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必做】高中历史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选修4

合集下载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5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5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

学案5 专题学习总结[学习目标] 1.掌握孙中山革命一生中认识的四次转变、缔造民国、维护共和的史实,认识其为革命奉献一生的信念及斗争精神。

2.从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作”、“绝食祈祷”等斗争方式,了解甘地非暴力革命的特点及其作用。

3.从赶走外国侵略者、签订平等条约、成立共和国、进行全方位社会改革等各方面掌握凯末尔的历史贡献。

4.运用比较分析同时期不同国家民主革命道路的异同,认识近代化进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孙中山1.走上革命道路(1)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结果如石沉大海,从此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2)1895年,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了早期的革命活动。

2.组建同盟会(1)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姿态进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3.缔造民国和维护民主共和(1)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回到祖国,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在独立各省召开的临时大总统选举会议上,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辛亥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不懈斗争。

4.寻求革命的新出路(1)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1924年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2)中国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领导组建了黄埔军校和新式革命武装,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甘地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实践(1)在南非期间,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三“圣雄”甘地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4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三“圣雄”甘地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4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三“圣雄”甘地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4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思维激活年轻的甘地曾在南非工作22年,在这期间,他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你知道其思想的理论来源有哪些吗?提示:甘地把印度教毗温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并受索罗、托尔斯泰、鲁金斯著作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

自主整理一、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1.主要内容:暴力孕育暴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_______________;主张以仁慈改造人类,创造了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

2.最初实践(1)在南非的实践:投身于当地反对_______________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2)在印度的实践①1909年,甘地出版了《_______________》一书,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②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

为了使各派别和睦相处,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到各处访问,安抚人心。

③甘地认为,印度人民贫困的根源首先在于农村织布机的衰落,认为恢复传统的手工织布劳动是振兴广大农村的关键。

他倡导了_______________运动,并且自己身体力行,坚持纺线并身穿传统的土布衣服——“拖地”。

④为了争取印度的独立和民族的进步,甘地身穿“_______________步提高了他在国内的政治威望和影响。

二、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第一次(1)开端:1919年11月,甘地第一次提出了不与英国合作的“_______________”主张,号召开展不合作运动,并呼吁国大党响应。

(2)发展:1920年,国大党正式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其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

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

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

人教版选修四知识整理(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主题】亚洲觉醒指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它们的共性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一是反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

它们的个性是各国受本国文化传统影响,所选择的革命方式、革命道路和革命思想都体现着一些不同。

特别中国和印度,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这种影响更为强烈。

本单元两个人物,孙中山是中国中华民国国父,建国建制,并为国为制的维护斗争;甘地是印度国父,为印度独立建国做出贡献。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时代背景1.中国:①社会性质: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封建统治,两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②经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

③思想基础之一:孙中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如儒家思想、农民思想特别太平天国运动思想影响。

2.世界: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传播,启蒙思想等不断东传。

②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加紧对世界的瓜分,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

③孙中山一方面受西方资本主义学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

二、孙中山的经历(一)早期改良1.1866年出生在广东农民家庭:广东受资本主义影响早,使其更早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出生于农民家庭,使其对农民阶级等民生问题更有感触。

2.曾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3.在檀香山、香港等地求学,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眼界大开。

4.行医期间,认识到医国比医人重要,开始寻找救国道路,从事政治活动。

5.甲午战争前夕,上述李鸿章,提出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

表明此时他的政治思想属于改良,且以经济为主。

(二)领导辛亥革命1.创立政党: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①背景:A、孙中山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制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这标志他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

高二历史学案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家 (人教版选修4)

高二历史学案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家 (人教版选修4)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一课标要求(一)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二)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二、重难点解析1、孙中山一生的主要贡献孙中山一生的主要贡献按阶段可以分为四方面,即: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领导捍卫共和的斗争、倡导国共第一次合作。

(1)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1894年的上书失败和甲午战争的爆发使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1894年11月,在孙中山的努力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诞生了。

1905年,在孙中山的积极推动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定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即《民报》所解释的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进行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2)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清政府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1912年元月一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当选第一任大总统。

并主持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使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第一次伟大的历史巨变。

(3)领导捍卫共和的斗争中国民国成立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自1913年起,孙中山先后发起反袁专制的“二次革命”、反袁称帝的“护国运动”以及维护《临时约法》的两次“护法运动”。

(4)倡导第一次国共合作晚年的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再加上他不断斗争失败的经验教训,使他毅然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其“三民主义”思想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学习总结学案 4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学习总结学案 4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学习总结比较亚洲觉醒的先驱典题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渡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

材料二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因此我并不是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审题思路第(1)题,相似之处可以从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等方面分析。

第(2)题,二者的比较要从其指导思想、斗争方式、斗争精神、斗争过程中所体现的两面性等方面去分析总结。

答案(1)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2)同:都提出了指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三民主义和非暴力主义);斗争过程中都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都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异:孙中山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而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

