙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沉浮.(fú)遒劲.(jìn)萧.瑟(xiāo)橘.子洲(jú)B.峥.嵘(zhēng)磅礴.(bó)愁.怅(chóu)沁.园春(qìn)C.沧.茫(cāng)遏.制(è)逶.迤(wěi)岁月稠.(chóu)D.百舸.(gě)碣.石(jié)寥廓.(kuò)竞.自由(jì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遍布) 怅.寥廓(惆怅) 谁主.沉浮(主宰)B.峥嵘..方遒..岁月(不平凡) 鹰击.长空(搏击) 挥斥(纵放、奔放)C.百舸.争流(船只) 万类霜天..(冬天) 中流击水..(游泳)D.风华..意气(同学们) ..正茂(青春年华)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 书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①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②,而且把红军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千古绝唱。
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③,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等,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毛泽东诗词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如《沁园春·长沙》。
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刻画④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美,抒发了一代伟人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壮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题第1课《沁园春长沙》习题训练

1 沁园春·长沙湖南炎陵一中1.选出加点字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百舸.(ɡě)携.来(xié)沧.茫(cānɡ)B.湘.江(xiānɡ)漫.江(màn)竟.自由(jìnɡ)C.怅.寥廓(chànɡ)峥.嵘(zhēnɡ)挥斥.(chì)D.方遒.(qiú)万户侯.(hóu)浪.遏飞舟(jié)答案:C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其中押韵的字是( )。
A.秋染透由B.头染透由C.秋头流由D.秋头染流答案:C3.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答案:D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答案:D5.默写填空。
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6.《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下列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多,“遍”字写出红之广。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沁园春长沙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携带(xié)峥嵘(zhēnɡ)挥斥方遒(qiú)B.上阕(juè) 阻遏(è) 百舸争流(ɡě)C.惆怅(chànɡ) 寥廓(ɡuò) 慷慨激昂(kǎi)D.百侣(lǔ) 橘子洲(jú) 沁园春(qìn)答案 A解析B项“阕”读què。
C项“廓”读kuò。
D项“侣”读lǚ。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1)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________。
(2)3月5日,国家财政部与国家商务部共同发布了热水器产品下乡的招标结果,樱雪集团________农村市场需求,量身定制的燃气热水器和储水式电热水器全线中标。
(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年内将出台《规范汉字表》,该表一经公布,我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将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和拣生僻字取名的现象将得到________。
A.拥戴吻合遏止B.拥护契合遏制C.拥戴契合遏制D.拥护吻合遏止答案 B解析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
拥戴:拥护推戴。
契合:符合。
吻合:形容词,完全符合。
遏制:制止,控制。
遏止:阻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1927年,毛泽东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指点江山,辨明方向,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B.钱钟书在青年时期就很书生意气,勇于臧否人物。
C.好的时评能激浊扬清,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
D.每到四月中旬,满山遍野的梨花就风华正茂地绽放开来,小村庄完全笼罩在一片白色的世界中。
答案 D解析“风华正茂”指风采才华正盛。
用来形容青年人,不可以修饰花的盛开情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由于对互联网购票方式不熟悉、票款支付不方便等因素,使不少旅客还是选择到火车站售票窗口及火车票代售点排队购买车票。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1沁园春长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一、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3题。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①。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②,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极目,放眼远望。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对仗工稳,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一方面说明了游泳的地点。
B.“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的描写,也显示出诗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C.“风樯动,龟蛇静”,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阕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用直接描写,通过神女的眼睛反映中国的巨大变化,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
2.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里,哪个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含义?(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4~5题。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进攻。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
这年农历九月初九,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而易老,天因无情而难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 1.1《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廖廓.(kuò)分.外(fèn)浪遏.飞舟(è)挥斥方遒.(qiú)B.沁.园春(qìn)百舸.(gě)峥.嵘(zhēng)风华正茂.(mào)C.岁月稠.(chóu)苍.茫(cāng)百侣.(lǚ)橘.子洲头(jú)D.怅.寥廓(chàng)颓圮.(qǐ)沉浮.(fú)激昂慷.慨(kāng)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
4.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象是染过一样。
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
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5.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二、默写6.名言名句默写(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沁园春长沙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A【同步达纲练习】基础知识强化: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廖廓(liáokuò) 百舸(ké) 碧(bì)透橘(jú)子洲B.苍茫(cāngmáng) 沉浮(fú) 携(xié)带竟(jìng)自由C.峥嵘(zhēngróng) 遒(qiú)劲挥斥(chì) 岁月稠(chóu)D.惆怅(chóuchàng) 遏(è)阻激(jī)扬万户侯(hóu)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第1课 沁园春 长沙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沁园春长沙(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què)空.白(kōnɡ)僧侣.(lǚ) 沁.人心脾(qìn)B.遒.劲(qiú) 峥嵘..(zhēnɡrónɡ)看.护(kàn) 百舸.争流(kě)C.重.阳(chónɡ) 碣.石(jié)中.伤(zhònɡ) 浪遏.飞舟(è)D.逶迤..(wēi yí) 气魄.(pò)尽.管(jìn) 稠.人广众(chó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火势蔓延漫无边际B.苛政如虎百舸争流道路坎坷沉疴痼疾C.苍茫大地苍海桑田天下苍生满目疮痍D.鱼翔浅底安祥自在材料翔实吉祥如意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B.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C.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 》同步练习(部分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部分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人教版高一上语文1沁园春·长沙一课一练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百舸争流怅寥廓挥斥方遒浪遏飞舟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子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透,百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底,万类霜天自由。
怅_____________,问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岁月_________________。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书生意气,挥斥方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当年万户_________________。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飞?识记下列名句,并口头创设运用这些名句的语境。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_____________,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类意象。
