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疗皮肤损伤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皮肤反应的防治护理进展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皮肤反应的防治护理进展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皮肤反应的防治护理进展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放射治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起到重要作用[1],但是,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 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2] ,房彤[3] 报告因放疗所致皮肤损伤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1.8%,这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严重者影响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 降低疗效和肿瘤的局控率。

如何预防和避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仍是当今临床亟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减少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如下:1放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自从伦琴发现X线开始,便有人用X线治疗皮肤癌,而后就有了深部X线治疗机。

随着计算机的问世,放疗计划系统等设备和放疗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放射治疗从初始阶段X线常规放射治疗、二维放射治疗到CT/MRI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目前正在从三维向四维肿瘤放射治疗发展。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又称精确放射治疗)能够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减少正常组织受量,保护要害器官,明显提高癌症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

放疗设备也从过去的深部X线治疗机到远距离钴-60治疗机、现代近距离后装治疗机、中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机、医用加速器向图像引导跟综的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设备如CyberKnife[5]和质子治疗系统等发展。

为保证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一些辅助设备及技术也应运而生,如模拟定位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计划系统、剂量测量系统等等。

但3DCRT和IMRT对器官运动和呼吸运动未能很好解决而CyberKnifer 的发明弥补了其不足。

同时,因其精准度高, 受照正常组织减少, 其放疗并发症发生率低[5]。

2放射性皮炎发生机制放射性皮炎是指各种类型射线,包括射线、粒子、电子、中子和质子照射引起的皮肤损伤性反应。

肿瘤科病人放疗后皮肤护理

肿瘤科病人放疗后皮肤护理

肿瘤科病人放疗后皮肤护理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但它可能会对肿瘤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

因此,放疗后的皮肤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肿瘤科病人放疗后的皮肤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放疗后的皮肤问题。

一、了解放射治疗对皮肤的影响在开始放射治疗之前,了解放射治疗对皮肤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放射治疗可能引起皮肤干燥、红肿、瘙痒、脱屑等不适症状。

不同部位的放疗可能导致不同的皮肤反应,患者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相应的皮肤护理。

二、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放疗后的皮肤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非常重要。

选择温和的皮肤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洗浴产品。

在洗澡时使用温水,避免过热的水温和搓揉皮肤。

洗完澡后应轻轻拍干皮肤,并在皮肤还略微湿润的时候涂抹保湿霜,帮助皮肤锁住水分。

三、避免暴露于紫外线放疗后的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暴露于阳光下可能加剧皮肤炎症反应。

因此,患者在放疗期间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尤其是在中午时分。

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选择SPF值较高的产品,并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全面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四、避免瘙痒和炎症放疗后的皮肤可能会产生瘙痒感,这是皮肤炎症反应的一种常见表现。

患者可使用温水浸泡或湿敷来缓解瘙痒,但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清洁剂。

另外,可以向医生咨询适当的非处方抗瘙痒药膏,但应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抗瘙痒药膏,并按照医嘱使用。

如果皮肤发生红肿、脓疮、溃疡等炎症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五、保持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放疗后的皮肤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来帮助修复和康复。

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

此外,适量补充水分也有助于皮肤的水润和代谢排毒。

六、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护理指导对于放疗后的皮肤问题,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建议,包括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局部应用药膏等。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皮肤损伤护理研究进展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皮肤损伤护理研究进展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皮肤损伤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头颈部恶性肿瘤在全世界都是比较常见的。

对肿瘤通过放射线进行局部治疗的方法称之为放射治疗,这种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放射治疗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对于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本篇文章从放疗过程中的皮肤损伤情况,损伤分级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三个方面来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皮肤损伤护理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到临床护理人员对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皮肤损伤之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护理措施;皮肤损伤;放射治疗;创面清洁头颈部肿瘤包括口腔颌面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颈部肿瘤。

对于放射疗法比较敏感的有鼻咽癌,扁桃体癌以及舌根部癌[1]。

因放射治疗这种方法对患者的皮肤会造成损伤,所以临床医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顺利的开展放疗计划,在放疗期间如何对患者皮肤完整性进行保证以及如何做好皮肤护理工作[2-3]。

