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稳定性指导原则

稳定性指导原则

GMP-2010中国药典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用一批原料药或一批制剂进行。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

(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合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为 10 000 片,胶囊剂至少应为 10 000 粒。

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 10 倍。

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

(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

(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三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一、原料药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一)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

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和建立降解产物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 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的危害性,必要时应对降解产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Ⅹ C 原料药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原料药进行。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3批供试品进行。

(2) 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实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的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生产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为10 000片,胶囊剂至少为10000粒。

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

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3) 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4)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

(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三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一、原料药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一)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

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附录幻X C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适用于原料药的考察,用 1 批原料药进行。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要求用 3 批供试品进行。

(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实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的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 (如片剂或胶囊剂在 10000 片左右或 10000粒左右,特殊剂型、特殊品种所需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其处方与生产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

(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各项基础研究及临床验证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 (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 )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

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有关物质的检查。

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一、原料药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一)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

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适宜的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 厚薄层,进行以下实验。

1.高温试验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密封洁净容器中,60C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ICH及CDE稳定性指导原则

ICH及CDE稳定性指导原则

ICH及CDE稳定性指导原则ICH(国际医药行动协会)及CDE(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心药物审评与监察中心)是两个重要的医药监管组织,他们共同致力于确保药物的稳定性,以确保患者接受到安全可靠的药物治疗。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ICH及CDE的稳定性指导原则。

ICH稳定性指导原则:ICH关于稳定性的指导原则包括ICHQ1A(R2)、Q1B、Q1C和Q5C四个主要指南。

这些指南包括了药物和生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估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

以下是这些指南的主要内容:1.ICHQ1A(R2)指南:这个指南规定了在新药研究及开发过程中,药物在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估和存储条件的选择。

它强调了药物的贮藏条件对其稳定性和药效的影响,并提供了关于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的指导。

2.ICHQ1B指南:这个指南侧重于药物产品的稳定性评估,特别是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测试和评估。

它提供了一系列基本的药物稳定性评估测试,包括加速稳定性测试、长期稳定性测试和批间稳定性测试。

指南还对样品的取样方法、试验项目的选择和有效期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3.ICHQ1C指南:这个指南关注的是稳定性评估期间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系列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要求,以帮助企业评估药物在不同贮藏环境下的稳定性,从而选择最佳的贮藏条件。

4.ICHQ5C指南:这个指南是关于生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估的指导原则。

除了传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测试,这个指南还介绍了生物制剂中蛋白质、多肽、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评估的特殊考虑因素。

这些指南都提供了关键的深入指导,确保药物及生物制剂的稳定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评估和监控,以确保患者在使用药物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DE稳定性指导原则:CDE是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心药物审评与监察中心的简称,负责对各种药物进行审评和监护。

CDE发布了一系列指导原则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贮藏条件指导:CDE指导规范中详细列出了不同类型药物的贮藏条件,包括室温下、低温下和冷冻条件下的贮藏情况。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2015版药典)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2015版药典)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2015版药典)目的:建立一个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操作规程,保证稳定性试验顺利进行。

范围:药物制剂。

责任:检验员、QA监控员、化验室主任、质保科科长、质量部负责人。

内容: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原料药进行。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3批供试品进行。

(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

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实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药物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的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生产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为10 000片,胶囊剂至少应为10 000粒。

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

特殊剂型、特殊品种所需数量,根据具体情况另定。

(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

(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3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1.原料药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1.1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

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2024版药典化学药物稳定性试验研究指导原则

2024版药典化学药物稳定性试验研究指导原则

2024版药典化学药物稳定性试验研究指导原则药典化学药物的稳定性试验研究是确保药物在正常存储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

稳定性试验可以提供药物的有效期限和储存条件,以便制药企业和监管机构能够制定适当的储存、输送和使用指导。

药典化学药物的稳定性试验研究应基于国家药典或相关法规的指导原则进行设计和执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和步骤:1.确定试验条件:确定试验条件是稳定性试验的关键步骤。

这包括确定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环境条件,以及试验持续时间。

试验条件应模拟药物在正常储存和使用条件下可能遇到的不同环境。

2.制备样品:制备符合药典规定的样品,包括纯品和制剂。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在试验期间能够反映药物的真实情况。

