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C30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过程(华新水泥粉)

合集下载

C30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出设计(h)

C30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出设计(h)

C30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原始资料: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强度标准差为5.0MPa 。

要求由机械拌和、振捣,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35~50mm 。

桥梁所在地属寒冷地区。

2) 组成材料为可供应强度等级32.5MPa 复合硅酸盐水泥,实测28d 抗压强度为36.8MPa ,密度为3.1×103kg/m 3;中砂,表观密度为2.65×103kg/m 3,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2%;粒径为5~37.5mm 碎石,表观密度为2.70×103kg/m 3,施工现场碎石含水率为1%;水为自来水。

设计要求:1) 按所给资料计算出初步配合比。

2) 按初步配合比在试验室进行试拌,调整得出试验室配合比。

3) 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设计步骤:(一) 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按题意已知: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为30MPa ,标准差为5.0MPa 。

则混凝土配制强度为f cu,o = f cu,k +1.645σ=30+1.645×5=38.225MPa2.计算水胶比W/B(1) 按强度要求计算水胶比 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为38.225MPa ,水泥实际强度为36.8MPa 。

本单位无混凝土强度回归系数统一资料,查表回归系数αa =0.53、αb =0.20,则水胶比为46.08.3620.053.0225.388.3653.0,=⨯⨯+⨯=+=b b a o cu b a f f f B W ααα (2 )按耐久性校核水胶比 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属于寒冷地区,查表,允许最大水胶比为0.50,按强度计算的水胶比能满足耐久性要求,所以水胶比采用0.46。

3.选用单位用水量m w0由题意已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30~5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37.5mm 。

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175kg/m 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 土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 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

3、碎石:5〜25mn合成级配碎石(5〜10mm 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

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

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 > fcu,k+1.645 S式中:fcu,0 ――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设计强度(MPaS――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 = fcu,k+1.645 (T = 30+1.645 X 5 = 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 = a X fb/(fcu,0+ aa Xa b X fb)式中:a a,a 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 ――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 X 0.75 = 35.3MPa 【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 X 0.8 X 0.98 = 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 0.53 X 35.3/ (38.2 + 0.53 X 0.20 X 35.3 )= 0.45。

W/B 0.53 X 36.8/ (38.2 + 0.53 X 0.20 X 36.8 )= 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寸,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寸单位用水量为:(180-90) /20 X 5+ 210= 232.5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混凝土应用环境和要求:在开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混凝土所应用的环境和工程要求。

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工程要求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2.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混凝土所应用的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细骨料和外加剂等原材料。

水泥的种类和品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

骨料和细骨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形状和大小等因素,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

外加剂的选择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入,如减水剂、增粘剂等。

3.设定初步配合比:根据选定的材料和工程要求,进行初步配合比的设定。

初步配合比一般是根据经验和试验数据进行确定,以满足工程要求和材料的可得性。

4.进行试验和调整:根据初步配合比进行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

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以达到预定的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

5.最终配合比确定:根据试验结果和调整,确定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

最终配合比是经过试验和调整后,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耐久性和成本等。

为了能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材料性能和工程要求。

另外,及时的调整和优化设计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环节,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中表现出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耐久性。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中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

通过科学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一、相关定义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构成材料的比例,即水泥、砂子、骨料、水等的比例关系,用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2.水灰比: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二、计算过程1.确定强度等级首先,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以C30为例,表示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为30MPa。

2.确定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灰比的选择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

以C30混凝土为例,一般水灰比范围为0.40-0.50。

3.计算水量根据选择的水灰比以及混凝土总质量,计算出混凝土中所需的水的质量。

水泥的含水量取决于水泥种类和品牌,一般为10%左右。

4.计算水泥用量由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根据规范计算水泥用量,公式为:水泥用量=混凝土总质量/(1+骨料用量系数+砂子用量系数+水用量系数),其中骨料用量系数、砂子用量系数和水用量系数分别为1.3、0.9和0.65.根据配合比确定骨料用量确定骨料的用量和比例,一般采用最佳配合法,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骨料的粒径和比例。

