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

合集下载

17道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及其答案

17道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及其答案

17道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及其答案30道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及其答案,涵盖了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应对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地震发生时,如果您在室内,应立即采取哪种姿势以保护自己?A. 站立不动B. 迅速跑出建筑物C.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头部答案:C2.火灾发生时,如果逃生通道被阻,应如何应对?A. 跳楼逃生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寻找其他逃生途径C. 大声呼救,等待救援答案:B3.台风来临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外出散步,享受大风B. 靠近窗户观察风势C. 远离门窗,寻找坚固的避风处答案:C4.洪水来临时,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如何自救?A. 寻找高处,等待救援B. 游泳逃生C. 抓住漂浮物,随波逐流答案:A5.雷雨天气时,在户外应避免做什么?A. 使用手机B. 站在大树下C. 穿着橡胶鞋答案:B6.自然灾害中,全球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哪一类灾害?A. 地震B. 火山喷发C. 气象灾害D. 海啸答案:C7.地震发生时,如果正在室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 寻找开阔地避震B. 立即进入建筑物内C. 原地不动D. 跳楼逃生答案:A8.地震时,家庭避震正确的做法是?A. 迅速跑出室外B. 躲在吊灯下C. 躲在坚固的家具旁,保护头部答案:C9.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A. 每年5月12日B. 每年5月16日C. 每年5月18日D. 每年5月24日答案:A10.在野外露营时怎样防泥石流?A. 不要在山谷或河沟底部露营B. 在山谷中较平坦处露营C. 在阶地下方的河滩上露营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1.地震后,常见的次生灾害有?A. 火灾B. 水灾C. 海啸D. 山体滑坡答案:ABCD12.家庭应急包应包含哪些物品?A. 急救药品B. 手电筒C. 电池D. 饮用水E. 高能量食品F. 哨子答案:ABCDEF13.如何有效预防森林火灾?A. 不在林区吸烟或使用明火B. 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C. 定期清理林区周边可燃物D. 设置防火隔离带E.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F. 配备森林防火专业设备和人员答案:ABCDEF14.暴雨天气时,应如何保护自己?A. 避免在低洼地区停留B. 远离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物C. 如在驾车,应减速慢行,避免急刹车D. 如遇洪水,应迅速登上高地,等待救援答案:ABCD15.提高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建立社区应急响应机制B. 组织居民参与防灾演练C.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D. 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E.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答案:ABCDE三、简答题(非选择题形式,但提供答案要点)16.简述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如果在室内,应迅速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墙角下躲避,用手保护头部。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解析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解析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解析一、单选题1.以下哪项是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板块运动D. 气候变化答案:D解析: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中各种因素(如大气成分、土地利用、太阳辐射等)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改变,进而引发自然灾害。

二、多选题2.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地震灾害?A.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B. 提高建筑物抗震标准C.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D. 合理规划城市答案:ABCD解析:以上措施均可有效预防地震灾害。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和提高建筑物抗震标准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直接损失,而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和合理规划城市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次生损失。

三、判断题3.森林火灾只能由人为因素引发。

答案:错误解析:森林火灾可能由自然因素(如雷击、自燃等)和人为因素(如野外用火、吸烟等)引发。

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4.请简述台风过境时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台风过境时可能带来的影响有:1. 强风:台风的强风可能导致树木折断、房屋受损等。

2. 暴雨: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导致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

3. 海洋灾害:台风可能导致海浪翻滚、船只翻覆等。

4. 农业生产受影响:台风可能导致农作物受灾、农业生产减少。

5. 城市基础设施受损:台风可能导致城市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

五、案例分析题5.某地发生泥石流,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合适的?答案:无法确定,需要提供具体案例。

解析:针对泥石流灾害,不合适的措施可能包括:1. 在泥石流易发区建设住宅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

2. 在泥石流易发区开展大规模开采活动,破坏地形地貌。

3. 不进行灾害预警和监测,忽视泥石流灾害的潜在威胁。

请根据具体案例提供更加详细的解答。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A、对B、错正确答案:A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A、对B、错正确答案:A3、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