本篇文章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的皮肤护理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放疗过程中的皮肤损伤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头颈部恶性肿瘤较为常见,该病在全世界每年增加的病例大约在六十四万左右,死亡的病例在三十五万左右。

根据国际癌症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4],在2020年时,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新增达到了十四万左右,有七万左右死亡,这个趋势还在上升。

放射疗法虽然能够对肿瘤细胞进行抑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这个治疗方式很容易损伤患者的皮肤,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放射线皮肤损伤是因受到某种射线而造成的局部或身体皮肤出现一系列生物效应,包括器官,骨骼,肌肉,皮下组织以及人体皮肤等损伤,这种不良反应在肿瘤放射治疗中非常常见,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的发生率,这种急慢性创面很容易被忽视,患者会出现脱皮,红斑以及皮肤疼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还会发生出现溃疡,出血以及水泡等情况,如果护理不及时,还会引发患者全身感染,这对放疗的进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5-6]。

肿瘤治疗放疗后的皮肤护理重建健康肌肤

肿瘤治疗放疗后的皮肤护理重建健康肌肤

肿瘤治疗放疗后的皮肤护理重建健康肌肤肿瘤治疗放疗后,患者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皮肤问题。

放疗可以对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和损害,因此在治疗结束后,重建健康的肌肤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任务。

本文将探讨肿瘤治疗放疗后的皮肤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到健康的肌肤状态。

一、了解肿瘤治疗放疗对皮肤的影响在进行皮肤护理前,了解肿瘤治疗放疗对皮肤的具体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放疗会损伤皮肤的某些层次,导致皮肤变得干燥、敏感、发红等。

皮肤还可能出现放射性皮炎、脱屑以及斑块等症状。

了解这些常见的皮肤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护理计划。

二、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滋润在放疗后,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滋润是非常重要的。

清洁皮肤时,应选择温和洗面奶或清洁霜,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用温水轻轻洗脸,避免摩擦皮肤,以免伤害到脆弱的皮肤。

滋润皮肤时,选择适合敏感皮肤的保湿霜或乳液,并在治疗区域上均匀涂抹。

避免使用含有香精和色素的产品,因为这些成分可能对受损的皮肤造成进一步的刺激。

三、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在放疗期间和治疗后的几个月内,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是非常重要的。

放疗会使皮肤更加敏感,并增加皮肤受损的风险。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合适的防晒霜,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并尽量避免阳光暴晒的时间。

四、营养均衡的饮食营养均衡的饮食对皮肤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在放疗期间,患者的食欲可能受到影响,但尽量保持适当的饮食摄入是至关重要的。

增加摄入蛋白质、维生素C和E等有助于皮肤修复和保护的营养物质。

五、定期复诊和医生沟通在恢复期间,定期复诊和与医生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针对皮肤问题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也可以监测皮肤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六、心理支持和积极心态在肿瘤治疗放疗后,心理支持和积极的心态对皮肤的恢复同样重要。

一些患者可能会因为皮肤问题而感到自卑和压力,这时候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尤为重要。

保持积极的心态,给予自己足够的爱和关怀,有助于提高自信和促进皮肤的康复。

不同护理方式在乳腺肿瘤放疗患者中皮肤损伤的效果

不同护理方式在乳腺肿瘤放疗患者中皮肤损伤的效果

不同护理方式在乳腺肿瘤放疗患者中皮肤损伤的效果科 030013摘要:目的对不同护理方式在乳腺肿瘤术后中皮肤损伤的效果展开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2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局部皮肤损伤状态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结论采用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减少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提升康复率。

关键词:乳腺肿瘤;术后;皮肤损伤;护理;皮肤防护剂引言乳腺肿瘤是女性群体的高发病,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原因,乳腺肿瘤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成为困扰广大女性健康的一大难题。

患者在接受乳腺肿瘤术后,容易伴随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给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带来双重伤害。

因此在术后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十分重要[1]。

本文选取128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护理方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皮肤损伤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2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中男6例,女58例,年龄35~70岁;女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方法,其中男8例,女性56例,年龄36~72岁。

