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菊科植物

合集下载

秋菊 菊科菊属植物

秋菊 菊科菊属植物

秋菊菊科菊属植物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英文名:floschrysanthemum(floristschrysanthemum)别名:菊华、秋菊、九月菊、日精、九华、黄花、帝女花、笑靥金、节花、鞠、金蕊、甘菊。

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分类:菊科,菊属有时也作菊科所有花卉品种的总称。

菊科是种子植物最大科,总数25000~30000种,而其花卉种类也很多,仅次于兰花。

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

形态特征株高20-200cm,通常30-90㎝。

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

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

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

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

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

根据花期迟早,有早菊花(九月开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经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改变日照条件,也有五月开花的五月菊,七月开花的七月菊。

根据花径大小区分,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花径在10—6厘米的为中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为小菊。

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产地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

而以ph6.2-6.7最好。

50种草本植物

50种草本植物

50种草本植物班级:环艺11姓名:吴春培学号:111092001221.雏菊:菊科,雏菊属。

(意大利国花)别名:春菊,马兰头花,延命菊,幸福花。

形态特征:株高15-20厘米。

叶基部簇生,匙形。

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 厘米,舌状花为条形。

有白、粉、红等色。

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

生态习性:花期3-6月。

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

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

应用:药用价值,绿化环境2.金盏菊:菊科,金盏菊属。

别名: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形态特征:金盏菊株高30~60cm,株被白色茸毛。

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基生叶有柄,上部叶基抱茎。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形大,4-6cm ,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平展,金黄或桔黄色,筒状花,黄色或褐色。

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9℃低温,怕炎热天气。

不择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

应用: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花带布置,也可作为草坪的镶边花卉或盆栽观赏。

长梗大花品种可用于切花。

叶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凝血酶元时间缩短),但此与其中所含的鞣质和钙盐有关。

根:行气活血。

花:凉血,止血。

3.百日草:菊科,百日草属。

别名: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对叶菊、秋罗、步登高。

形态特征: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40~120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

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刚毛。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

舌状花多轮花瓣呈倒卵形,有白、绿、黄、粉、红、橙等色,管状花集中在花盘中央黄橙色,边缘分裂,瘦果广卵形至瓶形,筒状花结出瘦果椭圆形、扁小。

生态习性:喜温暖、不耐寒、怕酷暑、性强健、耐干旱、耐瘩薄、忌连作。

应用:清热;利湿;解毒。

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4.虞美人:罂粟科,罂粟属。

(比利时国花)别名: 丽春花、小种罂粟花、苞米罂粟、蝴蝶满园春、赛牡丹。

形态特征:虞美人株高40~70cm,分枝细弱,被短硬毛。

菊科植物主要特征

菊科植物主要特征

菊科植物主要特征
菊科植物(Aster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包含大
约26000多个物种。

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
1. 花序:菊科植物的花由许多小花组成,集合在一个特殊的花序结构中,称为头状花序。

每个小花都被包裹在一片称为苞片的结构中,使整个头状花序看起来像一个大花。

头状花序中的小花通常分为两种类型:辐线状花(周边花)和管状花(中央花)。

2. 花冠:菊科植物的花冠一般为管状花冠,由5个合生花瓣组成。

辐线状花的花冠往往为辐射状,花瓣数目较多。

3. 雄蕊:菊科植物的雄蕊数目多,通常固定在管状花冠的顶部。

4. 花粉:菊科植物的花粉颗粒通常为单个或几个连在一起的球状颗粒。

5. 雌蕊:菊科植物的雌蕊数目少,通常只有一个。

子房位于雌蕊底部,通常有一个成熟的子房。

6. 果实:菊科植物的果实多样,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是坚果、瘦果、翅果、坛果等等。

7. 叶片:菊科植物的叶片通常为互生或对生,具有扁平的形状。

叶的边缘通常带有锯齿、细齿或类似于羽状的裂片。

总的来说,菊科植物以它们的头状花序、特殊的花冠形状和多样的果实类型等特征而闻名。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菊科植物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情况总结

被子植物科类特征分布及药用详细介绍如下:菊科(Compositae ):[主要特征]: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片;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各种附器;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状冠毛。

[分布及作用]:Compositae菊科,双子叶植物,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O属,2300多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有些入药,也有些供食用,还有产橡胶的。

