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腾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

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

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试试题(扫描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考试试题(扫描版)腾冲市2018年高一年级学年水平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D( “因而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扩大范围,原文为“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D选项忽略了文本中的“早期文字"的范围)2。

A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3.C “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了相同的作用”错误。

原文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4.C 小说没有对玻璃花的外貌进行描写,也没有对傻巴的心理进行描写。

5.表达技巧:小说第一段运用了比喻和类比,将“世道”比作“一杆秤";并通过列举自然界中平衡现象,生动形象、浅显明白地阐明了上天是公平公正的这一道理。

作用:写上天是公平公正的,为下文写狂妄蛮横的玻璃花被傻巴教训的情节做铺垫;开篇点题,表现了人间自有公道在、邪不压正的主题。

6. ①侠肝义胆,富有正义感。

看见民间艺人被欺负,便出来与玻璃花斗争.②武艺高强。

凭借一条辫子,教训了不可一世的玻璃花。

③为人低调谦虚。

腾冲八中2016-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腾冲八中2016-2017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腾八中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人: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琐屑.(xiè) 憎.恶(zèng) 涎.水(xián)B.诘.问(jié) 胡同.(tòng) 颓.唐(tuí)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吊唁.(yàn)D.糟.糕(zāo) 骷.髅(kū) 差.使(chā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蹋败伎俩烦躁不能自己B.惧惮仲胀尴尬微不足道C.潦倒交卸渴慕月明风清D.跋涉赋闲狼籍步履蹒跚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想到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景,他就会心胆俱裂....,热泪盈眶。

B.这里山清水秀,尤其那一座座突兀挺拔的山峰,巧夺天工....,美不胜收。

C.“最美妈妈”挺身而出....,接住生命,用行动为爱心画出了最美的轨迹。

D.沈明同学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

4.下列各句没有毛病的一项是()A.通过加大对市场上各类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使得许多不法商家纷纷被曝光。

B.一种有效的击溃癌细胞的方式是不供给癌细胞繁殖所需的食物,即饿死癌细胞。

C.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腾冲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中国画在画面的空白的地方,会由画者本人或旁人题上一首诗词,诗词的内容多是咏叹画的意境。

诗所占的位置也即构成画面的一部分,与有画的部分形成形式上的统一,这即是画与诗的融合。

诗和画在中国文化里,无疑是一对联系紧密的姐妹艺术。

从史料上看,诗歌与绘画的关系,在唐代还几乎没有大力提倡,唐以前的画家作画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再现”。

但真正的艺术家所关注的是如何在自己的绘画中反映事物的真实性。

历史上各个朝代有很多作为诗人与画家兼一身的,如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王维、明代的唐寅等,都以诗文铭世而又誉满画坛。

尤其是中唐王维的诗与画被苏东坡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道出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密切关系。

史料记载:“维尤长五言诗。

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所及也。

”由此可见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其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是诗人的事,一位伟大的诗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

画,必须表现诗意,却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做到的。

王维以诗境带动画境,追求的是一种只凭深心才能领会的妙境。

在画中他不仅用笔墨形式来表现他心境中的山水,而且将画作为抒发诗情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他引导了中国画的一项重大变革——从诗中汲取画境。

苏东坡对于诗画意境的理解更是推动了诗画意境结合的发展。

他认为,画的要义不在于形似的逼真与否,而在于形似之外的“天工与清新”。

诗与画虽然媒介不同,但本质是一律的。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父母双双离世之后,剩下了孤苦伶仃的他。

B.代课覃老师最擅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次和学生谈心都是盛气凌人。

C.同学们看到小米滑稽的样子,不禁哄堂大笑。

D.有的书,阅读时要深入研究;有的书,阅读时可以不求甚解。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里,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C.神州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约3点半左右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书写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所有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污秽(huì)深恶痛疾(wù)迁徙粗制滥造B.禁锢(gù)千山万壑(hè)睥睨藏污纳诟C.炽热(zhì)广袤无垠(mào)酷肖浑浑噩噩D.皲裂(jūn)抑扬顿挫(cuò)馈赠正襟危座三、综合性学习4.下列相关论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胡适先生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他觉得母亲教他怎样做人,而父亲带他出外读书。

他深深地感谢父亲和母亲。

B.课文《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文章的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C.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D.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三部。

5.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莫振高,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多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腾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小题。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

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

《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

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红楼梦》的开篇神话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

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

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

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

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

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

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

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

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的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

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

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

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一下册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一下册
C.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强大的高校文学艺术教育学科作为支撑。
D.文化创意产业的较量是未来国力竞争的核心,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①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如果完成不了定额任务,工人们不但没有面包吃,甚至还会被抽得遍体鳞伤。当然,倘若超出了任务,就会得到半瓶伏特加作为奖赏,超出部分的木材,托可可夫斯基将他们囤积在一个仓库里。
⑥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下一步怎么做,大家都很茫然,虽然传说战争要结束了,可是并没有明确的消息,他们将何去何从?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⑦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首先,创意写作学的发展是繁荣当代文学创作的需要。创意写作学在美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有效的创意写作学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谁也不能否认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及成就,而这个成就与创意写作学科在美国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今天的美国,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受过创意写作训练的“作家”,美国战后普利策奖获奖人多数出身于创意写作训练班。美国当代知名作家几乎都有创意写作学位,许多作家甚至受聘于大学,任教创意写作专业,我们所熟悉的白先勇、严歌苓、闾丘露薇等都曾系统学习过创意写作,著名作家哈金也在作家工作室教授创意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八中2019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明理学有所谓气象和颜乐之说。

