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Y型留置针联合真空管采血标本溶血观察
真空负压采血管对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的影响探析

脉栓 塞 风 险预 估 , 术后采用活血益气方敷贴足底 ,
能大 大降低 术后 下 肢静 脉栓 塞 的发 生 率 , 减 轻 下 肢
E 4 ] 汪 忠镐 . 下 肢血 管 外 科 E M] . j E 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2 o 1 0 : 3 4 5 —
3 4 8 .
静 脉 血流 不畅 的临 床症状 , 对 提 高妇 科 手术 患 者 的 预后 、 减少 不 良事 件 的 发 生 、 促 进 康 复 具 有 重 大 意
1 资料 与方 法
顺 时针 的擦拭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最后 取下 针头 无 菌 帽 , 沿静 脉 走
向使针 头与皮 肤 成 3 O 。 斜行快速刺人皮肤, 进 行 抽 血, 当看 见具 有少 量 的 回血 后 , 松 开患 者 的压 脉 带 , 向后拉 针 栓 直 至血 量 到 达采 血 量 的刻 度 。血 量 到 达采 集 量 后 , 用 无 菌 棉签 压 住 进 针 部位 , 迅 速 地拔 出针头 , 嘱咐患 者 继 续 紧 压棉 签 5 mi n [ 4 ] 。最 后 将 采集完 成 的血液 标本 , 缓 慢注 入抗 凝 管 与塑 料 试 管
菌下 操作 , 保持 针 头无菌 状 态 。然后 在 采血 部 位 的
上端 大 约 6 c m 的位 置扎 压脉带 , 取蘸有 3 0 g / L碘 酊 的棉 签对需 进针 的位 置顺 时针进 行 消 毒 , 当碘 酊 挥发 后 , 再取 蘸有 7 5 的 乙醇棉 签对 进针 部位 进行
中, 摇 匀 。②真 空 静 脉 采 血 : 研 究 组 患 者 均 采 用 真
1 . 1 一般资料 : 我院于 2 0 1 2年 9月 至 2 0 1 3年 9 月, 共接 收 2 5 0例抽 血 室静脉 采血 的患 者 , 男性 1 5 5 例, 女性 9 5例 , 年龄 2 0 ~7 5岁 , 平均( 4 8 ±1 6 ) 岁, 采 用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分 成 对 照 组 与 研 究 组 , 每 组 各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溶血原因及护理评价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溶血原因及护理评价作者:张翠翠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14期【摘要】目的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溶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护理评价。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0例临床研究室进行药物试验的健康受试者提供的静脉留针采集的药代血样本,应用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其引发溶血的具体因素,并逐一列出高危因素,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前后溶血率的变化。
结果其结果分析得出,其溶血高危因素多样,静脉滞留针型号、静脉滞留针位置、采集弃血与药代间隔时间、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为主要高危因素,对于临床中的静脉滞留针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应对其实施专业化护理措施,以降低溶血率,在干预前1000例样本中溶血率为2.10%,实施干预后1000例样本中溶血率为0.40%,干预前后结果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药物Ⅰ期临床试验;静脉留置针;血标本溶血【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4..01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品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或试验用药品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用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1]。
临床中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出现溶血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对临床溶血高危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计算护理前后的溶血率,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进行治疗的1000例临床研究室进行药物试验的健康受试者提供的静脉留针采集的药代血样本为研究对象,且于本院签署了患者知情同意书,每位受试者表示自愿参加某一试验的文件证明,研究者必须向受试者说明试验性质、试验目的、可能的受益和危险、可供选用的其他治疗方法以及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规定的受试者的权利和义务等,使受试者充分了解后表达其同意。
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 , 由于失血 、 常 感染 、 疼痛等 引起休 克 ,
1 1 0m 注射器进行采血 , 将针头去除后沿试管壁注入试管。对
或 由于血管痉挛收缩造成 表浅 静脉 塌陷 , 使穿刺 困难。大多 照组患者静脉 留置针末端肝素帽接一次性 9号头皮针再接一
0ml 3 数患者在抢 救中需要静脉输液和采集血标本 , 笔者于 2 0 0 7年 次性 1 注射器 。按上述浅静脉 留置针 的方法进行穿刺 , 1 2月 一 0 8年 1 20 2月对 3 0例既要静 脉输 液又需要 采集血标 0
11 一般资料 . 本组患者 30例 , 14例 , 16例。最 大年龄 9 0 男 4 女 5 0岁 ,
