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3级高一高职班第二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新课标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Word版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数学试题【新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角θ的终边经过点P (-3,4),那么sin θ+2cos θ=( )A .15 B .15- C .25- D .252. 若sin α>cos α,且 sin αcos α<0, 则α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3.已知tan 2,θ=则22sin sin cos 2cos θθθθ+-=( )A .43-54C .34-D .454. 在区间[,]22ππ-上随机取一个数x ,cos x 的值介于0到21之间的概率为 ( )A .31B .π2C .21D .325. x 是1x ,2x …100x 的平均数,a 是1x ,2x ,…,40x 的平均数,b 是41x ,42x ,…100x 的平均数,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4060100a b x +=B.6040100a bx += C.x a b =+D.2a bx +=6. 数据1x ,2x …n x 的方差为2S ,则数据135x +,235x +,…,35n x +的方差是( )A. 2S B. 23SC.29SD. 293025S S ++7. 若下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S=20,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关于k 的条件是 ( ) A .9k = B .8k ≤C .8k <D .8k >8.要得到)42sin(3π+=x y 的图象只需将y=3sin2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4π个单C .向左平移8π个单位D .向右平移8π个单位9.函数),0)(sin(πϕωϕω<>+=x A y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是( )A .)438sin(4ππ-=x yB .)48sin(4ππ-=x yC .)438sin(4ππ+=x yD .)48sin(4π+π=x y10. 若函数()f x 为R 上的奇函数,且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又(sin 1)(sin )f x f x ->-,[0,]x π∈,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2(,)33ππB .2[0,](,]33πππC .5[0,)(,]66πππ D .5(,)66ππ11. 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π,且当π02x ⎡⎤∈⎢⎥⎣⎦,时,()sin f x x =,则5π3f ⎛⎫⎪⎝⎭的值为 ( )A.12-C.D.1212. 已知函数π()(0)xf x R R=>图像上相邻的一个最大值点与一个最小值点恰好在圆222x y R +=上,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1 B.4 C.3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扇形的周长是16cm ,圆心角是2弧度,则扇形的面积是14 .已知动点M 在圆x 2+y 2=4上运动,点A (3,4),则∣MA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和15. 函数f (x )=2161tan xx -+的定义域是 .16. 关于函数π()4sin 2()3⎛⎫=+∈ ⎪⎝⎭R f x x x ,有下列命题:①()f x 的表达式可以变换成π()4cos 26f x x ⎛⎫=- ⎪⎝⎭)(R x ∈;②()f x 是以2π 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③()f x 的图像关于点π06⎛⎫- ⎪⎝⎭,对称; ④()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π6x =-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0分)17.(10分)已知()()()()3sin 5cos cos 23sin cos tan 322f ππααπααππαααπ⎛⎫-⋅+⋅+ ⎪⎝⎭=⎛⎫⎛⎫-⋅+⋅- ⎪ ⎪⎝⎭⎝⎭(1)化简()f α。

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新人教A版 第144套)

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新人教A版 第144套)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11AC AD ⊥B 、11DC AB ⊥ C 、1AC 与DC 成45角D 、11AC 与1BC成60角 5、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是 ( )A 、l ∥aB 、l 与a 异面C 、l 与a 相交D 、l 与a 没有公共点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A 、23 B 、76 C 、45 D 、5611、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12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F G H ,,,分别为1AA ,AB ,1BB ,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GH 所成的角等于( ) A.45° B.60° C.90° D.12°第Ⅱ卷(共90分)A FD BCGE 1BH1C1D1A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8、(12分)已知E 、F 、G 、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FG.求证:EH ∥BD . (12分)19、(12分)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12分) 20、(12分)已知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2AB =,4PA AD ==,E 为BC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AE ;(2)求直线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21、(12分)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已知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根据图中尺寸(单位:㎝),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H G FED BA CSDCB A 33侧视图正视图积。

[VIP专享]第二次月考试卷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

[VIP专享]第二次月考试卷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

2012—2013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出卷人:朱会娟审卷人:李元光时间:2013.5.6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①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

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②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

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

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③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

新课标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数学试题内附参考答案[编辑6页]

新课标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数学试题内附参考答案[编辑6页]