两组患者均经过手术病例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部分均为胸壁、内乳区、锁骨上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2.1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即除了一般的术后护理外,不进行针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的特殊护理。

1.2.2针对性护理对观察组的32例乳腺肿瘤患者采取术后针对性护理。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摘要】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疗后常常伴随着皮肤损害。

标准化皮肤护理作为重要的护理措施,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特点、标准化皮肤护理的作用机制、具体措施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结果表明,标准化皮肤护理能有效减轻放疗后的皮肤损害,并有助于皮肤的修复和恢复。

未来应加强该领域的研究,深入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放疗后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关键词】关键词: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标准化皮肤护理、修复、研究进展、重要性、临床应用、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而放疗是其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乳腺癌放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皮肤受损,出现干燥、脱皮、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的不适症状,促进皮肤的修复和恢复。

研究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影响,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分析,期望可以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推动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通过分析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皮肤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的研究与实践

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的研究与实践

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肿瘤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放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放疗不仅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也会影响健康皮肤组织,导致一系列的皮肤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放疗期间进行有效的皮肤护理对减轻皮肤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放疗对皮肤的影响及皮肤反应类型放射治疗对皮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干燥、色素沉着、瘙痒、脱屑、水肿、炎症和溃疡等。

这些皮肤反应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治疗的进展。

因此,在放疗期间进行有效的皮肤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三、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皮肤护理已有一定研究。

研究表明,合理的清洁、保湿和防晒是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

此外,一些药物例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维生素E软膏等也可以缓解皮肤反应。

四、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有一些有效的皮肤护理经验。

首先,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含酒精等刺激性化妆品。

其次,及时保湿,可以选用一些无刺激性的保湿霜,帮助皮肤恢复水分。

另外,防晒也是重要的一环,患者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选择合适的防晒霜进行保护。

此外,定期按摩、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水分也对皮肤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五、未来展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皮肤护理产品的疗效,开发更多适用于放疗期间的皮肤护理产品,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皮肤护理体验。

六、结论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面临着严重的皮肤反应,有效的皮肤护理对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加强对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的研究,开发更多适用的皮肤护理产品,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

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问题护理论文

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问题护理论文

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问题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及相应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乳腺癌放射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58例,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皮肤护理。

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损伤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59.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虽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可导致皮肤损伤,但是只要经过系统化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并且可以融洽护患关系,在临床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皮肤;护理【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78-01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而放射治疗可以再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进一步的局部治疗,对预防复发有着确切效果,同时也有着较好的美容效果。

但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引起皮肤损伤。

本研究通过对58例乳腺癌放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58例,年龄(32~68)岁,平均(53.63±8.28)岁;病灶直径<2cm23例,(2~5)cm25例,>5cm10例;行根治手术者13例,扩大根治术35例,改良根治术10例。

对照组42例,年龄(34~67)岁,平均(54.17±8.52)岁;病灶直径<2cm16例,(2~5)cm18例,>5cm8例;行根治手术者9例,扩大根治术26例,改良根治术7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放疗皮肤损伤的护理
吉林省磐石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吉林磐石132300
【摘要】目的:对放疗患者皮肤损伤情况进行探讨,总结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癌症首次放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放疗前预防护理、放疗中皮肤护理、放疗后的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人性化护理,减轻癌症放疗患者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放疗;皮肤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07-01放射治疗是治疗某些癌症的有效方法。

由于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正常皮肤组织。

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患者照射野皮肤会引起放射性反应。

急性放射性后根据皮肤不同损伤程度分为三级[1],i度损伤为皮肤出现红斑,表现充血、潮红,有烧灼和刺痒感觉,逐渐变成暗红色,表皮脱屑,称干性皮炎;ⅱ度皮肤反应症状为:充血、水肿、水疱、糜烂、有渗出液,称湿性皮炎;ⅲ度是比较严重的损伤,其症状为放射性溃疡,有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滑,呈痂下溃疡,有剧痛。

