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在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以明确免疫疗法在治疗肺结核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2HRZE/4HR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痰菌的转阴情况。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7,P=0.0099);治疗一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转阴率为29.73%,对照组的转阴率为27.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转阴率为86.49%,对照组的转阴率为54.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69,P=0.0051)。

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安全有效,病灶吸收快,初治菌阳转阴率高。

标签:胸腺五肽;初治菌阳肺结核;抗结核治疗肺结核一直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属于T细胞介导的病原性免疫反应和保护性免疫反应调控紊乱的免疫性疾病[1]。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50万的肺结核患者,并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加剧和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该病出现了高患病率、高耐药性等特点。

有研究表明,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辅以免疫调节治疗能有效改善结核病的治疗情况。

我院以7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规药物联合胸腺五肽的临床疗效。

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44例,女30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5.12±2.23)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联用胸腺肽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联用胸腺肽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联用胸腺肽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43例患者随机分为联用胸腺肽治疗组(治疗组)75例和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组(对照组)68例,分别对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痰菌阴转情况:治疗组治疗4月末及疗程结束后2月末痰菌阴转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痰菌阳转情况:治疗组疗程结束2月末,6月末,8月末痰菌阳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综合疗效比较情况: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4)不良反应情况: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8,P>0.05)。

结论联用胸腺肽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降低痰菌阳转率、促进病灶吸收、空洞闭合,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腺肽肺结核复治疗效分析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106-02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特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据统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占全部涂阳肺结核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1],复治涂阳肺结核属于难治性肺结核,其发病多由没有规律用药,疗程不够过早停药,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产生耐受等所导致,由于在临床治疗中治愈率较低,制定复治抗结核方案已成为一大难题[2],因此探索出一条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案,是当前控制结核病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7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120例临床观察

