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介绍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介绍在我国性病管理中,性病包含有5中,其中常见的如梅毒、淋病、以及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而对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却不是很常见,很多的医院及医生还是用非淋这种不规范的名称来指代,但其实在我国规定的性病及传染病防治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已作为乙类传染病加以管理,并作为性病进行防治。
一、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流行形势沙眼衣原体感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极为常见,在很多国家,淋病的发病数逐渐下降,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数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约1.3亿例,在我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也是常见的性病之一。
随着近几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全世界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防控越来越重视,但在我国,由于一些医疗机构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的病例漏报错报,病例的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疾病状况,对疫情的估计也会严重不足,造成了防控和治疗中,会有很多问题出现。
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性病还是以梅毒为主,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所占的比例已经逐步上升,从检测点数据看,已经超过了淋病,成为占比第二的性病了。
在一般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也有着很高的发病率。
二、沙眼衣原体简介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它不能合成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质,与细菌有着广泛的相似性,该病原体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有细胞膜,其结构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膜非常相似。
根据侵袭力和引起疾病部位不同,可以分为沙眼生物型,和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LGV);根据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以分为19个血清型,沙眼生物型可分为A~K,Ba、Da、Ia 、Ja,LGV可分为L1-L3, L2a。
A,B,Ba和C型最常见引起沙眼,D~K型主要感染泌尿生殖道,L1, L2, L3型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发现:1907年,捷克哈伯斯忒特和普罗瓦采克在沙眼病人刮片发现胞内包涵体;分离:1956年,汤飞凡采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60周年);特征: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原体和始体)。
中国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4)

中国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4)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初发感染为女性宫颈炎和男性尿道炎,上行感染可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盆腔炎等,导致异位妊娠、不孕症等严重不良后果。
孕妇感染后可引起早产、出生低体重及新生儿肺炎。
由于病情隐匿迁延,很多感染者未察觉,更未得到治疗。
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研究资料,对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变化、临床表现分类、诊断与治疗证据和推荐、随访和判愈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反复修改,形成本指南。
临床表现初发CT生殖道感染引起男性尿道炎和女性宫颈炎,称为「普通CT感染」。
当CT从初发感染部位上行引发上生殖道炎症或出现持续感染及治疗抵抗,为「复杂CT感染」。
另外由于性行为方式的改变,初发感染也可以发生在生殖器外如直肠和口咽部等;或经产道引起新生儿/婴儿结膜、口咽及肺部感染。
1.普通CT感染(1)男性感染约有一半以上的男性感染者无症状。
有症状者表现为尿道炎:潜伏期1~3周,表现为尿道不适、轻微刺痛和痒感、尿痛。
部分患者晨起尿道口分泌物结痂,出现「糊口现象」。
偶有排尿困难。
检查可见尿道口有较稀薄的、乳白色米汤样分泌物。
量较少或仅见内裤污迹。
尿痛症状比较轻,有时仅表现为尿道的轻微刺痛和痒感。
典型者尿道分泌物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
合并淋病者在淋病治疗后可出现淋病后尿道炎。
(2)女性感染女性CT感染者约有70%以上无症状。
有症状者可出现下列表现:①宫颈炎由于常无症状,难以确定潜伏期。
