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30期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宣传方案(3篇)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宣传方案(3篇)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宣传方案一、活动原因: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___%-___%。

而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咨询讲座、宣传展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同学的要求。

因此,在心理健康活动月里特___同学们开展心理主题活动,让心理健康走进大学生活。

二、活动的目的:1、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加强同学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活动消除同学们的困惑,让同学们走出误区。

2、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从而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人生。

三、活动主题:心健康,心飞扬,传递亲与爱。

四、活动时间:___年___月___日五、活动内容:1、游戏天地①.幸运大抽签:开始时间:9:00—9:30;地点:篮球场;所需物品:卡片(字条)、普通糖果和饼干。

游戏规则:首先用卡片(字条)写一些激励的语言(例如:坚强不是面对悲伤不流一滴眼泪,而是擦干泪水后微笑地面对生活等),其中有的卡片会写“恭喜您幸运地成为本次游戏的参赛选手”字样。

每个人都可以去抽,抽了之后去某处换糖果。

换的时候工作人员要看好谁的卡片上有字样,然后让他们参加游戏(抽的同学也应自觉参与,而不是为了糖果而抽)。

②.算钱游戏:时间9:30—10:30;地点:篮球场;所需物品:笔芯、棒棒糖和果冻。

游戏规则:男生值5毛钱,女生值一块钱。

游戏的时候裁判会说:“走吖走,走吖走,走到集市买白菜,一块钱、卖不卖?不卖!一块五、卖不卖?不卖!两块五…四块钱、卖不卖?卖!”当裁判说到卖的时候,参赛选手要根据价钱组队,组不到相应价值的同学会被淘汰(底价至少为___元)。

直到最后大概剩___个同学左右就进入下一个游戏,能进入的同学都会有奖励。

③.足球场走迷宫:时间10:30—11:00;地点:足球场;所需物品:笔芯、笔、糖果和果冻。

游戏规则:用红绳和凳子在足球场中间造一个迷宫,一共有十个进出口(十个进出口对称,例如___号对应___号,___号对应___号等),让同学们同时从十个进出口走迷宫,从哪个口进要从它对应的口出来,先到的___位同学获胜。

幼儿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记录

幼儿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记录

幼儿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记录幼儿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记录4篇幼儿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记录篇1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记录一、活动口号:抛弃烦恼,拥抱阳光,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二、活动时间、地点20__晚19:30基教C105到会人数:38人(全到)三、活动目的:1、二年级的学习激烈紧张,学生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才可以更好的适应二年级的学习生活。

这次活动,就是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应二年级紧张而忙碌的学习,渡过人生一个艰难时刻。

2、通过主题活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同学们积极健康的心理,让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使其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

3、让学生更了解家长,理解家长的心理,能与父母真情沟通,四、活动过程:班长致辞: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同学们带着理想,到这里追求知识,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了对社会缺乏责任,对他人缺乏信任,对父母缺乏爱心,对自己缺乏信心等一系列问题。

马家爵事件、张力伟事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进一步走向成功。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同学们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不能主动承担责任,在学习上,很多同学都表现出被动性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进入大学已经是第二年了。

大家现在面临的是英语四级考试,以及以后马上就要面临的就业问题。

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开学这么多天来,同学们感受到学习与以前有明显的不同,不仅作业数量加重了,难度也加大了,当然还有来自父母的压力与生活中的不快,大家一定有深刻的感受。

我们都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拥有类似的烦恼,就让我们一起去解决,好吧!下面请在座的各位交流一下,成吧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烦恼与苦闷。

(共有刘佳佳、邵研博、乔乐乐、廖倩等九位同学针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做了详细的阐述。

)班长总结:听了各位的心声,我深刻的理解大家,当然我们都有相似的苦恼和不快。

求学的路真是不容易。

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30期)

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30期)

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第一期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形成原因】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

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专家支招】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可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法,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

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

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1)教给孩子分辨识别习惯性行为出现的情况,例如想办法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最爱咬手指头。

(2)教给孩子掌握在习惯性行为出现时运用的对抗反应,例如对自己说“妈妈说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虫。

我不要长虫子。

”(3)让孩子想象用对抗反应控制习惯性子行为时的情景,如想象肚子里不再有蛔虫,不再闹肚子疼了。

(4)父母要给予必要的督促,当孩子成功地使用对抗反应不再出现习惯性行为时,一定及时给以表扬,这叫作社会支持。

第二期(倔强)2~3岁小孩,在意志开始发展的早期阶段有一些违拗和反抗心理属正常行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表示抗拒或拒绝也是正常现象,但3~4岁后随语言、思维、社会情感的发展和教育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调控情绪的能力增加,这种违拗和反抗行为会逐渐减少,在这年龄阶段的孩子,若凡事仍然表现出强烈的违拗和反抗行为,或毫无道理地固执要求他想要做的事,拒绝成人的合理要求,偏做成人禁止做的事,则为不正常行为。