出现湿性脱皮、溃疡可造成组织坏死合并感染,使放疗中断,疗程延长,影响疗效。

1.护理
1.1放疗前的预防护理:
1.1.1心理防护:护士认真耐心作好解释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心理防护是放疗前的护理重点。

从临床护理观察中发现,多数
患者对放疗知识比较缺乏,对放疗过程和结果常常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害怕等心理,导致对治疗产生怀疑,信心不足。

临床中使用“一听、二教、三说、四导”心理防护方法,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建立护患互信,促进进一步沟通。

对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表现出关心与理解,稳定病人情绪,消除其顾虑,准确了解病人的需要,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开导,确立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对于放疗可能引起的局部损害,事先必须要向患者交待清楚,使患者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并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

1.1.2一般皮肤护理:指导患者放疗前理发、剃胡须,头颈部的患者用电动剃须刀应小心防止皮肤损伤,勤剪指甲;有痒感时,可轻拍局部,勿搔抓皮肤,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宜穿柔软、宽松、无领的纯棉衣物,避免摩擦及阳光照射,夏天尽量避免出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品、化妆品,勿用过冷、过热的水洗澡,勿用毛巾揉搓皮肤;勿在照射部位贴胶布;每次放疗前将新鲜芦荟汁均匀涂在患者照射野皮肤,待其自然干燥再行放疗;每次放疗结束用温开水清洁皮肤,并涂抹适量维生素e,至放疗计划顺利完成,亦可用亚芬乳膏涂抹照射野皮肤,以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

1.2放疗中的护理:
1.2.1干性反应护理:适用1级皮肤反应的患者。

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照射野皮肤出现红斑、烧灼感和刺痒,继续照射时皮肤由鲜红色渐变成暗红色,出汗减少,以后有脱皮等反应时。

引导患者不必担心,一般不需处理,放疗结束后即可自然消退,注意皮肤保护
即可。

对干性皮肤应采取保护性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穿宽松棉质内衣裤,避免物理、化学物质的刺激,忌用肥皂、高温热水擦洗,忌搔抓。

1.2.2湿性反应护理:适用2级皮肤反应的患者。

即出现触痛性、高度充血、水肿、水泡形成,有渗出液、糜烂等反应,可采用暴露疗法,避免合并感染,保持干燥或涂抹有收敛作用的药物如0.75%龙胆紫溶液,或用vitb12、3%硼酸溶液湿敷等,促进愈合;一般小水泡不宜刺破,如皮肤糜烂时,每天局部可涂擦紫草油。

1.3放疗结束后的护理:
1.3.1皮肤保持。

帮助患者要适应如今的形像。

一是放射野的标记线不要急于把它擦洗掉,让其自然消退。

二是照射野皮肤因色素沉着而变黑的,不能用外力或美容的方法祛除,让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退。

1.3.2心理康复。

通过心理康复教育,让患者情绪渐渐稳定,心理压力减轻,能面对现实。

正确对待疾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是有效减轻放疗后皮肤反应的精神支柱。

1.3.3饮食指导。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1.3.4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护理伦理的核心
思想,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护理活动中[2],开展形式各异、方法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办理出院随访卡,并要定期复查。

同时给予饮食、用药指导。

患者避免劳累,焦虑、易怒。

饮食禁辛、辣食物。

宫颈癌患者出院后阴道冲洗,口服药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体会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自由基损伤于生物膜、酶和核酸等,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损伤,往往不仅承受着身体的痛苦,更主要的是精神的折磨。

他们更需要在治疗活动中得到关爱,感受到人性化服务,进行放射前的心理疏导、宣教,放疗中的皮肤照射野的观察与护理,放疗后的皮肤护理指导,使患者对放射性皮肤反应有了正确的认识,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我们也通过与病人沟通对皮肤反应的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使三度皮肤反应未发生,一、二度皮肤反应症状较轻,经正确处理后很快痊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未影响放射治疗的进行,确保肿瘤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梁立.提高护士人文修养体现护理人文关怀[j].护理与康复,2006,5(1):3-5.
[2]刘树铮.医学放射生物学[m].第3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