3.试验方法选择: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进行稳定性试验。

试验方法应能够准确、可重复地测量药物的质量和纯度。

常见的试验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4.试验参数测定: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试验参数进行测定。

试验参数可以包括药物含量、纯度、杂质、溶解度、PH值、溶解度、结晶性、粒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显著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5.试验时间点选择: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选择适当的试验时间点进行样品分析。

通常,试验时间可以根据药物的预计有效期进行选择,例如,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等。

6.试验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分析方法可以包括计算样品含量的变化率、寿命和稳定性标志物的分析等。

7.结果解释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解释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结果可以按照国家药典和法规的要求进行报告,以便制药企业和监管机构参考。

总之,药典化学药物的稳定性试验研究需要遵循严格的指导原则,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试验可以提供药物的稳定性数据,为制药企业和监管机构制定合理的储存、输送和使用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12.30•【文号】国食药监注[2006]678号•【施行日期】2006.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6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科学规范和指导中药、天然药物研发工作,保证研发质量,国家局组织制定了《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目录一、概述二、稳定性研究实验设计(一)样品的批次和规模(二)包装及放置条件(三)考察时间点(四)考察项目(五)分析方法三、稳定性研究实验方法(一)影响因素试验1、高温试验2、高湿试验3、光照试验(二)加速试验(三)长期试验(四)药品上市后的稳定性研究四、稳定性研究要求与结果评价(一)稳定性研究要求1、新药2、已有国家标准药品3、其他(二)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1、贮存条件的确定2、包装材料/容器的确定3、有效期的确定五、名词解释六、参考文献七、著者八、附录稳定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一、概述中药、天然药物的稳定性是指中药、天然药物(原料或制剂)的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的程度。

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中药、天然药物在不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线等)下药品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认识和预测药品的稳定趋势,为药品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稳定性研究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药品的研究、开发和注册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此起草了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的不同,稳定性研究内容可分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

中国药典2024版药典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24版药典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24版药典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24版中的附录XIXC是关于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的内容。

稳定性试验是药物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评估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面的稳定性。

这能够帮助制药企业确定药物的有效期限,并且确保药物在有效期限内的质量和安全性。

附录XIXC的主要内容包括稳定性试验的原则、分类和试验项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附录XIXC的内容。

一、稳定性试验的原则稳定性试验的原则包括试验设计、试验基质、试验条件和试验时间等方面。

试验设计应符合科学、实用、可靠、可审计性的原则。

试验基质应选取与药物使用条件相似的物质,例如缓冲溶液、水、溶剂、脂肪酸甘油酯等。

试验条件涉及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应能够模拟实际储存和使用条件。

试验时间应考虑药物的有效期限,并与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合。

二、稳定性试验的分类稳定性试验可以分为长期试验、加速试验和确认试验。

长期试验是指在实际条件下进行的试验,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确定药物的稳定性特征。

加速试验是通过增加试验条件的严苛程度来加速药物的物化变化过程,以缩短试验时间。

确认试验是对已有稳定性数据进行确认或补充,以确保药物质量的持续稳定性。

三、稳定性试验的具体项目稳定性试验的具体项目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性质等方面。

物理性质试验主要包括外观、颜色、溶解性和悬浮性等方面的检查。

化学性质试验主要包括含量测定、杂质测定、降解产物的分析等方面。

微生物性质试验主要是对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和控制。

四、稳定性试验的数据处理和评价稳定性试验的数据处理和评价包括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的编写等方面。

数据处理应根据试验目的和方法进行,常用的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试验结果的解释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将试验结果与药物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试验数据等内容,并做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附录ⅪⅩC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得目得就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得影响下随时间变化得规律,为药品得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得有效期、稳定性试验得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适用于原料药得考察,用1批原料药进行。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要求用3批供试品进行、(2)原料药供试品应就是一定规模生产得,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实验所要求得批量,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得供试品应就是放大试验得产品(如片剂或胶囊剂在10000片左右或10000粒左右,特殊剂型、特殊品种所需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其处方与生产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3)供试品得质量标准应与各项基础研究及临床验证所使用得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得容器与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得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她变化所生成得产物)得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得可靠性。

