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合集下载

产品中有异物反思总结报告

产品中有异物反思总结报告

产品中有异物反思总结报告引言产品质量事故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其中一个常见问题是产品中发现了异物。

产品中有异物的出现不仅会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产品制造商的声誉和市场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本报告将对产品中有异物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发现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问题分析1. 原材料检验不严格发现产品中存在异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原材料检验不严格。

在制造过程中,如果原材料不经过细致的检验和筛选,那么就有较高的概率出现产品中混入异物的问题。

例如,未能彻底清除原材料中的杂质、未及时发现与产品无关的物质等。

2. 生产线监管不到位生产线是产品制造的核心环节,生产线监管不到位是产品中有异物出现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生产线上的工人可能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没有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导致异物混入产品中。

此外,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及时、精确度不够等也可能引发异物问题。

3. 监测与反馈系统不完善监测与反馈系统的不完善也是异物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设置合理的监测点,并建立起及时反馈和处理机制,就无法第一时间探测到异物的存在。

同时,如果监测与反馈的系统不完善,导致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全面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大了问题的严重性。

解决方案1. 加强原材料检验加强原材料的检验是防止产品中有异物出现的重要环节。

制造商应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评估体系,确保选用质量可靠的原材料。

此外,制定详细的原材料检验操作规范,引入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技术,确保原材料中的异物排除到最低限度。

2. 建立严格的生产线监管机制为了提高生产线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制造商应建立严格的生产线监管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所有工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工人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配备高精度的计量工具,确保生产设备精准度;- 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减少人为疏忽带来的不良影响。

异物管理程序

异物管理程序

有限公司异物管理程序文件编号: 制订单位: TM-PP-08 生产部 文件版本: 制订日期: A0 2011/08/01版次 A0修订章节修订内容/原因修订审核批准修订日期 2011-08-01诚信务实团结奉献页码第 1 页 共 8 页有限公司异物管理程序1 目的 产品中的异物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占客户投诉和客户索赔百分比最高的一个 因素。

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外来异物,提高产品的质量,现对异物控制作了有关的规定。

2 异物描述及说明 2.1 异物的种类 2.1.1 外来异物:虫子、金属、玻璃、砂石、毛发、线毛、纸壳、木屑、薄膜、纸渣、塑料、手 套皮等食品以外的异物。

2.1.2 本身的异物 不能被客户接受的产品本身带有的异物, 2.2 异物混入的原因 2.2.1 原料处理不良带入:原料本身含有一些杂物,或加工时清洗不干净等造成的外来异物或本 身异物的混入。

2.2.2 操作用器具破损混入:加工用设备及器具破损或脱落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塑料箱、薄膜的 破损;灯泡、灯管破裂造成玻璃的混入; 2.2.3 操作人员的带入:人员管理不善易造成严重的异物混入,如:毛发、线绒、手套皮、创可 贴、纽扣、钥匙、饰物、烟蒂等的混入。

2.2.4 车间环境不良造成的异物混入:如苍蝇、蚊子等虫子的混入;墙壁水泥块脱落后混入;包 装材料中带有异物;水质的不洁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2.3 防止异物混入的措施 防止异物混入是首要问题,具有常见性和多发性。

控制异物首先要从混入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2.3.1 加强配料间异物管理的力度 配料后剩下的废纸箱、废塑料桶、废线绳以及标签等要及时清理,保持配料间干净整洁。

且装配料的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盖上盖子,防止异物掉入。

2.3.2 加强车间环境卫生的管理 车间内发现卫生隐患要及时消除,如:飞虫的捕杀、毛发的控制、乳胶手套的控制、破损 工器具的控制、车间报表纸张的控制、车间墙上纸张的控制。

异物防控专项方案

异物防控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异物问题成为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降低企业风险,特制定本异物防控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全员异物防控意识,明确异物防控的重要性。

2. 建立健全异物防控体系,确保生产过程异物零容忍。

3. 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企业风险。

三、方案内容1. 组织培训(1)开展异物防控专项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异物防控知识普及,提高员工异物防控意识。

(2)针对不同岗位,开展岗位异物防控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本岗位异物防控要点。

2. 制定管理制度(1)制定《异物防控管理制度》,明确异物防控的职责、流程、措施等。

(2)制定《异物防控考核办法》,对异物防控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制度落实。

3. 异物防控措施(1)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对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异物进入生产环节。

(2)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规范、有序。

(3)加强人员管理,对员工进行个人卫生管理,要求员工穿戴防护用品,避免异物污染。

(4)加强设备管理,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异物排查与处理(1)建立异物排查制度,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物。

