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设计

合集下载

plc综合实际课程设计

plc综合实际课程设计

plc综合实际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掌握PLC的基本组成、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2. 学习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了解常见的PLC控制系统,掌握其设计流程和方法;3. 了解PLC与其他工业控制设备的通信与联网,理解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完成简单的控制任务;2. 能够分析实际工业控制问题,运用PLC技术设计合理的控制方案;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PLC综合实际课程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3. 引导学生关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认识到PLC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其专业认同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其解决实际工业控制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重点讲解PLC的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通信接口等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PLC概述》2. PLC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学习PLC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指令列表、功能块图等),掌握基本指令(如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的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PLC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3. PLC控制系统设计:讲解PLC控制系统设计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根据控制需求设计合理的PLC控制系统。

教材章节:第三章《PLC控制系统设计》4. PLC通信与联网:介绍PLC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方式,如串行通信、以太网通信等,以及常见的工业现场总线技术。

教材章节:第四章《PLC通信与联网》5. PLC综合实际应用:结合实际工业控制场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LC综合实际课程设计,包括控制方案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等。

plc 简单设计法

plc 简单设计法

plc 简单设计法PLC简单设计法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电子设备,其用途是通过编程控制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和监控。

PLC的简单设计法是指在使用PLC时,通过简单的设计方法来实现项目的控制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PLC简单设计法。

一、状态转换设计法状态转换设计法是指根据系统的状态变化来设计PLC程序。

对于一个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它通常具有多个状态,比如待机状态、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等。

通过观察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我们可以将这些状态转换关系用PLC程序来实现。

例如,当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PLC程序可以监测外部信号,如启动按钮是否按下,如果按下则切换到运行状态;当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PLC程序可以监测各种传感器信号,根据信号的变化来实现相应的控制逻辑。

二、循环设计法循环设计法是指通过循环执行一系列的控制逻辑来实现PLC程序。

在一个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往往需要对多个设备或工作站进行循环控制。

例如,一个输送带系统,需要定时将物料从一个工作站运送到下一个工作站。

这时,可以通过设定一个循环来实现输送带的控制。

循环的每一次迭代都包含一系列的控制逻辑,例如判断物料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如果到达则触发下一个工作站的操作。

通过循环设计法,可以简化PLC程序的编写,并且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三、计数器设计法计数器设计法是指通过使用计数器来实现PLC程序的控制功能。

在一个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经常需要对某些事件或信号进行计数。

例如,一个装瓶机,需要计数已经装入的瓶子数量。

这时,可以使用PLC的计数器功能来实现。

通过设置一个计数器,每次检测到一个装瓶动作,计数器就加一,当计数器的值达到设定的目标值时,触发相应的控制逻辑。

计数器设计法可以简化PLC程序的逻辑,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四、定时器设计法定时器设计法是指通过使用定时器来实现PLC程序的控制功能。

PLC程序设计与应用

PLC程序设计与应用

PLC程序设计与应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

它通过编写程序,对各种工业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PLC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

一、PLC程序设计基础知识1. PLC的组成和工作原理PLC由中央处理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编程设备组成。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控制执行器动作。

编程设备通过编写程序,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动作,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2. Ladder图编程语言Ladder图是PLC程序设计中常用的编程语言。

它通过并联和串联关系来表示逻辑控制关系。

并联关系表示逻辑或关系,串联关系表示逻辑与关系。

程序员可以通过连接不同的逻辑元件(如继电器、计时器、计数器)来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

二、PLC程序设计的应用场景1.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PLC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广泛。

它可以实现对生产设备的监控和控制,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通过编写合理的控制程序,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启停、速度控制、故障检测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建筑物智能化控制PLC在建筑物智能化控制领域也有很多应用。

它可以对建筑物的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通过定时控制、传感器反馈等功能,实现对建筑物能耗的优化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环境监测与控制PLC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中。

通过连接各种传感器,对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当环境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PLC可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调节环境参数,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PLC程序设计的技巧与注意事项1. 系统可靠性设计在进行PLC程序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

合理设置容错机制,防止单点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同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 程序的模块化设计将大型程序分解为多个小模块,在设计过程中保持模块之间的独立性。