()A、对B、错正确答案:A4、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A、对B、错正确答案:A5、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A、对B、错正确答案:A6、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A、对B、错正确答案:B7、家庭防震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合理放置家具及物品、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A、对B、错正确答案:A8、地震次生灾害包括火灾、煤气泄漏、房屋倒塌、水灾。

()A、对B、错正确答案:A9、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地震灾害。

()A、对B、错正确答案:A10、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

()A、对B、错正确答案:A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B、错正确答案:B12、出于防灾目的,居室中不要把重物置于高架上。

()A、对B、错正确答案:A13、地震避灾时应面向窗户。

()A、对B、错正确答案:B14、地震时应打开出入的门。

()A、对B、错正确答案:A15、地震时如在院子里,要躲在院墙角或门柱旁。

()A、对B、错正确答案:A16、地震时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使用蜡烛、火柴等明火。

()A、对B、错正确答案:A18、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A、对B、错正确答案:B19、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

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测试题

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测试题

选择题:我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哪一次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A. 2008年汶川地震(正确答案)B. 1976年唐山地震C. 2010年玉树地震D. 2003年淮河流域洪水防灾减灾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庆祝灾害减少B. 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正确答案)C. 纪念受灾群众D. 展示政府救灾成果在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自救措施?A. 立即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正确答案)B. 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地带C. 乘坐电梯逃生D. 站在窗边等待救援暴雨天气时,为避免内涝和积水,以下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A. 及时清理排水沟和雨水口B. 将垃圾和杂物扔入河道或排水沟(正确答案)C.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改造D. 提高公众的防洪减灾意识火灾逃生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乘坐电梯迅速下楼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沿安全通道逃生(正确答案)C. 躲在床底下等待救援D. 打开窗户呼救在台风来临前,以下哪种准备措施是不必要的?A. 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B. 检查并加固房屋(正确答案)C. 将室外易飞物品绑牢或收入室内D. 关闭门窗,用胶条在窗玻璃上贴成“米”字形干旱灾害时,以下哪种行为是不利于节水抗旱的?A. 减少洗澡次数和时间B. 大量浇灌农田(正确答案)C. 修复漏水管道D.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防灾减灾日活动中,通常会组织哪些类型的活动来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A. 文艺演出B. 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和演练(正确答案)C. 商品促销D. 旅游观光在遇到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 沿着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跑(正确答案)B. 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跑C. 跑得越快越好,不能停留D. 设法与外界联系,求得帮助。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竞赛题库一、地震类(5题)1.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室内,应采取的正确避震方法是()A. 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处B. 躲在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C. 跑到窗边大声呼救D. 立即乘坐电梯下楼答案:B解析: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处并不一定安全,因为地震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房屋倒塌等危险,在跑的过程中可能被砸伤;跑到窗边大声呼救容易被玻璃碎片划伤,而且窗边在地震时也不安全;地震时不能乘坐电梯,电梯可能会断电被困,而躲在坚固家具下,用柔软物品保护头部是比较正确的避震方法,可以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2. 地震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A. 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B. 震级和烈度是一回事,只是不同的说法C. 震级是衡量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烈度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D. 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振幅计算得出的,烈度是根据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估计的答案:A解析:震级反映的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能量越大震级越高;而烈度表示的是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的破坏影响程度,不同地区由于地质构造、距震源距离等因素不同,即使震级相同,烈度也可能不同。

