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31 高产创建活动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措施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措施如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生产能力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种培育、土地管理、精准农业、水资源管理、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多样化种植、机械化和自动化、政策支持以及气候适应性等方面。
1.选种培育2.选种培育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
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的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为农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3.土地管理4.土地管理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
要合理耕作、施肥、灌溉等,保持土地的肥力和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的结构和生产力。
同时还要防止土地污染和盐碱化等问题,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精准农业6.精准农业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定位系统、传感器等,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管理,准确掌握土地和作物的各种信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的精度和效率。
7.水资源管理8.水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命脉。
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质,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行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要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水旱灾害等问题,保障粮食生产的正常进行。
9.技术培训10.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要组织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生产能力。
11.病虫害防治12.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
要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还要防止病虫害的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多样化种植14.多样化种植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收益的重要方法。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实行多种作物的合理搭配和轮作,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种植来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增加农民的收益。
15.机械化和自动化16.机械化和自动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兴安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二○○八年兴安盟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兴安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二○○八年兴安盟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兴安盟行政公署•【公布日期】2008.04.25•【字号】兴署办字[2008]37号•【施行日期】2008.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兴安盟行政公署关于印发二○○八年兴安盟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兴署办字[2008]37号)各旗县市人民政府,盟农牧场管理局,盟直有关部门:现将《2008年兴安盟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二○○八年兴安盟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08年4月25日)2008年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是国家进一步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又一重大举措。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区百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08〕24号)精神,盟行署决定2008年在全盟范围内开展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为组织实施好此项活动,结合我盟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的实际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想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要与国家和自治区良种推广补贴、科技入户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农机具购置补贴、新型农牧民培训、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相结合,以重大粮食增产增效技术为技术支撑,以百亩主攻单产、千亩创建高产、万亩带动增产的高产创建示范区为平台,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载体,以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普及到位率为突破口,以增产增效增收为目标,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项目带动,充分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挥农业部门的自身优势,把高产创建作为重要抓手,作为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中心工作,作为全面提升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在项目旗县市抓好实施工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发[2008]6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发[2008]6号](https://img.taocdn.com/s3/m/deab43c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6a.png)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发〔2008〕6号)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2008年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8年2月22日2008年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证粮食供给安全,农业部决定从2008年起在全国粮食主产省和粮食生产先进县中率先开展粮食高产创建(以下简称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水平。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担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但由于地处高纬度旱作农业区,粮食单产低,增产潜力大。
目前,全省粮食平均亩产252.7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公斤,比同纬度发达国家和地区低100多公斤。
据测算,亩产每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可增产粮食5亿公斤以上,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等产粮大县。
因此,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挖掘增产潜力,对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工作思路,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强化政策支持、科技支撑、指导服务和基础保障功能,进一步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区百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区百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4.03•【字号】内政办发[2008]24号•【施行日期】2008.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区百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08〕24号2008年4月3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农牧业厅制定的《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百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截至2007年,我区粮食总产已连续4年超300亿斤,年均递增率为5.34%;单产由2004年的480斤提高到2007年的507斤。
粮食生产取得的可喜成绩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各项农业技术增产措施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密切相关。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依靠科技挖掘优势作物增产潜力,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小面积实验产量变成大面积推广产量,实现粮食大面积区域平衡增产,对我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是促进粮食发展的有效途径。
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是集高产优质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优质高效投入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活动,是粮食生产先进科技集成、配套与推广的重要载体。
通过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能够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最大限度的发挥品种和技术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生产潜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同时,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也是各地区研究、总结粮食作物生理生态特征、关键诊断指标、关键控制技术等产量形成规律,并最终形成高产稳产综合技术标准、规范的有效途径。
第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25•【字号】川府函[2008]16号•【施行日期】2008.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意见(川府函[2008]16号)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油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是2008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践证明,粮油高产创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是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关键举措,对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和“振兴油料生产计划”的要求,省政府决定,2008年在我省粮油主产区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