这样可以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使后期的修改和升级更加方便。

电气工程plc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plc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plc毕业设计
1. PLC控制水箱自动补水系统: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用于监测水箱水位,并在水位过低时自动启动水泵进行补水,以保持水箱水位稳定。

2. PLC控制电机速度调节系统: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自动调节电机转速,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

3. PLC控制温度监控与报警系统: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用于监测温度,并在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报警。

4. PLC控制交通灯控制系统: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交通灯的红绿灯变化。

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情况和时间自动调整交通灯的变化,以实现交通流畅和安全。

5. PLC控制照明系统: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和亮度。

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并实现定时开关和节能控制。

6. PLC控制输送带系统: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输送带的运行。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自动调节输送带的速度和方向,并进行自动化操作和监控。

7. PLC控制机器人系统: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

系统可以根据预设指令实现机器人的自动
化运行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8. PLC控制电压调节系统: 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用于监测电压并实时调节电压。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自动调节电压,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以上是一些关于电气工程PLC毕业设计的想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的设计题目,并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实施。

PLC课程设计

PLC课程设计

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工作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PLC编程语言,如LD、IL、FBD等,并能够运用这些语言进行基本的程序编写。

3. 学生能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领域,掌握常见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PL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PLC解决简单的工业控制问题,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工业自动化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遵循工程实践中的规范操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但编程和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 PLC的定义、原理与结构- PLC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2. PLC编程语言- LD(梯形图)编程方法- IL(指令列表)编程方法- FBD(功能块图)编程方法3. PLC程序设计与调试- 编程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PLC程序设计步骤与方法- PLC程序的调试与优化4. PLC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 PLC与外围设备的连接- 实际案例分析与设计5. PLC应用实例- 顺序控制- 运动控制- 过程控制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PLC基础知识,应用案例介绍第二周:LD编程方法,IL编程方法第三周:FBD编程方法,编程软件操作第四周:PLC程序设计与调试,系统设计原则第五周:PLC控制系统设计,实际案例分析第六周:PLC应用实例,综合实践与讨论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三章“PLC编程与应用”相关,涵盖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PLC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工作流程。

2. 学习PLC编程语言,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PLC程序。

3. 掌握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场景,了解不同类型的PLC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基本的编程操作,包括逻辑设计、程序编写和仿真测试。

2. 学会使用PLC进行简单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PLC控制系统的搭建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PLC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新技术和新设备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对应课本第一章内容。

2. PLC编程语言及编程软件:学习PLC编程基础知识,包括指令系统、编程语言(LD、IL、FBD等),并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对应课本第二章内容。

3. PLC程序设计与仿真:通过实际案例,教授PLC程序设计方法、步骤和技巧,并进行仿真测试,对应课本第三章内容。

4. 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分析不同行业及场景中PLC的应用,如顺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对应课本第四章内容。

5.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实践:结合实际项目,教授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搭建和调试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对应课本第五章内容。

大二plc课程设计

大二plc课程设计

大二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2. 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调试与优化;3. 理解并掌握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PLC控制系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能够熟练运用PLC编程语言,提升编程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大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编程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PLC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PLC技术。

第一部分:PLC基础知识1. 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分类;2. PLC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3. PLC编程语言及编程元件。

第二部分:PLC编程技术1. PLC编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 基本指令系统及其应用;3. 步进指令与功能指令的编程方法;4. PLC程序设计、调试与优化。

第三部分:PLC控制系统设计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2.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4. PLC控制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第四部分: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1. PLC在典型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2. PLC与其他控制设备的集成;3. PLC在工业现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编程方法。

2. 使学生掌握PLC的常用指令,并能运用这些指令完成简单的控制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PLC控制硬件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PLC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及结构:包括PLC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2. PLC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讲解PLC的工作流程、编程语言和编程规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工作原理与编程基础3. PLC常用指令及其应用:介绍PLC的常用指令,如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指令系统及编程实例4. PLC控制系统设计:讲解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硬件选型和软件编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5.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介绍PL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其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五章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6. PLC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PLC编程软件的使用、程序设计、调试及硬件控制等实践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或PC。

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逐步形成具有多种优点和微型、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等各种规格的PLC系列产品,应用于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到监控计算机之间的许多领域。