(2)对排查出的异物进行分类处理,对无法清除的异物进行报废处理。

(3)对异物来源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

5. 质量监控(1)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找出不合格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实施与监督1. 由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其他部门协同配合。

2. 定期对异物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方案有效实施。

五、总结通过本专项方案的实施,提高企业异物防控能力,降低生产风险,保障产品质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制度,它的实施对于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就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一、车间异物的概念及危害车间异物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出现的不属于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物品,它可能是由于管理不严、操作失误、环境混乱等原因引起的。

车间异物一旦进入生产流程,可能会给产品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造成设备故障、生产事故等危害。

因此,车间异物的控制十分必要。

二、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有效控制车间异物的出现,企业应该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建立责任制度,明确车间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认识到车间异物对生产的危害。

其次,应该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查,查找和清除车间异物。

同时,要建立记录制度,对车间异物的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还需要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车间异物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意识。

三、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相关工作。

首先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负责人。

其次是要加强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

再次是要加强巡查,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清除车间异物。

最后是要加强记录,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对车间异物的情况进行记录,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

四、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效果经过实施一段时间后,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将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首先是生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生产现场整洁有序,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停工和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再次是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企业的生产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异物控制处理

异物控制处理

异物来源及异物防止异物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客户反馈和客户抱怨索赔的比例最高的因素之一,为了更好的控制外来异物,提高产品质量,这里对异物的来源和异物防止的方法进行介绍:一、异物来源:(1)异物的分类:A 外来异物:金属、玻璃、砂石、毛发、线毛、纸屑、木屑、塑料、纸渣、手套皮等本食品以外的物品。

B 本身异物:产品本身带的异物,所有不能被客户接受的产品本身的异物,比如糊渣。

(2)异物混入的原因:异物混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分析,通常有以下原因A 人:加工人员的带入: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管理不善会造成严重的异物混入,如:毛发、绒线的混入、手套皮混入、创可贴混入、纽扣、钥匙、饰物、烟蒂等的混入。

B 机:加工用器具、设备破损混入:加工用设备、器具破损、脱落很容易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灯泡、玻璃破裂造成玻璃的混入;焊接维修器具有焊豆、焊渣等造成金属的混入。

C 料:原料处理不良带入:原料来自基地、加工的场所等,本身含有一些杂物如虫子、干草等,加工时筛选不干净、不彻底等都会造成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D 法:加工方法不正确,原料本身异物较多而工艺中没有选别、清洗等去除异物的工序。

E 环:加工环境不良造成的异物混入:如包装中飞虫、苍蝇的混入;产品中苍蝇飞虫的混入;墙壁水泥块破碎、脱落的混入,内包装材料带有异物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二、防止异物混入的对策:异物混入的防止是食品加工的首要问题,具有常见性和多发性控制异物的混入首先要从混入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预防异物混入的可能。

(一)原则及方向(1)加强原料库、前处理车间杂质异物管理的力度,比如取出原料后剩下的废纸箱、废塑料袋、废线绳以及标签等必须随时的清理,保持干净整洁,更不能混入下一道工序。

(2)加强车间安全卫生的管理,及时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的卫生隐患及时消除。

如:飞虫的捕杀、毛发的控制、乳胶手套的控制、破损工器具的控制、车间报表纸张的控制、车间墙上张贴纸张的控制、对灯管、灯泡爆裂等进行区域性的彻底的清理。

头发异物防控方案

头发异物防控方案

头发异物防控方案概述头发异物是指在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中不慎进入食品、药品、饮料等产品中的头发遗留物。

这些头发异物不仅影响了食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制定和执行一套有效的头发异物防控方案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监管合规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头发异物的来源和影响,以及针对头发异物的防控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头发异物的来源头发异物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加工人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头发的脱落是头发异物最常见的来源之一。

操作人员应该戴着帽子或头盔,并尽量将长发绑起来,以减少头发进入食品的可能性。

2.包装材料:包装材料中可能夹杂有头发,这主要是由于包装材料的储存条件不佳或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企业应该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清洁。

3.供应链环节:在物流、仓储和配送等供应链环节中,头发异物可能因为作业人员的头发脱落,或者空气中飞扬的灰尘附着在产品上。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外包物流和仓储企业也能达到卫生要求。

头发异物的影响头发异物对食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产品质量下降:头发异物的存在会破坏产品的外观和口感,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和满意度。

2.营养成分受损:头发异物含有蛋白质和油脂等有机物,会与产品的营养成分发生反应,使得产品的营养价值降低。

3.潜在健康风险:头发异物可能携带病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食品,引发食物中毒或过敏反应,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为了防止头发异物对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防控方案。

