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教学方式论文

合集下载

中职物理教学方式之我见

中职物理教学方式之我见
到思维 的落 脚点 , 更加深 刻的记 住物 理现象 、
中职 教学 活动的 正常 开展 , 因此 , 中职 教学 方 式改革正在 积极的酝酿 之 中。 如何扭转学生们
的厌学心理 ; 矫正学习 中的不 良习惯 ; 适当调整
生产生对 自身存在 的正确认识 , 识到个人能 意 人价值 认可 , 是推动 学生进行 自主学 习的重要 内动 力 。 中职 教 育 与高 中阶段 的过 渡 教 育不 自身价值 的正 确认识 来 为 自己将来 的社 会生
12价值 意识对物 理教 学的激励 作用
要部分 , 通过学 习过程而 得到的结 果可以使学
价值 意识是 学 生信 心组 成的 另外 一个 重 新的里程 。 2 2 用实验来讲 解物理难点 .利 中职 阶 段的教 育是 面 向实用性 的 , 因此 , 化的教学 资源为 主体 。 中职物理 教学中有一节 非常 典型的 演示 实验讲 解课 , 振动 与波 ” 对 “ 。
1自我效能感和 价值意识对 中职物理教学 活进行定 位。 因此 , 中职 物理教 育阶段 , 在 培养 理 解物理 原理 。 因此 , 教材 编写的 “ 振动 与波 ” 的激励作 用 ’
学生的价 值意识 , 不仅 是提高学 习能动性 的重 就 是 建立 在 实验 讲 解的 基 础上 的一 节 课程 , 要手段 , 同时也是 中职 教育的一项 重要教学 目 但 教材 中所举 例 的实 验 采 用的是 弹 簧振 动 ,
学 生树 立学 习信 心。 外 , 此 充分肯 定学 生的每 题 , 借助计 算 机进行 逼真 的形 象模拟 , 将无 形

点进 步 , 中职 教育 阶段 , 师的鼓 励与认 在 教
化的 抽象 概念 , 呈现在 学生 面前 , 加深 对概念

中职物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职物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职物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职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内容:中职物理教学的重点主要包括力学、光学、电学和热学等基础物理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电路的基本知识以及热量的传递等内容。

2.实践能力培养:中职物理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来探究物理现象,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应用能力培养:中职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如机械原理的应用、电路设计和光学仪器的使用等。

4.数学基础要求: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特别是代数和几何的基本运算和应用能力,因为物理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借助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推导。

5.概念理解和图像思维: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将其转化为图像思维,通过图像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物理现象。

6.学科交叉融合:中职物理教学中,还需要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与数学、化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
应用能力。

中职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数学基础,以及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中职物理教案

中职物理教案

中职物理教案篇一:中职物理第一章教学设计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一节、机械运动一、教育目标(一)、知识点1、理解参考系和质点的概念。

2、初步掌握位移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1、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1、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勤学好问、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方法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宜采用讲授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位移的概念(二)、难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三)、疑点如何看待质点的概念(四)、解决办法1、重点解决的办法。

(1)、从概念上讲清位移的概念。

(2)、用图示的方法弄清位移的概念。

2、难点解决的办法用实例和做图的方法使学生弄懂位移的概念。

3、疑点的解决办法讲清能不能把物体看作是质点要根据我们研究问题的性质而定。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板书设计物质→机械运动→质点→路程→位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六、布置作业P11页习题。

第二节直线运动速度一、教育目标(一)、知识点1、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初步掌握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1、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总结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1、通过物理的实例分析,增强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方法通过理论和图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速度的概念。

(二)、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三)、疑点如何理解瞬时速度。

(四)、解决的办法1、重点的解决办法。

通过举例来说明它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通过实例来研究平均速度,并强调它是与时间和位移有直接(来自: 书业网:中职物理教案)关系的。

