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分析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导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多样,其中放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放疗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损害,包括瘙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放疗后皮肤损害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作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包括皮肤清洁、保湿、防晒等措施。
通过标准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放疗对皮肤的损害,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乳腺癌放疗后出现皮肤损害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用成组设计,对照组采用单组设计。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皮肤损害程度、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和比较,评价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
四、观察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症状减轻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的皮肤状况没有显著改善,症状较重,生活质量较差。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损害有明显的疗效。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
六、结论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有明显的疗效,可以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乳腺癌患者的皮肤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放疗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
乳腺癌放疗后常常伴随着皮肤损害的问题,如放射性皮炎、红肿、瘙痒、脱屑等症状。
这些皮肤损害既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会延长治疗时间,甚至影响治疗效果。
如何有效预防和减轻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损害,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虽然已有些许研究表明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能对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损害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方面的研究仍相对较少,且存在方法不统一、样本量较小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性研究,系统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护理方案。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乳腺癌放疗后患者的皮肤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减轻皮肤损害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了解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原理和作用机制;评价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减轻皮肤损害的效果和可行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乳腺癌放疗后患者的皮肤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旨在为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参考,促进对乳腺癌患者的整体关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1.3 研究意义乳腺癌放疗是治疗乳腺癌的常见方法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放疗过程中常常会导致皮肤损害,包括皮炎、红肿、脱屑、瘙痒等不适症状。
这些皮肤损害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功能,甚至影响治疗的进行。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损害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通过系统观察和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对皮肤损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患者皮损修复效果的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患者皮损修复效果的影响刘璐(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南昌330029)【摘要】目的讨论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患者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5)。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标准化皮肤护理,对比2组皮损修复效果及生存质量。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皮损修复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LQ-C30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准化皮肤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患者,可改善皮肤损伤,提高皮肤修复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皮肤损伤标准化皮肤护理皮损修复效果DOI:10.19435/j.1672-1721.2020.21.032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放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疗效显著,但是,放疗本身具有皮肤损害的问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
因此,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方案以改善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患者皮肤损伤程度,提高皮肤修复效果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标准化皮肤护理已在护理中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5例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5例)。
对照组年龄25岁~70岁,平均年龄(44.63±7.42)岁;体质量指数(BMI)18~24.5kg/m2,平均(21.33±1.06)kg/m2。
观察组年龄26岁~72岁,平均年龄(45.25±8.23)岁;BMI18.5~24kg/m2,平均(21.35±1.07)kg/m2。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的观察方法,对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患者和未实施干预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其皮肤损害的情况及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干预方案的效果,为乳腺癌放疗后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标准化护理、干预、观察、效果分析、临床意义、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其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乳腺癌放疗后往往会导致皮肤损害,包括红肿、脱屑、水泡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效的皮肤护理对于减轻放疗后皮肤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各种不同的皮肤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护理指导,各地区、各医院甚至同一医院的护理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护理效果的参差不齐。
有必要开展一项关于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护理策略。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并观察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系统的皮肤护理干预,我们希望能够减轻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研究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损害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价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防治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损疗效的观察体会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损疗效的观察体会发布时间:2022-06-02T03:05:06.945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8期作者:郭旭飞申晓静[导读]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放疗后伴皮肤损害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郭旭飞申晓静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 030013摘要: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放疗后伴皮肤损害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
结果:2组护理前皮肤损害严重程度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皮肤损害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肤修复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P<0.05。
结论:对于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皮肤损害程度,并可促进其皮肤修复。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皮肤损害乳腺癌是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迅速提升,这也使得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
现阶段放疗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的重要形式,可促使癌细胞杀灭,然而放疗同时也会引起副反应,如常见的皮肤损害,该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使其皮肤损害修复[1]。
以下将分析对于乳腺癌放疗后伴随皮肤损害患者开展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100例乳腺癌放疗后伴皮肤损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46~78岁,均值为(60.7±1.4)岁。
对照组:5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45~79岁,均值为(60.6±1.5)岁。
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即进行皮肤状态的检查以及评估,确保其皮肤的清洁以及干燥,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配合要点;观察组联合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方法为:(1)放疗前皮肤护理:告知患者所佩戴的手表、项链等相关金属物品全部摘除,防止射线吸收的进一步增加。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皮肤在接受放疗后容易受到损害。
为了缓解放疗后皮肤损害,许多研究人员已经着手研究如何规范化的进行皮肤护理。