可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排尿困难、非月经期出血或性交后出血及下腹部不适。
②尿道炎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排尿困难。
(3)生殖器外感染①直肠炎多见于MSM中。
可表现为直肠黏液性分泌物、直肠疼痛、便血或腹泻。
但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
基层适宜的沙眼衣原体检验技术

1 . 中 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南京 , 2 1 0 0 4 2 ) ; 2 . 江苏 省计 划生 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沙 眼衣原 体 是一 类 在 细 胞 内寄生 的微 生 物 , 引
从男 性尿 道或女 性宫 颈分 泌物标 本 中检测是 否
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它 可引起男性尿道炎、 附睾炎 , 女性宫颈炎、 盆腔炎 、 宫 内感染等多种疾病 , 尤其是在 与淋球菌等合并感染 时可加重疾病的发展并引起其它并发症。孕妇生殖 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可导致新生儿眼炎和肺炎 , 在孕 前优生健康检查项 目中进行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检
测方 法 , 如免疫 层 析法测 抗 原 。
1沙 眼衣原体感染 的实验 室检测技术
1 . 1细胞 培 养法 细胞 培 养 法 是 诊 断 沙 眼 衣 原 体 感 染 的 “ 金 标 准” , 优点是特异性接近 1 0 0 %, 缺 点是 敏 感 性 不 够 ( 6 0 %一 8 0 %) 。细胞 培 养 对 实验 室 技术 要 求 较 高 ,
二联检 测试 剂盒 供 应 。据 介 绍 , 仅 需 一 支 宫颈 拭 子 标本 , 在1 5 a r i n之 内可 同时得 到淋 球菌 、 沙 眼衣原 体
检测标本中沙眼衣原体 的核酸 ( D N A或 R N A ) 判断是否感染沙眼衣原体 。最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
为荧光 定量 P C R测 D N A, 该类 方法 的敏感 性 和特异
实验成本高且操作繁琐、 时间较长 , 需很好的实验室 条件及实验技术 。多用 于科学研究 , 用于临床诊断
检 测较少 。
1 . 2分 子 生物学 方 法
线为阴性 , 出现两条红线为 阳性 ; 乳胶法 以仅 出现一 条绿线为阴性 , 出现一条绿线及一条红线为阳性 , 结 果判读更易被基层技术人员所辨别 , 方便 肉眼判读 。 国内现 已有商品化 的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抗原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5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 O .16CHI NA FOREI GN M EDI CA LTREATM EN T综述衣原体(chl am ydi a t r ac hom at i s ,简称C T)是一类进化来源尚未明确、感染宿主广泛、致病症候复杂、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微生物。
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具有独特的二阶段生活方式,即细胞外感染期和细胞内寄生期,致使由其所引发的各种病症很难控制,衣原体特殊的生长条件和衣原体转化所需的遗传基础系统的缺少妨碍了对衣原体病原菌的深入研究。
为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衣原体能够转变进入以具有截然不同抗原外形为特征的持久稳固发育期。
1细胞水平的免疫机制1.1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机体感染衣原体后,首先反应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浸润,随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反应。
原发感染多仅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再次感染则会迅速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
中性粒细胞(Pol ym or ph nuc l e ar l e ukocyt es ,PM N L)/单核巨噬细胞系统:CT 感染后生殖道有广泛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在CT 感染的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最早在感染后第3天出现,到感染被完全清除后仍然存在。
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出现以前,中性粒细胞浸润对控制感染起重要作用,到了感染后期可能又与持续的免疫应答和反复感染有关。
中性粒细胞在炎性部位浸润后,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并能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当巨噬细胞的功能过度激活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这可能与CT 感染后所导致的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C.E.HOOK 等研究表明NK 细胞在感染直接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细胞内细菌的感染,有学者已经证明早期I FN -γ的升高是由NK 细胞产生,而不是来自T 细胞。
NK 细胞产生I FN-γ对早期感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疾病名】沙眼【英文名】trac...