3. 以下关于地震预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发出的警报B. 地震预警能提前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C. 地震预警利用地震波传播时间差,为人们争取到几秒至几十秒的逃生时间D. 地震预警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都能达到很高的精度答案:C解析: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警报,它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只是根据已经发生地震的情况和地震波传播的特性,为其他地区争取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由于技术和地球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等因素,地震预警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精度还有限,不同地区效果不同。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项做法是正确的?A. 立即跳楼逃生B. 躲在桌子下或床下C. 迅速跑出室外D. 继续在室内活动答案:B2. 遇到洪水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转移到高处B. 乘坐电梯逃生C. 避免靠近河流和低洼地带D. 关闭电源答案:B3. 火灾发生时,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打开门窗通风B. 使用灭火器或湿毛巾等扑灭初期火灾C. 立即乘坐电梯逃生D. 原地等待救援答案:B4. 遇到台风时,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继续户外活动B. 待在室内,远离窗户C. 靠近大树避风D. 驾车出行答案:B5. 遇到沙尘暴时,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继续户外活动B. 佩戴口罩,减少吸入沙尘C. 打开窗户通风D. 驾车出行答案:B6. 遇到泥石流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向泥石流的上游或两侧高地逃离B. 停留在低洼地带C. 避免靠近山体D. 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答案:B7. 遇到雷电天气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避免在空旷地带停留B. 远离高大树木和金属物体C. 立即进入室内避雷D. 继续使用手机答案:D8. 遇到冰雹天气时,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继续户外活动B. 寻找遮蔽物避冰雹C. 驾车出行D. 站在树下避冰雹答案:B9. 遇到海啸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向内陆高处撤离B. 继续在海边活动C. 避免靠近海岸线D. 寻找坚固的建筑物避难答案:B10. 遇到疫情时,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避免外出,减少接触B. 不戴口罩,自由呼吸C. 与他人密切接触D. 忽视卫生习惯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震时,应迅速跑向电梯逃生。

(错误)2. 火灾时,应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正确)3. 洪水来临时,应迅速向高处转移。

(正确)4. 遇到台风时,应避免在室内使用电器。

(正确)5. 沙尘暴天气,应尽量待在室内,减少外出。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地震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地震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地震一、选择题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立即跑到开阔地带B. 躲在桌子下面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 靠近窗户等待救援答案:C2.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个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室内B. 检查家中的燃气和电器C. 立刻拨打电话D.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答案:B3. 地震中,以下哪个避难场所是安全的?A. 靠近书架的角落B. 靠近外墙的床边C. 靠近窗户的桌子下D. 远离外墙的中心区域答案:D二、判断题1. 地震发生时,应该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避震措施。

()答案:正确2. 在地震中,可以躲在电梯里等待救援。

()答案:错误3. 地震后,应该立即检查家中的水电煤气等设施,防止次生灾害。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地震发生时,为什么不应该使用电梯逃生?答案: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因为电力中断或结构受损而停止运行,使用电梯逃生可能会被困在电梯内,增加危险。

2. 地震后,为什么需要检查家中的水电煤气等设施?答案:地震后,家中的水电煤气等设施可能因为震动而损坏,存在泄漏或短路的风险,检查这些设施可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论述题1.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个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答案:地震发生时,个人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自我保护:首先,保持冷静,迅速找到稳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其次,远离玻璃窗、外墙、书架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再次,如果身处室外,应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

在地震停止后,检查周围环境,确保安全后再离开避难场所。

结束语:通过本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冷静应对,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灾救灾知识竞赛试题及解答

防灾救灾知识竞赛试题及解答

防灾救灾知识竞赛试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自然灾害的一种?A. 交通事故B. 台风C. 电脑病毒D. 人为破坏答案:B2. 我国哪一年发布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A. 2006年B. 2010年C. 2014年D. 2019年答案:A3. 在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行动是正确的?A. 立即跳楼逃生B. 躲在窗户下C. 保持冷静,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D. 外出寻找空地答案:C4. 以下哪项不属于减灾工作的主要环节?A. 预警B. 救援C. 科普宣教D. 城市建设答案:D5. 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泥石流的发生?A. 植树造林B. 挖掘河道C. 过度开发D. 城市建设答案:A二、判断题1.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容易发生倒塌。

(对/错)答案:对2. 遇到洪水,应该选择在高地等待救援。

(对/错)答案:对3. 减灾工作只需要政府部门参与即可。

(对/错)答案:错4. 火灾发生时,应该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对/错)答案:错5. 台风来临时,应该在室内避风。

(对/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在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进行自救。

答案: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保护头部,避免靠近窗户、墙壁和家具。

地震暂停后,迅速撤离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等危险物品。

2. 请简述在遇到洪水时,应该如何进行自救。

答案:遇到洪水时,应迅速向高地转移,避免在低洼地区停留。

如果被困在洪水中的高地,应尽量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如有条件,可用绳索等工具向安全地带转移。