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120例临床观察

中毒症状;另腹泻时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患儿纳差进一步导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㊂因此快速有效的治疗能使患儿尽早康复,不至于影响生长发育㊂本文报道的更昔洛韦钠联合锌剂治疗效果明显㊁病程缩短㊁减少腹泻病的复发,无不良后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参考文献[1]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8.[3] 翁婷.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30(4):338-339.[4] 叶礼燕,聂晓晶.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4):260-262.[5] 周杨.锌缺乏与腹泻[M].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学分册,2002,23(2):88-90.(收稿日期:2013-12-12)编辑:江洪【临床研究】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120例临床观察陈振华(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摘要】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㊂方法:将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并选取10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仅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㊂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第1月㊁2月㊁3月㊁4月㊁6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6.67%㊁73.33%㊁88.33%㊁94.17%㊁95. 83%,除第1月外,其余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第1月㊁2月㊁3月㊁4月㊁6月病灶吸收率分别为70.83%㊁86.67%㊁90.00%㊁93.33%㊁97.50%,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第2周㊁4周㊁8周㊁12周PFG㊁2h PG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㊂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疗效显著,病灶吸收快,血糖控制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关键词】 胸腺肽;初治涂阳肺结核;糖尿病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4.06.024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4)06-0050-02 肺结核为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结核分支杆菌引发㊂对于肺结核,尤其是涂阳肺结核患者及时发现㊁规范化的治疗至关重要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攀升,此类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灶感染严重,涂阳率与死亡率高,易进展为慢性传染源㊂对于本病的治疗,除了常规应用抗结核病治疗以外,增强患者免疫力,可起到抑制㊁杀灭结核杆菌的作用,促使疾病转归㊂本研究在常规抗结核病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胸腺肽疗效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5月-2013年7月来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并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10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㊂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㊁X线片检查确诊为结核病,且痰菌检查为阳性㊂其中观察组男63例,女57例,年龄31~83岁,平均(56.5±5.7)岁;病程:结核病1.1~4.2个月㊁平均(1.96±0.25)月,糖尿病1.5~45个月㊁平均(26.5±2.8)月㊂对照组男67例,女53例,年龄32~81岁,平均(54.3±6.1)岁;病程:结核病1.0~ 4.3个月㊁平均(1.83±0.21)月,糖尿病2~44个月㊁平均(24.7±2.6)月㊂排除严重心㊁肺㊁肝㊁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㊁精神障碍者㊂两组患者在性别㊁年龄㊁病程㊁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 结核病治疗:采取2H3R3Z3E3/4H3R3化疗方案进行化疗,H:异烟肼㊁R:利福平㊁Z:吡嗪酰胺㊁E:乙胺丁醇㊂若患者2个月内痰菌检查仍呈阳性,调整方案为3H3R3Z3E3/4H3R3㊂治疗组同时服用胸腺肽片40mg,1次/d㊂糖尿病治疗:严格控制饮食的情况下,病情较轻者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者采取胰岛素治疗㊂空腹血糖(FPG)控制在710mMol/L05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㊂1.3 疗效评定1.3.1 细菌学判定 痰菌检查转为阴性,未复发,可判定为痰菌转阴㊂1.3.2 X线片改变 参照1982全国结核病防治会议修改的‘肺结核化学疗法“中的标准,以全吸收为有效,即为病灶吸收㊂1.3.3 血糖改善情况 治疗过程中第2周㊁4周㊁8周㊁12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PFG㊁餐后2h血糖(2h FG)㊂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㊂2 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第1月㊁2月㊁3月㊁4月㊁6月患者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6.67%㊁73.33%㊁88.33%㊁94.17%㊁95.83%,除第1月外,其余患者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具体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比较[n(%)]组别n1月2月3月4月6月观察组12056(46.67)88(73.33)106(88.33)113(94.17)115(95.83)对照组12053(44.17)71(59.17)83(69.17)88(73.33)90(75.00) x20.15 5.3913.1719.1420.91 P>0.05<0.05<0.01<0.01<0.01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第1月㊁2月㊁3月㊁4月㊁6月患者病灶吸收率分别为70.83%㊁86.67%㊁90.00%㊁93.33%㊁97.50%,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2㊂表2 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比较[n(%)]组别n1月2月3月4月6月观察组12085(70.83)104(86.67)108(90.00)112(93.33)117(97.50)对照组12061(50.83)72(60.00)76(63.33)88(73.33)106(88.33) x210.0721.8223.8517.287.66 P<0.01<0.01<0.01<0.01<0.01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第2周㊁4周㊁8周㊁12周PFG㊁2h PG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同时可观察组每个时间点的PFG㊁2h PG都比前一阶段出现显著改善(P<0.01),具体见表3㊂表3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x±s)组别2周4周8周12周观察组PFG10.9±2.8*9.2±2.5*8.1±2.0* 5.7±0.9* 2h PG15.1±3.9*14.3±4.0*12.1±3.3*9.7±2.1*对照组PFG13.4±3.512.3±3.711.9±4.111.1±3.7 2h PG22.0±4.720.8±5.218.6±5.815.5±4.3 注:与同期对照组相比,*P<0.01㊂3 讨论结核病为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结核分支杆菌引发㊂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差,因而难以清除受到感染的结核杆菌㊂因此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结核病,结核病合并糖尿病后,两种疾病之间又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治疗起来也较为困难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差,使病情更难控制,因此提高患者免疫力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手段㊂胸腺肽为免疫增强剂,从新生的小牛胸腺组织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显著,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最终提高机体免疫力,联合抗结核药物疗效更为显著㊂综上所述,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糖尿病疗效显著,病灶吸收快,血糖控制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参考文献[1] 邓文全,李科伦.胸腺肽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40-41. [2] 王强,蔡克文.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34例[J].临床肺科,2012,17(8):1519-1520.[3] 吴碧彤,卢春丽,尤惠兰,等.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分析[J].新医学,2006,37(1):34-35.[4] 黄少萍.胸腺肽联用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63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14):428-429.(收稿日期:2013-12-02)编辑:江洪15。