头发异物防控方案头发异物防控方案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人员管理•食品加工人员应该按规定要求戴帽子或头盔,并将长发绑起来,戴着头套。

•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患有头皮疾病的员工进行特殊管理,以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

2. 工作环境管理•工作场所应该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扫。

食品生产过程的异物控制

食品生产过程的异物控制

食品生产过程的异物控制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异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异物通常指的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意外混入的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如金属片、塑料颗粒、纸屑等。

因此,控制和防止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污染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控制措施。

异物来源异物的来源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异物来源:1.原料: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可能含有异物,如农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土壤颗粒、杂草、虫卵等。

2.设备: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存在异物污染,如金属设备表面的磨损产生的金属屑、机械设备的橡胶密封件老化脱落的颗粒等。

3.人员:人员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异物污染,如未洗净的手指、头发、衣物纤维等。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控制措施为了控制异物污染,食品生产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的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控制措施:1. 原料控制原料是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控制原料的质量和干净程度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原料控制措施:•选择可靠的供应商:选择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审查,确保其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原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不带有异物。

•清洁储存条件:储存原料的场所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异物的污染。

2. 设备维护和清洁设备是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和清洁程度以防止异物的产生和污染。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设备维护和清洁措施:•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可能产生异物的零部件。

•设备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异物通过设备进入食品。

•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异物产生的风险。

3. 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人员是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人员应该经过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以防止异物污染。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措施:•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异物的认识和意识。

产品里有异物处理报告

产品里有异物处理报告

产品里有异物处理报告1. 异物发现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在最近的一次质检中发现了一些异物。

这些异物主要包括金属片、塑料碎片等,它们在产品内部被发现,其中有一部分还附着在产品表面。

以下是我们针对这些异物发现所进行的相关处理报告。

2. 根源调查我们立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对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导致异物进入产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

经过初步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可能存在的原因:- 供应商问题:部分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可能存在异物掺杂,导致异物进入产品。

- 设备故障:我们的生产设备可能存在故障,导致异物进入产品。

- 人为操作失误:我们的生产操作人员可能在操作过程中疏忽,导致异物进入产品。

3. 处理措施针对以上根源调查的结果,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处理措施:3.1 供应商问题我们将立即联系涉及到的供应商,要求他们进行原材料的全面检查。

我们会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要求他们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

同时,我们也会对现有的供应商进行核查,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

3.2 设备故障我们将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对于存在故障的设备,我们将及时修复或更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我们还将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设备故障的敏感性,以及对异物的发现和处理的能力。

3.3 人为操作失误我们将对生产操作流程进行重新评估和改进,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我们会制定更加严格的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他们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异物进入产品。

4. 质量风险评估针对这次异物发现事件,我们进行了质量风险评估。

根据现有情况分析,我们认为这次异物发现事件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测试来确定。

我们会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持续进行产品的检验和测试,以监测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5. 客户沟通我们将主动与受影响的客户取得联系,并向他们说明我们在处理异物发现事件上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的改进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物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更好的控制外来异物,提高产品质量,这里从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结合本公司xx生产找出异物的来源和制定异物控制措施。

一、异物来源:
1.按来源分为外界混入和产品自身带入,例如毛发为外界混入异物,草莓叶为产品自身携带异物。

2.异物混入的原因:
A 人:加工人员的带入:如:毛发、绒线、手套皮、纽扣等的混入。

B 机:加工用器具、设备破损混入:加工用设备、器具破损、脱落很容易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筐具、刀具的破损。

C 料:原料处理不良带入:原料来自基地、加工时清洗不干净、不彻底等都会造成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D 法:加工方法不正确;原料本身异物较多而工艺中没有选别、清洗等去除异物的工序。

E 环:加工环境不良造成的异物混入:如水质的不洁(水中杂质),内包装材料带有异物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二、防止异物混入的对策:
A防止异物-----加工人员带入
1 非生产性物品管理
1.1 更衣室入口处监督检查
a. 进入车间前主动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交与更衣室管理人员,不准随身携带,不准放在便服中。

