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颂

合集下载

保卫黄河:中华民族的精神颂歌

保卫黄河:中华民族的精神颂歌

保卫黄河:中华民族的精神颂歌保卫黄河:中华民族的精神颂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发展。

然而,黄河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保卫好黄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

黄河,长约5,464公里,流经中国境内九个省区,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之一。

黄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为近1亿亩农田灌溉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是中国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长期以来,黄河在决堤洪水、水土流失以及污染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黄河的决堤洪水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沿岸居民安全的一大难题。

黄河流域多山险峻,降水集中,每年的雨季来临时,洪水泛滥成灾,给沿岸居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黄河的水库建设和调度管理,整治河道,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沿岸居民的安全,保护好黄河的绿水青山。

其次,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土壤质量急剧下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变差,造成了农田的沙化和退化,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黄河流域的土壤保护,加大对水土保持治理的投入,通过修复沟壑、建设水库、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恢复和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最后,黄河的污染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由于水源的污染,黄河的水质一直堪忧,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加强黄河水环境的监管,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水污染治理,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优质的水资源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保卫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黄河保护工作,共同为保护好黄河、传承好中华文明作出我们的贡献。

中国精神颂

中国精神颂

传承中国精神许多年以前,刚刚学会讲话父母教会我两个字—中国中国的“中”中国的“国”“中国”是什么?父母说:“中国就是你的祖国,就是你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

”后来,我懂了,中国就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56个民族,13多亿儿女的母亲,她拥有璀璨的传统历史,拥有辉煌的四大发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在经历战争蹂躏之后她将辉煌腾达,勇往直前,带着她的子女奔向世界前沿。

中国,我们伟大的母亲,拥有深远的历史由来。

从初始的上古时代,三皇五帝开辟了部落联合,形成稳定的华夏民族。

到后来夏、商、周以及秦汉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构成了中华民族。

由孙中山提出的“五族共和”,使中国境内各民族得到认识上的统一,由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抗争争取国家统一和平形成了伟大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华美德,中国精神。

在华夏大地,这篇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

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追求高尚人格的民族精神,屈原上下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忧国忧民,苏武“执汉节牧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一批批仁人志士的关心社稷的爱国民族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这些都是中国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它们是中国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支柱。

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统一,他们浴血奋战,为祖国的统一不惜牺牲生命,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颂歌。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

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

挺起民族的脊梁

挺起民族的脊梁

挺起民族的脊梁——读《中国精神颂》有感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哎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在承载了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华夏大地上,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

她,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目标的中华民族精神,她,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中坚力量,是支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脊梁!那何谓民族精神呢?何谓中华民族精神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民族凝聚力、融合力和向心力的根基,也是民族凝聚力、融合力及向心力之间的纽带。

她是由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民族品格、民族传统和价值观念组成的。

她是心理意识和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精华部分,是民族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她代表着整个民族文化和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她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具有以凝聚民族团结,推动民族进步为特征,她是凝聚炎黄子孙的永恒的精神纽带,成为民族生存、发展、进步和繁荣的重要支柱和强大动力!回望历史的长河,无数的先贤哲人,仁人志士名垂青史,他们用自己的赤胆忠诚和满腔热忱捍卫着我们不屈的民族,他们,挺起中华的脊梁。

《周易》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精髓。

我们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有“民贵君轻,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也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价值取向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豁达胸怀,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浩然正气;更有勤劳勇敢任重道远的民族风格,有砥砺品学,上下求索的民族气质,也有抗击强暴,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及清正廉明,言行一致和实事求是的道德追求。

中国魂

中国魂

中国魂中国是一个有精神的国家,中国的精神就是一脉相承的中华名族精神。

在连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名族精神,一个国家也应该有自己的精神。

精神对于国家来说就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如同行进队伍中的旗帜。

读了《中国精神颂》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不禁为革命前辈忠贞不渝、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感动。

在那各种难熬的酷刑下,却没有使意志刚强的方志敏屈服,他毅然在牢房里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作品;可怕的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中,九岁的林浩在自己面临着生死关头的情况下。