正规抗结核治疗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

正规抗结核治疗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

正规抗结核治疗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张志娟;周玉文【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2(017)001【摘要】目的探讨正规抗结核治疗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及其与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其中30例Ⅲ型肺结核患者进行正规治疗2个月,观察血管活性肠肽、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的变化情况,并与15例Ⅱ型肺结核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肺结核组血清VIP和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γ-干扰素水平低于对照组,Ⅲ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血清VIP和IL-4均明显低于治疗前,γ-干扰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正规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肺结核患者血清VIP水平明显下降,提示VIP对评价抗结核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总页数】2页(P71-72)【作者】张志娟;周玉文【作者单位】064400 河北迁安,迁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64400 河北迁安,迁安市妇幼保健院肛肠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75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J], 陈红光;王春霞;刘海涛;刘民2.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J], 张宇翔3.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强化期治疗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GPX、XOD、MDA、SOD、GST水平的影响 [J], 马增光;王晓伟;王春红;司晨菲;孙丽娟;乔宏巍;张青竹4.初治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4、IL-10、IFN-γ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 [J], 杨宇翔;柯鹏;曾洪波;汤红明;高劲松5.益气开秘方联合西药治疗便秘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HT、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 [J], 强红梅; 陈步强; 何进; 张俊立; 杨梅; 赵荣; 郑惠之; 唐军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临床研究】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初治菌阳 肺结核的效果观察刘 杰(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结核内一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摘要】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

方法:选取86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采用2HRZE/4HR 方案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临床疗效、T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高于对照组的7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可提高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胎盘多肽注射液;初治结核菌阳性肺结核;免疫功能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19. 13. 010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9)13-0026-03Effects of placent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regimen on newly-treat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immune functionLIU Jie(First 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 of Jiamusi Tumor and Tuberculosis Hospital, Jiamusi 154007 Heilongjiang,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placent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regimen on newly-treat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immune function.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2HRZE/4HR regime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lacent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based o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efficacy, T lymphocyte subset count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70% (39/4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2.09%, 31/4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3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9.0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 of CD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CD3+, CD4+ and CD4+/CD8+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s: Placent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in the patients with newly-treat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these patients. Therefore, it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Key words 】 Placent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Newly-treat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mmune function作者简介:刘杰(1978.05-),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主治医师。

胎盘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观察

胎盘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观察

胎盘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观察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穴位注射胎盘多肽注射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胎盘多肽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对照组使用胸腺五肽肌注,疗程两周,比较其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结果:在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及63.33%,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恢复期治疗,采取胎盘多肽穴位注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的毒副反应。

标签:胎盘多肽;穴位注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根源于患者本身机体内免疫功能下降,再加上手术、放化疗等相关治疗进一步抑制患者免疫功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改善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防治肿瘤早期转移和复发的关键问题。

此外由于患者食欲欠佳,放化疗的副作用等原因,很多患者存在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血细胞计数下降。

为了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血象异常,我院采用穴位注射胎盘多肽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具有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60例。

其中,男性22例,女38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45岁,平均68.7岁;病程0~2年。

其中乳腺癌26例,肺癌15例,胃癌5例,肠癌4例,肾癌4例,其他6例。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

全部患者有轻至重度乏力,气短等症状。

按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均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具体分组情况见表一。

两组患者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表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项目治疗组对照组病例数(男/ 女)30(14/16)例30(8/22)例年龄(平均年龄)55-92(73.8)岁45-77(67.4)岁乳腺癌11例15例肺癌7例8胃肠癌6例 3肾癌3例 1其他3例 3症状(轻/中/重)11/14/5例17/10/3白细胞减少者13例15例血红蛋白减少者3例5例血小板减少者4例2例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定位: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屈膝定穴位。

胸腺肽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胸腺肽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胸腺肽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的笔记本上,我闭上眼睛,让思绪自由流淌。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充满了敬畏。

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胸腺肽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咱们得从肺结核这个话题说起。

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肺结核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

