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51苏教版
近年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79苏教版(2021学年)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79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79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79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精选提分练791。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密封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制作果醋的醋酸菌,属于严格厌氧的微生物C。
青霉、毛霉、曲霉等真核生物均参与了腐乳的发酵D。
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一种需氧细菌2。
(2017·沧州一中模拟)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
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需要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实验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3.工业生产上,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其原因是( )A。
利用水蒸气可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B。
水蒸气蒸馏法可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C.植物芳香油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D.操作最简单,成本较低4.(2017·合肥调研)下列关于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
发酵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
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D.随着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5。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练57 苏教版

精选提分练571.下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与图示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B.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C.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D.人体的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能发挥作用3.(2017·长沙调研)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D.物质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4.(2017·衡阳模拟)如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清理伤口,不包扎,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厌氧菌等感染的机会B.狂犬病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注射狂犬疫苗,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C.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D.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5.(2018·临川模拟)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会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6.(2017·绵阳中学月考)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蛋白质,会使感染者的突触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肌肉痉挛。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痉挛毒素与抑制性递质竞争受体从而引起肌肉痉挛B.破伤风杆菌及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C.预防破伤风时,第二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全来自B细胞D.对于感染者,尽早注射抗毒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7.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练10 苏教版

精选提分练101.(2017·河南实验中学期中)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是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B.结构②和④均不具有生物膜结构C.结构③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D.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2.(2017·广西一中月考)下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C.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中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3.(2017·开封模拟)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
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胡萝卜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中不含有胡萝卜素B.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D.哺乳动物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但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B.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C.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5.有两瓶酵母菌培养液,A瓶中含有32P,B瓶中含有35S,将两份酵母菌分别置于A、B两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则在A、B瓶中都会带上放射性的细胞结构包括( )①染色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核糖体⑥细胞膜A.②③④⑥B.①②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6.(2017·山东实验中学诊断)将某动物的消化腺细胞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X是线粒体,其能完成生理过程: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B.细胞器Y肯定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7.(2018·泉州第五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A-U配对现象B.a、b、d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c提供能量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b、c的参与D.a、c、d都具有双层膜结构8.(2017·大连第二十四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没有核膜的细胞在积累无机盐离子时,消耗的能量不是由线粒体提供的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D.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P,但染色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9.(2017·北大附中第一次月考)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植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练23 苏教版

精选提分练231.(2017·江西师大附中月考)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⑤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B.④转变成CO2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一种细胞器内C.仅给植物供应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是16O2D.光能突然增强,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①/②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2.(2017·绍兴模拟)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②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细胞中①②过程都发生时,③过程不一定发生D.若停止光照,则①过程发生,②过程不发生3.(2017·安徽阶段联考)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乙醇释放能量不相等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4.(2018·六安第一中学月考)下面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ATP、[H]和O2不都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产生B.过程②中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C.过程③发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D.过程④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5.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小于B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B.A、B两种细胞器都能产生ATP,产生的ATP都从细胞器中运出C.图示叶肉细胞中有有机物的积累,细胞能够正常生长D.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A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6.(2017·临河区调研)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H]在基粒产生,到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B.过程②→①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茎等细胞内C.①→②合成的(CH2O)大于②→①消耗的(CH2O),植物表现生长现象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都来自水7.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过程利用的ATP是由甲和丙过程共同提供的B.乙中的ATP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三碳化合物C.甲、丙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D.丁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8.将盆栽植物天竺葵浇上含18O的水后,置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再把整个装置放在室外阳光下,并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练53 苏教版

精选提分练531.(2017·南京学情调研)岛上某种动物的皮肤图案有a、b1、b2、c四种,不同图案的个体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1、b2类型的出现一定是突变的结果B.岛上所有该种动物的全部肤色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C.b1和c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T5时期,b2与a一定存在生殖隔离2.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C.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4.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5.(2017·福州模拟)当某种新药问世时,可有效治疗病毒性感冒。
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病毒接触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个体的增加是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6.(2018·武汉模拟)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7.(2017·桂林十八中模拟)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共同进化仅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8.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原因在于二者间已形成生殖隔离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判断d物种是否是不同于b物种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9.(2017·襄阳调研)亚洲丛林中有一种雉鸡,其雄性个体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对这一特征能稳定遗传的最好解释是( )A.色彩艳丽的羽毛是雉鸡躲避天敌良好的伪装,是对环境的适应B.雌性个体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性,导致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C.色彩艳丽的羽毛使雉鸡更容易相互识别,避免与其他种类遭遇时的潜在危险D.雌性个体对具有色彩艳丽羽毛的雄性的选择,导致雌雄个体共同进化10.(2017·深圳模拟)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2苏教版