【疾病名】沙眼【英文名】trachoma【缩写】【别名】chlamydi trachomatis infection;颗粒性结膜炎;沙眼衣原体感染 【ICD号】A71【概述】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ctrachomatis)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
全世界有3亿~6亿人感染沙眼,感染率和严重程度同当地居住条件以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是当时致盲的首要病因,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常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大大降低,但仍然是常见的结膜病之一。
【流行病学】1.传染源 患者及无症状病原携带者。
2.传播途径 通过眼→手→眼传播,可通过共用毛巾、洗澡用品或游泳池水污染等接触传播。
孕妇可能有宫内传播,产妇可经产道及产褥期传给新生儿,以产道传播最多见。
成人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3.易感性及免疫性 人群普遍易感,孕妇感染率高,据11544例孕妇调查,其中21%可检出抗沙眼衣原体抗体,尤以小于20岁和初产孕妇感染率最高。
4.地区分布 本病分布广泛,亚洲、非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全世界约有4亿患者。
美国调查材料,孕妇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44%,每年有300万~400万新感染者,试行对性活动期妇女进行常规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防治,可降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发病率。
日本对1993例孕妇调查,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率5.6%~11.8%,2%~20%的子宫内膜上可检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
前南斯拉夫材料认为沙眼衣原体是近10年对人类致病的重要病原体,引起沙眼,亦是性传播疾病的常见病原,1990~1995年对4299例妇女进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调查,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子宫内膜上的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率为19.83%,而认为子宫是性传播及围生期传播的主要场所。
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为地方性流行区,我国性病高危人群中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是20%~50%,某医院妇科门诊调查662例早孕妇女中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6.3%,与宫颈糜烂程度相关。
沙眼的几种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沙眼的几种治疗方法
导语: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眼睛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如果我们的眼睛出现了问题,那么不但容易影响到我们的形象而且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视觉,所以我们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眼睛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如果我们的眼睛出现了问题,那么不但容易影响到我们的形象而且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视觉,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旦我们的眼睛出现了疾病要及时去治疗,沙眼是常见的一种眼睛疾病,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沙眼的治疗方法。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潜伏期5~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
重症沙眼常发生后遗症与并发症,危害视力,常见的有睑内翻及倒睫、沙眼性角膜溃疡、上睑下垂、沙眼性眼干燥症、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和角膜浑浊。
1.药物治疗
沙眼衣原体对四环素族、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类抗菌药物敏感。
局部可滴用0.1%利福平或15%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晚上用四环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
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可口服多西环素或红霉素。
2.手术治疗
用于眼部并发症,如严重的内翻倒睫、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引起的化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相关性

HAINAN MEDICAL JOURNAL 《海南医学》2012年第23卷第11期Vol.23No.11June 2012作者简介:谢小惠(1989—),女,湖南省娄底市人,硕士在读。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相关性谢小惠综述;陈建林审校(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妇产科,湖南长沙410011)【摘要】沙眼衣原体是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可使人体生殖道感染,引起女性尿道炎、宫颈炎、慢性盆腔炎、输卵管性不孕、异位妊娠等。
沙眼衣原体感染人体后,宿主发生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一系列抗体,也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可以通过检测抗体与细胞因子及基因的多态性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