(2) 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该字主要统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这几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塑造形象。
(3) 阅读以下关于“秋"的诗句,比较它们和《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有何不同。
(1)红藕香残玉簟秋。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分析不当的项是A.词的上阕景中寓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湘.江/镶.嵌染.色/点燃.飞翔./享.受B.沉浮./符.合寥廓./括.号峥.嵘/征.兆C.茂.盛/藐.视挥斥./钥匙.僧侣./鲁.莽D.舟.船/周.详遒.劲/追求.遏.止/碣.石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xiāng/xiāng,rǎn/rán,xiáng/xiǎng。
B项,分别读fú/fú,kuò/kuò,zhēng/zhēng。
C项,分别读mào/miǎo,chì/shi,lǚ/lǔ。
D项,分别读zhōu/zhōu,qiú/qiú,è/jié。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丰功伟绩变本加厉B.苍海桑田苍茫大地融会贯通志大才疏C.百舸争流挥斥方遒待价而沽虎视眈眈D.鱼翔浅底层林尽染篷荜生辉流言蜚语思路解析:A项,“轻歌慢舞”的“慢”应写作“曼”;B项,“苍海桑田”的“苍”应写作“沧”;D项,“篷荜生辉”的“篷”应写作“蓬”。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庆祝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社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一群风华正茂....的老人积极参与活动。
B.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
C.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添枝加叶....。
D.毛泽东的词大多以翻云覆雨....的磅礴气势抒写革命豪情,意境雄浑优美,风格豪迈奔放,《沁园春长沙》就是这样的宏伟诗篇。
思路解析:A项,“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特指年轻人,此处对象用错。
C项,“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此处应改为“增砖添瓦”。
D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部分超大城市房价过高、一些地区商品房库存过多,这是目前各地各项相关政策的背景。
B.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C.无论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还是搏击长空的雄鹰、任意遨游的鱼儿,都是经诗人的眼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诗人的眼折射出来。
D.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思路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各项相关政策”前加上“出台”。
B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根据”或“显示”。
D项,搭配不当,应把“焕发”改为“散发”。
答案:C5.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主题。
在诗中,诗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隐喻人生之秋,透着一种苍凉之感。
唐代刘禹锡独辟蹊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人写秋景,继承了他的这种旷达情怀。
尤其在毛泽东的诗词中,秋景可谓气势磅礴,胸襟开阔,意象万千。
A.昂扬向上的新意境得以开辟B.开辟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C.昂扬向上的新意境得以开拓D.开展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思路解析:根据原文“唐代刘禹锡独辟蹊径”,主语是“刘禹锡”,由此排除A、C两项;B、D两项的区别在于“开辟”和“开展”,与“新意境”搭配应选“开辟”。
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完成第6~9题。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诗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看”字,总领以下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以下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思路解析:A项,“洋溢着诗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在前三句中没有体现。
答案:A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的“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应首先理解词语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思考其语境义。
参考答案:“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雄鹰在天空中翱翔的样子,给人以力量感;“翔”准确细腻地表现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8.上片“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片“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
此处使用“赋”的手法能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思路解析:“赋”往往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直接叙事、抒情。
在这首词中,这两组语句,还具有营造气势、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参考答案:诗人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先抒发了对美好秋景的赞美之情,然后回忆了“同学少年”的激情岁月。
这样写,使词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做铺垫。
9.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把握。
可从词中找出能体现抒情主人公形象特点的语句,然后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胸怀天下、视“万户侯”为“粪土”的青年革命者形象。
(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0~11题。
采桑子重阳①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①本词作于1929年10月。
这一年秋,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界,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一带,歼灭当地军阀,攻克了上杭,壮大了红军队伍,发展了革命根据地。
所以词中说“战地黄花分外香”。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有常,宇宙无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B.岁岁重阳——自然界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重阳节。
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黄花分外芳香。
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
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壮丽的秋光比柔和的春色更为宜人,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表现出诗人乐观的情怀、开阔的心胸。
思路解析:A项理解错误,词中并没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之意。
答案:A11.下片中的“不似春光”与“胜似春光”,是否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回答本题应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理由。
重点在于正确理解“不似春光”和“胜似春光”的含义,分析时结合作品的主旨及包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景色与春天的景色相比较为单调这一点而言的。
“胜似春光”是就秋天到处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
又加上红军打了胜仗,诗人看到“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3题。
水调歌头①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①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器重。
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
此词即作于其间。
12.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思路解析:回答本题,应先找出句中所采用的意象,结合意象的特点分析景象的特点。
可采用如下答题模式: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画面特点)的画面(景象)。
根据诗歌内容来看,此处写景实际是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参考答案: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
②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13.本词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思路解析:对诗人感情的把握,一要结合诗歌内容,二要注意联系诗歌背景资料。
本题中给出了注释,分析时应考虑这一内容。
参考答案: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对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
三、表达交流14.请仿照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其一)》的形式,以“书”为描写对象,另写一首。
山,书,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思路解析:回答本题一要注意句式、修辞与原句一致,二要注意所写内容与原文保持和谐一致。
答案:示例(1)(书,)争分夺秒细研读。
增才智,助我踏征途。
(2)(书,)纳玉藏金聚宝珠。
勤开采,富有世间殊。
15.某班要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现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用来渲染气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不少于100字。
思路解析:写开场白时应注意语句要流畅、有气势,还要紧扣朗诵比赛的主题。
参考答案:一代伟人毛泽东留给我们众多优秀的诗篇,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宏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声音还在耳边萦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雄心已上心头。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毛泽东,领略他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