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下半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海南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海南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海南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B、教育C、社会活动D、环境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科学技术D、政治经济制度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4.课程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综合化B、系统化C、理论化D、现代化5.”隐性课程”是由教育家()在《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

A、贾克森B、斯宾塞C、杜威D、赫尔巴特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问卷法D阅读学生材料法7.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设计D、课程实施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原则的要求A巩固性B直观性C启发性D因材施教10.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师生关系B、教师间关系C、学生间关系D、领导关系11.综合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12.以下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基础型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13.儿童身高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A正面教育B导向性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15.操行评定是德育方法中()的方式A陶冶法B榜样法C说服法D品德评价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2024年下半年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2024年下半年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2024年下半年教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一、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题5分)1.请分别解释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简要介绍“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3.请描述一种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其优势。

二、解答题(本题共40分)1.针对当前学生学习能力下降的问题,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2.请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运用课堂观察和分析,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论述题(本题共30分)请以400字以内的篇幅,论述未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哪些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0分)某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不足的情况。

请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抱歉,我的文字长度有限,无法提供超过900字的内容。

以下是1500字以内的续写:三、论述题未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哪些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领域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一些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

首先,未来的小学教师应关注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其次,注重跨学科教学。

未来教师应该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比如,在学习环保的话题时,可以结合生物、地理、化学、语文等多个学科知识,使学生对环保问题有全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并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资料等丰富的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主动性。

海口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

海口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

海口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笔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C解析::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位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处于重要地位。

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与他人建立友谊,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所接纳,有归属感等。

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是希望得到爱的表现,属于归属和爱的需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三点确定一个圆C.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圆周角的两倍D.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弧分别相等答案::D解析::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故A项错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故B项错误;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圆周角的两倍,故C项错误;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弧分别相等,故D项正确。

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C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它包括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画线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来帮助学习的方法是画线法,属于复述策略。

因此,答案选c。

4.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室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安全教育。

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

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017年海南省下半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模拟试题

2017年海南省下半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模拟试题

2017年海南省下半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

A.能认读拼音字母 B.能清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C.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 D.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2、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唐代文学家是()A:李白B:韩愈C:柳宗元D:杜甫3、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____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技能D:专业品质4、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A:素质教育B:应试教育C:德育D:智育5、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__A.五段教学法B.设计教学法C.范例教学法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6、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活动目标7、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__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8、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这就叫做__。

A.顾忌B.高尚C.内省D.慎独9、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成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的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10、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____A:活动技能B:学习技能C:一般技能D:认知技能1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教学特点的是。

A:目的性与强制性B:生活性与启蒙性C:游戏性与情境性D:活动性与参与性12、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__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13、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为__。

2024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前预测试卷(三)

2024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前预测试卷(三)

2024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前预测试卷(三)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指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教育家是()。

A.卢梭B.康德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2.人世间的事情永远不会有绝对结果,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

这表明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实践活动D.主观能动性3.杜威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

该观点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4.下列体现德育原则中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的是()。

A.虚而待物B.其身正,不令而行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5.从体现美的本质角度看,学校美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下列不是学校美育的内容的是()。

A.形式教育B.理想教育C.艺术教育D.知识教育6.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

A.3小时B.4小时C.5小时D.6小时7.小学生在上体育时脚不慎扭伤,检查没有骨折,应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B.马上揉搓患处C.马上用冰袋冷敷D.马上用绷带包扎8.“月明星稀”所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后效C.感觉对比D.联觉9.小薇在幼儿时期就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搭积木,上小学后也喜欢在四人小组里讨论学习。

她在学习风格上属于()。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管理上,《学记》提出了最早的学制与学年思想。

在学制系统上,《学记》谈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从而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在学年划分上,《学记》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其中第一学年,第三学年,第五学年,第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学年毕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谓之“大成”。

B项正确。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

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

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D项正确。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的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题干中,有的学生专心听讲,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A项正确。

海口美兰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海口美兰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海口美兰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对同一问题所提的意见越新奇独特,则其思维的()越高。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结构性答案::C解析::“新奇独特”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

2.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不妥当的是()。

A.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B.联系教学实际C.强调学生本身的实际D.联系社会实际答案::A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D解析::对于A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对于B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说法正确;对于C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说法正确;对于D 项,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说法错误,例如,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但不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D。