在我国,肺结核的防治工作一直备受重视,而初治菌阳肺结核更是治疗的重点。

所谓初治菌阳,就是指初次发现肺结核杆菌阳性,这类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那么,胸腺肽是个啥玩意呢?胸腺肽,又名胸腺素,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胸腺肽在治疗肺结核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言归正传,咱们来谈谈这个方案。

我们要明确治疗方案的目标:通过胸腺肽联合化疗,提高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一、治疗方案1.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

(2)初次发现肺结核杆菌阳性。

(3)无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

(4)自愿参加本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治疗方法(1)化疗:采用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等。

(2)胸腺肽:在化疗基础上,给予胸腺肽治疗,每日两次,每次10mg。

3.疗程:治疗周期为6个月,期间每月进行一次痰涂片检查,以评估疗效。

二、疗效评价1.疗效评价指标(1)痰涂片阴转率:治疗结束时,痰涂片阴转率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2)病情改善程度:通过胸部CT检查,评估患者病情改善程度。

(3)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说明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越好。

2.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我们发现:1.痰涂片阴转率:胸腺肽联合化疗组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胸腺五肽+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对患者疗效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观察胸腺五肽+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对患者疗效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观察胸腺五肽+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对患者疗效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尤其是对肺部的影响更加明显。

尽管当前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方案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治疗失败或者复发的情况。

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探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治疗。

治疗周期为6个月,治疗期间每月进行一次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结束时的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结束时的疗效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在治疗结束时的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D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胸腺五肽+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并且对患者的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胸腺五肽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其对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有关。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CD3+、CD4+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8+细胞比例显著减少,这表明该治疗方案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来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

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胸腺五肽的添加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孙德斌【摘要】目的观察初治菌阳肺结核行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128例 初治菌阳肺结核活动期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结核药治疗,观察 组在其基础上结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痰涂片转阴率、肺部空洞关闭 率、病灶吸收率均比对照组高(P<〇.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胸闷、喀痰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比对照组低,3个月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 05)。

结论初治菌阳肺结核采用胎盘多肽注射液及抗结核药联合治疗可提高痰涂片转阴率,改善临床症状,且免疫功能提 高,远期复发率低。

【关键词】胎盘多肽;肺结核;活动期;不良事件;复发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placenta polypeptide injection therapy for initial-treated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SU N De-bin Shenyang Thoracic Hospital,Shenyang,Liaoning 1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lacenta polypeptide injection therapy for initial-trea­ted positive p u l m o n a r y tuberculosis. Methods T h e clinical data of 128 cases of initial-treated positive p u l m o n a r 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 e collected, a n d they w ere r a n 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4 cases in each group. T h e c o n­trol group w a s given routine anti-tuberculosis medicine treatment, a n 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 a s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placenta polypeptide injection. Thei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 a s compared. Results Their s p u t u m s m e a r n e g a­tive conversion rate, p u l m o n a r y cavity closure rate, a n d lesion absorption rate were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0. 05). After treatment, the s y m p t o m relieving time such as cough, chest distress and s p u t u m w a s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0. 05). T h e recurrence rate w a 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 r o u p,a n d the i m m u n e function indexes were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0. 05) .Conclusion Placenta polypeptide injection c o m b i n e d with anti-TB drugs can increase the s p u t u m s m e a r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improve the clinical s y m p t o m s,a n d en h a n c e i m m u n e function in treatment of initial-treated positive p u l m onary tuberculosis, with low long-term recurrence rate.【Key words】placenta polypeptide; tuberculosis;activity;adverse events;recurrence结核病属于一种传染病,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 控制疾病感染源,缩短肺结核活动期[1]。

肺结核治 疗的方式有多种,但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有药物性 皮疹、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2]。

临床针对如 何降低肺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率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提出了许多研究,旨在为肺结核患者提供更加安全 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据药物研究证实,健康产妇 体内胎盘组织中的胎盘多肽,其具多种生物活性,比如多肽蛋白类、多糖类以及脂类等物质,可帮助调节 或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3]。