显微特点:本科植物普遍含菊糖;常具各种腺毛、分泌道、油室;具各种草酸钙晶体。

[分类]:分为2个亚科管状花亚科(Liguliflorae,Cichorioicleae):[主要特征]:植物体无乳汁;头状花全由管状花组成,或由舌状的边花和管状盘花组成;花柱圆柱状,具附器。

本亚科代表植物如下:1.苍术[形态特征]:[分布]苍术为多年生草本,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力强,忌强光和高温,生于丘陵岗地杂草丛或树林之中,主要分布于江苏省茅山山脉,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为山地阳坡、半阳坡灌丛群落中的常见植物。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2 0多个省区。

常见菊科植物

常见菊科植物

图文简介常见菊科植物[图文50P]孔雀草学名:Tagetes patula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种类:菊科原产地:北美花色:白花期:夏株高30至40厘米。

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

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

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

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

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

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

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

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

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

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白晶菊学名:Chrysanthemum paludosum.科名:菊科Compositae.亚科:筒状花亚科别名:春梢菊原产地: 原产于北非、西班牙白晶菊,是菊科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5至2 5厘米,叶互生,一至两回羽裂。

头状花序顶生,盘状边缘舌状花银白色,中央筒状花金黄色,色彩分明、鲜艳,花径3至4厘米。

株高长到15厘米即可开花,花期从冬末至初夏,3至5月是其盛花期。

花后结瘦果,5月下旬成熟。

白晶菊矮而强健,多花,花期早,花期长,成片栽培耀眼夺目,适合盆栽、组合盆栽观赏或早春花坛美化。

金光菊【拉丁名】:Rudbeckia laciniata【科属】:菊科,金光菊属【别名】:臭菊【原产地】:加拿大及美国为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

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叶粗糙,地植株高可达1—2米,盆栽矮化为20—30厘米,且多分枝,叶片较宽且厚,基部叶羽壮分裂5—7裂,茎生叶3—5裂,边缘具有较密的锯齿形状,头状花序生于主杆之上,舌状花单轮,即有倒披针形而下垂,也有上翘花瓣。

花瓣长3厘米左右,花展开度为3—7厘米,花色有:桔红、深红、粉红、水红等颜色。

药用植物学菊科

药用植物学菊科
5.果为瘦果,顶端常有 刺状、羽状冠毛和鳞片。
头状花序
花 序
舌 状
管状花









花萼退化成冠毛状、 鳞片状、刺状或缺如
管 状

柱头2
花小,多两 性,有辐射 对称旳管状 花和两侧 对称旳舌状 花
雄蕊5个 为聚药雄 蕊
舌 状 花
子房下位, 二心皮1室 瘦果

• 菊科植物旳亚科分类
• 本科根据头状花序花冠类型旳不同、乳状汁旳有无 ,一般可提成两个亚科。
• 瘦果无冠毛
功能 : 花序(菊花)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
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 花序(野菊花):清热、解毒、抗菌、
降血压作用。
春菊 万 寿 菊
大波斯菊
•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 寿酒”,其味凉爽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 老等功能。
• 【菊花粥】: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 心、除烦、悦目、去燥。
常见旳有野菊、菊花、青蒿、雪莲花、红花、水飞 蓟、蒲公英、向日葵、红花、木茼蒿、金盏花、雏菊、 翠菊、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菊、飞机草和紫茎泽兰、 茼蒿等等。
向日 葵
章 菊
非洲菊
黑心 菊
小丽 菊
紫花藿香
• 菊科药用植物旳功能是多方面:止咳、祛痰、平 喘作用,主要分布在紫苑属、旋覆花属中档等;清热解 毒。
状围绕头状花序。头状花序顶
生,全部为管状花。瘦果。
头状花 序
具特异香 气,味微苦。
以花片长、 色鲜红、质 柔软者为佳。
• 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功能: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 通经药。

菊科蔬菜种类

菊科蔬菜种类

菊科蔬菜种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菊科蔬菜是指属于菊科植物,可以当作食用的蔬菜类植物。