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突出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集约项目,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高产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全省建设70个万亩优质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其中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各15个,油菜10个。
万亩高产示范区要选择农田基础好、农民热情高、规模优势强、辐射带动广的区域实施。
通过创建,示范区粮油单产水平实现“66422”目标,即集中连片水稻亩产600公斤以上(川东南“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超过8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以上、小麦亩产40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200公斤以上、马铃薯亩产2000公斤(鲜薯)以上,其中百亩高产核心攻关田水稻亩产700公斤、玉米亩产7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油菜亩产220公斤、马铃薯亩产3000公斤(鲜薯)以上,辐射带动全县单个作物单产较前3年平均提高5%以上。
萍乡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业局关于萍乡市2008年粮食生产意见的通知

萍乡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业局关于萍乡市2008年粮食生产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萍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3.31•【字号】萍府发[2008]3号•【施行日期】2008.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萍乡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业局关于萍乡市2008年粮食生产意见的通知(萍府发〔2008〕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萍乡市2008年粮食生产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萍乡市2008年粮食生产意见(市农业局二OO八年三月十六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两个突破、三个硬仗、一个领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巩固和稳定粮食生产,切实做好今年粮食生产各项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目标,把高产创建作为今年粮食生产的中心工作,作为科技兴粮的关键举措,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大力发展优质品种,改善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稳定完善粮食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二、发展目标今年粮食生产总体目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5.33万亩,总产52.56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97.7万亩,总产47.81万吨。
目标分解如下:安源区粮食播种面积3.2万亩,总产1.63万吨,其中水稻面积2.72万亩,总产1.55万吨;湘东区粮食播种面积22.42万亩,总产11.22万吨,其中水稻面积18.77万亩,总产9.75万吨;莲花县粮食播种面积31.99万亩,总产12.54万吨,其中水稻面积27.36万亩,总产11.77万吨;上栗县粮食播种面积32.71万亩,总产14.46万吨,其中水稻面积27.86万亩,总产13.38万吨;芦溪县粮食播种面积23.51万亩,总产11.97万吨,其中水稻面积19.78万亩,总产10.66万吨;开发区粮食播种面积1.5万亩,总产0.74万吨,其中水稻面积1.21万亩,总产0.7万吨。
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

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一、前言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保障粮食高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升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
二、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实现粮食单产显著提高,总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任务1、建设一批高产示范田。
在适宜地区建立一定规模的粮食高产示范田,展示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农户提高粮食产量。
2、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针对主要粮食作物,制定并推广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使单产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X%以上。
3、推广优良品种。
筛选和推广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粮食品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X%以上。
4、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抗灾能力。
5、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三、工作重点(一)优化种植结构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安排粮食作物种植布局,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精量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2、推进农业机械化。
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农民提供气象、病虫害防治、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修建灌溉渠道、泵站等水利设施,确保农田灌溉用水。
2、改良土壤。
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3、完善田间道路。
建设便于机械化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的田间道路。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其在粮食高产创建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23•【字号】川办发[2008]10号•【施行日期】2008.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川办发[2008]10号)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实现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明确发展思路,落实增产增收目标2008年我省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努力推动我省农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3465万吨,比上年增产15万吨(其中小春增产5万吨、大春增产10万吨),种植业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30元以上。
小春生产各地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2008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意见》(川办函〔2007〕275号)要求,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努力夺取小春丰收,实现“开门红”。
大春生产要按照“稳定面积攻单产、科技避灾争主动、优化结构提品质、产业化经营增效益、实现增产又增收”的思路,稳定提高水稻,主攻旱粮生产,突出抓好玉米,大力发展马铃薯,积极扩种大豆,增加精细蔬菜,大抓名特水果,发展道地药材,提高名优茶比重。
计划全省大春粮食总产达到2704万吨,增产10万吨;蔬菜产量1200万吨;食用菌55万吨;水果产量152万吨;茶叶产量5.6万吨;中药材10万吨。
力争大春季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创建活动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10月31日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字体:大中小】【E-ma
il推荐
】
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15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友五谷杂靓]今年谈到粮食生产经常提到一个词叫"高产创建"。
请问:"高产创建"是什么意思?它对我国粮食生产有什么意义?
[胡元坤]高产创建活动是农业部在总结近几年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项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提出这项措施的背景或者目的,主要是为了突破耕地水资源的约束,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粮食发展道路。
高产创建的内容主要是集成技术、集约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万亩连片的高产示范片,通过高产示范片的建设来集成展示推广优良的品种和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来辐射和带动大面积的平衡增产,从而提高粮食的整体单产水平。
高产创建对粮食生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推动区域平衡增产。
目前粮食生产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同一个生态区里面,单产水平差异比较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增产措施在地区之间推广不平衡。
通过高产创建就是要加大技术推广,特别是加大技术向落后地区的辐射速度,减少地区之间的单产差异,实现大面积的平衡增产。
第二,有利于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产创建强调的是组装配套,就是以单项技术为基础,探索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高效增产技术模式,通过这种技术的推广和带动,能够加快这些技术的普及步伐,从而使这些技术能够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技术的到位率。
高产创建既是一个点上创高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面上辐射带动的过程。
通过万亩连片推广展示这些技术,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品种和技术到位率。
第四,有利于发挥行政推动的作用。
我们老讲粮食省长负责制,它得有个抓手,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们觉得高产创建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因为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我们围绕创高产田块和抓技术普及这一目标,能够把行政、科研、推广和农民等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促进粮食增产的合力,所以高产创建是新形势下促进粮食稳定生产或者是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的一个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