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一语文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1.依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静( mì) ▲ ②gōng ▲ 喜③近在(zhǐ) ▲ 尺④〔qiè色〕▲ 而不舍2.下边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老师朗颂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同学的,爱国情怀犹然而生。

〔《往事依依》〕②鸟儿在我们的头顶上回翔,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溶合在一起,分辩不清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⑤▲,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⑦▲,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⑧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4.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它集中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请依据课文《端午日》中赛龙船比赛给人们带来无限乐趣的情景,补写出下面对联的上联。

〔3分〕上联:▲;下联:除夕夜放爆竹妙趣横生。

5.名著阅读。

〔5分〕(1)《当“海盗〞去》和《“海盗〞生活》中都有很多的环境〔景物〕描写,如“空中一丝风也没有。

正午的炎热使得鸟儿都噤了声,大自然进入了昏睡之中……〞〔《当“海盗〞去》〕;“大自然摆脱了睡意……一条小绿虫子从一片带露水的叶子上爬过来……〞〔《“海盗〞生活》〕。

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2分〕【答】▲(2)请仿照下面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索〔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

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 )夕阳余辉;líng( )听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bān( )斓的文学风景。

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2.默写(6分)(1),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4)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绿树阴浓夏日长,。

(高骈《山亭夏日》)(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3.名著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回答问题。

(4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国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2分)(2)作品中主人公汤姆在想去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2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爷爷听力不好,在广告上看到一款高级助听器,购买需要汇款1486元。

汇款单上有一栏要求汇款金额(大写),请你帮忙写一下。

(2分)人民币(大写)元整。

6.下面是打乱的三副对联,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对联知识匹配,配出两副来即可。

(2分)东风吹出千山绿四面荷花三面柳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城山色半城湖①②二、理解阅读(40分)(一)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7-8题。

(6分)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 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景物)来写“秋怀”的,创设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答:8.“芭蕉雨声秋梦里”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3分)答:(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沉默风驰电掣B. 炫耀拂晓气喘吁吁C. 恍惚暗淡无影无踪D. 倾盆大雁沉鱼落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B.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他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感到非常自豪。

D. 这本书不仅有趣,而且有益,值得我们一读。

3.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良师益友B. 风和日丽C. 眉清目秀D. 心旷神怡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像一位快乐的舞蹈家,在枝头跳跃。

B. 小明的成绩像弹簧一样,一弹即跳。

C. 晨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整个城市。

D.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5. 下列词语中,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 优秀(形容词)破坏(动词)B. 友谊(名词)欢乐(形容词)C. 美丽(形容词)快乐(形容词)D. 丰富(形容词)静静(副词)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非常喜欢读书,他读过很多书籍。

B. 他看了这部电影,感到非常感动。

C. 她问:“你昨天去哪儿了?”D. 我对他说:“你应该多注意锻炼身体。

”7. 下列词语中,书写规范的一项是()A. 留恋B. 惆怅C. 氤氲D. 淹没8. 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母鸡孵蛋,一直叫个不停。

B. 他在书中找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

C. 那个地方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D.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非常自豪。

9.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表达流畅的一项是()A.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身体非常健康。

B. 那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

D. 她的歌声非常动听,让人陶醉。

10.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一、基础运用(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应和(hâ)。

着落(zháo)截然不同(jiã)B.静谧(nì)粗犷(XXX)感慨(kǎi)恍然大悟(huǎng)C.姊妹(zǐ)倜傥(dǎng)绽开(zhàn)混为一谈(hǔn)D.澄清(chãng)一霎(shà)侍弄(shì)美不胜收(shâng)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XXX绝别翻来复去B.化妆瞭亮鉴赏人生鼎沸C.渊博确凿和蔼喜出望外D.绅士分岐心绪油然而升3.老师想让同学们简单了解一下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特意选了几幅XXX的书法作品。

请你选择作品与书体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一)(二)三)(四)A.第一幅是隶书,蚕头雁尾,古朴厚重。

B.第二幅是行书,收放结合,潇洒飘逸。

C.第三幅是小篆,圆劲均匀,平衡对称。

D.第四幅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B.校庆这一天,同砚们打扮得花团锦簇来迎接校友们返校。

C.我们虽然不必发起不求甚解的立场,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立场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D.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分析: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一连串的比喻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春雨细密缠绵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XXX的喜爱之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 chōng liáo zhù qiè 憬眼花乱蓄而不舍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2分)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全班只有二三十人完成。