气象指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圣人与贤人在其外表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而颜乐指凡感悟到圣人与贤人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一种乐趣,一表现在外,一体验在内,内外结合,形成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

例如,在魏晋时代,名士们向往一种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

这些生活作风和人格形象当然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创导一种“圣贤气象”,以作为他们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形象标准。

程颢要弟子从尧舜和汤武那里感觉到两种精神品德:圣人有圣人的气象,不假修习,天性纯全;而贤人有贤人的气象,修身体道,双复其性。

程颢还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的精神面貌。

按照宋明理学家的看法,尽管我们未见过孔子、颜子或孟子这些贤人,但我们从他们的《论语》《孟子》中,观其言就可把握他们三人的三种气象,即一种元气无迹,一种和风微迹,另一种则是秋杀迹著。

在宋明理学家看来,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

正因为如此,朱熹与吕祖谦在他们编辑的《近思录》里以“圣贤气象”作为终篇。

在他们看来,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在程氏弟子看来,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其弟子光庭如沐春风;而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其弟子游杨程门立雪。

《近思录》还记载了其他人的气象,如说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说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又说诸葛孔明“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等等。

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别人从阅读他们的书中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的。

不过,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也有一种感觉,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这是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一种内在的感悟。

这种感悟,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

乐就是一种自我享受或受用。

现在大家都议论北京大学哲学系老教授为何都是长寿的,其实这就是所说的“至圣人之道”,由”化”而享有的“乐”所带来的结果。

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

像贺麟、宗白华、冯友兰、任华、张岱年、周辅成诸位教授,他们很少为繁杂事操心,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

这种乐趣其实也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

因为是哲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哲人们是靠他们的哲思活着。

1.下列有关“气象与颜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象”指我国哲人特有的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所表现于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

B.“颜乐”指凡感悟到圣贤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

C.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这种人格理想就是“圣贤气象”。

D.北京大学哲学系老教授都长寿,这是研究哲学而获得的颜乐精神境界所带来的结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的形成,一个是表现在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一个是体验在内的一种乐趣,需要两者结合。

B. 宋明理学家所创导的“圣贤气象”是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精神感悟的,是一种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内在形象标准。

C. 宋明理学家认为,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如孔子、颜子和孟子三位贤人就有三种气象:元气无迹,和风微迹、秋杀迹著。

D. 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就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即自我享受或受用,这是有高超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内在的感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时代的名士们向往的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就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和宋明理学所谓的气象有关。

B. 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

C. 因为气象是圣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所以别人必须从阅读他们的书中才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D. 颜乐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

因为他们是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很少为繁杂事操心,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青少年时代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

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

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

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

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

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

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五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①。

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

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

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

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

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

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

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

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

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

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

目前,89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

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①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

1965年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

相关链接①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

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

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

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

(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②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

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对此,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

(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③“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动力。

B. 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C. 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

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

D. 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

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5.组织上为什么要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于敏?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4分)6.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打树许仙李正第三次被送入市人民医院抢救时,已是一盏熬干的油灯,奄奄一息;病情恶化前他曾交代过老伴,别再让儿女花那昂贵的医疗费了,他心里有数,自己已命不久矣。

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毫不犹豫地又把他送入市里最好的医院。

李正在高干病房几度昏迷,主治医生是该院副院长,卑微地对李赛白道:“李书记,非常抱歉,能做的我们都做了,医院已经尽力了,您看是不是按老人家的意思回去吧,晚了怕……”昏迷的李正老眼潮湿,枯枝般的手死死抓住老伴不放。

老伴抹着泪,对儿女说:“你爹想回家过年,你们就随他的心愿吧。

”李赛白和李赛红这才送父亲回家。

这天是年廿九,李赛白和李赛红回到老家就奔进奔出的,要给父亲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

李赛红和母亲把家清扫干净,又准备红包、烟酒茶和糖果;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他还准备了宝烛、香、鞭炮和烟花。

家里亮堂堂的,飘出煮粽子和炒瓜子的香息,乡亲们纷纷前来探望。

李正回家后神志反而清醒了,时不时地睁开眼来。

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了一夜,见父亲病情平稳,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李赛白的妻子带着孩子、李赛红的丈夫带着孩子,早早地赶来乡下。

家里有孩子就热闹就喜庆了。

李正忽然有了精神,叫老伴扶他坐起身来,要看一看孙女和外孙子,瞧着孩子们跑进跑出的,枯槁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握着老伴的手,老眼朦胧起来,老伴轻轻地替他念道:“在家好,在家好。

”下午,李赛红和嫂子下厨,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年夜饭;大家把饭桌移到父亲的床前,让李正靠在床上吃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