菊科蔬菜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和消费。

这些蔬菜种类多样,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菊科蔬菜种类及其特点。

第一种,菊科蔬菜中最为常见的莴苣。

莴苣是一种叶菜类蔬菜,叶片呈椭圆形,质地脆嫩,口感清香。

莴苣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和保护心血管健康。

莴苣可生吃也可烹饪,常用于凉拌、沙拉等菜肴中。

第二种,菠菜也属于菊科蔬菜中的一种。

菠菜叶片呈心形,富含铁、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菠菜具有补血益气、滋润肠胃、清热解毒的功效,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蔬菜。

菠菜可以炒、煮、拌等多种方式食用,适合各种人群。

第三种,茼蒿是另一种常见的菊科蔬菜。

茼蒿叶片呈线状,有独特的香味,营养丰富。

茼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等功效。

茼蒿适合清炒、凉拌等烹饪方式,是一种极具食用价值的蔬菜。

第五种,是莲藕。

莲藕是一种块茎类蔬菜,质地柔嫩,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莲藕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降血脂、滋阴养肾等功效。

莲藕适合炖煮、炒菜等多种烹饪方式,是一种被人们喜爱的蔬菜。

以上就是关于菊科蔬菜种类的介绍。

菊科蔬菜种类繁多,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益。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食用这些蔬菜,让自己更加健康美味!第二篇示例:菊科蔬菜,是指属于植物菊科的一类蔬菜,常见的有菊花菜、白芍、温莎。

菊科蔬菜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被人们广泛地喜爱和食用。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菊科蔬菜种类:一、菊花菜菊花菜,又称黄菊、菊花薹、金钱菜、黄秧菜等,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蔬菜。

它的叶子形状呈圆形或卵形,颜色鲜绿,质地脆嫩,口感清爽,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被誉为“春天的第一抹绿色”。

常见菊科植物

常见菊科植物

图文简介常见菊科植物[图文50P]孔雀草学名:Tagetes patula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种类:菊科原产地:北美花色:白花期:夏株高30至40厘米。

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

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

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

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

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

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

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

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

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

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白晶菊学名:Chrysanthemum paludosum.科名:菊科Compositae.亚科:筒状花亚科别名:春梢菊原产地: 原产于北非、西班牙白晶菊,是菊科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5至2 5厘米,叶互生,一至两回羽裂。

头状花序顶生,盘状边缘舌状花银白色,中央筒状花金黄色,色彩分明、鲜艳,花径3至4厘米。

株高长到15厘米即可开花,花期从冬末至初夏,3至5月是其盛花期。

花后结瘦果,5月下旬成熟。

白晶菊矮而强健,多花,花期早,花期长,成片栽培耀眼夺目,适合盆栽、组合盆栽观赏或早春花坛美化。

金光菊【拉丁名】:Rudbeckia laciniata【科属】:菊科,金光菊属【别名】:臭菊【原产地】:加拿大及美国为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

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叶粗糙,地植株高可达1—2米,盆栽矮化为20—30厘米,且多分枝,叶片较宽且厚,基部叶羽壮分裂5—7裂,茎生叶3—5裂,边缘具有较密的锯齿形状,头状花序生于主杆之上,舌状花单轮,即有倒披针形而下垂,也有上翘花瓣。

花瓣长3厘米左右,花展开度为3—7厘米,花色有:桔红、深红、粉红、水红等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简介常见菊科植物[图文50P]孔雀草 (2)白晶菊 (4)金光菊 (6)蟛蜞菊 (7)山莴苣 (8)孔雀草 (10)绿铃 (12)百日草 (14)春黄菊chamomile (16)榰草 (18)一支黄花 (19)松果菊 (21)重瓣金鸡菊 (23)霍香蓟 (25)波斯菊 (26)大丽花 (28)蓟 (30)芙蓉菊 (32)荷兰菊 (34)皇帝菊 (35)野菊 (36)蒲公英 (38)秋菊 (39)矢车菊(德国国花) (41)鼠菊草 (43)西洋滨菊 (44)抱茎苦卖菜 (45)旋覆花 (47)宿根天人菊 (49)蒲棒菊 (52)黄晶菊 (53)大吴风草 (55)黑心菊 (56)蛇目菊 (57)亚菊 (60)小蓟 (62)翠菊 (63)麦秆菊 (66)瓜叶菊 (68)万寿菊 (70)勋章菊 (71)雪叶莲 (72)雏菊 (74)金盏菊 (76)孔雀草学名:Tagetes patula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种类:菊科原产地:北美花色:白花期:夏株高30至40厘米。

