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三】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考点3 词语

合集下载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字音题(含详细解答)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字音题(含详细解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字音题汇编(浙江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ã)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1.答案:D解析:A项,“擎”应读“qíng”;B项,“扎”应读“zā”;C项,“孱”应读“chán”(重庆卷)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屋檐下绿草如茵刀把.子bà相.机行事xiàngB.势利眼卑躬屈膝撒.大网 sǎ博闻强识.zhìC.一溜烟通货膨胀狙.击手jū蓦.然回首mùD.辨证法中流砥柱沏.茶喝qī杀一儆.百jǐng【答案】1. 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主要考查同音字的字形和重庆人容易读错的字音。

B项中“撒大网”中的“撒”应读sā;B项中“蓦然回首”中的“蓦”应读mò;D项中“辨证法”中的“辨”应为“辩”本题难度不太大,可由易到难地进行排除。

C项比较好排除,D项一般,主要是A项和B项有些迷惑性,做题时要特别注意。

(安徽卷)1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蓓.蕾/烘焙.拾.级/拾.麦穗箪.食壶浆/殚.精竭虑B.倚.重/旖.旎禅.趣/口头禅.卷帙.浩繁/秩.序井然C.毗邻./聆.听包扎./扎.辫子济.世安民/光风霁.月D.翡.翠/斐.然开拓./拓.荒者物产丰饶./百折不挠.【解析】B(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2014·四川卷)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2016·全国卷II)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2016·全国卷III)((2018·全国卷II)B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2015·广东卷)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2011·北京卷)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2016·全国卷II)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2011·北京卷)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017·山东卷)(2021·新高考卷II)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2022·全国乙卷)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2016·全国卷III)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

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深。

(2020·全国卷III)敝帚自珍:把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2014·全国大纲卷)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2010·安徽卷)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013·浙江卷)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2013·福建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014北京卷)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2014·江苏卷)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2014·江苏卷)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2014·山东卷)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字音题(含详细解答)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字音题(含详细解答)

2014年高考语文字音题汇编1.(浙江卷)2.(重庆卷)3.(安徽卷)4.(北京卷)5.(广东卷)6.(江西卷)7.(天津卷)8.(四川卷)9.(山东卷)10.(大纲卷)1.(2014年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凿(záo)C.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ã)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2.(2014年重庆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屋檐下绿草如茵刀把.子bà相.机行事xiàngB.势利眼卑躬屈膝撒.大网 sǎ博闻强识.zhìC.一溜烟通货膨胀狙.击手jū蓦.然回首mùD.辨证法中流砥柱沏.茶喝qī杀一儆.百jǐng3.(2014年安徽卷)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蓓.蕾/烘焙.拾.级/拾.麦穗箪.食壶浆/殚.精竭虑B.倚.重/旖.旎禅.趣/口头禅.卷帙.浩繁/秩.序井然C.毗邻./聆.听包扎./扎.辫子济.世安民/光风霁.月D.翡.翠/斐.然开拓./拓.荒者物产丰饶./百折不挠.4.(2014年北京卷)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稔.(rěn)冬祥意蕴.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撰.写D.镌.(jùn)刻锒锒..上口5.(2014年广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C.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6.(2014年江西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翌.(yì)日贲.(bēn)张黑魆.(yuâ)魆沆瀣.(xiâ)一气B.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C.魑.(chī)魅伛偻.(lǚ)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àng)D.笑靥.(yâ)圭臬.(jiǎo)打擂.(lâi)台绿.(lù)林好汉7.(2014年天津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缜.(zhěn)密商.榷(què)和.(huò)稀泥揆情度.(duó)理B.取缔.(tì)木讷.(nè)档.(dàng)案袋疾风劲.(jìn)草C.栖.(qī)息挟.(xiá)持白炽.(chì)灯戎马倥偬.(zǒng)D.葳蕤.(ruí) 豢.(huàn)养软着.(zhuó)陆扣人心弦.(xuán)8.(2014年四川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眼睑.(jiǎn)哺.育(bǔ)扎.辫子(zā)亘.古未有(ɡân)B. 嫩.绿(nân)铲.除(chǎn)紧箍.咒(kū)一蹴.而就(cù)C. 抽噎.(yē)迸.裂(bânɡ)户口簿.(bù)不屈不挠.(láo)D. 愤懑.(mân)要挟.(xiá)绊.脚石(bàn)恃.才傲物(shì)9.(2014年山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10.(2014年全国大纲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2014年高考语文字音题答案汇编1.(浙江卷)D2.(重庆卷)A3.(安徽卷)B4.(北京卷)D5.(广东卷)C6.(江西卷)D7.(天津卷)A8.(四川卷)A9.(山东卷)A10.(大纲卷)B1.(浙江卷)【答案】D【解析】A项,“擎”应读“qíng”;B项,“扎”应读“zā”;C项,“孱”应读“chán”2.(重庆卷)【答案】A【解析】B项中“撒大网”中的“撒”应读sā;C项中“蓦然回首”中的“蓦”应读mî;D项中“辨证法”中的“辨”应为“辩”本题难度不太大,可由易到难地进行排除。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词语熟语讲评ppt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词语熟语讲评ppt