它最适用于以开关量为主的控制功能;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和数字/模拟转换器,也可以控制模拟量,如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成分等参数。

PLC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涉及到PLC的选型和PLC的软件编制。

由于PLC 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与通用微型计算机不完全一样,因此,PLC的一大特点就是PLC系统软件和硬件可以分开设计。

PLC控制系统是由PLC与用户输入、输出设备连接而成的。

因此,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应包括:(1)选择用户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

这些设备属于一般的电器元件。

(2)PLC的选择。

PLC是PLC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正确选择PLC对于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PLC应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

(3)分配I/O点,绘制I/O连接图。

(4)设计控制程序。

包括设计梯形图、语句表或控制系统流程图。

(5)必要时还需设计控制柜(台)。

设计电动机故障报警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精确、及时的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当电动机发生故障时能够准确的报警并切断故障端,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器设备的精确度。

在电动机故障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我严格按照PLC设计原则,经过制定控制方案、确定I/O设备、选择PLC、分配PLC的I/O地址、PLC程序设计这五个阶段,我选择出了CPU221型小型PLC作为控制系统。

经过电动机故障报警控制的设计,我明确了PLC的设计过程,PLC设计是一种循循渐进的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输入、输出设备的选择与I/O点的分配,确定了这些就可以对控制程序进行设计了,设计也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关键词输入、输出设备;I/O分配;梯形图;顺序功能图;语句表前言............................................................................................................. .. (1)摘要............................................................................................................. .. (2)1 设计任务 (4)1.1 设计要求 (4)1.2 设计完成内容 (4)1.3 设计依据 (4)1.4 PLC控制系统设计流程图 (5)2 选择用户输入输出设备................................................................................ (6)2.1 确定控制对象和控制范围 (6)3 选择PLC..................................................................................................... (7)3.1 确定输入、输出点数 (7)3.2 I/O连接图 (7)4 PLC程序设计 (9)4.1 设计顺序功能图 (9)4.2 设计梯形图程序 (9)4.3 设计语句表 (11)设计小结............................................................................................................. (13)致谢............................................................................................................. ....... (14)参考文献............................................................................................................ (15)1、设计任务1.1 设计要求(1)用PLC实现对电动机故障报警系统的控制(2)掌握用PLC设计控制系统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确定原则和方法(3)掌握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和学会使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构成故障报警程序的设计方法(4)训练能综合各种信号实现某种控制规律的编程思路和技巧,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 设计完成内容(1) 系统配置PLC选型:根据系统要求及实验条件自行选择根据控制要求编制输入/输出编址表(2)绘制电气原理图:有电机主电路、电源电路、PLC输入电路、PLC输出电路(3)程序流程图设计(4)程序设计(5)程序调试1.3 设计依据电源正常时,仅绿灯GL亮,电动机不动作。

按下按钮开关KB1,电磁接触器MC动作,电动机立即运转,指示灯RL亮,绿灯GL熄灭。

按下按钮开关KB2,电磁接触器MC断电,电动机停止运转,指示灯RL熄灭,绿灯GL亮。

电动机在运转中,因过载或其他故障原因,致使热继电器TH-RY动作,电动机停止运转,蜂鸣器BZ发出报警,指示灯RL熄灭,绿灯GL亮。

按下按钮开关KB3,蜂鸣器BZ停止报警,白灯WL亮,绿灯GL亮,红灯RL熄灭。

故障排除后,按下热继电器TH-RY复位杆,则白灯WL熄灭,绿灯GL亮,红灯RL熄灭,可以重新启动电动机1.4 PLC控制系统设计流程图图1-1 流程图2.1 确定控制对象和控制范围根据电动机故障报警系统的控制要求,可得控制对象是热继电器TH-RY和蜂鸣器BZ,控制范围比较简单。

有控制系统可画出电动机故障报警系统的电路图,即图2-1图2-1 电路图由图可知输入、输出设备分别是:出。

热继电器作为输入设备对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从而实现了对电动机故障报警的控制;RL、WL、GL、BZ作为输出设备进行信号的转换、传递,准确的进行故障提醒,严格的控制着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3、选择PLC3.1 确定输入、输出点数由上可知,根据所确定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可以确定PLC的输入、输出点数。