平时过于娇惯宠爱孩子,稍不如意就满足小孩不合理的要求或成人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小孩,对小孩的正当要求过于冷漠等都可导致小孩产生强烈的违拗和反抗心理。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30篇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30篇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30篇《小班心理健康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心理健康教案30篇!(1)小班心理健康详案教案《看望兔奶奶》含反思活动背景: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儿童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

独生子女在家中得到的是众星捧月般的宠爱。

在尽情享受着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却很少想到去关心、去爱别人,特别是年老的人们。

而爱心教育是幼儿健康心理的基础和基本内容。

本次活动,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情境化的游戏将整个活动串联起来,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体会关心尊敬长辈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心,使幼儿从小懂得尊敬、关心周围的人是每个人应当做到的美德,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活动目标:1、通过情境化的游戏,使幼儿学着关心长辈,并乐于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2、培养幼儿关心和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1、在活动室内设置游戏场景:①兔奶奶的家:在小型家俱中放置脸盆、毛巾、茶杯、衣服、裤子、拖鞋等日用品。

②红十字医院:内放小床等物,一大班幼儿扮演生病的兔奶奶。

2、白兔、灰兔头饰若干;玩具手机一部;乐曲和电话录音。

活动过程:一、去兔奶奶家玩。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分别扮演白兔和灰兔。

兔妈妈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带宝宝们去奶奶家玩好吗?2、(在音乐伴奏下,兔妈妈带小兔蹦蹦跳跳来到了兔奶奶家门口)兔妈妈边跳边讲:宝宝们,这里景色真美,有绿绿的草儿,红红的花儿,奶奶家到了。

(评:简洁的讲述和叠词的运用将幼儿带到风景如画的童话王国中,使幼儿沉浸在游戏氛围内,轻松、和谐,身心愉悦。

)3、进入兔奶奶家,共同寻找兔奶奶,小兔们围坐在兔妈妈身边自由讨论,启发幼儿猜猜奶奶有可能去的地方。

(评:幼儿置身于游戏的情境中,在巧妙的设问引导下,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又为以下环节作铺垫。

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通用5篇)

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通用5篇)

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希望了解某个事件或情况时,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我们在调查结束后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快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篇1幼儿哭闹现象是幼儿在园时经常表现出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不但会影响到幼儿自我情绪的正常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其他幼儿的情绪稳定及教师组织正常的活动。

为了找到减少幼儿哭闹次数和哭闹时间的办法,让幼儿的良好情绪得到发展,我以自己所教的中班的4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幼儿哭闹现象的观察。

一、哭闹现象的类型我们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岁左右,虽然他们入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哭闹的现象还是不少的。

根据我的观察记录,我班幼儿的哭闹类型分为依赖情绪型(新入园、换老师、分离焦虑等)、交往不利型(语言沟通不畅、争抢玩具等)、需要得不到满足型(喝水、上厕所等)、受到挫折型(完不成任务等)、受家庭环境影响型(父母离异、父母吵架等)、身体受到伤害型、被外界因素干扰型(其他幼儿哭闹等),其中依赖情绪型占8%,交往不利型占40%,需要得不到满足型占10%,受到挫折型占8%,受家庭环境影响型占6%,身体受到伤害型占18%,受外界干扰型占10%。

二、现象产生的原因依赖情绪型:一般来说,中班幼儿不应再出现这种现象,但是由于幼儿的性格或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偶尔也会出现哭闹现象。

相对来说,这种类型的哭闹持续的时间很短,教师稍加干预即可;交往不利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于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与别人沟通。

但是,由于家长的溺爱,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十分严重,致使他们在交往中频频出错,所以在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哭闹现象。

这种类型的哭闹只要教师及时给予帮助或幼儿及时加以调整,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需要得不到满足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幼儿胆小或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受到挫折型:幼儿是一个个体,他们需要成功,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现有水平不同,有的幼儿达不到统一的要求,从而产生哭闹。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0篇

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0篇

设计意图如何让孩子赢在健康起跑线上,怎么样能够吃得健康,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问题现在有逐年低龄化的倾向,并且不容乐观。

80后有可能是独子,但不是独套公寓里的,而现在的90后和更小的孩子基本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他内心里的感受大人能体验吗?这种问题很少能引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了解。

孤独的孩子怎么样来带,教育环境是不是给他们带来的结果是让他们倍加孤独呢?活动目标:1.使幼儿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良的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引导幼儿寻找正确渲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

2.培养幼儿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使幼儿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良的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引导幼儿寻找正确渲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

活动难点:真正掌握渲泄不良情绪的正确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1.记号笔、情绪记录图。