避免血液直 冲管底 , 减轻血液机 械性震荡造成溶血 , 完毕后
将采血针有橡胶套头 的针头从 连接处 分离 , 直接与输 液器连
最小 4岁。选择的静脉有 : 手背静脉 、 正中静脉 、 肘 头静 脉 、 贵 接进行静脉输液 。 要静脉 、 桡静脉 、 颈外静脉 、 隐静脉 。为了避免静脉 条件差、 14 观察项 目 大 . 观察三种方法 中护士平均操作时间及患者血标本的溶血
组和实验组 , 10例 。传统组采用一侧肢体 留置静脉针进行静脉输液, 各 0 另一侧肢体 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 血: 对照组在静脉 留置针末端接一 次性头皮针再接一次性 注射器进行采血 , f 采J 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 ; I L 实验组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采 血, 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三种方法护士平均操作时间和患者溶m发生率的情 况。结果 : 三种方法在护 士操作时间及患者标
3 讨
论
3 1 节约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
真空采血系统引起标本血凝块和标本溶血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真空采血系统引起标本血凝块和标本溶血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
施
郑蜀芳;陈丽勤;廖淑英
【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11(20)6
【摘要】@@ 检验科高准确度的先进仪器以及与之配套的真空采血系统操作简便、快捷,且含有负压,具有提高采血效率、减少血渍污染、化验结果准确性更高等优点.我院从2000年初引进该项技术并运用于临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以及实验室反馈
的信息中发现,真空采血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标本血凝块和标本溶血,这两种情况均会对化验结果造成影响.为了查找其原因,笔者在临床工作过程中仔细观察,对异常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总结出了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706)
【作者】郑蜀芳;陈丽勤;廖淑英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检验科,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R446.11
【相关文献】
1.真空采血标本溶血与凝血原因分析 [J], 成翠香;乔敏;巨宝兰;马涛
2.真空采血法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J], 李辉;马欣
3.真空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J], 邱赟
4.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J], 王毅民
5.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分析及研究 [J], 谢锦銮;陈少清;曾晓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空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15 不合格标本 中, 液凝 固 6 6例 血 1例 , 3 . ; 血 3 占 69 溶 7
例 , 2 . ; 管错 误 2 占 24 备 4例 , 1 . ; 血 量 过 多 1 占 46 采 4例 ,
占 85 ; 血量不足 1 . 采 2例 , 7 3 ; 占 . 无标 本 1 例 , 6 7 ; 1 占 .%
真 空采 血 标本 溶 血原 因分 析 与对 策
邱 赘( 建 宁德 市 中 医院检 验科 3 2 0 ) 福 5 1 0
【 键 词 】 溶 血 ; 真 空 采 血 ; 血 液 关
D I 1 . 9 9 J i n 1 7 — 4 5 2 1 . 9 0 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 6 29 5 ( 0 2 1 - 5 70 O :0 3 6 / . s. 6 29 5 . 0 2 1 . 8 s B 1 7 — 4 5 2 1 ) 92 2 — 2
来 看 , o岁 以前 的青 年 女 性 多 重 感 染 率 也 较 高 , O 0 的 中 3 3 ~5 岁
不是很突出 。
随 着 对 HP 感 染 危 害 性 的深 入 认 识 , V 的 防 控 将 会 V HP
年 女 性 多 重 感 染 率 较 低 ,O岁 以 上 的 妇 女 , 重 感 染 率 反 而 增 5 多 高 。青 年 女 性 无 论 总 感 染 率 、 重 感 染 率 均 较 高 , 因可 能 与 多 原
重 庆 市 高 新 区 的 部 分 H V 疑 似 感 染 者 进 行 了 HP 的检 测 与 P V
个 重 点 人 群 , 与 目前 报 道 的认 识 一 致 _ 。老 年 妇 女 虽 然 总 这 2 ]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真空静脉采血器又称自动定量静脉采血器,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的采血产品,种类多样,适用于血液标本的采集及检验。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
知识,欢迎阅读。
1 临床资料
门诊采集的血标本950 份,溶血标本19 份,溶血率为2%。
溶血
原因:采血技术欠佳6 例占32%,穿刺抽血困难9 例,占47%,容器不
合格3 例占16%,采血管使用不当4 例占21%,饮食2 例占11%。
采取预防措施后门诊采集的血标本1 050 份,溶血标本2 份,溶
血率为0.2%。
溶血原因为患者血管塌陷,不充盈所致。
2 真空静脉采血器的原理
真空静脉采血法采血是全封闭的,真空采血管预制了准确的真空量,采血时自动将血液吸入试管,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的优点。