B.灌木、小树、嫩枝、树皮……等等一切能吃得到而且吃得下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C.我很想知道你今天为什么会迟到。

D.“没问题!”小明爽快地说,“一放学,我们就去。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乐不思蜀。

C.部分同学意志不坚定,经营者随机应变地逃避检查,是黑网吧难根除的主要原因。

D.泰州坡子街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4.根据提示补全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6每题1分,第7题2分)①但愿人长久,。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

③ ,江春入旧年。

④ ,回清倒影。

⑤东隅已逝,。

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⑦古代诗文中不乏描写春天美景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5.名著阅读。

(6分)当刚才那只“大密苏里号”在阳光下干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

这样的小傻瓜会有许多。

每过一会儿,就有些男孩子从这经过;起先他们都想来开开玩笑,可是结果都被留下来刷墙。

(1)上面一段话出自这部作品,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的作品。

(2分) (2)请列举除选段外的情节,谈谈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教版初一上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初一上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炯炯有神B. 喜形于色C. 惊慌失措D. 颠沛流离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学校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用电。

C. 通过这次数学竞赛,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水平,而且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主要是因为他学习刻苦,勤奋努力。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A. 丰富 / 丰富B. 草原 / 草帽C. 水波 / 波涛D. 灵敏 / 敏感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

B.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眼睛。

C.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D. 河水哗哗地流着,像一支歌。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B. 风儿轻轻地拂过脸庞。

C. 雪花飘飘洒洒,像一片片羽毛。

D. 雨点嘀嘀答答,像一首歌。

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7.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不耻下问”相近的是()A. 胸有成竹B. 持之以恒C. 勤学好问D. 精卫填海8. 下列名著中,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的是()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9. 下列词语中,与“黄河”相关的成语是()A. 桃红柳绿B. 沧海桑田C. 江山如画D. 长河落日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是班级的佼佼者。

B. 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闪烁,天空显得格外美丽。

C. 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D.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苏教版初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苏教版初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恬淡(tián)窈窕(yǎo tiǎo)B. 倔强(jué jiàng)豁达(huò dá)恣意(zì yì)C. 谆谆(zhūn zhūn)蹉跎(cuō tuó)瞠目(chēng mù)D. 恬静(tián jìng)憔悴(qiáo cuì)翩翩(piān piā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憔悴翩翩B. 沉默恣意谆谆C. 豁达憔悴恬淡D. 倔强窈窕蹉跎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公益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比赛不得不推迟举行。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D. 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我非常喜欢。

”B. “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C. “请问,这本书多少钱?”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无数颗钻石镶嵌在黑夜的幕布上。

B.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C. 这场雨下得像瀑布一样。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春》一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7. 《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哲理?8. 《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9. 《沁园春·雪》中,诗人描绘了怎样的北国风光?10.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共30分)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 juān dì shùn hài刻根深固间人听闻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2分)A. 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B. 他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非但身体不强健;并且是有病的。

C. 课文《社戏》节选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D.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为了让邪魔鬼祟不敢登门骚扰;便在家里影壁后面竖起的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艰苦创业的这一感人故事令很多人历历在目....。

B. 湖北荆州的十余名大学生在两名小孩落水的紧要关头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采用结人梯的方式救人;不过令人痛心的意外还是夺走了其中三人年轻的生命。

C. 初一(13)班文明志愿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一视同仁....地劝阻购买零食者;赢得了同学们的普遍认可。

D. 校园金秋合唱节的组织工作井然有序....;保证了活动的成功圆满。

4.根据提示补全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6每题1分;第7题2分)(1)安不忘危;。

(2);登高必自卑。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东风不与周郎便;。

(5)至于夏水襄陵;。

(6)“”;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四季景色各有所爱;请任意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将不同时节景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完整的诗句:;。

5.情境口语交际。

(3分)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看到了这一场景;会对那一对路人说些什么?6.名著阅读、专题与实践活动。

(11分)初一(1)班最近开展了以“亲近图书;热爱文学”为主题的“读书周”活动。

(1)同学们分小组合作编辑了一份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他们制定出“最佳文学报”的评价标准(不少于两点):(2分)(2)请按要求做一个简要的读书卡片:(5分)(3)在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发现经历了无数冒险故事的“顽童”汤姆·索亚与狼的形象特点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你能说出哪几点呢?这些特点值得我们提倡吗?为什么?(4分)二、阅读理解与赏析:(共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第7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考试试卷初一语文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静( mì) ▲ ②gōng ▲ 喜③近在(zhǐ) ▲ 尺④(qiè色)▲ 而不舍2.下边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老师朗颂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犹然而生。