3、疑点的解决办法对瞬时速度的概念不能要求过高,通过举例让同学知道它指的是质点运动时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即可。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最新7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最新7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论文(最新7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篇一一、课上教学引入生活实践课本上表达的物理知识是比较严谨的,对于一个定义会有长串的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定义把握不准,对其中的原理也不会特别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重心向过程和方法倾斜,让学生理解原理是怎么得出的,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只有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才会加深记忆,也才会在运用时得心应手。

要让知识生成的过程清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践,并由此启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际,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相当一部分是生活常识,因为知识与自身的关联性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九年级《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这一课中,就很明显地看到这一课的实用价值。

每个家庭中都有很多电器,包括上网学习的电脑,洗衣服的洗衣机,做饭的电饭煲,等等。

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就会出现电路故障,比如说保险丝烧了。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怎样排除故障,这些都是这节课所能解答的。

二、课下作业设计生活问题物理毕竟属于理科,对于知识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对于知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课外作业上。

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一一检查,看他们是否能听明白、是否能理解,较多的还是采用课下作业的形式。

另外,适当适量的课外作业不但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起到巩固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教师需要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力求让学生举一反三,但不能过分追求高难度、高强度。

最为稳妥的课外作业设计还是要回归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课外作业。

例如在《平面镜成象》这一课中,学生对镜子中的自己应该十分了解,就可以设计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找一面较大的镜子、一面较小的镜子都去照自己,看看有什么不同,怎样能照到全身,而且还要思考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

中职机械班物理教学计划5篇

中职机械班物理教学计划5篇

中职机械班物理教学计划5篇擅长转化后进生的老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老师。

学习靠积累,记忆靠理解,经历靠反思,娴熟靠练习。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中职机械班物理教学打算范文5篇,盼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协助。

中职机械班物理教学打算范文1一、指导思想以物理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学中,应当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展自主探究学习,造就学生视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物理概念及规律的实力,把造就学生的探究实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学问,完善学问,弥补缺乏,以真正表达“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试验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展试验操作,力争中考试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

2、进一步造就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对各种类型的习题,能运用多种途径进展解答。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问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三、教学措施1、重视根底:对物理现象、规律和根本的试验操作,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

因此,谨慎探究书本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根底学问、根本技能的学习,尽量削减超过教学要求的繁难试题的无效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的学习应敏捷多样、适当拓宽,促进有意义学习。

2、联系实际:留意视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如家用电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设计试验,会用学过的物理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电现象进展透彻的分析是学好电学学问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题论题。

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展深化的分析,是学好物理的必经之路。

3、关注探究: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试验与探究题所占的比例既是的,也是局部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头疼的问题。

对试验探究的学习,应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根本要求为依据。

试验实力作为进展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实力,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动态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动态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动态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性要求教师采用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

如何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成为当前中职物理教学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应用动态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能力的效果。

通过对动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动态合作教学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中职物理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范式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可以为中职物理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1.3 研究意义深入研究“动态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推动中职物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动态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其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动态合作”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教师在“动态合作”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对于传统中职物理教学中侧重讲述和灌输的情况进行了有效的改变,有助于教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动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将为中职物理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构建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推动中职教育向着更具活力和适应性的方向发展。

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

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

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物理教学论文题目应尽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达到的指标,使读者和编辑对论文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