其真空度准确设定的实际采血量误差值为±5%,误差
主要来源于血液黏度变化及试管内径的微细差别[1]。
3 溶血原因
3.1 采血技术欠佳采血过程中静脉穿刺处消毒液(如碘伏或酒精) 未干即开始采血,可发生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确,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采血过程中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或过紧,从而干扰血流速度和流向,破坏体液和血细胞间的平衡,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标本溶血;如止血带系在伤口、结痂、伤痕处均可造成标本溶血。
3.2 穿刺抽血困难患者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弹性差,静脉充盈不良,静脉塌陷,管腔变小,使血液流入负压管内缓慢,采血时间。
导致标本溶血的因素及预防

导致标本溶血的因素及预防
增加溶血风险的因素
1、使用规格过小或过大的针头容器。
2、按压注射器活塞,用力迫使管内血液注射入采集试管,因此增加对红细胞的剪切力。
3、从外周静脉(IV)或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抽采血液标本。
4、注入的血液太少,使抗凝血剂和血液的比例大于1:9。
5、重复使用手工添加了不当剂量抗凝剂的试管。
6、摇混采血管过猛。
7、未让皮肤上涂擦的酒精或消毒剂充分挥发、干燥。
8、使用过大的负压真空管,例如对儿童患者使用过大的采血试管或注射器(10-20 毫升)。
预防标本溶血的注意点
1、消毒后穿刺部位自然干燥。
2、不可穿过血肿部位采血。
3、如使用注射器采血,宜确保针头牢固地安装在注射器上以防出现泡沫。
4、使用注射器时避免过度用力抽拉针栓。
5、轻柔颠倒混匀含有添加剂的标本。
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导致溶血的比较及预防对策分析

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导致溶血的比较及预防对策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静脉采血方式对溶血现象的实际影响,及相应预防的对策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血液科接受静脉采血的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前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后组病患接受真空式采血,比较两组病患血液样品出现溶血现象的发生率。
结果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方式的参照组病患血液样品发生溶血现象的共有18例,占比为21.95%,而采用真空采血方式的分析组病患血液样品发生溶血现象的共有6例,占比为7.3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采用真空采血的方式进行,同时加以实施合理的溶血预防对策,以此降低血液溶血现象的发生,提高样品检测准确率。
关键词: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真空采血;溶血;预防对策[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ZM 引言静脉采血技术是临床护理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常规体征检查措施,为病患自身病情检测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血液检测的可靠性也对后期的症状治疗及预后处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提高静脉采血的安全可靠性及血液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部分患者的血液样品可能会发生溶血现象,使得样品中血红细胞出现破裂,进而影响到血液中血清及血浆的化学成分,造成血液样品检测准确率的降低,轻者可能造成诊断结果的偏差,严重的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治疗的失误,使得病患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有学者指出,血液出现溶血现象有多个因素,其中静脉采血方式的不同就是其中之一。
基于此,本文以164例患者的血液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静脉采血方式对溶血发生的影响效果,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血液科接受静脉采血的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89:75,年龄在17~69周岁,平均(41.31±7.25)周岁,所有病患均采用肘中静脉采血,根据采血方式的不同,随机平分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前者采用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方式,后者采用的是真空采血,对比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之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一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
2.1 总体溶血情况 本次研究共采集 811 例小儿惰 性分离促凝管血标本 1152 份袁有 403 份血标本发生 溶血袁溶血率为 35.0%袁其中重度溶血 21 份袁占 1.8%袁 中度溶血 84 份袁占 7.3%袁轻度溶血 298 份袁占 25.9%遥 2.2 各年龄段溶血情况 各年龄段中袁2~6 个月患 儿的溶血发生率最高袁达 48.0%曰约3~5 岁患儿溶血 发生率最低袁为 27.2%曰不同年龄段中轻度溶血的 发生率均最高袁占 63.6%~87.0%遥 详见表 2遥
浙江实用医学 2019 年 6 月第 24 卷第 3 期 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June袁2019袁Vol.24袁No.3