为屑一顾地第一线抢救了一位受伤的男同学和一名昏倒了的女同学。

有人访问,他便以稚气的声音告诉别人他是班长;位天中国湖南省新化县的罗盛教为村里的孩子们制造了战争间隙的平静。

他见河中一声脆响,裂开了一个大窟窿,毫不犹豫在棉衣,跳进了使人不寒而粟的湖水中,抢救了一位朝鲜儿童崔莹;勤劳勇敢的李时珍花了二十七年的功夫写下了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詹天佑成功修建京张铁路,给遭受欺凌的中国人民看到了生存的曙光,重获奋发图强的信心他们身上都具有着勤劳、勇敢、善良、报效祖国,为祖国被外国人欺凌而感到愤慨的精神。

在我的生命里,具有中国精神的人很多,疼爱我的奶奶就是其中一个。

奶奶一生贫寒,每每吃饭总会一粒不剩,总是怕浪费,但是我的奶奶是最善良的,每每遇到可怜的人,她都会前去帮助或施舍。

在日常生活中,别人给奶奶好吃的,她总是会等我放学后,留着给我吃。

可是我总是那么不懂事,不知道退位让贤,让给奶奶吃而自己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每每这时,奶奶总会走过来亲切地说:孩子,慢着点吃,吃了以后就会没了的。

我却只好真人不露相,装成一幅细嚼慢咽的样子,心里却有点埋怨奶奶。

一次,奶奶给我带回来一个面包。

路上被轧成了粉沫,不懂事的我觉得不好吃,却在奶奶不注意之时,扔进了垃圾箱。

在现在我看来,我知道这全都是我的错;我之前应该把好吃的让给奶奶,要尊敬老人,也不应该乘奶奶不注意进,把不爱吃的面包扔进垃圾箱,我内心感到愧疚。

中国精神颂作文

中国精神颂作文

中国精神颂【1】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大国。

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全国警方严抓毒品犯罪;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被外国侵略者到人民子弟兵严格防守边境。

中国走过了多少不平凡的岁月,经历了多少场毁灭性的灾难,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克服了各种困难,重新站了起来。

六十多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令全国人民永生难忘;六十年后,中国已经从贫穷、落后的影子中走出来,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繁荣富强的文明大国,排在了世界的前列。

汶川、舟曲地震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齐心协力面对西部旱灾……这一个个壮举,都令世界刮目相看。

当大地震来临时,人民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争分夺秒抢救出一条又一条废墟下的生命;人民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给灾区人民;国家领导人千里迢迢返回祖国慰问灾区群众。

在那一刻,舍己为人、身先士卒、英勇顽强的崇高精神熠熠生辉。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畏艰险,尽最大的力量帮助灾区人民,使中国度过了这个难关。

当为得知2008年奥运会由中国举办时,全国人民欣喜若狂,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从奥运会场馆“水立方”“鸟巢”方案经层层审核通过,到选用各种国际上的优先技术、材料进行修建,再到最后的考审、装饰,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

从礼仪小姐的选拔,每天刻苦练习微笑、走路等动作,从人人充当志愿者,学习英语,以便将来为外国友人提供帮助,又有多少人为这场与无论比的盛会,给了世界一个惊喜。

当西部遇到久年不遇的大旱灾时,人民群众同样没有忘记他们,积极踊跃为他们捐款捐水捐粮食,让灾区人民在干旱恶劣的环境下,不至于因为缺少粮食、水而挨饿受渴。

在全国人民的积极帮助下,西部灾情有所缓解,挺了过来。

中国精神是什么?中国精神是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挑战它,是在各种国际性活动上努力拼搏,是在科技方面的不甘落后!“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作为新中国的希望,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发扬中国精神,为祖国做出贡献!中国精神颂【2】你们记得吗?中国人在弥漫销烟的战场上坚强不屈;记得吗?中国人在被称为“东亚病夫”时,那石破天惊的决醒;记得吗?中国人在民族存亡的生死一线中,为拯救祖国,振兴中华的奋不顾身……这些,你们还记得吗?当然,我们当然记得。

六年级议论文作文:为中国精神而喝彩_600字

六年级议论文作文:为中国精神而喝彩_600字

三一文库()六年级议论文作文
为中国精神而喝彩_600字
为中国精神而喝彩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了
一本书——《中国精神颂》,这是一本内容通俗
易懂,但富含丰富人生道理的书。

