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原核细胞与非细胞生物体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四)第四单元细胞的增殖~原核细胞与非细胞生物体(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4年春节前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又有抬头趋势,每天各地都有4至10例病例上报。
统计发现,去年3至7月,全国发生了130多例人感染禽流感,而今年1至2月就达到了180多例。
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普通培养基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B.H7N9禽流感病毒的增殖离不开活细胞C.H7N9禽流感病毒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H7N9禽流感病毒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P解析:病毒是严格的寄生生物,必须生活在活细胞内,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H7N9禽流感病毒的增殖离不开活细胞;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此H7N9禽流感病毒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H7N9禽流感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至少含有C、H、O、N四种元素,RNA含有C、H、O、N、P五种元素。
答案:A2.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及个体衰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分减少与细胞核体积减小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B.对细菌而言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C.健康人衰老后头发逐渐变白是因毛囊细胞中缺乏酪氨酸酶D.多细胞生物中个别细胞衰老必然导致个体衰老解析: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变白是因毛囊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多细胞生物中个别细胞衰老不代表个体衰老。
答案:B3.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缺氧使正常代谢活动受损,导致细胞凋亡B.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C.动物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其体细胞不会凋亡D.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均不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解析:细胞缺氧使代谢活动受损而导致细胞坏死;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活动将加强;动物正常生活中细胞也会凋亡;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坏死不利于机体生长发育。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
物卷(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七)是适用于100所名校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检测的一份试卷。
本卷共包含15道客观题和5道主观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覆盖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反映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体现新教材的内容。
客观题覆盖的主要内容有:细胞的构成、细胞的分裂、遗传、进化、生态等。
主观题覆盖的内容有:生物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策略等。
本卷旨在帮助学生检测其生物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一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
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加强了有效的统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
(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郑国渠的兴修;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
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
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
(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修筑长城;派兵戍守;移民屯田。
(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
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
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
全国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百校大联考联考(二)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全国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百校大联考联考(二)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联考试卷(二)生物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性激素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B。
糖类和脂质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C。
脂肪中含有而葡萄糖不含有的元素为N、P。
D。
葡萄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B。
细胞膜上传递信息的受体是载体蛋白。
C。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淀粉,也可以合成糖原。
3.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g/L、60g/L、80g/L的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图。
预计在40g/L KNO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有: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
⑤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
O项B。
1项C。
2项D。
3项5.萌发的种子中酶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
研究发现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B。
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
C。
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
D。
种子吸水后12h内新蛋白质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
【VIP专享】《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进化》综合检测

3.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1 的基因型 D.F2 的 3∶1 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有家族遗传现象,出生时不一定表现出来。 人体细胞中线粒体内 DNA 的缺陷也会出现遗传病。
答案:A
5.从起源上看,狗是人类在 1 万多年前,将捕到的狼长期驯化培育得到的。2013 年 1 月,瑞典
进化遗传学家 Erik Axelsson 和同事将狗的 DNA 与狼的 DNA 进行了对比,发现狗体内消化
答案:B
6.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个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四种生殖细胞 B.性腺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和丙 D.该动物正常的细胞中最多含有 8 条染色体
可同时出现这三种 细胞;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最 多含有 8 条。
答案:B
8.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C.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诱变育种过程能出现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
解析: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出现新的基因,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一次诱变处理不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

专业资料专业资料WORD 完美格式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下载可编辑 全国1OO 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一)第1单元 绪论~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100分钟 100分)第工卷第工卷 ( (选择题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目前由我国科学家领衔实施的目前由我国科学家领衔实施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属于生物科学发展的哪个阶段属于生物科学发展的哪个阶段 ( )A .分子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B B .描述生物学阶段.描述生物学阶段C .实验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D D .纳米生物学阶段.纳米生物学阶段2.骆驼被人们称做“沙漠之舟”,是沙漠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骆驼体内储存有大量的某种物质,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能照常活动,该物质是种物质,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能照常活动,该物质是 ( ) ( )A .淀粉.淀粉B B .脂肪.脂肪C C .蛋白质.蛋白质D D .核酸.核酸3.组成纤维素、维生素D 和生长激素的共同元素是和生长激素的共同元素是 ( ) ( )A .C 、H 、0B .C 、H 、O 、NC .C 、H 、0、PD .C 、H 、O 、N 、P4。