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

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

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

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

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

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

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

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

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

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白晶菊学名:Chrysanthemum paludosum. 科名:菊科Compositae.亚科:筒状花亚科别名:春梢菊原产地: 原产于北非、西班牙白晶菊,是菊科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5至2 5厘米,叶互生,一至两回羽裂。

头状花序顶生,盘状边缘舌状花银白色,中央筒状花金黄色,色彩分明、鲜艳,花径3至4厘米。

株高长到15厘米即可开花,花期从冬末至初夏,3至5月是其盛花期。

花后结瘦果,5月下旬成熟。

白晶菊矮而强健,多花,花期早,花期长,成片栽培耀眼夺目,适合盆栽、组合盆栽观赏或早春花坛美化。

金光菊【拉丁名】:Rudbeckia laciniata【科属】:菊科,金光菊属【别名】:臭菊【原产地】:加拿大及美国为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

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叶粗糙,地植株高可达1—2米,盆栽矮化为20—30厘米,且多分枝,叶片较宽且厚,基部叶羽壮分裂5—7裂,茎生叶3—5裂,边缘具有较密的锯齿形状,头状花序生于主杆之上,舌状花单轮,即有倒披针形而下垂,也有上翘花瓣。

花瓣长3厘米左右,花展开度为3—7厘米,花色有:桔红、深红、粉红、水红等颜色。

花期从5月开到10月,在南方时间更长。

此外,还有重瓣金光菊。

蟛蜞菊【别名】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多年生草本,矮小,匍匐状,被短而压紧的毛。

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长2.5~7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狭而近无柄,边近全缘或有锯齿,主脉3条。

头状花序,具长柄,腋生或顶生,花序直径约1.8厘米;总苞片2列,披针形或矩圆形,长8~10毫米,内列较小;花托扁平;边缘舌状花1列,雌性,黄色,约10~12朵;中央管状花,两性,先端5裂齿。

瘦果扁平,无冠毛。

花期夏季。

多生于沿海地区的水沟边或湿地上。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山莴苣【属种】菊科(Asteraceae)【描述】一年生、秃净草本;茎粗壮,直立。

高达1米,常单生。

叶极长,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或过之,略抱茎。

头状花序,具柄,有花15-20朵,为一长而狭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总苞片在外面的数枚,卵形,内面的线状矩圆形,钝头。

瘦果阔而极扁,黑色。

为常见的野草。

【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孔雀草学名:Tagetes patula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

花语:总是兴高采烈种类:菊科原产地:北美花色:白花期:夏株高30至40厘米。

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

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

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

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

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

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

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

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

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

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绿铃名称: (Senecio rowleyanus)别名: 绿之铃、绿珠帘、螃蟹兰、蟹爪兰、翡翠珠、绿串珠、一串珠、项链掌分布: 西南非洲分类: 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肉质植物。

型态: 绿之铃的茎非常细长,可长至90公分,匍匐下垂,在茎节间会长出气生根,但不具攀缘性;细长的绿茎上长着一颗颗绿色圆珠状的叶子,宛如在盆上挂着一串串的铃铛,相当可爱。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茎极细,一般匍匐生长,若悬垂吊挂茎则伸长下垂。

叶肉质,圆珠形,直径0.6厘米至1厘米,有微尖的刺状凸起,叶色深绿或淡绿,上有一条透明的纵条纹。

头状花序,小花白色带有紫晕,多在秋冬季节开放。

绿之铃的花朵着生在茎节间抽出的花梗上,属于单生的头状花序,花是白中带紫色的筒状小花,每年早秋前后开花,花朵很小。

花期: 能开花,小花呈筒状灰白色,以秋、冬较常见。

花语: 倾慕管理: 喜温暖干燥的半阴环境,耐旱,不耐寒,也怕高温和强光暴晒,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

春、秋两季的生长旺盛期,可放在光线明亮处养护,避免盆土积水,否则会造成根部腐烂。

繁殖: 扞插为主,春、秋两季,温度约为15~22℃最为适当。

百日草名称:百日草学名:Zinnia eIegans别名: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五色梅、对叶菊、秋罗、步登高科:菊科属:百日草属(Zinnia L.)类别:为一年生草本花卉百日草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花。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40~12O 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

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钢毛。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