•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 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 《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 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 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 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________”,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 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 怀。 • 10.[2014· 湖南卷] 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A.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0.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所选诗句必须紧扣“开 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和“眷恋故土的情怀”。A项表达的是对美好梦 境的向往;C、D选项的内容虽意境开阔,但无“眷念故土”之意; B项,目送孤帆远影消失在碧空处,只有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向天边流 去,画面与意境是阔大的;此句本是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也 可以表达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
• 3.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仿写及文学和文化常识的了解 及应用。对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 词义相对或相近、平仄协调(仄起平收)。“万户”“千家” 与“冬尽”词性、构词方式都不同,排除A、B两项;“缕” 属于“仄”声字,用于下联收尾,不符合“仄起平收”的原 则,排除D项。C项“春回爆竹声声”体现“过年”的特点, 内容与文意吻合,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 9.[2014· 湖南卷] 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 “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 • 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 • 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 • 9.A [解析] 本题考查多义词语的辨析。“谷口人家”和A项中的“人家”均指住户;B项指许配的“某个人”; C项借指说话人,“自己”;D项指“家庭”。

江苏省职教高考近十年(2014-2023)对口单招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词义(含答案)

江苏省职教高考近十年(2014-2023)对口单招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词义(含答案)

(2014-2023)职教高考语文专题3 词义考纲解读考试对词义的考查要求是能正确理解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考试以四字词语(主要是成语)为考查对象,要求考生判断其中某个字或词组的释义是否正确。

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题量为1题,分值为2分。

因此,考生要能准确理解四字词语和其中字词的意义,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强化对基本篇目中常用词语意义的记忆。

历年真题1.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礼尚往来(崇尚)沸反盈天(充满)锱铢必较(古代计时单位)B.引吭高歌(喉咙)明日黄花(菊花)残曛烛天(落日的余光)C.峨冠博带(高)有史可稽(考核)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D.冠冕堂皇(礼帽)天理昭彰(明显)斑驳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考查要点】正确理解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解题思路】判断其中某个字或词组的释义是否正确,需准确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的基本释义。

【答案】A【解析】A项“锱铢必较”中的“锱铢”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较之本意是计较,所以“锱铢必较”的意思是斤斤计较。

答案选择A。

2.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天作之合(配偶)沉沦之渐(沾染)无人媲美(比得上)B. 趋之若鹜(野鸭)冥思苦想(用心)长治久安(治理)C. 少不更事(经历)卓有成效(特别)数不胜数(承担)D. 不欺暗室(昧心)殚精竭虑(竭尽)熙熙攘攘(和乐的样子)【考查要点】正确理解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解题思路】判断其中某个字或词组的释义是否正确,需准确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的基本释义。

【答案】B【解析】B项中的错误是对“趋之若鹜”的解释。

这个成语中的“鹜”并不是指“野鸭”而是“鸭子”,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这个成语是贬义词,用来形容人们盲目跟从、争相追逐某种事物,尤其是消极的或不良的事物。

因此,正确答案是B。

3.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相濡以沫(口水)再接再厉(磨)拾级而上(轻步而上)B.繁文缛节(琐碎)破釜沉舟(锅)好高骛远(追求、致力)C.以汤沃雪(开水)颔首赞许(点头)唯辟作福(开创)D.海市蜃楼(大蛤蜊)颇有微词(轻微的)怙(坚持)恶不悛【考查要点】正确理解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解题思路】判断其中某个字或词组的释义是否正确,需准确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的基本释义。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名句名篇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名句名篇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名家名篇默写题汇编(新课标卷Ⅰ)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试题考点】默写【试题解析】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如(1)中“百姓苦难生活”“流泪”,(2)中的“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3)中的“花鸟”等。