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有关物质得检查、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一、原料药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一)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就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得条件下进行。

其目得就是探讨药物得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得因素及可能得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降解产物得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适宜得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厚得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厚薄层,进行以下实验、1.高温试验供试品开口置适宜得密封洁净容器中,60℃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天与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若供试品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5%),则在40℃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

若60℃无明显变化,不再进行40℃试验。

2。

高湿度试验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分别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与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要求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得重量,以考察供试品得吸湿潮解性能。

若吸湿增重5%以上,则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若吸湿增重5%以下,且其她考察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

恒湿条件可通过在密闭容器如干燥器下部放置饱与盐溶液实现,根据不同相对湿度得要求,选择NaCl饱与溶液(15。

5~60℃,相对湿度75%±1%)或KNO3饱与溶液(25℃,相对湿度92、5%)。

3.强光照射试验供试品开口放在装有日光灯得光照箱或其她适宜得光照装置内,于照度为4500lx±500lx得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与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特别要注意供试品得外观变化。

关于光照装置,建议采用定型设备“可调光照箱",也可用光橱,在箱中安装日光灯数支使达到规定照度。

箱中供试品台高度可以调节,箱上方安装抽风机以排除光源产生得热量,箱上配有照度计,可随时监测箱内照度,光照箱应不受自然光得干扰,并保持照度恒定。

同时要防止尘埃进入光照箱、此外,根据药物得性质必要时可设计实验,探讨pH值与氧及其她条件对药物稳定性得影响,并研究分解产物得分析方法。

创新药物应对分解产物得性质进行必要得分析、(二)加速试验此项试验就是在超常得条件下进行得。

其目得就是通过加速药物得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物得稳定性,为药品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得资料。

供试品要求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得条件下放置6个月。

所用设备应能控制温度±2℃,相对湿度±5%,并能对真实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

在试验期间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

在上述条件下,如6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订得质量标准,则应在中间条件下即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0%±5%得情况下(可用NaNO2饱与溶液,25~40℃相对湿度64%~61。

5%)进行加速试验,时间仍为6个月。

加速试验,建议采用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20~60℃)。

箱内放置具有一定相对湿度饱与盐溶液得干燥器,设备应能控制所需得温度,且设备内各部分温度应该均匀,并适合长期使用、也可采用恒湿恒温箱或其她适宜设备。

对温度特别敏感得药物,预计只能在冰箱中(4~8℃)保存,此种药物得加速试验,可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得条件下进行,时间为6个月。

(三)长期试验长期试验就是在接近药物得实际贮存条件25℃±2℃进行,其目得为制订药物得有效期提供依据、供试品要求3批,市售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得条件下放置12个月,每3个月取样一次,分别于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12个月以后,分别于18个月、24个月、36个月仍需继续考察,取样进行检测。

将结果与0月比较,以确定药物得有效期。

由于实测数据得分散性,一般应按95%可信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合理得有效期、有时试验没有取得足够数据(例如只有18个月),也可用统计分析以确定药物得有效期、如3批统计分析结果差别较小,则取其最短得时间为有效期。

如果数据表明,测定结果变化很小,表明药物就是很稳定得,则不作统计分析。

对温度特别敏感得药物,长期试验可在温度6℃±2℃得条件下放置12个月,按上述时间要求进行检测,12个月以后,仍需按规定继续考察,制订在低温贮存条件下得有效期。

原料药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包装应采用模拟小桶,但所用材料与封装条件应与大桶一致。

(四)关于有效期确定得统计分析方法一般选择可以定量得指标进行处理,通常根据药物含量变化计算,按照长期试验测定数值,以标示量(%)对时间进行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求出各时间点标示量得计算值(y),然后计算标示量(y)95%单侧可信限得置信区间,y±z┌─────────│1 (Xo—X)〈2>Z=t<[N]>-2。

S.│—+———-———√N∑(Xi-X)<2〉式中t〈[N]〉—2为概率0、05,自由度N-2得t单侧分布值,可从统计学书中查到,N为数组;┌————│QS=│——--;√N-2Q=Lyy-bLxy;b为直线斜率;Lyy为y得离差平方与;Lyy为xy离差乘积之与。

