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晚唐诗人杜牧:晚唐诗歌的别样美丽——小李杜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杜牧ppt课件

杜牧ppt课件
13
杜牧的诗以俊爽豪宕、雄姿英发的风格卓 立于晚唐诗坛,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 邈。”
——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
14
如何鉴赏怀古咏史诗?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 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 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 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 匙。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20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唐明皇在华清为搏杨贵妃一笑,让人送来 荔枝。
B 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 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 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唐玄宗和杨贵妃骄 奢淫逸生活的批判。
▪ “一骑红尘妃子笑”
▪ 形象地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构成
鲜明的对比,就收到比直抒己见更强烈的
杜 牧 诗 三 首
1
走进作者
▪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 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 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 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 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 施展抱负。
17
咏史诗鉴赏步骤:
▪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
忧天下——明世) ▪ D、写作技巧?
18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

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

文的作用。
2021
23
❖ 第三、四句是就“近酒家”所见的景况而发 出的议论和感慨。第三句表面上是责备歌女, 实际上是谴责那些达官权贵的听客们。第四 句点出歌女所唱的曲子是陈后主所作的亡国 之音。两句运用了曲笔的写法,寄托了对晚 唐社会现实的深沉忧患。
2021
24
❖ 3.诗歌的构思精巧别致。前两句写景,后两 句寄慨,即景而生情,自然成章。但是其写 景和寄慨以都采用了倒写的手法,显得十分 别致,而“近酒家”又起到了钩连上下文的 作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
3
泊秦淮
之中。他的诗歌作品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与晚唐气象紧密结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合,同样也体现了诗
4
山行
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神。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政治咏怀诗
❖ 咏史怀古诗
❖ 写景纪行诗
❖ 妇女题材诗
2021
9
杜牧诗歌 ●咏史怀古
2021
10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 长安回望绣成堆,
❖ 山顶千门次第开。
❖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2021
11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
17
❖ 这首诗具有史论色彩:
❖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事迹的慨叹,认 为周瑜是侥幸成功。也有人认为杜牧此诗并 非贬周,而是感叹人生中只有具备一定条件 才能成就大业。
2021
18

《走近诗人:杜牧》课件(共54张PPT)

《走近诗人:杜牧》课件(共54张PPT)

《江南春》
诗歌大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①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③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⑤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⑥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⑦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小学已学,略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作背景】 一说杜牧来到江南(江苏江阴),看到春天的
江南,烟花细雨,独特而迷人,诗人沉醉其中, 不禁写下了这首诗。
二说当时皇帝过度提倡佛教,削弱了政府的实 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杜牧这年来到江南,不 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 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所以写下这首诗委婉地劝诫唐朝统治者。
高门望族、书香世家、官宦世家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节选) 旧第(指杜佑的府宅)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指《通典》)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少年杜牧的人物小标签: • 皇城土著,有房有钱有权有文化; • 聪明肯努力,“别人家的孩子”; • 关心国事,《孙子》注解,策论咨文。
《赠终南兰若僧》(课外) 家在城南杜曲旁, 两枝仙桂一时芳。
诗歌大意
我家世代居住在长安城的南边,我一年之内既考中进士,又通过吏部考试登科。
禅师都未知名姓, 始觉空门意味长。

杜牧诗词PPT课件

杜牧诗词PPT课件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杜牧的生平与文学成就
01
详细介绍了杜牧的生平经历、文学创作背景及主要成就,使学
员对杜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杜牧诗词的艺术特色
02
从题材选择、意境营造、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了杜牧诗词的艺
术特色,使学员领略到杜牧诗词的魅力。
杜牧诗词的代表作赏析
03
通过对《泊秦淮》、《江南春》、《赤壁》等代表作的赏析,
《阿房宫赋》
此赋以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分析,揭示了统治者骄奢淫 逸、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行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 。
03
CATALOGUE
杜牧诗歌主题探讨
咏史怀古类诗歌内容及意义
内容
杜牧的咏史怀古类诗歌,如《赤壁》、《泊秦淮》等,通过描绘历史遗迹、缅怀历史人物,表达了对 历史变迁的感慨。
意义
这类诗歌借古讽今,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深切忧虑,同时也展现了杜牧深厚的历 史文化底蕴。
山水田园类诗歌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杜牧在仕途坎坷、人生失意之际,常常 寄情山水,创作了大量山水田园类诗歌 。
VS
情感表达
这类诗歌以清新自然、恬静淡雅的笔触, 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秀美风光,抒发了诗人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杜牧的爱情闺怨类诗歌,如《秋夕》、《赠别》等,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爱 情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歌特色
这类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展现了杜牧诗 歌的婉约风格。
04
CATALOGUE
杜牧诗歌艺术手法剖析

