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中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中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中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绣B.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C.铁和金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D.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氢气做燃料B.石墨制铅笔芯C.干冰做制冷剂D.铜丝做导线3.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X>Y>Z B.Z>Y>X C.X>Z>Y D.Y>X>Z4.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A B.B C.C D.D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6.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措施不当的是A.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B.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C.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D.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7.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调味用的食醋B.取暖用的煤炭C.温度计中的水银D.炒菜用的铁锅8.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储量有限,但可再生B.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加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C.海洋是最大的储水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D.温室效应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对我们也有有利的一面9.下列化学处理措施与解释不正确的是A.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的颜色不同—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B.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是含碳量不同C.鉴别:黄铜和黄金一用火烧D.50g酒精加入50g水中形成100g的溶液—遵循质量守恒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B.不锈钢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C.在空气中铝比铁更易被腐蚀D.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防止钢铁制品锈蚀11.探究Zn、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可行的是A.Zn、Ag、FeSO4溶液B.ZnSO4溶液、FeSO4溶液、AgC.Fe、Ag、ZnSO4溶液D.FeSO4溶液、AgNO3溶液、Zn12.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C.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D.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制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氢气做高能清洁燃料D.金刚石做钻头1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单质锌和单质银的混合物ag 加入到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对资源的利用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的蒸馏B.铁矿石炼铁C.太阳能发电D.分离液态空气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A.CO2B.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C.常温下N2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3.铁、铜、镁、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现象最剧烈的是()A.铁B.铜C.镁D.锌4.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比纯铁硬度小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比纯铁的好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D.沙漠地区的铁制品比沿海地区的铁制品锈蚀得快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B.铜用于制作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热性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与焦炭有关,但CO的生成与焦炭无关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们的成分金属的熔点6.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7.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A B.B C.C D.D8.已知4FeS2+11O2高温2Fe2O3+8X,则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O2与X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X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 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9.在反应3CO+Fe2O3高温2Fe+3CO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

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2+O22H2O B.Fe+CuSO4=====FeSO4+CuC.2KClO32KCl+3O2↑ D.CaO+H2O=====Ca(OH)210.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物质B.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D.化学变化中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2.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A.铁、银、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C.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D.根据铁的含碳量,将其分成生铁和钢:13.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等质量的红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锌和铁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熟石灰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14.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人教版(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这里的“铜”指的是A.铜单质B.铜元素C.氧化铜D.铜原子2.下列物质名称与其主要成分不相匹配的是A.大理石――SiO2B.赤铁矿――Fe2O3C.铝土矿――Al2O3D.辉铜矿――Cu2S3.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点,下列变化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铁的生锈C.活性炭吸附色素D.石油分馏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C.武德合金熔点高,常用作保险丝D.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大5.下列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2C+O2点燃2CO B.Cu2(OH)2CO3Δ2CuO+H2O+CO2↑C.H2+CuO ΔCu+H2O D.4CO+Fe3O4高温3Fe+4CO2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O + H2SO4=CuSO4 + H2O B.3 Cu+Al2(SO4)3=2Al+3CuSO4 C.2Fe + 3CuCl2=2FeCl3 + 3Cu D.Cu+H2SO4=CuSO4+H2↑7.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了液氢、煤油、新型镁铝合金等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氢和煤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通过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煤油C.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铝的大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水的组成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验证活动性顺序:铁>铜>银9.金属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源,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管表面刷油漆B.湿法炼铜C.钢铁生锈D.铜表面产生铜绿10.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B.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C .比较Fe 、Cu 、Ag 的金属活动性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1.现有X 、Y 、Z 三种金属,已知:①44Y+XSO =YSO +X ①332X+2ZNO =X(NO )+2Z ①24X+H SO 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 、Y 、Z 分别是A .Cu 、Zn 、FeB .Cu 、Fe 、AgC .Ag 、Zn 、MgD .Ag 、Zn 、Cu12.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 .实验室制取纯净的CO 2:将木炭在纯O 2中燃烧B .除去CuO 中少量的C 粉:将混合物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C .鉴别H 2O 和H 2O 2溶液: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 2观察现象D .验证Cu 比Ag 金属活泼性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Cu 丝和Ag 丝同时放入稀盐酸中13.“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金属材料。

沪教版九年级(下)物理第八章电能与磁单元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下)物理第八章电能与磁单元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下)物理第八章电能与磁单元测试卷一和参考答案九年级(下)物理第八章电能与磁单元测试卷一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调光电路,若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向a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是(。

)A、逐渐变亮B、逐步变暗,直至熄灭C、光变暗,然后变亮D、光变亮,后变暗直至熄灭2.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R1>R2),串联后接入电压为U的电源上,功率分别是P1和P2;将R1和R2并联后仍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功率分别是P1′和P2′,则(。