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如下:1.明确比较对象。

首先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

2.明确比较方向。

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4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4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摘编自钱乘旦《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 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末尔为什么认为“土耳其的社会改革必须从服 装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末尔改革的政治前提,概括凯末 尔改革对土耳其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方面推动土耳其
命果实
晚年调解教派矛盾
前期对帝国主义本质 非暴力原则限制了群 政治和社会改革
局限 认识不清,对封建势 众运动的发展,对英 明显不彻底性,
力妥协
国抱有幻想
改革有一定的缺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影响
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方法·探究区例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和土耳其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两者共
有的特征是( )
①斗争矛头指向英国政府 ②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
③开展持久的武装斗争 ④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流程
12
变式训练 1.(2013·天津文综·11)凯末尔说:“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 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为此他 推行的改革有( ) ①废除政教合一 ②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③走苏俄发展道路
④大力发展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答案
12
2.凯末尔曾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
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这一想法的
措施包括( C )
①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 ②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③效仿

高中历史 专题4 亚洲觉醒的先驱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专题4 亚洲觉醒的先驱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考点1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1.投身辛亥革命(1894~1912年)(1)成立兴中会(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广州起义(1895年):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武装起义的第一步。

(3)成立同盟会(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内容对应的同盟会纲领思想内涵地位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分土地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补充、发展(5)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6)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2.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913~1922年)名称时间起因经过结果二次革命1913年宋教仁遇刺及“善后借款”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发表《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年段祺瑞出卖国家主权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借助西南军阀,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遭到西南军阀的排挤而失败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1922年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当选非常大总统,准备组织北伐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3.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1924年)(1)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3)组建黄埔军校:1924年广州。

(4)逝世:1925年3月12日。

———[名师点拨]—————————————————————————————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早年的国外生活和求学经历,使他萌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总结(四)一、孙中山—-中华民国“国父”1.孙中山一生的四大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早年的国外生活和求学经历,使他萌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2)从“改良”到“革命"。

上书李鸿章受挫,使他认识到清政府无药可救的腐朽本质,决心投身民主革命,以武力推翻清政府.(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多次民主革命的接连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必须寻求能够摆脱困境并推进中国革命的新力量。

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4)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孙中山开始革命时只反对封建清王朝,没有明确反帝,是因为对帝国主义仍抱有幻想.之后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这是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

2.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伟大功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专题学习总结
一、对孙中山与甘地的比较
二、亚洲觉醒时期的主要斗争类型及重要意义
1.类型
(1)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人民的起义。

如中国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斗争、朝鲜义兵运动。

(2)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如中国戊戌变法、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3)资产阶级革命。

如中国的辛亥革命。

2.重要意义
(1)亚洲的觉醒是近代亚洲人民反殖、反帝和反封建斗争发展的新阶段。

①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②它传播了民主思想,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③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了近代政党统治的道路,这些政党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体现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总趋势。

(2)亚洲的觉醒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标志着亚洲各国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变成反帝的重要阵地。

典题示例高三同学在学习20世纪亚洲近代史的时候,发现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在20世纪初,亚洲许多国家,如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具有相似的历史现象,即都诞生和涌现了“国父”级的伟大人物。

材料一
图一中国国父图二印度国父图三土耳其之父
材料二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三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和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1)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列举相关史实说出你的理解。

(3)东亚和西亚两位“国父”级人物对各自国家作出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审题思路第(1)问,从两个领导人面临的共同任务、职责和共同成就方面归纳即可。

第(2)问,结合甘地对印度民族独立做出贡献的史实来回答,注意史论结合。

第(3)问,结合所学
知识进行归纳即可。

答案(1)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都具有丰功伟绩和高尚人格魅力。

(2)甘地是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甘地组织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把毕生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

(3)东亚的孙中山:领导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张勋复辟,发起护国运动;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

西亚的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主持了社会改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和落后面貌,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对点训练(2018·上饶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度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

材料二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因此我并不是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答案(1)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2)同:都提出了指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三民主义和非暴力主义);斗争过程中都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都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异:孙中山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而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

解析第(1)题,相似之处可以从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持制定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等方面分析。

第(2)题,二者的比较要从其指导思想、斗争方式、斗争精神、斗争过程中所体现的两面性等方面去分析总结。

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如下:
1.明确比较对象。

首先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

2.明确比较方向。

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

3.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题目已经设立了比较点的按照要求比较即可;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的题目,要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设问的层次性等确定比较点。

事物(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影响等方面考虑,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其历史活动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去考虑。

4.组织答案。

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组织共同点(或相似点)的答案时,首先明确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等,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回答的是二者的共同之处。

对于不同点的答语也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在行文中也要加上“不同”等辅助性词语来强化答题的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