《杜牧诗5首PPT优秀课件

《杜牧诗5首PPT优秀课件

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
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
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
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
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
一格。 2021/6/3
3
咏史诗鉴赏步骤:
▪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 C、诗人写作的目的? ▪ D、写作技巧?
B、2021为/6/3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20
词句注释 ⑴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⑵壮士:指项羽。 ⑶中原一败:括项羽垓下之败。 ⑷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 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⑸肯:岂肯,怎愿。卷土来:即卷土 2重021/6来/3 。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21
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
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
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
乎20!21/6/3”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14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
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 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 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 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 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
2021/6/3
19

杜牧ppt优秀课件

杜牧ppt优秀课件

杜牧与白居易
总结词
相似之处多
详细描述
杜牧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都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在诗歌风 格上,杜牧和白居易都有细腻、婉约的一面,但在表达方式上,杜牧更加含蓄、内敛, 而白居易则更加直白、通俗。此外,杜牧和白居易的诗歌主题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涉
及到历史、政治、人生等方面。
05
杜牧ppt优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杜牧简介 • 杜牧的诗歌风格 • 杜牧的代表作分析 • 杜牧与其他唐代诗人的比较 • 杜牧诗歌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01
杜牧简介
杜牧的生平
杜牧出生于公元803年,是唐朝 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
他的家庭背景优越,自幼受到良 好的教育,表现出卓越的文学天
赋。
杜牧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任 多个重要职位,为唐朝的发展做
出了贡献。
杜牧的文学成就
杜牧的诗歌以内容广泛、风格 多样而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 抒情、叙事、讽刺等多个方面 。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深受后人喜爱和传颂。
杜牧的诗歌在唐朝文学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牧的影响和地位
杜牧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被广泛传承和 发扬。
社会批判
杜牧的诗歌中还包含对社会现 象和问题的批判和反思,揭示 社会现实的弊端和矛盾。
自然描绘
杜牧的诗歌中也有很多对自然 景物的描绘,通过对自然的赞 美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
往和追求。
03
杜牧的代表作分析
《赋别》
总结词
离别之痛,深情厚意
详细描述
此诗以女性口吻,写与情人分别时的痛苦之情。诗中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 过描写离别的场景,表达出深沉的情感。

《走近诗人杜牧》课件

《走近诗人杜牧》课件

《走近诗人杜牧》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走近诗人:杜牧”一节。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深入学习杜牧的诗歌艺术特色,分析杜牧诗歌的意境和哲理,解读杜牧名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杜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了解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杜牧诗歌的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感受杜牧诗歌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名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解读。

难点:杜牧诗歌的意境和哲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杜牧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介绍杜牧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杜牧诗歌奠定基础。

3. 分析杜牧诗歌艺术特色: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例,分析杜牧诗歌的意象、意境、哲理等,让学生感受杜牧诗歌的魅力。

4. 课堂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杜牧其他名篇,分析其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5. 例题讲解:讲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题目、作者、背景、内容、主题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杜牧生平及其创作背景2. 杜牧诗歌艺术特色意象意境哲理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阅读杜牧的其他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

(2)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例,谈谈你对杜牧诗歌的理解。

2. 答案:(1)杜牧的其他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2)学生对杜牧诗歌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李杜画像》PPT课件