)A、P1+P2= P1′+P2′B、P1+P2>P1′C、P1<P1′,P2<P2′D、P1>P2,P1′>P2′3.为了使电炉消耗的功率减为原来的1/2,下列办法能用的是()A.将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电压不变B.将电压、电阻都减为原来的一半C.将电压减为原来的一半,电阻不变D.使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电阻不变4.如图是一位同学已经连接好的电路,闭合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

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大B.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减小C.小灯泡越来越暗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5.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比灯L2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L1的电流大B.L1两端的电压大C.通过L2的电流大D.L2两端的电压大6.已知两条电阻丝的阻值R1>R2.分别用P1和P2,表示它们的电功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电阻丝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时,电功率P1>P2 B.当电阻丝R1和R2并联接入电路中时,电功率P1<P2 C.电功率P1可能大于P2也可能小于P2D.电功率P1一定大于P27.一根长直铜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1.改写:A。

如果小磁针不动,那么导线中就不会有电流通过。

B。

如果小磁针转动,那么导线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一、单选题1.下图是用回收废料来制取铜,同时制取FeSO4•7H2O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操作Ⅰ、Ⅰ、Ⅰ都是过滤B.操作Ⅰ为蒸发结晶C.固体B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D.溶液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2Fe=3Cu+Fe2(SO4)32.有铁的混合物共5.6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0.19g,混合物的组成正确的是ⅠFe、AlⅠFe、CⅠFe、ZnⅠFe、MgA.ⅠⅠB.ⅠⅠC.ⅠⅠD.ⅠⅠⅠⅠ3.下列归纳和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碳和CO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CuO,H2也有还原性,也可以还原CuO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金很难生锈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铝也很难生锈,所以铝的化学性质也很稳定4.锌与金属M的硫酸盐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MSO4═ZnSO4+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M的活动性比Zn强B.金属M可能是Cu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Ⅰ甲烷用作燃料Ⅰ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Ⅰ氧气用于气焊Ⅰ干冰用作人工降雨Ⅰ焦炭用于冶炼钢铁A.ⅠⅠⅠB.ⅠⅠⅠC.ⅠⅠⅠD.ⅠⅠⅠ6.某同学按如下三种步骤对三种金属展开研究:(1)将它们分别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现X、Z的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而Y表面没有;(3)取X、Z大小相同的颗粒,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的气泡的速度比Z的快,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为()A.X>Y>Z B.Z>X>Y C.Z>Y>X D.X>Z>Y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CO2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烫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B.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9.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 =2CO2+3H2O,则甲醚(X)的化学式是A.C3H6O2B.C2H6O C.C2H4O D.CH4O10.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镁C.锌D.银11.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白色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学情评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少开私家车多步行B.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C.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高3.下列关于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正确的是()A.银的导电性良好,因此常用银作导线B.铁容易被氧化,可用作食品脱氧剂C.焊锡熔点高,可用于焊接金属D.金的化学性质活泼,可做饰品4.某博物院陈列——铁制罗汉坐像(如图),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C.用盐水除去罗汉坐像上的锈斑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第4题) (第6题)5.已知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 B.A>B>C>D C.B>A>C>D D.D>C>B>A 6.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工业炼铁的模拟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氧化铁变成黑色的铁粉C.实验中应该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D.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入CO,再熄灭酒精喷灯7.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 Cu Fe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FeSO4溶液CuSO4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C Cu CuO 在氧气流中加热D KCl MnO2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9.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三份浓度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金属活泼性:甲>乙>丙C.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乙>丙>甲D.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第9题)(第10题)10.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m g锌粉,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N点对应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P点对应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有AgC.Q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的溶质无Cu(NO3)2,只有Zn(NO3)2D.加入m g锌粉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巩固提升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岳阳中考改编)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小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2、(2021·南昌模拟)世界艺术品表现了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下列艺术品不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3、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字的由来。

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4、(教材P8,T4 变式)合金优越的性能,能满足许多特殊的用途和高科技的需要。

下列制品中使用了合金的是()①白炽灯灯丝②菜刀③一元硬币④飞机外壳A.仅①②③B.①②③④C.仅②③④D.仅①②④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说法中错误的是()A.常温下多数金属都是固体B.合金的性能一般优于纯金属C.合金中不含非金属元素D.钛和钛的合金用于制造人造骨6、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钛合金可以制造人造骨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D.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7、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B.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C.合金一定不含有非金属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成分金属大8、(2019·大连甘井子区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导电性最好,所以都用银制作导线B.铅的密度比铁大,因此用铅制作铁锤、斧头比铁好C.钛合金与人体有相容性,可用来造人工骨骼D.焊锡和铝的熔点都很低,因此都可以用来焊接金属9、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都是银白色的C.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铜D.用作灯丝的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10、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C.是银白色的D.常温下都是固体二、填空题11、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简要写出物质性质即可):(1)铁和铝:;(2)银和汞:;(3)铜和金:;(4)铜和铁:。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