这本书从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五个方面告诉了我们中国
精神,让我从中得到启迪和教益,不由得为中
国精神而喝彩,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从书中,我了解到新中国从苦难中走来,奋斗的历史锤
炼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新中国在探索中奋进,新的时代丰富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国正在迈向现代化,民族复兴呼唤着伟大的中
华民族精神。

从书中,我认识了马鹏飞,五岁
起就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照顾奶奶、安
排家务的同时不放松自己的学习,小小年纪就
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马鹏飞是我学习的榜样。

从书中,我认识了8岁的袁媛,面对突如其来
的灾难,机智勇敢的她表现沉着、冷静,利用
老师在生存教育课上教的自救知识成功地营救
了父母,她的行为就连很多成年人都望尘莫及。

20 × 20。

中国精神颂刘伯坤

中国精神颂刘伯坤

爱我中华颂我祖国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1010 班姓名:刘伯坤辅导员邵晶晶老师中国精神,我为你自豪,多少回伫立于晨风中,无数次守候你在柔柔的朝霞中,国旗下我久久的凝望你,只为读你的风采。

你如此自豪地迎风飘扬,因为你是中国精神的凝聚。

无论何时何地看见你,都让人振奋不已。

可是谁知道,你也曾连绵不断的忧伤,也曾令人发指的屈辱。

是无数先辈们将你一次次托起,用鲜血滋养了你,用生命保护了你。

“爱我中华颂我祖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声。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文明。

发源于黄河流域,在这里诞生了一个文明古国,也是至今现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名字就叫中国。

《中国人》——一首激昂澎湃的歌曲,从中可以听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声,同时也为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中国,一个多么美好的名字呀!拥有五十六个名族的伟大国家。

让我们五十六个名族的兄弟姐们携起手来高呼“爱我中华颂我祖国”。

爱我中华,颂我祖国。

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积淀了灿烂的文化。

曾经的强盛到近代的衰败。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近代社会就备受屈辱,虽然也有很多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但这段屈辱史的命运最终并没有改变。

爱我中华,颂我祖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声。

自1949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前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幸福的春风便吹拂整个中华大地,每个炎黄子孙感到亲切与温暖,就像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下幸福的工作与学习。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是在中华人民的拥护下茁壮成长,不断发展壮大。

爱我中华、颂我祖国是中国领导人英明的治国政策,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整个中华大地,更吹暖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心。

中华儿女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不断创新与发展,不断为中国的明天而奋斗打拼,为中国国力的提高而奉献,在不断追求与探索中,让中国屹立于强国之林。

爱我中华、颂我祖国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表现,1998年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冒着生命危险在艰苦的环境下与洪水作战,“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于承担,甘于奉献的传统美德。

中国精神颂征文

中国精神颂征文

幽幽中华魂悠悠中国心国之魂魄,民之肝胆。

屹立东方,万年如斯。

——题记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大气磅礴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祁连山,雪峰与深谷交错的横断山脉,它们环绕着着这片高原,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贯穿中华大地。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背靠在世界屋脊上,自西向东,俯瞰着浩瀚的太平洋。

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国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

今天,当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跨入21世纪时,我们回首,好像走进了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琳琅满目的的瑰宝纷然呈现。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植根于光辉的历史,放眼于美好的未来。

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风雷激荡,气壮山河。

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

五千年的历史,六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灿烂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回望历史远去的滚滚烟尘,我眼里的中华民族就是就是不屈的民族,奋进的民族,伟大的民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几世纪为了和平幸福的浴血奋战;多少朝代更更迭迭的兴衰进退;多少智慧在时光的长河中起起伏伏,正是这些,成就了文明的中华民族。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了多少岁月年华;当过往的烽烟已经渐渐散去,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已然是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

祖国——意味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人民。

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

祖国历经磨难,饱受沧桑。

侵略者的魔爪,将你瓜分;冒险家的肆虐,将你洗净;你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地血痕,你的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

曾几何时,可曾听见,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鸣。

然而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倒下,一颗颗忠心,一首首悲歌,化作那一声声呐喊,一股股豪情!为了挽救祖国,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多少英雄豪杰血染疆场。