《小李杜画像》PPT课件

銀河吹笙
悵望銀河吹玉笙,樓寒院冷接平明。重衾 幽夢他年斷,别樹羇雌昨夜驚。月榭故香 因雨發,風簾殘燭隔霜清。不須浪作緱山 意,湘瑟秦簫自有情。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 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3、李商隐咏史诗的隐晦
隋宫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
宫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龍池 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鼔聲髙衆樂停夜。夜半宴歸
大唐王朝深切的挽歌----小李杜
小李杜画像 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羣 刻意傷春復傷别,人間惟有杜司勲
一、李商隐与杜牧的诗歌分类 一 政治诗 二 咏史诗 三 抒情诗
总体风格 李商隐缅邈 杜牧俊爽
唐詩不可注也詩至唐與選詩大異說眼前景用 易見事一注詩味索然反為蛇足耳有兩種不 可不注如老杜用意深婉者須發明李賀之譎 詭李商隠之深僻及王建宫詞自有當時宫禁 故實者並須作注細與箋釋
茂元愛其才,以子妻之。茂元雖讀書為儒,然本 将家子。李徳裕素遇之,時徳裕秉政用為河陽帥。 徳裕與李宗閔楊嗣復令狐楚大相讐怨,商隠既為 茂元從事,宗閔黨大薄之。時令狐楚己卒,子綯 為員外郎,以商隠背恩尤惡其無行。俄而茂元卒, 來遊京師,乆之不調。(旧唐书卷一百九十)
李商隐,字義山,懐州河内人,或言英國公世勣 之裔孫。令狐楚帥河陽,竒其文,使與諸子游。 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廵官,嵗具資裝,使隨計 開成二年,髙鍇知貢舉,令狐綯雅善鍇,奨譽甚 力,故擢進士第。(新唐书卷二百三)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屬文。太和二年韋籌榜進士 與厲止同年。初未第來東都,時主司為侍郎崔郾。太學博 士吳武陵䇿蹇進謁曰,侍郎以峻徳偉望為明君選才,僕敢 不薄施塵露。向偶見文士十數輩扬眉扺掌共讀一巻文書, 覽之乃進士杜牧阿房宫賦。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巻搢笏朗 誦之。郾大加賞曰,請公與狀頭。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 即請第五人更,否則請以賦見還,辭容激厲。郾曰,諸生 多言牧踈曠,不拘細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後又舉 賢良方正科。後人評牧詩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謂圓快 奮急也。牧美容姿,好歌舞,風情頗張,不能自遏。時淮 南稱繁盛不減京華,且多名姬絶色,牧恣心逰賞。(唐才 子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先是写春到江南 ,莺啼婉转 ,红花绿叶,交 相辉映,水村山郭,酒旗飘扬。在细雨濛濛 、 烟霏云敛的江南 ,兀立着一座座雄伟壮丽的 佛寺。而今,留下来的南朝佛寺成为衰败历史 的见证,在风雨的剥蚀下点缀着江南春光,聊 供人们凭吊和游览。同时也使人联想到唐王朝 崇信佛教导致衰败的现实,讽谕之辞含蓄地脱 颖而出。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正 是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 情景。这探使身后扬起的滚滚黄尘,是迷人 眼目的的烟幕,又象征着叛乱即将爆发的战 争风云。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 来”两句,不着一字议论,便将玄宗的耽于 享乐、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
咏史怀古、讽谕时政
1、为历史翻案 2、因古迹感叹 3、借古事讽今
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牛李党争,朝廷无能,文人士子怀有中兴的梦想。
写作特点:选取历史的某个镜头作为切入口,再 深入挖掘,暗喻讥讽。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思考:对比三首诗看待项羽乌江自刎的观点有什么不 同,他们各自的角度是什么?(从本诗出发)
(1)答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 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2)、 答案: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 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 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 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早雁象征着什么?
走进晚唐诗人杜牧
晚唐诗歌的别样美丽——小李杜
读懂杜牧 结交千古朋友
年少轻狂、放荡不羁 即景咏物、情深意长 咏史怀古、讽谕时政 怀才不遇、笑看人生
年少轻狂、放荡不羁
遣怀
(怀是指什么思想感情?)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 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二句写放浪形 骸,沉湎于酒色。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 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 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三句写留连美色 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四句写觉醒 后的感伤,一生功名未就,仅存青楼薄幸之名。 自嘲自责,抑郁诙谐。
即景咏物、情深意长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以“霜叶”同江南的二月花相比,一 个“红”字准确地绘出了枫叶经秋时如丹 似醉的娇艳,给“寒山”笼罩出一片热情 的火焰,一扫历代咏秋诗中充斥的悲秋伤 逝、萧瑟冷落之习气,别具一格。
清明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犹唱 ”二字上溯历史 ,说明沉缅酒色的 挥霍者古已有之 ;下照现实 ,揭示了当今 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 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 不堪设想。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早雁 杜牧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 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假使当年东风 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 锁闭在铜雀台中。 这两句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曹操的文 才武略并不逊于周瑜,就军事力量而言也远远 超过孙刘联军,赤壁一战,曹军败北,周瑜不 过是有东风之助而成功,不能以一战而论成败。
赠别(其一) (表现手法)
多情却似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是诗人在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 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将本来无知的 蜡烛人格化 ,赋予它人的感情,将眼前蜡 烛的形象与黯然销魂的离人形象融为一体。 这首诗成为惜别伤离之作中的独特佳作。
寄扬州韩绰判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杏花村。
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 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前抑后扬, 对比交错,相映成趣。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大概写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 址而兴吊古情思。前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 华,今已不见;二句写人事虽非,风景不 殊;三、四两句即景生情,听到啼鸟声声 似在哀怨;看到落花满地,想起当年坠楼 自尽的石崇爱妾绿珠。句句写景,层层深 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写景意味隽永, 抒情凄切哀婉。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赏析: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对扬州美丽风光
和游乐生活的眷恋。诗末表现了深深的惆怅情思, 引人遐想。
秋夕 (氛围:冷暖?)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是一首描写宫女秋夜怨思的绝句。通 过对初秋之夜身处皇宫深院的宫女百无聊赖的 心理和动作,表现女性对爱情和幸福的挚着追 求与向往。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 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 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 待临幸,以天阶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 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