下面是学术堂整理的部分关于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2、西藏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术语教学研究3、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4、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5、徼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6、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7、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案例研究8、基于标准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9、优化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10、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11、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12、知识可视化在中学物理模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13、物理教学培养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14、自制教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5、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16、平板电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7、利用同课异构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18、利用微格教学提升教师物理教学技能的研究19、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21、“主体活动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初探22、现代信息技术和大学物理教学的整合23、大学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研究24、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25、中学“物理情景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研究26、物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7、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28、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29、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30、高中物理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1、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32、基于交互式Flash技术的网络虚拟大学物理实验的探索与实践33、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的模式研究34、在物理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35、工科大学物理实验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36、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37、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探讨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二:38、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39、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0、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41、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42、中学物理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3、对话物理教学及物理教师的角色定位44、论中学物理概念教学45、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46、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47、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48、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49、“历史探究模式”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50、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51、高中物理网络教学中的教学要素及其作用分析52、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物理概念教学53、中等专业学校物理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54、成长档案袋评价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55、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56、基础物理中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57、物理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研究58、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59、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研究60、中学物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比较研究61、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62、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63、普通高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个案研究64、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65、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66、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67、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68、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69、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研究70、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7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STS教育72、高中物理思维迁移教学的研究73、微格教学与物理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物理教学毕业论文题目三:74、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5、中学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76、中学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的初步研究77、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78、运用思维导图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79、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80、新课程理念下情境创设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81、“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82、《牛顿运动定律》教材分析及对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的教学启示83、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8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物理实验思维深刻性的影响85、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86、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研究87、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研究88、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89、EEPO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90、从大学物理高度看高中物理教学91、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物理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92、高中新课程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9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之探索94、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交互性研究95、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96、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97、新课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98、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实验教学的分析与研究99、学案导学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00、高中物理教学事件设计研究101、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102、中学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103、表现性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04、乡镇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现状的研究105、高中电磁学物理图景教学研究106、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研究107、大学物理微积分思想与矢量思想教学浅谈108、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109、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10、二维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分析研究111、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12、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与职业教育的渗透研究113、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中职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与实践114、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策略探讨。

中职物理光学教案模板范文

中职物理光学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光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2. 光的折射定律。

教学难点:1. 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2. 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凸透镜、平面镜、光源等)。

2. 学生准备:预习光学基本概念,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光学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的折射现象。

二、新课讲授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动画,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现象。

2. 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包括折射率、入射角、折射角等概念。

3. 通过实例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透镜、眼镜等。

三、实验演示1. 教师演示凸透镜的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成像规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四、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光的折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光的折射定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光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光学基本概念和光的折射定律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职物理教学方式之我见
论文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物理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现状,纠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与消极态度,适当选择与中职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中职物理教学是中职教育阶段的难点学科,但却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公共基础学科,如何在中职教学中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物理教育工作者们持续研究的内容,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意在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深层次的教育,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将校园与社会有机的衔接在一起,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自2000年起,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开始取消了分数线的限制,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无论从生源结构还是中职的教学活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中职教育根本目标的达成。

尽管教育部门的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其目的是要提高社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掌握水平,但也不可否认,取消分数线而导致的生源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了中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中职教学方式改革正在积极的酝酿之中。

如何扭转学生们的厌学心理;矫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重新审视教学方法等教学核心内容已经成为物理教师主要
的工作方向。

1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意识对中职物理教学的激励作用
1.1自我效能感对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自我效能感来源于主观,是一种对个人行为认可并产生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认可意识。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水平的降低,使很多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的机会,但这部分学生中,很多人由于学业上的反复失败,长时间得不到学习
方面的认可与鼓励,自我效能感较低,甚至是达到了自我否定的地步。

因此,想从根本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水平,首先要帮助学生从心里上克服“差生”观念,重塑自我效能感。

物理学科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初中,因此也成为很多中职学生“深恶痛绝”的学科,进入中职学习后,基础内容掌握明显不够。

这就需要中职物理教学担负起一个二次启蒙的重任。

首先要从主观上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个人能力问题,在物理这门自然科学上摔倒过一次,可以在
中职教育阶段再次爬起来。

其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来掌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而不是初中毕业所应当具有的平均水平,适当
降低中职阶段物理学科的入门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此外,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在中职教育阶段,教师的鼓励与认可
是对学生树立自我效能感的最佳帮助,通过对基本物理问题的解答来鼓励学生向深层次难题挑战,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程安排的实验与小制作中,培养他们
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体会到实际操作的成就感,逐步树立起自我
效能意识,融合到中职的学习生活中来。

1.2价值意识对物理教学的激励作用
价值意识是学生信心组成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学习过程而得到的结果可以使学生产生对自身存在的正确认识,意识到个人能力能够实现的成功方面。

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个人价值认可,是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动力。