花径4~1Ocm,大型花径12~15cm。

舌状花多轮花瓣呈倒卵形,有白、绿、黄、粉、红、橙等色,管状花集中在花盘中央黄橙色,边缘分裂,瘦果广卵形至瓶形,筒状花给出瘦果椭圆形、扁小,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

种子干粒重5·9 g,寿命3年。

品种类型很多,一般分为:大花高茎类型株高90~12Ocm分枝少、中花中茎类型株高50一6Ocm分枝较多、小花丛生类型株高仅4Ocm分枝多。

按花型常为大花重瓣型,纽扣型、鸵羽型、大丽花型、斑纹型、低矮型。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旱,花期长,株型美观,是常见的花坛、花境材料。

高杆品种适合做切花生产。

春黄菊chamomile亦译苹果菊或洋甘菊;亦作camomile。

名称: 春黄菊学名: Anthemis tinctoria科属: 菊科春黄菊属类别: 宿根花卉主要性状: 小花均为金黄色,花期5-7分布地区: 上海地区习性特点: 耐寒,能耐半阴,适应性强应用: 布置花坛、花境Chamomile,中文名叫春黄菊或洋甘菊,是从甘菊植物中所提取的.这种植物在世界各地都能生长,但并不是每个国家质量都一样,这与当地的气候.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而因富含高浓度的精油而显得尤其珍贵.经各国分析,已证实欧洲.非洲生长并萃取出来的春黄菊比其他产地的含有更多量的多种黄酮.肝素.a-红没药醇.咖啡酸.糖类.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优异的抗炎消炎.止痛消肿.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止痒.加速溃疡愈合.促进细胞再生.皮肤新陈代谢等优异的药学药理作用,广泛用于药品.化妆中。

它的突出功效正是缘于春黄菊内存的上述各种有效成分的作用。

对于皮肤瘙痒.抗菌止痒.皮肤晒伤修复.皮肤创伤愈合等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纯天然植物萃取而成,可用于食品和药品中,使用非常安全。

对敏感性肌肤亦具保护作用。

菊科(Asteraceae)春黄菊属(Anthemis)植物。

草本约100馀种,产欧亚大陆。

也指菊科果香菊属(Chamaemelum)的一种相似植物。

两属的头状花序都有黄色或白色的边花,和黄色盘花。

春黄菊属有几个种,尤其是春黄菊(A. tinctoria),作为庭园观赏植物栽培。

臭春黄菊(A. cotula)是一种具强烈臭味的杂草,可药用和制杀虫剂。

春黄菊茶用果香菊(C. nobile)或白花春黄菊(A. nobilis)制成,有强身和抗菌作用。

野生春黄菊源自德国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原产于欧亚大陆。

榰草一支黄花学名:Solidago decurens Lour.英文名:Common Goldenrod科名:菊科Compositae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

地下根须状;茎直立,光滑,分枝少,基部带紫红色,单一。

单叶互生,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尖、渐尖或钝,边缘有锐锯齿,上部叶锯齿渐疏至全近缘,初时两面有毛,后渐无毛或仅脉被毛;基部叶有柄,上部叶柄渐短或无柄。

头状花序直径5~8mm,聚成总状或圆锥状,总苞钟形;苞片披针形;花黄色,舌状花约8朵,雌性,管状花多数,两性;花药先端有帽状附属物。

瘦果圆柱形,近无毛,冠毛白色。

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山坡、草地、路旁。

产于华东、中南、西南。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分类上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Solidago L.)。

该属全世界有约125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少数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中国有4种,南北均有;浙江有2种,即为加拿大一枝黄花(S. canadens is L.,英文Canada Goldenrop)与一枝黄花(S. decurrens Lour.,英文Common Goldenrop)。

因两者是不同的种,不能混为一谈,故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称为“一枝黄花”是不确切的。

松果菊学名:Echinacea purpurea Moench别名:紫松果菊又名紫锥花,因头状花序似松果而得名,原产北美。

科属:菊科松果菊属科属形态:菊科松果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50cm,全株具粗毛,茎直立;基生叶卵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或数多聚生,花径达10cm,舌状花紫红色,管状花橙黄色。

花期6-7月。

药用:在美国和欧洲被广泛使用,被普遍认为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刺激人体内白细胞等免疫细胞活力,提高肌体自身免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