本 文旨在探究抗结核药物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肺 结核活动期疗效,取我院收治128例肺结核患者为doi:10.3969/j.issn. 1009 -6663.2017.09.030作者单位:110000辽宁沈阳,沈阳市胸科医院研究对象,作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初 治肺结核患者128例临床资料,均自愿参与签署知 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与中华医学会结 核病学分会制定《肺结核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肺 结核标准相符,痰涂片呈3次阳性,经细胞学鉴定均 属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胸片检查呈现结核空洞或斑 片阴影、播散病灶;排除标准:支气管结核、非肺外结 核、无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心肺及肾、矽肺等疾病 患者,半年内未服用免疫制剂。

按治疗用药方案不 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男女比例30:34,年龄21 -70岁,平均(50. 25 ±11. 21)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24 ±0.25)年;对照组64例,男女比例 33:31,年龄 24 - 72 岁,平均(51. 22 ±10. 23)岁,病 程6个月-3年,平均(2. 04 ±1.01)年;两组基线资 料对比无显示统计差异(P > 〇. 05)。

二、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HREZ 方案治疗:异烟肼(广东 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44020699,0. lg * 10〇s );利福平(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H 44020771,0. 15g * 100s );吡嗪酰胺(上海 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1020800,0. 25g * l 〇〇S );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造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H 21022349,0. 25g * 100s )。

在上述基础上,观察 组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贵州泰邦生物制造品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H 20046260,4miy 支)治疗:4m L /次, 1次/d ,肌注。

10天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 月。

三、观察指标①痰涂片转阴及病灶吸收;②临床症状缓解; ③不良反应及复发。

四、 评定标准[4_5]痰涂片转阴: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阴性1次/月,培养1次,检测3次以上存在抗酸杆菌或纤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显示阴性。

病灶 吸收:胸部影像图显示胸部正侧位的双肺病灶减少 或范围减小,空洞闭合或缩小;病灶进展:双肺病灶 增加或范围增大,出现空洞或扩展。

无变化:与治疗 前相仿。

五、统计学应用本研究数据借助SPSS 21. 0软件加以处理,正态 计量资料借助(* ± d 表示,且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 比较利用《检验;两组正态计数资料借助例数[« (% )]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用检验,两组差异 对比具统计学意义时P < 〇. 05。

结 果一、两组痰涂片转阴及病灶吸收情况比较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涂片转阴率92. 19%、病 灶好转吸收率96. 88%均比对照组59. 38%、 78. 13%高(P <0. 05);观察组治疗第1、2、3个月的 空洞关闭率54. 69%、75. 00%、92. 19%均比对照组 32. 81%、51.56%、60. 94% 为高,P <0.05。

(见表1、2)。

表1两组痰涂片转阴及病灶吸收情况比较[«(%)]痰涂片转阴病灶吸收组別n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第4个月末吸收无变化进展观察组 64对照组 6441(64.06)a 29(45.31)49(76.56)a 36(56.25)59(92.19)a 38(59.38)62(96.88)a 50(78.13)2(3.13) 10(15.63)0(0.00)4(6.25)注:组间比较,aP <〇.〇5表2肺结核空洞关闭率[«(%)]组别n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观察组64 35(54.69)a 48(75.00)a 59(92.19)a 对照组64 21(32.81)33(51.56)39(60.94)注:组间对比,aP <〇.〇5二、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 < 0.05,(见表 3)。

表3临床症状缓解天数周)组别咳嗽(26 例)胸闷(16 例)咯痰(23 例)食欲不振(18 例)观察组64 7.26 ±1.03a 3.01 ±0.26a 2.45±1.02a 2.98±0.47a 对照组64 11.03 ±1.41 5.22 ±0.14 3.26 ±1.14 3.65±1.63注:组间比较,a<p< 0.05三、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差异(P > 0. 05);经随访2年后,观察组复发率9. 38%比对照 组 28. 13%低,P <0.05,(见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