精选提分练21.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A.有38个肽键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2.(2018·柳州质检)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都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九肽类激素,前者具有催产及使乳腺分泌乳汁的作用。
如图为抗利尿激素的结构简式,若将苯丙氨酸(Phe)和精氨酸(Arg)分别替换为异亮氨酸(Ile)和亮氨酸(Leu),则为催产素的结构简式。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产素中含有9个肽键B.催产素彻底水解后共得到9种氨基酸C.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结构相似,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结构相同D.抗利尿激素合成后不能直接释放到血液中发挥作用3.(2017·武汉质检)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C.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侧链基团有关D.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可以得到20种氨基酸4.(2017·山东19所名校调研)下列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不同B.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含有氨基和羧基各n个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方式脱水缩合D.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煮熟的食物不易被人体消化5.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
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
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B.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C.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6.(2017·廊坊质量监测)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和B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因R基的不同而不同,b的种类有8种B.线粒体和植物细胞叶绿体中也有大量B物质C.人的遗传物质是B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7.(2017·山东实验中学诊断)如图所示,物质甲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乙是一种淋巴因子;物质丙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丁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练70 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精选提分练701.(2018·某某质检)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产者、乙、丙、甲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①②⑥⑦为CO2形式进行循环,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进行循环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D.经③流向乙的碳全部储存于乙体内的有机物中2.(2017·某某中学二模)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3.(2018·某某大学附中调研)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该图中有3条食物链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型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型生物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4.(2017·某某一中月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与丙的存在使碳循环速度大大减缓B.b~d过程中碳移动的形式均为无机物C.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D.乙对食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5.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在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在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6.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B.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d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①过程大大减少且⑥过程增加D.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7.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②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③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④生物X可能不具有核膜,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8.(2018·正定中学月考)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的传递途径。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4苏教版.docx