本文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放疗后皮肤损害是指放疗治疗后出现的不适、疼痛、发红、肿胀以及过敏等一系列皮肤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会迫使患者停止放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然而,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可以帮助缓解放疗后皮肤损害。
具体来说,标准化皮肤护理包括了清洁、保湿、涂抹皮肤保护剂和避免使用有害的化学品等方面。
研究人员通过给予患者标准化的皮肤护理指导,帮助患者维持皮肤健康,减轻放疗后皮肤反应的严重程度。
一项研究表明,标准化皮肤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放疗后的皮肤反应,例如瘙痒、灼热和红肿等。
在这项研究中,患者在接受放疗前和放疗后两周、四周和六周时被评估他们的皮肤反应程度。
结果表明,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在放疗后两周、四周和六周的皮肤反应程度显著低于未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
类似地,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比未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需要较少的药物来治疗皮肤反应。
在这项研究中,患者在标准化皮肤护理和常规护理之间随机分组。
结果表明,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患者需要较少的药物来治疗他们的皮肤反应,而且他们的治疗效果好于另一组。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摘要】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是患者常见的问题,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于修复这些损害起着关键作用,其定义与原则包括清洁、保湿、预防感染等。
研究显示,标准化皮肤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修复效果,并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标准化皮肤护理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适感,改善心理状态。
合理的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患者十分重要。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的具体作用机制,并完善相关护理方案,以更好地帮助乳腺癌放疗后患者修复皮肤损害,改善生活质量。
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更多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标准化皮肤护理、修复效果、减轻损伤、生活质量、并发症预防、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挑战、结语1. 引言1.1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常见问题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放疗过程中,皮肤受到辐射的直接损害,可表现为红肿、瘙痒、脱皮、水肿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放射性皮炎,甚至形成溃疡。
这些皮肤损害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可能引起疼痛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很多患者会因为皮肤损害而感到焦虑、抑郁甚至失去信心,影响他们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和积极性。
有效修复和保护放疗后皮肤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标准化皮肤护理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皮肤损害并提高生活质量。
1.2 标准化皮肤护理的重要性标准化皮肤护理是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可能出现干燥、脱皮、发红、水肿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标准化皮肤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减轻这些皮肤损伤,促进皮肤修复,提高治疗效果。
标准化皮肤护理包括清洁、保湿、照顾皮肤破损处等步骤,符合规范的护理操作能够有效防止感染,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摘要】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疗后常常伴随着皮肤损害。
标准化皮肤护理作为重要的护理措施,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特点、标准化皮肤护理的作用机制、具体措施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结果表明,标准化皮肤护理能有效减轻放疗后的皮肤损害,并有助于皮肤的修复和恢复。
未来应加强该领域的研究,深入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放疗后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关键词】关键词: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标准化皮肤护理、修复、研究进展、重要性、临床应用、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而放疗是其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乳腺癌放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皮肤受损,出现干燥、脱皮、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的不适症状,促进皮肤的修复和恢复。
研究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影响,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分析,期望可以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推动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通过分析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皮肤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47 期2019 Vol.6 No.47
144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分析
诸海珍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江苏苏州 215300)
【摘要】目的 研究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方法 取我院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54例,随机分研究组(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27例,评估两组皮肤损害修复效果。
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的皮肤损害修复有效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能改善其预后效果,缓解对患者皮肤的损害程度,提高修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修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7.144.01
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是乳腺癌,其主要治疗手段是放疗,有效杀死癌细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放疗期间极易导致其发生局部皮肤损害的并发症,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欠佳。
有学者证实,对该疾病患者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能修复其损害的皮肤组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对改善其预后效果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为分析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54例,研究组(n=27):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6.42±7.51)岁;对照组(n=27):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6.57±7.28)岁。
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放疗前初步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观察其皮肤完整度与炎症反应,告知患者定期清洁患处皮肤,放疗后禁止抓挠皮肤。
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点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首先实时监测患者的皮肤状态,采取20Gy照射剂量则发生潮红或发红情况,告知其尽量穿宽松或柔软的衣物,适当解开衣物避免摩擦刺激患处。
若给予患者40Gy照射剂量则发生发干、紧绷脱屑与烧灼感,告知患者禁忌抓挠皮肤,对于难以忍受者涂抹适量刺激性较弱的婴幼儿护肤品;若给予患者50-60Gy照射剂量则发生出血、水泡或溃疡坏死等症状,采取银离子敷料或红外光照射等方式缓解其疼痛感,促进创面愈合[1]。
1.3 观察指标
皮肤损害修复效果:显效:改善患者放射局部皮肤损害程度达2级以上;好转:改善患者放射局部皮肤损害程度达1级以上;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且病情加重,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与干预效果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t检验。
计数资料(皮肤损害修复效果)[n/(%)],x2检验。
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皮肤损害修复有效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皮肤损害修复效果对比 [n(%)]
组别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研究组(n=27)197126(96.29)对照组(n=27)183621(77.77)x2------ 4.1033 P------0.0427
3 结 论
乳腺癌主要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主要发病机制是乳腺癌细胞丧失正常细胞活性,癌细胞脱落随血液或淋巴液散播至全身,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其首发症状是乳腺肿块,大部分患者是通过自我检查发现病灶的,同时治疗期间其易产生负性情绪,使得最终治疗效果欠佳。
有研究报道,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疼痛感,其皮肤损害程度往往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选择20Gy照射剂量需主动患者尽量减少胸罩的穿戴次数,避免摩擦对患处产生刺激;选择40Gy照射剂量需告知患者禁忌抓挠皮肤或涂抹刺激性药物至患处;选择50-60Gy照射剂量需采取银离子敷料覆盖患处,促进伤口愈合,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柯丽莲,郑丽雅,陈凌群等研究中明确指出[2],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其皮肤损害的疼痛感,提高修复效果,避免患者发生脱发、干性脱皮或出汗等临床症状,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安全性与时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的皮肤损害修复有效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
由此可证: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能改善其预后效果,缓解对患者皮肤的损害程度,提高修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丽婵,卢柳岑,张叶青.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
肤损害修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0):185-186.
[2] 柯丽莲,郑丽雅,陈凌群.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
肤损害修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56-158.
本文编辑:吴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