即PLC共需要4点输入、5点输出。

又考虑到随时增加控制功能的需求,所以增加10%~20%的备用量。

由此确定输入、输出点数共计为10~11点。

3.2 I/O连接图为了便于绘图,可以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编码,如下表所示:图3-1 I/O连接图因为所需输入、输出点数不多,所以选择超小型单元式PLC即可。

由输入、输出点数可以确定选择CPU221。

小型PLC的存储容量一般固定在1~4KB之间,其电源选择为DC24V和交流220V 的输出端电压,无扩展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由选出的PLC和输入输出编码表可绘制出PLC系统外部接线图,即图3-2:图3-2 PLC外部接线图如上所示的外部接线图中,PLC控制系统外接220V的交流电源为输出模块供电,其输入模块接入24V的直流电作为供电电源,且输入、输出端各有扩展点数,为以后的功能健全提供一定的空间。

4、PLC程序设计4.1 设计顺序功能图电动机故障报警系统顺序控制功能图如图4-1所示。

系统控制过程如下:图中SM0.1产生初始脉冲使顺序继电器M0.1~M0.4均复位,再将初始顺序继电器M0.0置位且保持Y4绿灯得电;此时,电源正常,电动机不动作,按下按钮开关KB1接通X0,并且设置自锁保持Y1、Y2不断开;状态由M 0.0转移到M0.1,Y1、Y2得电使电动机立即运行、指示灯发亮工作,直至电动机遭受过载或其他故障时,热继电器TH-RY动作,电动机停转,指示灯RL(Y2)断电,绿灯GL(Y4)得电亮;状态由M0.1转移到M0.2,蜂鸣器BZ(Y5)报警,按下按钮开关KB3(X2),Y5断电,白灯WL(Y3)、绿灯GL(Y4)得电;状态由M0.2转移到M0.3,再按下热继电器复位杆M1.0,则绿灯GL(Y4)得电,可以重新启动电动机,又回到M0.1,或者是按下按钮开关KB2(X1)回到M0.0的初始步。

图4-1 顺序功能图4.2 设计梯形图程序根据设计要求将电路图2-1中控制电路直接转换成对应梯形图,如图4-2所示。

梯形图中输入设备以触点的形式表达,输出设备以电磁阀的形式表达;其中正确的表示各触点之间的互锁、自锁及各输出之间的联系。

梯形图是电路图的直接转换,严格按照电路图的控制要求将其转换成编程语言梯形图,使系统更加简单明了,从而达到编程的目的。

由图4-2还可以设计出电动机故障报警控制系统的PLC梯形图,如图4-3。

图4-2 梯形图图4-3 PLC梯形图4.3 设计语句表根据设计的PLC梯形图可以转换、设计出系统的语句表程序,如下所示:0LDI X003 1OUT M1 2LD X003 3AND X001 4LD X0005OR Y0016ANB7OUT Y0018OUT Y0029LD M110AND M211OUT Y00512LD M213OR Y001设计小结经过这1星期的设计,我完成了电动机故障报警控制系统设计。

从开始接到课程设计要求到任务的完成,再到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完成,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的尝试与挑战。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当然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老师的讲解,同学的讨论,通过上网和去图书馆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逐步设计下来,每一次设计出来的结果都是我学习的收获,当最后设计结束时,我真是感到莫大的欣慰。

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结果。

在这1周的课程设计中,总体上来说是获益匪浅。

通过本次设计,所学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际的工程当中,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很好的系统了一遍,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事自己的实际编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知识系统化的能力得到提高由于设计过程中要运用很多的知识,且做好设计的前提也是掌握足够多的系统理论知识,对于已经一个学期没有接触这门课程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每天都必须复习曾经学的知识,并巩固知识,努力将知识系统化就是这次课程设计的关键。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侧重了知识系统化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二、计算准确度,绘图能力得到提高由于本次设计包含了大量的计算和绘图,因此要求要很好的计算和绘图能力。

通过本次的锻炼,使自己的一次计算准确度有了进步;绘图方面,使我自己对Auto CAD 软件的掌握更加的熟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