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2导学稿
10.3.2比热容第二课时 导学案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三节比热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 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 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重难点: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新课引入目标导航1.复习引入2.目标展示:组织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及时检测1.热量是表示的物理量。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
其单位是。
3.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温度升高;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温度降低。
有些物体吸收和放出热量后,温度不一定改变。
举例说明4.大量事实表明,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其温度变化都相同时,所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一般,这是由物质本身的决定的。
5.比热容定义:6.单位:,读作,公式。
7.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
合作探究典型分析交流讨论,推导公式1.定义式:,2.热量公式:,练习巩固拓展应用1.小星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星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5℃.请你求解下列问题:(1)水箱中水的质量;水吸收的热量。
2.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地球表面水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经过太阳光垂直照射15min,水温升高了5℃.问:实验时6kg的水15min 内吸收了多少热量?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初温为20℃、质量为1kg的水吸收2.1×105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多少℃4.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若某一人工湖水的质量为 1.0×107kg,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
物质的比热容(2)导学案

物质的比热容(2)
课型
新授
编写人
审核人
年级
初三
学科
物理
学习目标
1.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会进行有关热量的计算
学习
重难点
会进行有关热量的计算
学习过程
说明
预习板块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盛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
(1)电加热器通电时间越长,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生活—物理---社会
1.海陆风的形成
因为地面的砂石比热容,而海水的比热容,白天:在相同的热照条件下,的温度升的快,的温度升的慢,又因为密度小的热空气会(上升/下沉),所以的空气会上升,的空气会来补充,从而形成风。
夜晚:在相同的热照条件下的温度降的快,
的温度降的慢,又因为密度小的热空气会(上升/下沉),所以的空气会上升,的空气会来补充,从而形成风。
延伸板块
6)使40g0℃的冰温度降低到-10℃,能放出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可使多少g5℃的水温度升高10℃?
7)在质量是500g的铝壶里装2kg的水,把这壶水从15℃加热到100℃,铝壶和水共要吸收了多少热量?[C铝=0.88×103J/(kg·℃)C水=4.2×103J/(kg·℃)]
4)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秧苗不受冻,白天时则要把水放干,而傍晚时要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 )
A.密度大B.比热容大C.温度高D.热膨胀大
5)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 3:4 B 4:3 C 1:3 D 3:1
(1)在此时间内,水箱里的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kg·℃)]
初中物理《比热容》讲学稿2

九年级物理导学稿10.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 是( )A .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 .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 .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 .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11.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A .水具有较大的密度B .水的性质很稳定C .水具有较大的比热D .水的凝固点较低12.如图15-5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
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 ; (填写I 或Ⅱ)图中A 点的物理意义是 。
若水的质量为1.5kg ,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13.一锅炉每天把3 t 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 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少℃?四、当堂反馈1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 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 、b 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A .a 的比热大,是水B .a 的比热大,是酒精C .b 的比热大,是水D .b 的比热大,是酒精15.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A .水比较便宜B .水的密度小C .水的比热大D .水的沸点高16.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 .9∶2B .2∶9C .1∶2D .2∶117.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 .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 .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 .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D .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18.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 C 的水20kg ,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 C ,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 水=4.2×103J/(kg.O C)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甲 图15-5 乙 时间/min温度/℃ a b 0。
12.3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在设计这节《物质的比热容》的第二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运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会在身上穿很多衣服来保暖?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得出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物质的比热容。
2. 理论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比热容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2. 活动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物质的比热容》的第二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比热容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
《1.3比热容(二)》名师导学案

2012—2013年上期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课时编案教师:赵德成审核:陈宗杰审批:钟晓比热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生产、生活现象。
3.经历探究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了解引入比热容概念的必要性。
重难点;1.比热容的概念。
2.比热容概念的必要性。
课前自学案一、复习回顾1.比热容的概念:。
2.比热容的单位:。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3.水的比热容是 J/(Kg·℃),其物理意义是。
二、尝试学习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是。
各符号表示的物理量是什么?单位怎样?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是。
课堂学习案一、热量的计算铁的比热是 J/(Kg·℃),表示质量是 Kg的铁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J。
质量是3Kg铁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列出计算式)质量是3Kg铁温度升高4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质量是3Kg铁温度升高(100℃—4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上述计算可以写成一个算式:吸收的热量=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表示比热容,用m青不质量,用t0表示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则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Q吸= 。
同样的道理,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Q放= 。
[及时练习]1.把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400C,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2.质量为30kg的煤油,温度从20℃升高到80℃,需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班级姓名教师评价3.某汽车在一次行驶过程中消耗了5kg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kg,求:(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若水箱中有4kg的冷却水,温度升高50℃.,水至少要吸收多少热量?检测案1.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 水温升高到7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了水的内能。
比热容2