中职教育与高中阶段的过渡教育不同,中职教育直接面向社会,需要通过学生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来为自己将来的社会生活进行定位。

因此,在中职物理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价值意识,不仅是提高学习能动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

任何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定位,人生价值并不是只能够通过高学历来体现,目前的社会职业分配情况表明,高级技工的需求量在人才市场中已经超出了对博士的需求。

因此,通过一些真实的职业教育成功案例,树立学生正确的对待个人价值,是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通过个人价值定位,能够激发学生内心强大的进取欲望,并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一种以价值认可推动求知的动力。

2利用资源,促进中职物理教学活动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方式来辅助物理教学
随着教学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广泛的应用开来。

中职物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抽象概念,常规的实验是无法模拟出这一类的物理现象的,以往的教学中,只能够依靠教师的表述来进行诠释,所得到的效果差强人意。

然而,多媒
体方式在教学中很好的弥补了抽象概念讲解上的难题,借助计算机进行逼真的形象模拟,将无形化的抽象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重力分析问题,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来提高分析的形象性,展示出各个方向上的受力分解,甚至可以用动画模拟的方式,模拟出缺少一个方向作用力时的
情景,加深学生对作用力平衡的体会。

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灵感,使中职物理教学工作开启了一个新的里程。

2.2利用实验来讲解物理难点
中职阶段的教育是面向实用性的,因此,对于课程教学也应当以更加直观和更加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为主体。

中职物理教学中有一节非常典型的演示实验讲解课,“振动与波”。

对于抽象性的物理现象,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落脚点,更加深刻的记住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原理。

因此,教材编写的“振动与波”就是建立在实验讲解的基础上的一节课程,但教材中所举例的实验采用的是弹簧振动,对于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产生脱节现象,因此,可
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采取更加适当的实验来阐述物理现象。

例如,可以将实验改为砂摆演示,从简谐运动入手,更易于对振动的理解。

适当的实验选取对学生的观察力与分析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2.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体验物理学科乐趣
物理学是一门动手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中职教育阶段开展丰
富多彩的物理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便于更加
适应未来面向工作时的技术要求。

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完成教学要求的各种实验以外,为了增加这门课程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外的小实验或小制作,并放松教学实验上的诸多约束,尽可能的鼓励学生自己去创造,培养学生自主思索、独立完成的能力。

在电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设计的小制作题材极为广泛,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对于学生理解电路原理具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可以为学生拟定一个制作主题,例如竞赛抢答器等,只拟题而不限定设计方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通过对材料的选取、元器件的选用等认识更多的电子器件,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时间以外继续学习,不断思考。

3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一直是教育界积极倡导的教学理念。

在中职物理教学活动中,也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来开展教学活动。

以往的中职物理教育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同时也抹杀了学生个性的成长。

新时期的中职教育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围绕着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学生被教学活动“牵”着走。

针对目前中职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较为深远,物理教学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学生身上,而是落实在制定的教育目标上。

一味对教育目标的追求,使得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是中职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另一种牺牲品。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很好的明确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
处的仅仅是教学引导的地位,是负责将学生带领到知识的面前,把揭开真相、解开谜题的执行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自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并能够产生自主的学习心态,而不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味讲解。

此外,改善课堂气氛也是“以人为本”教学方式的重要体现,传统的物理教学,无论是讲解还是实验都是由教师来唱“独角戏”,学生人在课堂但心却不在,只是出席了教学活动,而不叫参与。

今后的中职物理教学应当更加注重课堂上对学生参与的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抒发个人的想法,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活动的价值。

由此看来,开展中职物理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个人心理入手,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可意识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还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来辅助课程内容的讲解,采用深入浅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逐步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针对近几年来中职阶段教育生源情况的变化,对现有的中职学生心理进行认真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的学生能力开展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尽管中职物理教材的编写非常具有实用性,但却不能够代表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因此,做好学生与教材的衔接工作,是中职阶段物理教师教学活动的重点。

一方面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要从教师的角度入手,督促教师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实现一个教学引导的过程,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结合,才能够
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以便于将个人的技能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