一粒种子种下后长成了参天大树,这个过程包括。
一粒种子种下后长成了参天大树,这个过程包括 ( ) ( )①生殖②生长③发育④遗传①生殖②生长③发育④遗传①生殖②生长③发育④遗传A .①②.①②B B .②③.②③C C .①④.①④D D .①②③.①②③5.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蛋白质、纤维素等。
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来自于织来自于 ( ) ( )A .小麦.小麦B B .家兔.家兔C C .鱼.鱼D D .蝗虫.蝗虫6.某植物体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某植物体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代表不同的单糖)),其中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A .麦芽糖.麦芽糖B B .乳糖.乳糖C C .蔗糖.蔗糖D D .B 和C 7.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 ( )A .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B .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 .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 .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8.海洋生物夜光虫遇机械刺激会发光,产生这一现象、决定该行为的分别是.海洋生物夜光虫遇机械刺激会发光,产生这一现象、决定该行为的分别是 ( ) ( ) A .代谢与遗传.代谢与遗传 B B .适应性和遗传性.适应性和遗传性C .应激性和遗传性.应激性和遗传性D D .应激性和适应性.应激性和适应性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 ( ) A .葡萄糖、蛋白质、.葡萄糖、蛋白质、DNA B DNA B .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 .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 D .麦芽糖、多肽、核苷酸.麦芽糖、多肽、核苷酸1010.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细胞核中含甲类化合物.细胞核中含甲类化合物B B .细胞壁中含丙类化合物.细胞壁中含丙类化合物C .细胞质中不含乙类化合物.细胞质中不含乙类化合物D D .细胞膜中不含丁类化合物.细胞膜中不含丁类化合物1111.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 ( ) ( ) A .无颜色变化.无颜色变化 B B .溶液呈蓝色.溶液呈蓝色C .溶液呈紫色.溶液呈紫色D D .产生砖红色沉淀.产生砖红色沉淀 1212..研究发现,水分进出细胞膜需要一种被称为“水通道”的蛋白质。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东部卷)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七)第七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B.细胞要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C.精细胞到精子的变形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D.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解析:减数分裂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的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答案:B2.下列有关基因和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的生殖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C.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现象属于联会解析:果蝇为二倍体,生殖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现象仅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答案:A3.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示可代表卵细胞B.该时期有1个四分体,6个DNAC.该时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图像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以为12条解析:卵细胞是雌性生物减数分裂结束后的产物,不再具有染色单体;该图示代表的过程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没有四分体的存在;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内具有6条染色体,最多为有丝分裂后期,达到12条。
答案:D4.右图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细胞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B.含2对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C.产生的子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D.细胞膜的不均等凹陷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解析:此图为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含0对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为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将来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只有卵细胞具有生殖功能;细胞膜的不均等凹陷保证了卵细胞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备考:第二单元 细胞的物质代谢(教师用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二)第二单元细胞的物质代谢(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解析: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细胞核,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但核糖体比较小,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B错误;在低倍镜观察之后,应将观察的样品移到视野正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物镜,D错误。
答案:C2.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T2噬菌体相同C.在细胞中,核糖体不只分布在内质网上D.基因表达的全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核糖体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病毒无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T2噬菌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仅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在生物膜系统中,粗面内质网、核膜的外膜上都有核糖体分布。
答案:C3.黑朦性白痴是由于人溶酶体内缺少一种酶造成的遗传病。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内部的pH为5,胞质溶胶的pH为7.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黑朦性白痴产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了突变B.溶酶体膜能运输H+进入溶酶体内,故其内部pH较低C.溶酶体内少量的酶进入胞质溶胶后,仍具有较高的活性D.溶酶体的产生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解析: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因此黑朦性白痴产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了突变,A正确;由于溶酶体膜能主动运输H+进入溶酶体内,故其内部pH较低,B正确;溶酶体内的酶的最适pH值是酸性,因此溶酶体内少量的酶进入胞质溶胶(中性pH值)后,活性可能会降低,C错误;溶酶体是由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七)第七单元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B.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C.实验中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D.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花蕾期进行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实验中需要考虑雌、雄蕊的发育程度;依据性状是否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来判断某表现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
答案:A2.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含等位基因B.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C.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D.可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解析:基因型相同的纯合子杂交,所得后代是纯合子;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子杂交,所得后代为杂合子。