4.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A.初始阶段B.正规化阶段C.成熟阶段D.巩固阶段答案::C解析::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班集体,已有了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班级已经形成了坚强的核心,班干部已有了独立主持班务的能力,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

5.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其中,()占主导地位。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答案::B解析::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故选B。

6.课程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A.为谁教B.怎样教C.教什么D.教给谁答案::C解析::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海南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考试试卷

海南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考试试卷

海南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根据主体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B: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C: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D: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__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3、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__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4、明朝时,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是()A:孙思邈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5、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A:他人教育B:学校教育C:父母教育D:自我教育6、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A:时代性B:经济性C:强制性D:创新性7、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__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8、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激励作用最大()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9、关于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

A.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B.遗传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C.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D.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论何时何地都起主导作用10、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

A:奥苏伯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11、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__。

A.线性关系B.“U”形关系C.倒“U”形关系D.平行关系12、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教学上是授受关系B:人格上是平等关系C:本质上是朋友关系D:道德上是促进关系13、主张“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康德D:杜威1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学C:课外活动D:班级活动15、”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句话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应具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下半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考试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1 9世纪末.美罔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____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

A:动物
B:人类
C:学生
D:儿童
2、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A:1993年
B:1986年
C:2001年
D:1985年
3、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A:生产经验
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____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史记》、《论语》、《诗经》、《汉书》
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
5、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__。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6、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__。

A.内部学习动机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
7、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由学生自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的教学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
8、对研究成果作进一步推广以扩大影响,实现其价值的研究是教育研究的()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开发研究
D:描述性研究
9、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颁布的时间是。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10、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__。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1、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
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
D:终身教育的实现
12、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A.我国社会发展现状
B.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C.教育学相关理论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3、单项选择题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中。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春秋》
14、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来说。

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乘电梯逃生
C:到阳台求救
D:打电话报警
15、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
A:孟子
B:孔子
C:许慎
D:朱熹
E:董仲舒
16、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是()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17、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以下特点__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B.过渡性、多样性、群体性、互补性
C.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成熟性
D.多样性、互补性、群体性、不成熟性
18、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
A:建制
B:培养班干部
C:思想教育
D:班级文化
19、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____
A:上课
B:游戏
C:作业
D:户外活动
20、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__。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21、在Word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替换功能不可以进行段落标记符的查找或替换
B:可以为文档设置不同的打开密码和修改密码
C:可以更改文档保存的默认位置
D:格式刷可以复制字体格式也可以复制段落格式
22、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
A:定向阶段
B:模仿阶段
C:熟练阶段
D:整合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下列哪位古代文人不是“初唐四杰”?
A:王维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2、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A:通晓所教的学科与专业
B: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C:哲学
D: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E:文化学
3、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____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4、班主任的培养途径有__
A.开展全面培训
B.实施上岗培训
C.进行专项培训
D.校本模式培训
E.情感素质培训
5、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6、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__。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7、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__。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学校或教师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E.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8、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9、关于创造性与智商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高智商就会有高创造性
B.低智商不可能又高创造性
C.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可能低
D.高创造者必须有必须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1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

A.科学主义课程论
B.人文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结构主义课程论
11、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B: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C: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2、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

这位教师运用的是__
A.直观技能
B.体态表达技能
C.提示技能
D.批评技能
13、简述现代社会儿童观的要点。

14、下列不属于新课程体系所涵盖的一项是。

A:幼儿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通高中教育
D:中等职业教育
15、注意的特点主要有__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有意性
D.无意性
E.稳定性
16、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__。

A.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B.精深的学科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E.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17、后续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影响被称作()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痕迹消退
D:迁移
18、小学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体现在__
A.导向激励评价
B.导向激励发展
C.评价发展导向
D.评价发展激励
19、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包括__。

A.与学生的交往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E.教育科研能力
20、在学习“鸟”的概念时,老师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

这使用的是____
A:正例
B:反例
C:变式
D:概括
21、美育之“超美育”功能指的是__。

A..美育的超越性功能
B.美育的直接性功能
C.美育的间接性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22、问题情境就是__
A.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B.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C.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D.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