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的比值应符合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

6.根据配合比确定砂子用量确定砂子的用量和比例,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砂子的粒径和比例。

砂子的粒径要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

7.最后计算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出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和砂子用量之后,再根据已知的水、水泥和骨料的用量,计算出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计算过程只是基本的配合比计算,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设计。

三、四舍五入和调整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计算结果的四舍五入和调整。

根据规范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对于水泥的用量,可以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对于骨料和砂子的用量,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综上所述,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包括确定强度等级、确定水灰比、计算水量、计算水泥用量、确定骨料用量、确定砂子用量和计算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

C30混凝土的配置

C30混凝土的配置

c30混凝土配合比之设计步骤1.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计算试配强度(fcu,o)根据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计算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fcu,o:fcu,o=fcu,k 1.645×σ=30 1.645×5.0=38.2mpa(2)计算水灰比(w/c)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中公式计算混凝土水灰比为:w/c=(0.48×42.5×1.13)/(38.2 0.48×0.33×42.5×1.13)=0.50(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要求的70~90mm坍落度,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7.5mm依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又经多次试拌,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wo=175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根据单位用水量及计算水灰比w/c,代入公式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 mwo/(w/c)= 175/0.47=350kg/m3(5)确定砂率(βs)由碎石的最大粒径及水灰比,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选取混凝土砂率βs=33%。

(6)计算砂、石集料用量(mso及mgo)按质量法,假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ρcp=2400 kg/m3,将mco、mwo、βs 代入方程组:mso mgo=2400-350-175mso/(mgo mso)=0.33砂用量mso=619kg/m3,碎石用量mgo=1256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之将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均匀后,进行坍落度试验,测得坍落度为78mm,满足设计坍落度70~90mm的要求,工作性良好。

测得混凝土的密度为2450 kg/m3,根据规范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计算的配合比既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校正后的单位材料用量见下表3:表3:标号水灰比水泥kg/m3 水kg/m3 砂kg/m3 碎石kg/m3 砂率(%)c30 0.50 357 179 632 1281 33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c30混凝土配合比之按基准配合比水灰比为0.47为基础分别增加和减少0.03,即0.47和0.53,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即砂率分别为32%和34%。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

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

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

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

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

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

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

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 fcu,0 ≥ 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 fcu,0 = fcu,k+1.645σ = 30+1.645×5 = 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 = 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普通砼配合比设计

C30普通砼配合比设计

C30砼配合比设计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锦宏汇金时代广场》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确定。

一、设计依据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技术规范;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技术规范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技术规范;二、设计条件1、水泥:海螺有限公司生产的 P.C 32.5水泥,密度3.015kg/m32、碎石:石井生产的0.5~31.5mm碎石,堆积密度为1825 kg/m3,表观密度为2825kg/m3,含泥量为0.11%,针片状含量为3.1%,压碎值为10.1%3、砂:湘潭生产的机制中砂,堆积密度为1535kg/m3,表观密度为2675kg/m3,含泥量为8.6%。

4、水:当地生产生活用水6. 根据结构及施工条件的实际情况,坍落度选用75mm~90mm。

三、设计步骤1、计算试配强度:σ取5.0MPa 由式(3.0.1)得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2(MPa)式中:f cu.o—砼配制强度f cu.k—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1.645—强度保证率为95%时的概要率系数σ—强度标准差2、水灰比: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53×32.5/(38.22+0.53×0.20×32.5)=0.41查表5.1.2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式中:αa—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53αb—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20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3、确定用水量Wo查表5.2.1-1 查得:坍落度选用75-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用水量取205L。

4、水泥用量M CO按5.0.6计算得M CO= M WO /( W/C)=205/0.41=500kg查表3.0.4,得最小水泥用量为330Kg/m3,已满足要求,故水泥用量500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是根据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及其性能要求,以及混凝土的使用条件来确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过程。

配合比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C30表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强度等级是根据工程的要求决定的。