窑 205 窑
小儿 Y 型留置针联合真空管采血标本溶血观察
崔英袁姚燕群袁陈婷 渊嘉兴市第一医院袁浙江 嘉兴 314000冤
揖摘 要铱 目的 观察小儿 Y 型留置针联合真空管采血标本的溶血情况遥 方法 选择入院当天接受静脉输液 及静脉采血的患儿 811 例袁观察标本溶血发生情况遥 结果 共收集分离促凝管血标本 1152 份袁有 403 份血标本发生 溶血袁溶血率 35.0%袁其中重度溶血 21 份渊1.8%冤袁中度溶血 84 份渊7.3%冤袁轻度溶血 298 份渊25.9%冤遥 分析各年龄段患 儿溶血情况袁6 月以内小儿溶血率较高袁达 48.0%曰对比 1 岁以内患儿采血部位和溶血的相关性袁发现自足部采血其溶 血率相对较低袁仅 25.6%曰比较不同留置针型号与溶血的相关性袁采用 26G/Y 型留置针采血患儿标本溶血率较高袁达 44.0%遥 结论 小儿 Y 型留置针联合真空管采血存在一定的溶血率袁但实际操作需结合患儿年龄尧部位等因素袁选择 适当可行的采血方法袁以提高血标本质量遥
<3~5 岁 119 173 47渊27.2冤 38渊22.0冤 5渊2.9冤 4渊2.3冤
>5 岁
110 162 54渊33.3冤 47渊29.0冤 7渊4.3冤 0渊0.0冤
2.3 1 岁以内不同穿刺部位标本溶血情况 1 岁 以内患儿不同采血部位中以足部采血溶血发生率 最低袁为 25.6%曰不同采血部位仍以轻度溶血发生
表 1 入组患儿一般资料渊n冤
年龄
疾病分布 n 男/女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2~6 个月 151 93/58
91
34
16
6
约6~12 个月 198 122/76 116
45
24
8
约1~3 岁 233 143/90 138
54
26
9
约3~5 岁 119 73/46
72
27
14
3
>5 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7 年 10 月-2018 年 9 月
本院接受静脉输液及静脉采血的患儿 817 例袁排除 标准院渊1冤年龄< 28 天曰渊2冤高溶血状态渊如烧伤尧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尧 溶血性贫血等冤曰渊3冤1 周内输注 红细胞曰渊4冤24 小时内使用甘露醇遥6 例因血量不足 导致标本不合格被剔除袁最终纳入 811 例遥 按照年 龄入组袁入组患儿性别构成尧疾病分布以及留置针 部位尧留置针型号袁详见表 1遥 1.2 方法 渊1冤仪器遥 采用 24G/Y 型留置针渊广东 百 合 医 疗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袁YE2 -E171020冤 或 26G/Y 型留置针 渊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袁YE2-E170920冤袁0.55 号一次性使用采血针渊浙 江康德莱集团袁20170912冤袁3.5mL 分离胶真空采血 管渊碧迪公司袁8289715冤遥 研究开始前袁采血人员统
一规范化培训袁并进行统一考核遥 准备好穿刺及采 血用物袁由操作人员自行选择 24G 或 26G 留置针遥 渊2冤采血遥 选择静脉袁扎止血带袁常规消毒袁待干后 进行穿刺遥 穿刺成功后袁透明敷贴固定袁将真空采 血器与留置针连接进行采血遥 采血过程中松止血 带袁完成采集血量后袁分离采血器袁连接输液管输 液遥 渊3冤溶血判断遥 标本静置 1 小时后以 3500 转离 心 10 分钟袁由 2 名非知情人员对照标准色卡肉眼 观察[4]并结合生化仪溶血指数判断溶血情况遥 如血 清颜色为黄色系并且溶血指数臆0-2袁则判断标本 无溶血袁如血清颜色为红色系或溶血指数跃2袁则考 虑溶血遥 测定血清血红蛋白含量判断溶血程度袁轻 度溶血院血清血红蛋白<1000mg/L曰中度溶血院血清 血红蛋白 1000耀3000mg/L曰重度溶血院血清血红蛋 白>3000mg/L[5]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1.0 软件包对所有 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袁计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遥
110 68/42
67
25
12
4
其他 4 5 6 3 2
留置针部位
手背
头部
足部
53
53
45
74
80
44
190
22
21
119
0
0
110
0
0
留置针型号
24G
26G
98
53
130
68
152
81
77
42
72
38
基金项目院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渊2018AD32090冤
窑 206 窑
浙江实用医学 2019 年 6 月第 24 卷第 3 期 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June袁2019袁Vol.24袁No.3
揖关键词铱 小儿曰留置针曰血标本曰溶血
标本溶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细胞膜的分裂与 破坏袁从而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和其他物质释放入 血浆[1]袁是造成血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一遥随着 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袁为了减少反复穿刺的痛 苦袁儿科普遍尝试从留置针采集血标本[2-3]遥 该采血 方式对标本溶血情况的影响相关研究较少袁为了解 儿童患者标本溶血的现状袁提高临床标本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袁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袁减轻护理人员工 作量袁本文收集 1 年内的患儿血样标本袁比较分析 其溶血情况遥 现报道如下遥
表 2 各年龄段患儿标本溶血情况[n渊%冤]
年龄
n
标本 数量
溶血
轻度 溶血
中度 溶血
重度 溶血
2~6 个月 151 223 107渊48.0冤 68渊30.5冤 34渊15.2冤 5渊2.2冤
<6~12 个月 198 260 96渊36.9冤 70渊26.9冤 18渊6.9冤 8渊3.1冤
<1~3 岁 233 334 99渊29.6冤 75渊22.5冤 20渊6.5冤 4渊1.2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