以下是对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输卵管性不孕的阐述。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女性不孕;抗体;细胞因子;基因多样性【中图分类号】R7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12)11—116—04Correlation between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and tubal factor infertility.XIE Xiao-hui,CHEN Jian-lin.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1,Hunan,CHINA【Abstract 】Chlamydia trachomat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s which could cause sexual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many other diseases in genital system,such as urethritis,cervicitis,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tubal factor infertility,ectopic pregnancy.Chlamydia trachomatis will induc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cell-mediated immune (CMI)responses in human.To diagnose such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ed diseases,the CT antibodies,cytokine genetic polymorphisms which are positive in the immunoreaction are studied.This paper reviews the advances in tubal factor infertility caused by chlamydia trachomatis.【Key words 】Chlamydia trachomatis;Female infertility;Antibodies;Cytokines;Genetic diversity·综述·近年来,女性不孕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不孕症的病因很复杂,包括输卵管因素、排卵障碍、子宫因素并变性疾病、免疫因素、宫颈因素等,其中输卵管因素在女性不孕症发生的病因中占首位,约30%[1]。
眼科沙眼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沙眼本病为一种常见的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如不积极防治,可发生许多合并症,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中医称之为“椒疮”。
多属脾胃湿热,外感风热邪毒,内外合邪,气血壅滞所致。
【诊断】1.初起可无特殊感觉,或仅有不同程度的发痒、异物感、流泪、畏光与分泌物增加,后期则刺激症状加重。
2 .上嗡结膜血管纹理不清,并有乳头肥大与滤泡存在,后期可出现条状瘢痕;角膜上缘有血管伸入为血管翳,渐向下方延伸。
3 .后期可产生倒睫、睑内翻、全角膜血管翳、泪道阻塞、角膜溃疡与眼球干燥等多种合并症,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
4 .沙眼分期沙I为进行期:即活动期,上险结膜乳头与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沙II为退行期:上睑结膜开始出现瘢痕,并渐增多,以至仅留少许活动病变。
沙In为完全结瘢期:上睑结膜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5 .沙眼分级病变面积<1/3睑结膜为'+病变面积在1/3与2/3之间为‘什",病变面积>2/3险结膜为“册6.记录时可分别写为:沙—沙I*,沙I”渺H*,沙II#,沙H#与沙IIL【治疗】一、辨证论治沙眼重症患者险肉红赤,颗粒较多,或胞睑厚硬,疙瘩不平,伴见够泪胶黏,病情缠绵,舌红苔黄者,可用之。
治法:清热除湿,凉血散瘀。
方药举例:桅子、连翘、黄苓、大黄、当归、赤芍、金银花各10g,红花、防风、枳壳各5g,白芷3g。
二、中成药重症用青麟丸,每次5g,日2次。
三、局部治疗1.平时可点八宝眼药,每日2〜4次。
亦可点斑马眼药水等,但需坚持使用。
2 .睑结膜乳头滤泡较多者,在1%地卡因液行表面麻醉后,用黄连水浸泡的乌贼骨(乌贼骨切成鸭舌形,表面磨平,约3.5CmXL5cm大,煮沸消毒后晒干,浸入黄连水内备用)轻轻摩擦局部,使滤泡略破,微出血为度。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涂抗生素软膏即可。
可数天进行一次。
3 .险结膜充血严重久而不退者,在1%地卡因液行表面麻醉后,用小刀或注射用的针头轻轻划痕,以出血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眼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导读:重症沙眼常发生后遗症与并发症,危害视力。
常见的有:1.睑内翻及倒睫:在沙眼的后期,病变可侵及睑板,因瘢痕……
重症沙眼常发生后遗症与并发症,危害视力。
常见的有:
1.睑内翻及倒睫:在沙眼的后期,病变可侵及睑板,因瘢痕组织收缩而变短,加之睑结膜,特别是睑板上沟部位因瘢痕而收缩,遂使睑板向内弯曲如舟状,形成典型的睑内翻倒睫。
倒睫亦可单独发生,乃由于毛囊附近受病变侵犯后产生的瘢痕所致。
倒睫的长期刺激,可使角膜浅层呈现弥漫性点状浸润,继而上皮剥脱,形成溃疡,称沙眼性角膜炎或沙眼性角膜溃疡,此时病人异物感、怕光、流泪、疼痛、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应及时作内翻矫正及电解倒睫术,以免造成严重的损伤。
2.沙眼性角膜溃疡:在血管翳的末端有灰白色点状浸润,一旦破溃,即形成浅层溃疡,这些溃疡可以互相融合,形成小沟状溃疡。
这种由沙眼血管翳所引起的溃疡,与倒睫所引起者,均称为沙眼性角膜溃疡。
前者以用药物治疗为主,后者应做手术矫正睑内翻倒睫。
3.上睑下垂:由于上睑结膜及睑板组织增生肥厚,使上睑重量增加;同时病变侵及苗勒氏肌和提上睑肌,使提睑功能减弱,因而发生上睑下垂,治疗仍以沙眼为主。
4.沙眼性眼干燥症:由于结膜表面瘢痕化,将结膜的付泪腺及杯状细胞完全破坏,泪腺排泄管在上穹窿部的开口也被封闭,粘液和泪液完全消失,结膜及角膜变干燥,严重时结膜角膜呈弥漫性实质性混浊,上皮角化、肥厚,形似皮肤、视力极度降低,此时应点鱼肝油或人工泪液(含有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tose)以减轻结膜、角膜干燥。
或行泪小点封闭术,以减少泪液的流出。
5.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沙眼衣原体侵犯粘膜,可引起泪小管阻塞,或鼻泪管阻塞,进而形成慢性泪囊炎。
6.睑球粘连穹窿部结膜因瘢痕收缩而缩短,尤以下穹窿部
为显著,甚至穹窿部完全消失。
当牵引下睑时,在眼睑和眼球间可见有垂直的结膜皱褶,称为睑球粘连。
7.角膜混浊重的角膜血管翳常遗留角膜混浊。
睑内翻倒睫
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角膜溃疡等也可致角膜混浊。
若有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角膜溃疡并穿孔,则可严重地影响视力,甚至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