b.食品、饮料等一律不准带入更衣室内(如:花生、瓜子等)。

c.更衣室管理人员随机抽查,对于未按以上要求执行人员,报告车间主任,要进行处理。

1.2 首饰的检查
a.严禁佩戴首饰进入更衣室。

b.所佩戴的头饰、发夹等进出车间个人进行检查核对。

1.3其它因车间需要必须带入的非生产性物品
做好出入车间自我检查和出入车间物品登记记录,如有缺损,按重大异常问题处理。

2 工作人员穿戴管理
2.1工作服卫生
a.工作服必须清洁、卫生、无异味。

b.工作服定时清洗,保持清洁,公司给予免费及时清洗。

c.工作服无破损、无线头。

d.新工作服穿戴前必须先检查,去除表面的线头等。

2.2穿戴要求
a.内帽罩住耳朵、头发,内外帽系紧,帽沿紧贴脸部。

b.口罩罩住鼻子,不准在车间内随便摘下,不准在车间内吐痰等。

c.加工人员全部穿戴围裙,生产过程中不准穿烂围裙,不准戴烂套袖、烂手套。

d.围裙、套袖、手套不准乱涂乱画,加工人员的名字、工号可以写在某一位置。

e.加工过程中便服不准外露,严禁穿工作服外出。

3毛发控制管理
3.1工作服穿戴
自检和互检工作服上的毛发,查出的毛发贴在胶带上严禁随手乱扔。

工作服、套袖、围裙上的线头、绒线,进车间前必须彻底检查、去除,进入车间和生产过程中由专人定时检查。

3.2穿戴程序
换拖鞋→自检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更换工作服→水鞋→穿戴围裙手套套袖
3.3进入车间
穿戴完毕后进入风淋室→过水槽→照镜子自检→两人互检→洗手消毒→记录检查结果
3.4洗手消毒后的毛发检查:由专人进行毛发检查、粘贴。

3.5工作期间
a.工作中设专人检查,确保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

b.班中工作禁止挽袖作业,防止毛发从袖口窜出。

c.巡检员检出毛发统一收集,集中进行处理。

3.6毛发检查
头部→肩部→背部→前胸→双臂及腋下→腿部依次进行检查
3.7粘发用具为粘辊,检查4人更换粘发用纸。

3.8男工人不可留长胡子进入车间。

B.防止异物-----原辅材料带入
1 原、辅、物料间操作管理
1.1使用前
所有原辅物料进入车间前必须将外包装清理干净。

1.2使用时
a.使用时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

b.任何原辅料使用前要开口整齐,避免异物混入。

如白糖选别包装袋打开。

2 原料半成品管理
2.1公司自己生产半成品管理
xx类半成品为公司产地购买后大规模工艺化生产,生产时按照异物最小化控制。

xx生产选别时将使用的原料、加工的产品进行分类,总结检出异物种类、数量,找出规律进行重点控制。

并对公司来年xx类生产进行重点改进和监控。

2.2外部购买半成品管理
对于外部购买的半成品入库前QC重点检查异物和其它指标,合格后才可以入库使用.公司并定期对下游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异物控制培训。

C.防止异物----方法不当带入
1.1选别方式确认:
每个透明选别台安排四个员工进行四次选别,选别时安装挡板和磁铁(磁力≥4000高斯).由班组长确认员工选别方法.防止由于选别方式不对混入异物。

1.2运送方式确认
运送物料过程密闭环境;如选别结束后在移送TANK过程中加盖及堵头,防止外来物混入。

1.3标识方法确认
有效区分防止混杂,防止标识用品混入产品。

1.4清扫,消毒方法确认
班组长每日生产开始前,结束后对卫生进行确认。

1.5化学药品控制方法
化学药品使用时用特定的容器具,使用结束后放入化学药品保管室,由专人保管.其它人员不得使用。

D.防止异物----机器自身带入
1.1生产前
对配合及附属设备进行清洗,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1.2生产后
对设备进行CIP清洗并进行确认,重点检查清洗效果:如有无残存xx,PH是否中性。

1.3关键部件检查
对于小零部件,易脱落部件,易破损部件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设备点检习惯.每周一次。

1.4灯检器
设备末端安装灯检器,每锅进行在线检查,并对放出异物进行选别粘贴,防止机器本身和其它异物带入产品。

E.防止异物----环境因素带入
1.1加工环境有的物品--设施(天花板、地面、墙壁、支架、照明/通风排气/降温/给排水等设施)的养护、检查,由工务维修人员和班组长进行确认。

1.2捕虫灯检查并一周更换一次。

1.3随手关门,并安装报警设施。

三、异物控制遵循的几个原则:
1.管理重心前移:
将异物控制在入室前,更衣室注意非生产性物品检查,车间使用带包装的原料、半成品入室前进行清扫。

2.及时沟通:
后端检出异物要及时通知前端分析原因进行控制。

3.积累原始数据,总结规律:
将使用的原料、加工的产品进行分类,总结检出异物种类、数量,找出规律进行重点控制。

4.及时汇报:
检出恶性杂质,突然间杂质偏多等要及时汇报,按重大异常问题处理程序处理。

5.建立监控考核:
有了原始数据的积累,制定目标,跟踪考核,保障异物控制措施有效地长期坚持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