切勿试图游泳穿越洪水,以免发生危险。

3. 请简述在火灾发生时,应该如何进行自救。

答案:火灾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火场。

如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降低身体姿势,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撤离火场时,尽量沿墙壁行走,避免接触高温物体。

如被困火场,应尽量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出口或等待救援。

4. 请简述在台风来临时,应该如何进行防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浦区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一、判断题1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对)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人类社会的破坏现象。

(对)3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

(对)4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是不可预测的。

(错)5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差异性。

(对)6巨灾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对)7亚洲的巨灾以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海啸、山体崩滑为多。

(对)8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

(对)9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

(对)10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自然灾害现象也并非惟害而无利。

(对)11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经济。

(对)12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

(对)13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灾害链。

(对)14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灾情评估、重建等工作中都可用到卫星遥感技术。

(对)15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16《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

这是我国最早对报灾提出的要求。

(错)17秦朝制订的《田律》是关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内容的规定。

(对)18“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

(对)19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34个单位组成。

(对)20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年均因灾平均死亡数万人,到目前年均仅死亡2000余人,这是党和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用于减灾工程建设和重视非工程建设的结果。

(对)21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

(对)22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

(对)23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设定了4个响应等级。

(对)24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一发布灾情。

(对)25因灾死亡30人以上,可以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4级响应。

(对)26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4级响应后,民政部要派出救灾工作组到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对)27减灾预案制定后,进行相应的演练有助于预案的实施。

(对)28西方人称旧中国为“饥荒的国度”。

(对)29灾害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对)30观摩《后天》、《龙卷风》等灾难片影视节目对提高防灾救灾意识有积极意义。

(对)31观看灾害和减灾摄影展具有震撼性的教育意义。

(对)32能够互动的防灾减灾科普馆能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33“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也要从娃娃抓起。

(对)34防灾减灾领导是关键。

培训、提高各级领导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管理技能,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对)35《灾害学》杂志是我国创刊最早的灾害类学术期刊。

(对)36含氟冰箱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它会破坏臭氧层。

(对)37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会使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高。

(对)38在1992~2001年的十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导致622000人死亡,20亿人受到影响。

(对)39自然灾害是形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402005年1月,“第二次世界减灾会议”制定了减轻灾害风险和降低对灾害脆弱性的战略。

(对)41“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是当前我国的救灾工作方针。

(对)42人民解放军是抗洪抢险的主力部队。

(对)43地震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要尽量顺风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错)44地震发生时可以在立交桥下避灾。

(错)45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

(对)46地震主震结束后,学校的学生疏散时,要有顺序,还要以书包等保护头部。

(对)47地震时若正在搭乘电梯,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

电梯一旦停下,就迅速离开电梯。

(对)48开车时如遇地震,要尽快安全地停车,然后待在车内,蹲伏于座位旁;如果停在较空旷安全的地带,也可走出车外。

(对)49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错)50出于防灾目的,居室中不要把重物置于高架上。

(对)51地震避灾时应面向窗户。

(错)52地震时应打开出入的门。

(对)53地震时如在院子里,要躲在院墙角或门柱旁。

(错)54地震避难时,要充分利用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携带足够的衣、食、住等生活用品与医药用品。

(错)55道路是否畅通是影响地震救灾效率的重要因素。

(对)56自然灾害逃生时,多人向同一个方向拥挤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处在拥挤的人群中时,要向与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动。

(错)57地震后灾民应先争取时间自救、互救。

(对)58被埋压在地震废墟中时,有条件时可敲击水管求救。

(对)59地震时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使用蜡烛、火柴等明火。

(对)60震后救人时,为防止粉尘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洒水息尘。

(对)61地震时压埋人员被救出得越早,生存的可能性越大。

(对)62已确定为避难场所和其他可以作为避难场所的空地,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单位应当无偿开放。

(对)63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水库或水坝下游附近的居民应暂时躲避,确信坝体无溃决危险后再搬回。