精选提分练41.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细胞内的DNA和RNA均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C.原核生物以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D.迎春叶表皮细胞屮的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均含有RNA2.(2018 •青岛第二中学月考)雄性孔雀开屏时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高等动物之所以表现出第二性征,是因为性激素起作用,就其化学本质而言,是下列哪种物质作用的结果()A.蛋白质B.核酸C.糖类D.脂质3.(2017 •合肥质检)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对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所以它既是脂质也是激索B.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Z—C.有的脂质可以由内分泌腺分泌,如性激素D.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4.(2017・天津南开中学月考)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屮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酶B.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0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C.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D.图中五种有机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杲糖、葡萄糖5.下列有关核酸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SARS病毒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B.绿色植物根细胞内的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人体细胞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6.(2018・天津新华屮学月考)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右图来表示()①A.①表示固醇,②〜④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B.①表示核糖核甘酸,②〜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C.①表示糖类,②〜④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D.①表示双层膜的细胞结构,②〜④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7.(2018・长沙模拟)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肽键,②表示中心碳原子,③的种类有20种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磷酸基团,②表示含氮碱基,③的种类有4种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脱氧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的种类有4种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如图表示糖类的组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淀粉④(核精和脱氧核糖)\ /五阜糖\ /C、H、O 一① ------ 亍------- 7 ----------- '③六碳糖、②/糖原(葡萄糖、果粧、半乳糖)(蔗糖、疝芽糖、乳糖)(肝糖原'、⑤)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于还原性糖,在隔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9.(2017・厦门模拟)图1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屮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1表示可溶性糖,2表示淀粉,3表示含氮化合物,4表示脂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提分练511.(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几种染色体联会时的模式图,下列关于这些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含有2条染色体,4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单链B.图2中的四分体形态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C.图3中的四分体形态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倒位D.图4中“十”字形图像是由于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染色体片段易位2.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若出现了以下情况。
下列对相应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对相应情况的分析A AB∶ab=2∶2这两对等位基因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 AB∶Ab∶aB∶ab=1∶1∶1∶1这两对等位基因必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 AaB∶b=2∶2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D AB∶aB∶ab=1∶1∶2可能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3.(2017·衡水中学调研)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有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蝇(X r 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记为“W”)。
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O,是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的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Y,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丁4种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丁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B.图甲、乙、丁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C.图甲、乙、丁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图乙、丙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5.(2017·烟台月考)许多化学药剂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野生型水稻用甲磺酸乙酯(EMS)处理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且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雄性不育基因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突变体自交B.若让EMS处理导致基因多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变异为基因突变C.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则不能恢复为野生型D.若该雄性不育突变体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雄性不育基因为显性基因6.(2017·襄阳五中模拟)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决定玉米子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
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异常的染色体的变异来源属于基因重组B.玉米单倍体基因组中含11条染色体上的基因C.图中所示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发生联会D.若图中所示的亲本杂交,F1有四种表现型且出现了表现型为无色蜡质的个体,说明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不考虑基因突变)7.(2018·合肥中学调研)玉米株色的紫色(A)对绿色(a)为显性,该对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
经X射线照射的紫株玉米的花粉授给绿株玉米,F1中出现1%的绿株。
F1紫株和绿株的第6号染色体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aB.X射线照射紫株花粉后,1%的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C.F1紫株的基因型为Aa,F1绿株的基因型为aaD.F1紫株和绿株杂交,F2有4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8.(2017·天津一中月考)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
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
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亲代灰体雄蝇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9.(2017·贵阳市第一中学模拟)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条。
(2)白眼雌果蝇(X r X r Y)最多能产生X r、X r X r、________和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
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 R 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 r X 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 R 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
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
(4)用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蝇(X r 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
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③若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的。
10.(2017·漯河模拟)某植物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花的颜色有红色和蓝色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科研人员对不同类型花色的两种植株进行如下研究:第一步用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进行杂交第二步分别进行处理第一组:收获F1种子,进行正常萌发第二组:用高浓度亚硝酸盐溶液处理萌发的F1种子第三组:通过基因工程将H基因导入F1(Aa)的细胞,并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第三步待各组植株开花时,将第一、二组的F1分别自交,第三组所得到的植株授予蓝花植株的花粉第四步统计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第一组:红花∶蓝花=3∶1第二组:红花∶蓝花=1∶1第三组:?(1)通过第一组可以判断出________是显性性状,红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对于第二组出现的现象进行假设,你认为不符合该现象的假设是________。
A.部分F1种子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B.部分F1种子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C.基因突变导致部分雄配子死亡D.基因突变导致部分雌配子死亡(3)已知H基因能使该植物开黄花,并且H和A或a共存时,A或a基因均不表达。
通过研究第三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的位置有3种情况:①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情况;②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情况;③若第三组子代_____________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情况。
答案精析1.C [图1是正常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图像,一个四分体包括2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是等位基因,甚至在DNA复制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等,故4个DNA分子不一定完全相同,A项错误;图2中的四分体形态可能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也可能是由染色体片段重复导致的,B项错误;图3中的四分体形态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导致的,C项正确;图4中“十”字形图像是由非同源染色体片段易位造成的,D项错误。
]2.D [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为AB∶ab=2∶2时,可能是A与B、a与b连锁在一起,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恰好自由组合在一起,A项错误;若是两对等位基因连锁在一起且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可能得到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为AB∶Ab∶aB∶ab=1∶1∶1∶1,B项错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要分离,若没分离就会造成染色体数多一条或少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项错误;从结果上看AB∶aB∶ab = 1∶1∶2,ab占2份,可能的原因是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D项正确。
]3.C [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A项错误;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项错误;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 r O,是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的,C项正确,D 项错误。
]4.B [图甲属于倒位,图乙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同一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图丙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丁表示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属于易位,A项错误;图甲、乙、丁中的变异可出现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C、D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检验,B项正确。
]5.B [由于雄性不育个体不能产生雄配子,所以无法自交产生后代,A项错误;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项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可能恢复为野生型,C项错误;由于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突变后,显性的可育基因随着那段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消失了,则剩下的是隐性的不育基因,D项错误。
]6.C [图中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多出来的片段来自于非同源染色体(8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项错误;玉米是雌雄同体的二倍体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且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所以其单倍体基因组为10条染色体上的基因,B项错误;图中所示的母本的两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发生联会,C项正确;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D项错误。
]7.D [由图可知,X射线照射紫株玉米的花粉后,导致1%的雄配子第6号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从而丢失了部分基因,导致F1中出现1%的绿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