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1894年, 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
到1914年, 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0万美元, 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
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 《辛丑条约》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二十一条》2.张明在图书馆查阅中国近代史资料时看到了一段介绍“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 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B.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 民主思想B. 军事技术 C. 政治制度 D. 风俗习惯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抗争史,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 中国的外交史B. 中国的民族关系发展史C.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D. 近代化的探索史6.中国近代化开端于()A. 国门被打开的鸦片战争 B.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C. 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 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7.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 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 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8.(2011·泰安学业考试)他, 历史上褒贬不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的清政府代表是()A.李鸿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左宗棠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哪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A.林则徐 B.关天培 C.丁汝昌 D.邓世昌3.“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以上条文出自()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揭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光绪帝发布变法令C.严复译述《天演论》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5.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也是各阶级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抗争史。
其中农民阶级作为主体进行的抗争活动有()①太平天国运动②虎门销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运动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6.如下图人物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奋勇杀敌、壮烈殉国,他是()A.左宗棠B.邓世昌C.李鸿章D.关天培7.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
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第1 页共6 页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程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D.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8.洋务运动时期筹建的新式海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A.黄海海战 B.旅顺战役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9.此漫画名为《“惩罚”中国》,它讽刺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11.有学者认为,戊戌文化是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与儒家文化相对抗的具有资本主义文化萌芽性质的新文化。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从19世纪60—90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史实,用下列哪一专题来概括最为恰当()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经济和社会生活2.1901年2月14日,清廷颁布上谕:“本年夏间,拳匪搆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叠命庆亲王奕勖、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
”结果签订了()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3.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直接导致这支舰队覆灭的战役是()A.廊坊战役 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4.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突出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这就是()A.废除了科举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建立了北洋海军 D.促进了思想启蒙5.历史课上老师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学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4条,你认为正确的是()A.洋务派主观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C.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民用工业D.洋务派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6.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不包括()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7.《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8.2012年9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7届联大发表讲话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1894年日本通过发动战争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钓鱼岛割让给日本。
”这里的战争和条约指的是()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9.严重冲击中国民族工业,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之门的洋务运动选择“自强、求富”的途径是()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改变清朝的经济政策C.鼓励大商人开矿办厂 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11.报载:2013年4月17日,正值《马关条约》签署纪念日之际,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赴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C.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D.抵制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2.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全面支持筹划变法的皇帝是()A.光绪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道光帝3.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4.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
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5.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
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开放通商口岸 B.实行君主立宪C.废除八股文章 D.学习军事技术6.9月7日,“条约”正式签订,沙俄外交大臣拉姆斯托夫说:“1900年的对华战争为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等。
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7.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8.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D.戊戌政变的发生9.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日本极右势力为达到攫取钓鱼岛的目的,曾演出了一场捐资购买中国钓鱼岛的闹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究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单项选择题1.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局归并。
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 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C.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消费技术D. 局部抵抗了外国经济权力的扩张2.民国时期的小说家包天笑在晚年追叙说:“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
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
〞他文中这些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九国公约?3.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
图中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A.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B. 近代新式教育的开展C. 大生纱厂的兴衰D. 黄埔军校的创立4.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5.历史记录片?1911,东交民巷?里有以下几个镜头,其中与历史不符的一个是A. 某国使馆举行舞会B. 居民熙熙攘攘C. 外国军队驻扎D. 各国使馆林立6.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以下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拓了道路D. 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7.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中的“议和〞与以下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1865-1895年,中国都市的风貌因大量机械化工厂的开设而改变了,这些工人都为中国人所有,但都依赖外国的设计并使用引进的技术。
”材料表述的社会背景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3.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 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5.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写道:“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
”这反映出洋务派( )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6.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 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D.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2.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洋务运动时说:“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洋务运动的“杰出人物”包括()①林则徐②曾国藩③李鸿章④左宗棠⑤张之洞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3.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
”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4.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认识到“自强”须以“求富”为根基,创办一批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上海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5.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
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6.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对华侵略战争。
史称()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雅克萨之战7.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左宝贵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中弹牺牲。
他牺牲于()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9.CCTV《探索发现——晚清秘史》之纪录片《北洋水师》把清朝北洋水师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含答案)

第2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B.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2.李鸿章为增强晚清国防力量,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矿务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3.图中哪位人物是黄海海战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A. B. C. D.4.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C.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6.“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与此诗相关的战役是()A.虎门战役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青浦大捷7.辛亥革命前著名民主革命家陈天华在他的《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外国在使馆界驻军C.以海关税、盐税作赔款担保 D.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8.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D.戊戌政变9.“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写于()A.1843年 B.1894年 C.1896年 D.1902年10.这场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这场运动是()A.新文化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绿林起义11.以下是江南制造总局大事记(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江南制造总局()①属于清政府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②培养了掌握近代科技的人才③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④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被停办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涛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该现象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2.林则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C.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3.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的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
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
举办新式学校。
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发展近代产业,维护清朝统治
C.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4.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原因不包括( )
A.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B.洋务企业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
C.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D.洋务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5.某班举行“甲午中日战争祭”的主题班会,以哀悼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邓世昌②丁汝昌③谭嗣同④聂士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与以往条约相比,日本在《马关条约》中获取的新权利是( )
A.割地
B.赔款
C.通商
D.设厂
7.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右图所示报刊主要
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