二是注意难写字“猱”、形近字“哀”“衰”等。

(新课标卷II)(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轴轳千里旌旗蔽空【解析】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目录一、全国新课标卷I二、全国新课标卷II三、四川卷四、安徽卷五、广东卷六、江西卷七、湖南卷八、山东卷九、湖北卷十、福建卷十一、重庆卷十二、辽宁卷十三、北京卷十四、天津卷十五、浙江卷十六、江苏卷十七、大纲全国卷一、(2014年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试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 【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31份 (纯word可编辑)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31份 (纯word可编辑)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31份word可编辑)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字音.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字形.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3.标点.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4.词语熟语.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5.病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6.扩展语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7.压缩语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仿用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变换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选用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9.修辞.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0.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1.文言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2.诗词鉴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3.名句名篇默写(含文学常识).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4.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课标版).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5.科学类文章阅读(仅指大纲卷).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6.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7.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8.文学类文本阅读——戏剧.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9.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0.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1.实用类文本阅读——报告.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微写作(北京).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阅读(福建、江西).doc 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江苏文科附加题.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江西小作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湖南选做题.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论语选段阅读(浙江).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4.2014年材料作文.doc15.[2014·安徽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蓓.蕾/烘焙.拾.级/拾.麦穗箪.食壶浆/殚.精竭虑B.倚.重/旖.旎禅.趣/口头禅.卷帙.浩繁/秩.序井然C.毗邻./聆.听包扎./扎.辫子济.世安民/光风霁.月D.翡.翠/斐.然开拓./拓.荒者物产丰饶./百折不挠.15.B[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 词语1.(2014·新课标全国卷I)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解析】选C。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成语运用的能力。

“当仁不让”侧重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责无旁贷”侧重责任担当;“义不容辞”侧重道义必须性。

①句中“天职”强调应当应尽,指的是道义;②句中“承担义务”则更多是一种责任;③句中突出面对重任,强调积极主动。

此题分析语境是重点,故选C项。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 ,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B.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C.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微杜渐【解析】选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措施。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防微杜渐比喻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第①句重在强调“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选“防患未然”;第②句重在强调在“产品畅销”时要抓紧开发新产品,选“未雨绸缪”;第③句重在强调“小事”“细小的苗头”,选“防微杜渐”。

3.(2014·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D.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项,“空谷足音”指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B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C项,“外圆内方”指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D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很快。

用在本句中,属使用对象误用。

4.(2014·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解析】选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重点考查近义词的运用。

“反映”与“反应”都可表示外界对机体刺激而引起其活动或变化。

但“反应”表被动,可做动词、名词,“反映”具有主动性,只做动词,根据句意,此处应为名词“反应”。

“蔓延”比喻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如“火势蔓延”“蔓延滋长”。

而“曼延”指连绵不断,如“山路曲折曼延”。

所以第②句横线处,根据句意,应为“蔓延”。

“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

第③句横线前有“我的付出”,根据句意,横线处应为“总算”。

5.(2014·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重点考查成语的运用。

D项,“各有千秋”的意思是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A项,“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和温度低而感到寒冷没关系,因此该成语运用错误,属于适用对象不当。

B项,“反戈一击”指掉转头反对自己原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具有背叛的意思。

因此该成语运用错误,属于适用对象不当。

C项,“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不是广泛议论的意思。

因此该成语运用错误,属于望文生义。

6.(2014·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B.如鲠在喉C.梳理D.受众【解析】选A。

本题重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A项,“连篇累牍”的意思为“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它的使用对象是文学作品,不可用于“电视剧”。

此处可改为“鸿篇巨制”;B项,“如鲠在喉”意思为“形容心里有话没有说出,非常难受”;C项,“梳理”的意思为“整理”;D项,“受众”的意思为“信息传播的接收者”。

B、C、D三项均符合语境。

7.(2014·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解析】选C。

本题考查准确应用词语的能力,重点考查近义词语和成语。

“用心”指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匠心”指巧妙的心思。

“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别有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浑成”指天然形成;饱满是指丰满、充足。

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不露痕迹”“奇绝”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排除A、D两项。

“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一词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据此排除B项。

8.(2014·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

含褒义。

B.登堂入室,谓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使用对象不对。

C.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

形容发展速度快。

多指生活和生意。

误用对象。

D.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句子的意思与成语的含义不符合。

9.(2014·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查词语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

A项“推托”是指“借故拒绝”,“工作繁忙”是“久不回家”的托辞、借口,使用符合语境,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推托”容易和“推脱”混淆。

B项同音词使用错误。

“不只”是连词,是“不但,不仅”的意思,故而不恰当,应改为“不止”,“不止”可以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C项用错对象。

“不瘟不火”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应改为“不温不火”,“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

D项望文生义。

“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表示做事情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不合语境,应改为“大做文章”,“大做文章”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10.(2014·天津卷)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用心倾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B.精细凝神谛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精确凝神谛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精确用心倾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解析】选B。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精细”指精密细致,精明细心。

多用于工艺、为人等。

“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多用于计算、分析、论点等。

这里应用“精细”。

“用心倾听”是指倾听者作为真挚的朋友或者辅导者,虚心、耐心、诚心和善意为倾诉者排忧解难。

“凝神谛听”是指集中精神聆听某些精神或者声音。

此处应用“凝神谛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