(对)64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关闭电源、火源与天然气源。

(对)65地震可能引起水灾、火灾。

(对)66防止地震衍、次生水灾的主要办法是及时打通堵塞,疏导积水。

(对)671925年云南大理发生7级地震时,大理城内房屋倒塌,5处起火,延烧一天两夜,全城精华毁灭殆尽。

(对)68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时,烧伤许多人,原因之一是当地澜沧拉祜族习惯于在家中保留一个长明不灭的火塘。

(对)691923年日本东京大地震有90%死亡者死于地震后的火灾。

(对)70台风暴雨中,在城市街道上行走时要尽量靠近道路边缘。

(错)71将木制家具、木板等捆在一起可以自制漂浮逃生筏。

(对)72汽车进入水淹地区时,如条件尚允许行驶,应关闭窗户,迎着洪水驶向高地。

(对)73将树枝、竹竿、木杆采用编席的方法串联起来可以自制漂浮逃生筏。

(对)74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损坏。

(错)75泡沫板不能用作洪水中的救生物。

(错)76人落水后,应马上脱掉鞋子。

(对)77灾后若原饮用水源污染,有条件时,可饮用瓶装水或到指定处取水饮用。

(对)78地震、水灾后的防疫工作对于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对)79热带风暴来临前,应利用胶带粘牢窗户玻璃。

(对)80因洪水困在有斜坡的房上,风浪大时,可抓住屋顶的烟囱、电视天线等。

(对)81旷野中遇雷电时应赶快蹲在地上,去掉身上的一切金属配饰。

(对)82在山谷中发现溪水突然混浊时,应警惕山洪暴发的危险,赶快逃离山谷。

(对)83山洪暴发时若在山上来不及逃走,可用绳子将身体绑在大树上。

(对)84手机、哨子、旗帜、颜色鲜明的衣服等都可用作水灾后求救的联络工具。

(对)85有经验的森林消防队员都知道,在参加灭火时为了逃生不要随便撒尿。

(对)86国际曾经通用的SOS紧急求救讯号的标志是讯号三短三长三短。

(对)87我国刑法将挪用救灾款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对)88每一个公民都有向灾区捐款的责任和义务。

(错)89救灾款是国家拨给灾区的专项资金,应用于解决灾民生活上无力克服的吃饭、穿衣、住房、治病(因灾引起的疾病)等困难;以及用于紧急抢救、转移、安置灾民等。

(对)90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对)91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

(对)92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对)93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圈层。

(对)94在火山上发生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错)95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对)96震级是对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对)97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错)98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

(对)99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测地震大小用的。

(错)1001940年建立的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是我国第一个地震台。

(错)101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发生的国家之一。

(对)102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对)103地震保险也是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

(对)104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义务。

(对)105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地面来回摇晃及上下跳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所以楼房越低摇晃越厉害。

(错)106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

(对)107《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对)108地震后闻到厨房里有煤气味时,应立即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修理。

(错)109枯井突然有了水,井水的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都可以肯定将要发生地震。

(错)110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应力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等变化都是由地震引起的。

(错)111临震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难题。

(对)11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对)113重大地震灾害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

(对)114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一般在5级以上。

(对)115震级较大的地震肯定比震级较小的地震造成的损失严重。

(错)116同样震级,浅源地震比深源地震的破坏性大。

(对)117地震烈度都是根据房屋破坏程度判定的。

(错)118中国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

(对)119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怀疑是地震前兆时,应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

(对)120工业爆破等人类行为可能引起地震的发生。

(对)121某些发达国家震级较大的地震很少死人,而我国有些破坏性地震震级不大却损失严重,这是因为我国的房屋抗震等级较低的缘故。

(对)12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对)1231978年唐山地震的烈度为15度。

(错)124国家地震局是在唐山地震后成立的。

(错)125其他条件相同时,震源越浅,震害越重。

(对)126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

(对)127科研人员发现当地有可能发生地震时,应及时告知周围的群众。

(错)128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机场、车站等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紧急疏散场地。

(对)129设置紧急疏散场地要便于救援车辆进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