(《往事依依》)②鸟儿在我们的头顶上回翔,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溶合在一起,分辩不清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⑤▲,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⑦▲,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⑧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4.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它集中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请根据课文《端午日》中赛龙船比赛给人们带来无限乐趣的情景,补写出下面对联的上联。

(3分)上联:▲;下联:除夕夜放爆竹妙趣横生。

5.名著阅读。

(5分)(1)《当“海盗”去》和《“海盗”生活》中都有很多的环境(景物)描写,如“空中一丝风也没有。

正午的酷热使得鸟儿都噤了声,大自然进入了昏睡之中……”(《当“海盗”去》);“大自然摆脱了睡意……一条小绿虫子从一片带露水的叶子上爬过来……”(《“海盗”生活》)。

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2分)【答】▲(2)请仿照下面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3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

备选标题:①了不起的粉刷工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③快乐的海盗营地标题【▲】(填写序号)情节:▲▲【我的思考】▲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6-9题。

(1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又东,迳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③,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水经注江水》附注:①形容:形状、样子;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悉以临惧相戒: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④践跻:登临6.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A.自.非亭午夜分B.隐天蔽.日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千万蔽.地(《以虫治虫》)C.或.王命急宣D.春冬之.时绝壁或.十许丈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E.不以.疾也徐喷以.烟(《幼时记趣》)【答】▲和▲7.句子翻译(2分)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8.【甲】文中,能体现【乙】文袁山松所说的“悉以临惧相戒”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 ▲;而【乙】文袁山松所说的“既至欣然”又与【甲】文中郦道元所言的“▲”中所直接表露的情感是相一致的。

(2分)9.有人说,【甲】文写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请你结合文段【甲】中的画线句,具体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分)【答】▲阅读《斜塔上的实验》,完成10 - 13题。

(10分)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

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土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

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他居然把亚里土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

不是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为严肃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

“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就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

与亚里土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

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

”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

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

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

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

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

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l 磅重的铅球。

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

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

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10.选文最后说:“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请你根据选文内容,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说出这一理论的具体内容。

(1分)【答】▲11.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们和伽利略都很关注翻期待,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他们各自期待的分别是什么。

(3分)【答】▲12.“兴高采烈”是一个褒义成语,可是选文却用来形容那些嘲笑伽利略的人,你认为这样使用成语恰当吗?请结合语境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13.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全文,概括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答】▲阅读下文,完成14 -16题。

(8分)5月下旬,太湖多处湖面大规模蓝藻爆发,被蓝藻污染最为严重的太湖区内的梅梁湖,湖水就像绿色油漆一样浓稠。

如此严重的蓝藻污染,致使主要用水源自太湖的无锡市陷入了饮用水危机。

蓝藻的爆发为什么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蓝藻的特性。

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

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用作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会在夏季大量繁殖,使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

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

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

专家指出,这次导致太湖蓝藻大规模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持续多年的暖冬积温,尤其是今年4月份太湖流域平均水温一直居近25年中的最高点,达到了19.56℃,非常适合藻类生长。

此外,今年l至4月份偏南风风场也明显高于往年平均值,这使得太湖内其他湖区的藻类向梅梁湖集中。

梅梁湖100多平方公里水域恰似一个水体相对静止的“大口袋”,偏南风一吹,这个“大口袋”就成了整个太湖蓝藻的聚积处。

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

由于太湖周边企业不断增多,部分涉及排氮、磷的企业超标排放,加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致使近年太湖水中氮、磷含量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2006年,太湖湖心区平均氮、磷的含量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2倍和1.5倍。

这就为藻类生长提供了一个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

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除立即着手建立太湖流域蓝藻爆发应急机制外,还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治本措施。

6月5日无锡市已经恢复了自来水的正常供应。

1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造成这次太湖多处湖面大规模蓝藻爆发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答】▲▲15.文中画线句“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中的加点宇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16.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藻类生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

B.这次太湖出现的“绿潮”就是大规模的蓝藻爆发。

C.藻类生长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是水温达到19. 56℃。

D.太湖大规模蓝藻爆发的自然因素大于人为因素。

【答】▲阅读《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完成17 - 22题。

(16分)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赵宁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

然而,有时候蜕变却会在瞬间完成,尤其是关键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画家长久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况下灵感顿生,一挥而就。

②我是母亲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

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

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

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我只能远远地看着。

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

父亲过来习惯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

”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

当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