清水县第五中学物理学科导学案备写活页课题:比热容课型:预习+展示备课者物理教研组分管领导评价学习目标书写导学案栏(要求分课时备课,一页写不完可写两页或三页)此栏一般用于归纳知识点或写达标测评(也可备课)【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学生活动三:探究热量的计算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 J;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2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2Kg 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小结: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Q = _____ ___。
请利用公式计算: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板书设计】【拓展练习】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3、一块冰的比热容为,其物理意义是从中间一分为二后,其比热容为。
4、培育秧苗时,夜间多灌一些水,是利用水的的特性,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降低较,使秧苗的温度不致,起到了保护秧苗的作用。
汽车散热器内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相同的条件下水能吸收热量,冷却效果好。
5.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6.对一桶水来说( )A 温度高时,比热容大B 倒掉一半后,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C 结成冰后,比热容与水还是一样大D 液态水的比热容是一个确定值,是水的基本特征之一7.“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A 热量B 密度C 比热容D 内能8、质量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8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对话互动:初中物理教案物体的比热容2

对话互动:初中物理教案物体的比热容2: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初中物理教案-物体的比热容。
在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物体的比热容。
正文:一、引入在学习物体的比热容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热容。
热容是指物体在温度改变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和其温度变化之间的比值,也就是说,热容是用来衡量物体受热后温度变化的大小。
二、概念解析物体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所需吸收的热量来使其温度升高1摄氏度的量。
一般来说,物体的比热容越大,明该物体受热后温度变化会越慢,而受热后获得的热量会更多,反之亦然。
三、物体的比热容计算物体的比热容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测量,一般采用等质量实验法。
具体方法是将物体放入温度为T1的固定质量水中,然后通过加热或冷却水的方式使温度升高或降低至T2。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Q=mc(T2-T1)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c是它的比热容,T2-T1是水的温度变化量。
根据式子,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比热容,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c= Q/(m(T2-T1))四、物体比热容的重要性物体的比热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冬季我们会用电暖器或热水袋来取暖,这时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比热容来计算所需的热量。
又比如在饲养动物时,我们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因此也需要了解物体的比热容。
五、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对物体的比热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了解物质的比热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正确的取暖方式,还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的思考方式。
结尾:同学们,今天的物理课程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物体的比热容的认识,学会如何进行比热实验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关于物体的比热容的问题时,希望大家能够勇于迎难而上,遇到问题就及时寻求解决方法,慢慢地就会掌握这个知识点,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比热容导学案

九年级
学科
物理备课授课
日期日期
编制人
郝显杰
课题
比热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其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比热容的相关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叫。
2、器材:你认为要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思考并 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需要哪些器材?并说出 你的理由
(2)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你通过什么知 道它的多少?。
(3)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加热时间代表哪个物理量?
知识运用
1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 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 度。
(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 ②
(2)实验中小明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如果他的猜 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是。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 晒2h后,温度从20C升高到50C所吸收的热量 是J,这是
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拓展延伸
1由Q— cm(t—to)可得。c—,关于冋一
种物质的比热容C,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2.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 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新授课题比热容(二)时间2013-8-26 课时第2课时主备刘富昌审核
班级姓名序号 4 份数130份
学习
目标
1、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导案学案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看课本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自主学习】
1、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
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即: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另外: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_____1℃所______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是2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m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质量为m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5).质量为mkg的水,温度从10℃升高到8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6).质量为mkg的水,温度从t0℃升高(降低)到t℃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一:按小组讨论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
教师抽问刚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
问题(1):
(2):
(3):
★学生活动二:请利用公式计算:
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理解
记忆
练习巩固。
【知识整合】
1、热量计算:Q=cmΔt
【反馈评价】
1、在1atm下,2kg的初温为20℃的水,吸收了7.0×105J的热量后,水的温度()
A.升高到100℃ B.升高到83.3℃ C.升高到103.3℃ D.不能确定
2、下列事例中①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于沙漠地区;②在北方严寒的冬天,用水来作为传热的介质,给居民区供“暖气”;③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有冻裂;④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植物在夜间被冻坏,傍晚时常给田里灌水;⑤在海边,白天风常常是从海面吹向陆地;⑥水利发电;⑦冬天,北方地区为了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常常在地窖里放一桶水。
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
A.③⑤⑥ B.②⑥⑦ C.③⑥⑦ D.⑤⑥⑦
3、体积为1∶2的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
4、一杯酒精用去了一半,它的()
A.质量和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和比热容都不变
C.质量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质量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2倍
5、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实验次数质量(kg)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J)
水
1 0.05 10 2100
2 0.10 10 4200
煤油
3 0.05 10 1050
4 0.10 10 2100
(1)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或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或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6、一个温度是40 ℃的铁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到90 ℃,求铁球的质量。
〔铁的比热容是0.46×103 J/(kg·℃))
【中考宝典】
★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250kg,温度为20℃的水,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80℃. [c水=4.2×103J/(kg·℃)]求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
教后(学习)反思Q吸=cm(t-t0)Q放=cm(t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