不同的强度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其用水灰比、水胶比、砂率、石率等参数也会有所不同。

2.确定材料的型号和特性: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水泥、骨料和水。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化学掺合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每种材料都有其相应的型号和特性,需要在配合比计算中予以考虑。

3.确定用水灰比或水胶比:用水灰比是指水和水泥质量比,水胶比是指总净水量与胶凝材料质量比。

用水灰比一般用于常规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而水胶比则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计算。

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用水灰比或水胶比。

4.选定合适的砂率和石率:砂率是指骨料中砂的质量分数,石率是指骨料中石的质量分数。

这两个参数的选取要根据宜配程度、工作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砂率和石率越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就会越高。

5.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用水灰比(或水胶比)、砂率和石率,可以计算出混凝土中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

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按照体积法或质量法计算,其中体积法是更常用的方法。

配合比中的各个材料用量之间要满足体积或质量平衡的原则,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总结起来,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过程包括确定强度等级、搜集材料特性、选定用水灰比(水胶比)、确定砂率和石率,最后根据以上参数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实际工程中,需综合考虑经济性、可操作性、耐久性、抗裂性等因素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配合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3、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下发的有关文件
二、技术要求:
1、强度等级:C30
2、工程部位:墩身、盖梁、盖板
3、坍落度:70~90mm
4、拌合方式:机械
5、捣实方式:机械
三、原材料:
1、水泥:华新水泥(恩施)有限公司华新堡垒牌 P.O32.5
2、砂子:利川鱼泉口国松石料厂生产的机制砂
3、石子:利川鱼泉口国松石料厂生产的5~31.5mm碎石(分级掺配使用)
4、拌合水:洁净的饮用水
5、外加剂:武汉浩源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FDN-5缓凝高效减水剂
6、粉煤灰:华能珞璜电厂 II级粉煤灰
四、设计步骤: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f cu,o=30+1.645×5.0=38.2Mpa
2、计算水灰比
W/C=a·f ce/(f cu,o+a·b·f ce)
=0.46×1.13×32.5/(38.2+0.46×0.07×1.13×32.5)
=0.43 (初步采用0.40)
3、确定单位用水量
根据坍落度及碎石最大粒径选取单位用水量m wo=205㎏/m3,减水剂减水率为18%,则实际用水量为205×(1-18%)=169㎏/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和粉煤灰用量
m co=169/0.40=423㎏/m3,粉煤灰取代率按15%、超量替代系数为1.2计算,则粉煤灰用量为m f=423×0.15×1.2=76㎏/m3,,则水泥用量为360㎏/m3
5、选取砂率
根据水灰比和碎石最大粒径,结合《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用人工砂应用技术规程》初选砂率sp=0.39
6、计算砂石用量
假定混凝土容重ρc,c=2440㎏/m3,根据m co+m f+m so+m go+m wo=ρc,c,
Sp=m so/m so+m go,计算砂子用量为716㎏/m3,石子用量为1119㎏/m3
确定初步配合比为:
m co:m f:m so:m go:m wo:FDN-5=360:76:716:1119:169:3.052
7、调整工作性,确定基准配合比
试拌25L混凝土拌合物,测其坍落度为90mm,容重为2440㎏/m3,和易性良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所以基准配合比确定为:
m co:m f:m so:m go:m wo:FDN-5=360:76:716:1119:169:3.052
8、保持用水量和砂率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34和0.44,其对应的配合比分别为:
m co:m f:m so:m go:m wo:FDN-5=410:87:691:1082:169:3.479
m co:m f:m so:m go:m wo:FDN-5=319:68:735:1149:169:2.709
经拌合测其工作性和容重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9、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采用水灰比为0.34、0.39、0.44 分别制作混凝土强度试件,标准养护至28d进行试压,其强度结果如下:
(2)根据28d抗压强度以及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m co:m f:m so:m go:m wo:FDN-5=360:76:716:1119:169:3.052
沪蓉西高速公路恩利段
十三合同段试验室
2006年8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