Lyy=∑y<2>—(∑y)〈2>/NLxy=∑xy-(∑x)(∑y)/N式中Xo为给定自变量;X为自变量x得平均值。

将有关点连接可得出分布于回归线两侧得曲线、取质量标准中规定得含量低限(根据各品种实际规定限度确定)与置信区间下界线相交点对应得时间,即为药物得有效期。

根据情况也可拟合为二次方程或三次方程或对数函数方程。

二、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首先应查阅原料药稳定性有关资料,了解温度、湿度、光线对原料药稳定性影响,并在处方筛选与工艺设计过程中,根据主要得性质,进行必要得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同时考察包装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试验、(一)加速试验此项试验就是在超常得条件下进行,其目得就是通过加速药物制剂得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物制剂得稳定性,为药品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得资料。

供试品要求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得条件下放置6个月。

所用设备应能控制温度±2℃,相对湿度±5%,并能对真实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测。

在试验期间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

在上述条件下,如6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订得质量标准,则应在中间条件(即温度30℃±2℃,相对湿度60%±5%得情况)下进行加速试验,时间仍为6个月。

溶液、混悬剂、乳剂、注射液可不要求相对湿度。

试验所用设备与原料药相同、对温度特别敏感得药物制剂,预计只能在冰箱(4~8℃)内保存使用,此类药物制剂得加速试验,可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得条件下进行,时间为6个月。

乳剂、混悬剂、软膏、眼膏、栓剂、气雾剂、泡腾片及泡腾颗粒宜直接采用温度30℃±2℃、相对湿度60%±5%得条件进行试验,其她要求与上述相同。

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得药物制剂,如塑料袋装溶液,塑料瓶装滴眼剂、滴鼻剂等,则应在相对湿度20%±2%得条件(可用CH3COOK。

1 1/2H2O饱与溶液,25℃,相对湿度22.5%)进行试验。

(二)长期试验长期试验就是在接近药品得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其目得就是为制订药品得有效期提供依据。

供试品要求3批,市售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得条件下放置12个月。

每3个月取样一次,分别于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12个月以后,仍需继续考察,分别于18个月、24个月、36个月取样进行检测。

将结果与0月比较以确定药品得有效期、由于实测数据得分散性,一般应按95%可信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合理得有效期。

有时试验未取得足够数据(如只有18个月),也可用统计分析,以确定药品得有效期。

统计分析方法见原料药部分。

如3批统计分析结果差别较小,则取其平均值为有效期;若差别较大,则取其最短得为有效期。

数据表明很稳定得药品,不作统计分析。

对温度特别敏感得药品,长期试验可在温度6℃±2℃得条件下放置12个月,按上述时间要求进行检测,12个月以后,仍需按规定继续考察,制订在低温贮存条件下得有效期、此外,有些药物制剂还应考察使用过程中得稳定性。

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主要剂型见附表。

表中未列入得剂型得考察项目,见附录有关剂型项下要求、附表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表剂型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原料药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以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得考察项目片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胶囊剂外观、内容物色泽、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水分。

软胶囊要检查内容物有无沉淀注射剂外观色泽、含量、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栓剂性状、含量、融变时限、有关物质软膏剂性状、均匀性、含量、粒度、有关物质(乳膏还应检查有无分层现象)眼膏剂性状、均匀性、含量、粒度、有关物质滴眼剂如为溶液,应考察性状、澄明度、含量、pH值、有关物质如为混悬型,还应考察粒度、再分散性丸剂性状、含量、色泽、有关物质,溶散时限糖浆剂性状、含量、澄清度、相对密度、有关物质、pH值口服溶液剂性状、含量、色泽、澄清度、有关物质口服乳剂性状、检查有无分层、含量、有关物质口服混悬剂性状、含量、沉降体积比、有关物质、再分散性散剂性状、含量、粒度、有关物质、外观均匀度吸入气(粉)雾剂容器严密性、含量、有关物质、每揿(吸)主药含量、有效部位药物沉积量颗粒剂性状、含量、粒度、有关物质、溶化性透皮贴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释放度搽剂、洗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注: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她变化所生成得产物)应说明其生成产物得数目及量得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