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填空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试题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试题试题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究A选择题1.洋务运动发生在〔〕A.19世纪60-90年代 C. 19世纪70-80年代B.19世纪60-80年代 D. 19世纪70-90年代2.洋务派在HY的代表人物是〔〕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訢 D.张之洞3.洋务运动前期开展的重点部门是〔〕A.HY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采矿业 D.纺织业4. 内HY械所的创办者是〔〕A. 李鸿章B. 曾国藩C.左宗棠D.张之洞5.戊戌变法发生在〔〕A.1895年年 C.1899年年6.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A.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HY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训练新式HY队7.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文廷式8.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文廷式9.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10.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在〔〕A. B. C. D.东京11.HY指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12.HY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是〔〕A.1911年10月10日年元旦 C.1912年2月12日年3月13.HY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A.袁世凯B.黎元洪 C.HY D.黄兴14.袁世凯就任HY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A. B.武昌 C. D.15.以下有关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C.完毕了中国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HY D.打击了HY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6.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①李大钊②陈独秀③鲁迅④胡适〔〕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17.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A.民主与科学 B.民族与科学 C.民权与科学 D.民生与科学18.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成功?和?布尔什维主义的成功?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19.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在创办了〔〕A.?新青年? B.?晨报?C.?每周评论? D.?时务报?20.新文化运动掀起的目的是〔〕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HY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B.填空题〔每空1分,一共24分〕1.洋务派在HY以_________为代表,在地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试题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究复习第一局部:知识总结近代化探究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工业化〕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制度〔资本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制度运动——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文化说明中国近代的探究特点是:经历了由学习到再到,由表及里的过程。

第二局部:分课知识点详解中国近代化探究:〔学习西方三步走〕1、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中国近代化〕——地主阶级派;(1)根本目的:(2)口号:前期“〞、后期“〞(3)代表人物:HY:恭亲王地方:曾国藩、、(4)时间是:19世纪年代至90年代(5)内容①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工业:〔内HY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船政局〕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张之洞:汉阳铁厂〔〕、织布局③筹建 HY:南海、北洋、水师〔舰队〕④兴办新式学堂:馆:1862年第一所新式学堂〔宗旨:培养外语翻译外交人才〕(6)结果:失败〔破产标志------甲午战争中,舰队全HY覆没〕(7)性质: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运动〔只学西方技术,不动封建根基必失败〕(8)意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开展,推动了中国的进程。

2、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①〔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维新派;〔1〕时间是:年〔2〕主张: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开展资本主义。

〔3〕代表人物:君主、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4〕开场的标志:公布诏书,宣布变法。

〔5〕性质:资产阶级〔6〕主要内容:开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HY;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创办新式学堂〔如:〕培养人才等。

〔7〕失败根本原因:阶级软弱,没有实权,不发动群众,不能救中国〔8〕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但变法遭到了以为首的派的竭力反对。

②——资产阶级派〔民族资产阶级〕;(1)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HY(2)时间是:年的武昌起义(3)经过:1912年元旦民国成立,建临时政府(4)HY:〔1894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檀香山〕(5)性质:阶级民主革命〔1905建立第一个政HY HY东京〕(6)指导思想: (民族、民权、民生)(7)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完毕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使的观念深化人心,但成功果实被窃取。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1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1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与检测一、第六课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即技术)1.运动时间: 年代2.阶级派别:3.代表人物:①中央:奕䜣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

4.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5.运动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6.运动口号:、 (师夷长技)7.内容:⑴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机械所(最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总局(第一大船厂)。

⑵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发展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⑶筹建三支海军:、、福建海军。

时间: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⑷兴办新式学堂:目的:适应中外交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8.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9.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北洋军队全军覆没10.运动性质:11. 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开辟了道路(影响)。

二、第七课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制度)1.运动时间:2.领导阶级:3.领导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

4.政治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5.早期活动⑴拉开序幕:1895年。

⑵创办刊物:《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⑶政治团体:强学会。

形成标志:把《万国公报》改为《中外记闻》,作为机关报发行。

6. 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变法高潮。

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栽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近代化的探索知识归纳简表(填空版)

近代化的探索知识归纳简表(填空版)

近代化的探索表格
说明:1.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和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新文化运动)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从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向西方不断学习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艰难探索过程【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3.中国的近代化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现代),在顺序上正好“相反”。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 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分别进行了哪些重大 活动?结果怎样?这种结果说明了什么?
(1)资产阶级: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维戊答新戌派变法,要运求动改,变它现有状利于,实中行国维资新本变主法义,的于发18展98和年西掀方起科了 学案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
清朝统治
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国
改造国民性
宗棠、 张之洞
光绪帝、康有 为、梁启超、 戊戌六君子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
前期“自强”, “公车上书” 革命团体
创办军事工业; ——揭开序幕; ——兴中会; “民主”与“科学”
后期“求富”, 《中外纪闻》 革命组织
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革命派,于1911年发起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2)农民阶级:于1898年发起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 灭洋”的口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 的侵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阶级反帝爱 国运动。
2.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领域 大事
主张 向西方学习
特点和启 示
经济
洋务 运动
师夷 长技
器物(技术)
中国近代 化经历了
戊戌 变法
一个由浅
政治
变法 辛亥
图强 三民
制度
入深、由 表及里的
革命 主义
发展过程,
思想
新文 化运

“民 主” “科 学”
思想文化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6 洋务运动复习特训四十七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6 洋务运动复习特训四十七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 洋务运动复习特训四十七第1题【单选题】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北伐战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答案】:第3题【单选题】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划海防④创办新式学堂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鲁迅在回顾历史时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于是开始了(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第5题【单选题】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④“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洋务运动的开展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若想了解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情况,可查阅李鸿章创办的哪个企业的资料(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D、湖北织布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口号属于在洋务运动提出的是( )A、民主科学B、爱国救亡C、自强求富D、实业救国【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李鸿章先后创办了______、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