南湖的红船吹响了革命的号角,井冈山的红旗点燃了燎原的星星之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精神颂
前言
为中国精神喝彩
“喝彩”的意思,同学们可能都很清楚。

你的同伴如果在班级的学习生活中有了什么好的表现,大家就会为他叫好、喝彩。

可是,喝彩又不是一件能随意而为的事,一定要从心里面觉得这一表现是好的,“好”才会发自内心,从口中自然喊出。

所以,要叫“好”首先要明白我们为之喝彩的这件事是什么,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喝彩。

现在,我们要为中国精神而喝彩。

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呢?中国精神好在哪里?
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人如果没有了精神,就如同行尸走肉,就会生活得颓废,没有远大的目标,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毫无斗志。

一个国家也应当有自己的精神。

精神对于国家来说,就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如同行进队伍中的旗帜。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精神,人民就没有生机,社会就没有凝聚力,这个国家就缺少了辉煌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精神的国家,中国精神就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出来的,是一代代中华民族子孙用自己的行动铸成的。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一种对于祖国的文化和成就的自豪之感,对于祖国同胞的认同之感,它展示了国人对祖国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篇章,同学们就会发现,每当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便成为中华儿女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就像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所写的那样,中华儿女都会义不容辞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保家卫国。

团结统一,主要是指人民团结,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不断地与各少数民族相融合而形成的。

各族人民认识到,只有团结统一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56个民族组成了和谐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更是在团结统一精神指导下的英明决策的体现。

爱好和平,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交往中,能够秉持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的态度,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中国历来的对外友好交往,新中国独立自主、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和平外交政策,都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勤劳勇敢,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勤奋、勤俭、不惧艰难的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立世之本。

勤劳又是和勇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勇敢就是要求人们:面对艰险和强暴时,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的精神。

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缔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也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在新的历史时期,勤劳勇敢精神仍然是保持中华民族勃勃生机的力量源泉。

拥有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创造卓尔不群、更加辉煌的中华文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努力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自强不息,主要是指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自强不息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刚毅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我们的先人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在这种力量的鼓舞下,我们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精神,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民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战胜了自然灾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可喜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动力。

新时期,中国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奋勇拼搏,志愿者们无私工作,开闭幕式的策划人员和演员团队发挥聪明才智,广大民众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为奥运会的辉煌贡献了力量。

可以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同样是依靠中国精神,我们在雪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非典”、金融风暴的冲击面前,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挺立。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应对危机的制胜法宝。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中国精神的具体表现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笔笔宝贵财富,它是中华儿女民族气节的积淀。

当然,中国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继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梁启超先生一百多年前写作《少年中国说》时就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作为中国的新一代,我们应当如何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精神喝彩呢?我们所肩负的任务要将中国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并且通过我们的努力,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这种精神添砖加瓦,使其在民族进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彰显、升华和创新。

这是我们的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模式受到海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背景下,中国经济首先企稳向好发展,其中折射出的中国精神格外引人注目。

因此,为让同学们更为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学习中国精神,更好地发挥中国精神的教育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精神,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中国精神颂》(小学生读本)。

本书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彰显了中国精神的模范人物、典型事迹进行详细描述。

本书力求使同学们在读书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生发爱国情感,凝聚民族力量,增强团队意志、启迪智慧,从而引导同学们成长为既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又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世界胸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一定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很多书刊和网络上的材料。

为了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

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注明,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稿
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二○○九年九月一日)
刘延东
现在,中国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从大国向强国迈进。

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

同学们要牢记,新中国从苦难中走来,奋斗的历史锤炼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长期奋斗和共同创造积淀下来的,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特别是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中华民族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为了改变命运,中国人民浴血奋斗了一百多年,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崭新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的成立,凝聚了先辈们的艰辛探索,无数英烈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一段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豪情壮志,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深切向往和执著追求,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学们要牢记,新中国中探索中奋进,新的时代丰富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奋斗,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人民摆脱了贫困,从温饱迈向小康,我们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发展速度。

国家的发展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精神经过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锻造更加成熟,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相互交流中更加充实,展现出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新面貌,彰显出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文明进步的新内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