2.合作活动材料:二人三足、呼啦圈、棋子、扑克、布飞碟、齐拉珠子、象棋拼图、袋鼠相斗、陀螺、拳击手套。

活动过程:一、感受快乐的情感,知道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良的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1.设问法、讨论法引出游戏内容,你们玩什么游戏的时候总是最开心、最快乐?你们现在最想和老师玩哪个游戏?2.师生同乐游戏(游戏法、情绪体验法)。

3.游戏后讨论:(讨论法、回忆法、比较法)(1)玩游戏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2)除了游戏的时候很快乐,还有什么时候你也觉得很快乐?(3)你有不快乐的时候吗?你遇到过那些不快乐的情绪,不快乐的时候你会作出什么事情?育 & 婴……会(4)你们觉得快乐和不快乐哪个对身体健康有帮助?为什么?(5)小结:情绪愉快身体就会好。

二、引导幼儿寻找正确渲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将不快乐转化为快乐的方法,培养幼儿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讨论法、回忆法、评价法)。

0-6岁健康保健知识宣传

0-6岁健康保健知识宣传

关于0-6岁的孩子,您应该知道的事儿一、1、0-6岁儿童的健康体检,您给孩子安排了吗?满月或生后42天,第一次建档体检,当孩子满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24月、30月、36月、4岁、5岁、6岁时各做一次,定期建档体检,及时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对于发育偏离或者或异常的孩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科学育儿与疾病防治。

注意: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者有出生缺陷的高危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体检次数。

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体检次数。

2、视力发育检查视力筛查:对适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及时发现眼部异常:如眼位不正(斜视)、眼球震颤、屈光不正、散光等,及时进行医疗评估,进而实施恰当的治疗或干预,这对儿童的眼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筛查年龄:生后30天(42天)、5个月或6个月、1岁、2岁、入托、入园体检和幼儿园大体检时。

二、您知道当孩子出现什么情况可能会是自闭症,需要康复干预吗?备注:您的孩子如果存在上述表格中的任何一项,都提示有发育异常的可能,很大可能性就是儿童自闭症的早期信号,需要及时进行筛查和康复。

三、您了解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与康复吗?什么是高危儿的早期康复干预?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具有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他们可能在婴儿期表现出临床异常,但还不足以诊断脑性瘫痪;也可能临床表现正常。

通过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利用大脑发育早期的代偿功能来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减少高危因素带来的不利后果,使存活的高危儿在体格生长和行为发育上得到改善并赶上正常儿童。

高危儿的诊断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围产儿,定为高危儿。

1、疾病史:孕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患、吸烟、吸毒或酗酒,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等;2、母孕史: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母孕期有阴道流血、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3、分娩史: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4、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性畸形等。

关于心理健康的策划活动方案

关于心理健康的策划活动方案

关于心理健康的策划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心向阳光,快乐成长”二、活动目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理压力。

咱们这次活动啊,就是想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放松心情、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机会,让大家能把心里的那些小烦恼都给清理清理,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10点下午4点。

2. 地点:社区公园(找个有大片草地、绿树成荫的好地方,让人一到那就感觉神清气爽)四、活动对象。

社区居民、周边上班族(男女老少都欢迎,大家一起凑凑热闹,分享分享心里的事儿)五、活动内容与流程。

# (一)活动开场(10:00 10:15)1. 找一个超级有活力的主持人(能说会道,还特别幽默的那种),穿着一身轻松的运动装,拿着个大喇叭,站在公园的小广场上大声说:“亲爱的小伙伴们!欢迎来到咱们的心理健康大派对!今天啊,咱们就把那些烦恼都丢到九霄云外,痛痛快快地玩一场,顺便把心里那点事儿都给整明白喽!”2. 主持人简单介绍一下活动的目的和流程,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 (二)心理健康小讲座(10:15 11:00)1. 请一位心理专家(最好是那种看起来就特别亲切,说话通俗易懂的)来讲讲心理健康的小知识。

专家可别整那些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就像和邻居聊天一样,说说日常生活中怎么保持好心态,怎么应对压力,遇到烦心事了怎么给自己做做心理按摩。

2. 在讲座过程中,专家可以穿插一些小互动,比如问个小问题:“大家平时压力大的时候,最先想到干啥呀?是吃顿大餐,还是蒙头大睡?”然后让大家举手回答,回答得有趣的,送个小奖品(像可爱的小多肉植物或者减压小玩具)。

# (三)心理测试小游戏(11:00 12:00)1. 在公园的草地上设置几个小摊位,每个摊位负责一种心理测试小游戏。

色彩心理测试:准备一些彩色卡片,让参与者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然后根据颜色解读他们当下的心理状态。

比如说,选蓝色的可能比较冷静理智,选红色的可能热情活力但有时候也有点小急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