初三历史复习八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初三历史复习八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八年级历史学科(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姓名知识梳理教师寄语:复习要用心复习要动脑复习要求实祝同学们开心愉快复习!复习题设计1、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2、说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3、说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共同原因。

1、⑴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通过富国强兵来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来促进作用。

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采用的是机器大生产。

⑶洋务派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拓荒作用。

2、(略)3、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共同原因: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4(略)达标测评题一、选择题1、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奕诉2、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3、京师同文馆是培养()人才。

A、军事B、科技C、经济D、外交4、()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A、1895年公车上书B、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C、保国会成立D、康梁创办《万国公报》5、康有为曾三次上书(),倡导变法。

A、道光B、光绪C、咸丰D、同治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③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④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辛亥革命的性质是()A、反帝反封建B、反帝爱国C、反封建反侵略D、资产阶级改革8、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了。

A、袁世凯B、黎元洪C、李鸿章D、段祺瑞9、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是()A、自强和求富B、自由和平等C、民主和科学D、自由和民主10、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A、《新科学》B、《新青年》C、《新民主》D、《新社会》二材料分析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分地权。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人教版知识点练习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人教版知识点练习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人教版知识点练习
第1题【单选题】
某班同学在探究中国近代化起步过程时,研究了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历史人物,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
A、魏源、张之洞、鲁迅、孙中山
B、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C、严复、魏源、孙中山、胡适
D、梁启超、左宗棠、李大钊、孙中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口号十分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有( )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将革命进行到底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还我山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近代化就是经济上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思想上先进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答案】:
【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洋务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兴起标志及发展情况等基本内容。

2、通过复习能够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复习重点、难点:重点: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2、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的内容。

3、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复习线索: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

(三)内容整合:一、洋务运动------________阶级的探索活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

(2)派产生2、主张和目的:“师夷长技”,维护。

口号:前期“_________”,后期“__________”3、代表人物:中央:为代表地方:、、、。

4、时间:从19世纪到。

5、主要内容前期:创办工业。

主要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创办____工业。

主要代表、、。

中期:筹建。

主要代表:、、兴办。

第一所新式学堂建立的时间和名称:6、结果:破产,破产的标志:破产的根本原因:运动没有触动制度。

7、评价:(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 ________ 的自救运动。

(2)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积极性: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 _,使中国出现第一批。

②为中国_______积累了___________,培养了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 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 __ 开辟了道路。

二、戊戌变法------________阶级______派的探索活动(1895年—1898年)1、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春,《》的签订(2)经过:、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_________。

(3)影响:揭开了的序幕。

2、康梁的主要活动(1)领导公车上书(2)创办《》后改名为《中外记闻》(3)成立政治团体: ,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日维新(103天)(1)时间:年6月~9月,历时103天。

(2)内容①政治:改革,裁撤冗官,任用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③思想文化:开办培养人才,翻译,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___________;④军事:训练等(3)结果:失败。

标志:戊戌政变:变法触动了的利益,发动政变,囚禁,杀害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三、辛亥革命------________阶级______派的探索活动(1894年—1912年)1、准备:组织思想准备:创建革命党(1)兴中会:1894,孙中山在组织成立,是中国第一个______________。

(2)同盟会①时间: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②纲领:推翻,废除,(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建立民国),改革(平均地权)。

③报刊:创办机关刊物《》④三民主义:、、三大主义。

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的指导思想。

⑤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革命过程(1)爆发: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发动起义取得胜利。

(2)中华民国的成立: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成立。

(成立的历史条件)(3)结果:革命果实被窃取,建立起的统治。

3、历史意义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意义:推翻了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使观念深入人心。

消极意义: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4、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四、新文化运动------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1915年---20世纪20年代)1、背景: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2、兴起:年,《》的诞生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代表人物:、、、。

他们高举和两面大旗,以《》作为主阵地4、内容(1)提倡,反对独裁专制。

(2)提倡,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反对旧道德。

(4)提倡,反对旧文化5、后期发展(1)背景:1917年,俄国胜利(2)活动①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

②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宣传。

(3)影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5、评价(1)性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运动。

(2)作用:它启发人们追求和,探索的真理,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或绝对的偏向。

(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综合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来维护清统治。

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来变法维新。

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来进行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来开展思想解放运动。

(四)达标训练第六课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2.右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独立制作的铁甲舰“平远号”。

请问:造此舰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的统治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远洋航行,进行科学考察3.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创办的企业有()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轮船招商局④福州船政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

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目的5.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二、材料解析题:6.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 ——曾国藩请回答:①你知道材料表述的是什么运动吗?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②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二个。

③这场运动的目的有没有达到?请你简要说明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课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掀起,主要原因是()A.康有为大力宣传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光绪帝大力支持D.清朝统治日益反动2.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帮助光绪帝夺取实权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实行民主建立共和国3.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是因为()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4.某论坛开展关于“戊戌变法”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C.变法受到开明地主的欢迎D.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是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5.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其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资产阶级政治改革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拙,兵制陈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论一国之政法也,益自三权分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有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观点,并判断其阶级属性。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材料二在思想上有何发展?其根本要求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依据这些思想,维新派主要的实践活动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救国的方向和途径与探索的特点。

第八课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他是()A. B. C. D.2.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3.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A.成立兴中会 B.组建同盟会 C.发动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国4.下列各项中,对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三、材料解析题:6.阅读下列材料: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