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A、保险丝B、医疗器械C、潜艇外壳D、眼镜架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A、钨的导电性好B、钨的熔点高C、钨的硬度大D、钨的密度大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为纯净物B、含碳量不同C、机械强度不同D、铸造性不同5.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6.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A、①③B、③C、③④⑤D、③⑤8.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A、氯化镁B、硫酸锌C、氯化亚铁D、硫酸铜9.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10.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

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11.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12、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D.改变铁的颜色13.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14.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A.K、Hg、Zn B.Ag、Al、Au C.Mg、Fe、Cu D.Pt、Pb、Na 1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姓名班级日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D.俄罗斯2.中国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方式是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下列建设成果不是苏联在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里完成的是
A.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B.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C.苏联制定新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D.实行新经济政策
3.1919年1月,中国代表前往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他们的身份应该是
A.殖民地代表B.战胜国代表C.战败国代表D.中立国代表
4.“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5.右图是一幅20世纪30年代美国宣传“新政”(New Deal)的海报。

与这场“新政”无关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业B.农业集体化
C.整顿工业D.加强公共工程建设
6.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
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是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7.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将原来的印度分为
①印度②孟加拉③巴基斯坦④尼泊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8.二战以后,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战后非洲第一个取得独立的国家是
A.利比亚B.尼日利亚C.纳米比亚D.阿尔及利亚
9.欧盟各成员国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指的是
A.只使用一种货币——欧元B.建设统一的欧洲内部市场
C.外交政策协调一致D.只使用一种语言——英语
10.苏东剧变的实质是
A.领导人的变化B.政权性质的变化
C.文化观念的变化D.国家名称的变化
11.与右图所示旗帜(蓝底白星)相符的信息是
①2001年中国WTO ②1993年欧洲联盟③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④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⑤比利时布鲁塞尔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④⑤D.②③⑤
12.二战后,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其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推行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成立D.华约组织成立13.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商品丰富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高
C.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D.经济全球化渗透到日常生活
14.下面是美国福特汽车零部件的产地分布表,从中可以看出
A.福特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地位
B.福特公司的全球采购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D.美国已经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潮流
15.右图主要反映的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
A.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B.原子能领域的成就
C.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成就D.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成就
16.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其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是
A.乘飞机旅行不再是梦想B.铁路运输日益繁忙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
17.每次科技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新名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A.坦克B.克隆C.无线电D.工厂
18.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了奥斯卡多项大奖,创作人员参加颁奖仪式应该去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英国D.意大利
19.右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其内容反映的是
A.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释放毒气
B.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的格尔尼卡
C.日军在南京血腥大屠杀
D.日军对中国实施细菌战、化学战
20.下列哪一项有“梦幻工厂”的美称
A B C 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30分)
21.(10分)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

人们渴望和平,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只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人类才能实现和平发展。

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在20世纪上半叶连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后,下半叶又陷入长达40多年“冷战”的磨难中。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冷战时期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导致对峙格局形成的措施。

(3分)
(2)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不断把人类推向战争边缘。

试指出冷战对峙中的一次危机。

(1分)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和平的因素有哪些?(2分)
(3)胡锦涛在法国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多极化是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础。

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

……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

据材料,概括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

(4分)
22.(12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
十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举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出现的两例代表性科学技术。

(2分)
(2)请结合你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或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说一说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
们生活或学习的影响。

(2分)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试举一例说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2分)(4)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1分)
请举出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1例)(1分)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1分)
试结合实际,谈谈你怎样去做。

(1分)
2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虽然使生产要素超越了一般国家的民族民主界限,却没有超越强势国家的民族主权。

本质上说,全球化基本上是强势国家影响世界的过程。

当前全球化正是欧美组合的西方文明主导下的过程。

——摘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

1月31日,
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右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
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2分)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你认为材料二中发展中国家抵制经济全球化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请你说出两则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典型事例。

(2分)
(4)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A B C D A C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C A D B B B D
二、非选择题
21.(1)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各1分,共3分)
(2)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

(1分,任选一个即可)
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宗教纷争。

(答对两条即得2分)
(3)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联合国的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各1分,共4分)
22.(1)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原子能等。

(2分。

任举两例)(2)现在我们可以上网发邮件,看新闻,学习知识,实现网上购物等。

(2分)
(3)如原子弹的发明和应用,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青少年沉
溺于互联网络,严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等。

(答案不唯一,2分)
(4)经济全球化。

(1分)面临的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和恐怖主义等。

(1分,答案不唯一,任选其一)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1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

(2分,意思相近,有针对性即可)23.(1)全球化的本质:强势国家影响世界的过程。

(2分)
(2)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方面不及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境地。

(2分)
(3)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的成立、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比如上网、吃西餐(麦当劳、肯德基),购买进口汽车、手机等等。

(符合题意即可给分,2分)
(4)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②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结合本国国情制定政策;③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等。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2分。

其他如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等内容,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