答案:B3.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解析:A选项中,当非甜和甜玉米都是纯合子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B选项中,当其中有一个植株是杂合子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C选项中,非甜与甜玉米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出现两种性状,则说明非甜和甜玉米中有一个是杂合子,有一个是隐性纯合子,此时非甜玉米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若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玉米是隐性纯合子。
D选项中,若后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答案:C4.下列有关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C.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表现型之比为3∶1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解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如A、a),有AA×AA、Aa×Aa、aa×aa、AA×Aa、AA×aa、Aa×aa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是否是纯合子以及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类型比为1∶1。
5.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规律如下表所示(A、a表示相关基因)。
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A.甲是男性B.甲的基因型为AaC.甲与母亲的基因型相同D.甲与父亲的基因型不同解析:由表可知,母方的基因型一定为aa,如果父方的基因型也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一定为aa,表现型为单眼皮;如果父方的基因型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为aa时,表现型为单眼皮,孩子甲的基因型为Aa时,女性表现为双眼皮,男性表现为单眼皮。
答案:B6.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A.9∶3∶1B.1∶2∶1C.4∶4∶1D.3∶2∶1解析:F1基因型为1RR、2Rr、1rr,去掉1rr后,则RR∶Rr=1∶2,1/3RR自交后为1/3RR,2/3Rr自交后为2/3(1/4RR、1/2Rr、1/4rr),然后相加可得RR∶Rr∶rr=3∶2∶1。
答案:D7.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A.子3代B.子4代C.子5代D.子6代解析:依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则F n中杂合子占(12)n;据题意知,杂合子自交n代后需满足:(12)n<1-95%,即(12)n<(120),因而该比例最早出现在子5代。
答案:C8.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表明,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表现型以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性状组合。
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产生了控制与亲本不同性状的新的基因B.控制性状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C.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了改变D.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发生了重新组合解析: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不同配子,且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子代出现了新的基因组合、新的性状组合。
答案:D9.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定律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B.研究的是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C.可体现在杂合子形成雌、雄配子的过程中D.可以解释一切生物的遗传现象解析: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以等位基因分离为基础,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中基因的遗传;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独立遗传等位基因的遗传。
10.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且独立遗传。
两亲本豌豆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如下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1∶1∶1∶1B.2∶2∶1∶1C.3∶1∶3∶1D.9∶3∶3∶1解析:分析柱状图中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则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或YyRr,二者之比为1∶2。
由此可计算F2的性状分离比为2∶2∶1∶1。
答案:B11.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
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F2,F2中黑色∶浅灰色∶白色=12∶3∶1,则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1/6B.5/6C.1/8D.5/8解析:依题意可知,家鼠体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在F2的黑色个体(A_B_和A_bb或A_B_和aaB_)中纯合子(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占2/12,即1/6。
答案:A12.下图是同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和6种基因型的子代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解析:①和②杂交为AaBb×AABb,其子代表现型为1×2=2种,基因型为2×3=6种。
①和④杂交为AaBb×AAbb,其子代表现型为1×2=2种,基因型为2×2=4种。
其他组合依次类推可得知③和④、②与③的杂交不符合题意。
答案:D13.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
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两种解析:由测交结果可以推测,该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且两对基因均含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有色,否则表现为无色;AaBb表现为有色,与aabb测交,其后代中有色(AaBb)与无色(Aabb、aaBb、aabb)的比例为1∶3。
答案:A14.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规律,若要验证该定律,所取的两个亲本需具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即相应性状由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选②×④或③×④。
答案:B15.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由复等位基因决定: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
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
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1中紫色∶1浅紫色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1深紫色∶1中紫色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解析:若深紫色企鹅基因型为PdPd,与浅紫色企鹅(PlPvl)交配,则后代全为深紫色(PdPl、PdPvl);若深紫色企鹅基因型为PdPm,后代深紫色(PdPl、PdPvl)∶中紫色(PmPl、PmPvl)=1∶1;若深紫色企鹅基因型为PdPl,与浅紫色企鹅(PlPvl)交配,后代深紫色(PdPl、PdPvl)∶浅紫色(PlPl、PlPvl)=1∶1;若深紫色企鹅基因型为PdPvl,后代深紫色(PdPl、PdPvl)∶浅紫色(PlPvl)∶很浅紫色(PvlPvl)=2∶1∶1。
答案:C16.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含X的配子数(含X染色体的精子+卵细胞)多于含Y的配子数(只有精子含Y染色体)。
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其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无性别区分的生物体内没有性染色体。
答案:C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
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aX B Y、AaX B X bB.AaX B Y、aaX b X bC.AAX b Y、AAX B X bD.AaX B Y、aaX B X b解析:本题可以采用反证法,因为男孩患白化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所以男孩基因型是aa,此男孩母亲一定含有白化病基因,所以外祖父、外祖母至少有一个含有白化病基因,而C中控制肤色的基因全部都是显性基因,后代不会出现白化病基因。
答案:C18.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C.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解析:从图中可知,甲为隐性遗传,且女儿患病而其父不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为隐性遗传,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丙可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