新课标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数学试题内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若集合{}1A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A .0A ⊆B .{}0A ∈C .A ∅∈D .{}0A ⊆2.设集合{}32M m Z m =∈-<<,{}13N n N n =∈-≤≤,则M N ⋂= ( )A .{}01,B .{}101-,,C .{}012,,D .{}1012-,,, 3.设,a b R ∈,集合{}1,,0,,b a b a b a ⎧⎫+=⎨⎬⎩⎭,则b a -= ( )A .1B .1-C .2D .2-4.已知 1(1)1()(1)x x f x x ⎧≤⎪+=>,则[(2)]f f =( )A .0B .12C .1D .135.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 )A .21,[1,2]y x x =-∈-B .2y x x =+C .3y x =D .2,[1,0)(0,1]y x x =∈-⋃6.{}{}02,03M x x N y y =≤≤=≤≤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 到集合N 的函数关系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7.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4m <≤B. 01m ≤≤C. 4m ≥D. 04m ≤≤8.已知∅{}1,2,3,4,5,6M ⊆,若∈a M 且6a M -∈,则集合M 的个数为( )A .6B .7C .8D .159.把函数1x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将每个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 )A .226x y x -=+ B .223x y x -=+ C .2262x y x +=++D .2232x y x +=++ 10.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它在[0,)+∞上递减,那么一定有( )A .23()(1)4f f a a ->-+B .23()(1)4f f a a -≥-+C .23()(1)4f f a a -<-+D .23()(1)4f f a a -≤-+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已知元素(,)x y 在映射f 下的象是(2,2)x y x y +-,则(3,1)在f 下的原象..是 . 12.幂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3,9)(,则(2)f =_____,(21)f x += . 13.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 . 14.定义集合A 、B 的一种运算:{}1212,,其中A B x x x x x A x B *==+∈∈,若{}1,2,3A =,{}1,2B =,则A B *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15.如图,该曲线表示一人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9时离开家,15时回家.根据这个曲线图,有以下说法:①9:00~10:00匀速行驶,平均速度是10千米/时; ②10:30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1小时; ③11:00到12:00他骑了13千米;④10:00~10:30的平均速度比13:00~15:00的平均 速度快;⑤全程骑行了60千米,途中休息了1.5小时.离家最远的距离是30千米;以上说法正确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6~19题每小题各12分,20题每小题13分,21题每小题14分,共75分)16.已知全集{}{}{}221,2,,1,2,6U U x x A x C A =+=-=,求实数x 的值.17.设集合{}11A x a x a =-≤≤+,集合{}15B x x x =<->或,分别就下列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A B ⋂=∅;(2)A B B ⋃=.18.已知21()3x f x x p+=+是奇函数.(1)求实数p 的值;(2)判断函数()f x 在(,1)-∞上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19.已知集合{}2|210M x ax x =-++=只有一个元素,{|A x y ==,{}2|21B y y x x ==-+-.(1)求A B ⋂;(2)设N 是由a 可取的所有值组成的集合,试判断N 与A B ⋂的关系.20.已知函数23,[1,2]()3,(2,5]x x f x x x ⎧-∈-=⎨-∈⎩.(1)在如图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内画出()f x(2)写出()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及值域; (3)求不等式()1f x >的解集.21.已知函数2()(3)3,0.f x kx k x k k =+++≠其中为常数,且 (1)若(2)3f =,求函数()f x 的表达式;(2)在(1)的条件下,设函数()()g x f x mx =-,若()[2,2]g x -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k 使得函数()f x 在[1,4]-上的最大值是4?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新课标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DACBD CDBAB 二、填空题11.(1,1) 12.24,441x x ++ 13.12 14.14 15.①③⑤18.解:(1) ()f x 是奇函数,()()f x f x ∴-=- …………………………1分即221133x x x p x p ++=--++, …………………………2分 221133x x x p x p++∴=-+--,从而0p =; …………………………5分 (2)21()3x f x x +=在(,1)-∞上是单调增函数. …………………………6分证明:21()3x f x x+=,任取121x x <<-,则 …………………………7分22221212221112121211()()333x x x x x x x x f x f x x x x x +++---=-=…………………………8分12121212121212()()()(1)3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0分 121x x <<- ,1212120,10,0x x x x x x ∴-<->>, …………………………11分 12()()0f x f x ∴-<,()f x ∴在(,1)-∞上是单调增函数.………………………12分20.解:(1)图像如下图所示; …………………………5分(2, …………………………7分值域为[1,3]-; …………………………9分 (3)令231x -=,解得x =; …………………………10分令31x -=,解得2x =。

新课标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数学.pdf

新课标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数学.pdf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数学试题【新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角θ的终边经过点P(-3,4),那么sinθ+2cosθ=( ) A.B.C.D. 2. 若sin>cos,且 sincos<0, 则是 (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3.已知则( ) A. C. D. 4. 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x,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 ) A. B. C. D. 5. 是,的平均数,是,,,的平均数,是,,的平均数,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6. 数据,的方差为,则数据,,,的方差是( ) A. B. C.D. 7. 若下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S=20,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关于的条件是 ( ) A. B. C. D. 8.要得到的图象只需将y=3sin2x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单位B.向右平移个单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9.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是() A. B. C. D. 10. 若函数为R上的奇函数,且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又,,则的取值范围是 A. C. D. 11. 定义在上的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的最小正周期是,且当时,,则的值为( ) A. B.C. D. 12. 已知函数图像上相邻的一个最大值点与一个最小值点恰好在圆上,则的最小正周期是( ) A.1 B.4C.3D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扇形的周长是16cm,圆心角是2弧度,则扇形的面积是 14 .已知动点M在圆x+y=4上运动,点A(3,4),则M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和 15. 函数f(x)=的定义域是 . 16. 关于函数,有下列命题: ①的表达式可以变换成;②是以 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③的图像关于点对称; ④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0分) 17.(10分)已知(1)化简。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13职专班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13职专班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13职专班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2、D3、A4、B5、D6、D7、B8、D9、A 10、C二、填空1、胡适,自传体散文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阅读题(一)1.文化传统是新的文化产生的基础,一切新的文化的创造都要立足于文化传统,否则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另一方面,传统中又有一些保守、落后的因素,它会限制束缚我们的思想,不利于新的文化的创造产生,从而造成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局面,因此说它又是民族的沉重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

2.把传统看成服装,就是以追求时尚新潮为美,从而认为传统是包袱,会阻碍进步与发展;把传统看成文物,文物越古越好,于是就认为只要是传统就是好的,传统也不必再有变化和发展了。

3.对待传统,我们要善于运用传统发挥其优势,但也不能一味沉浸于传统之中难以自拔;我们要避免传统的束缚和局限,但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否定传统。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二)4.字的直指的意义的特点:明白,易用,意义是固定的,偏于类型;字的联想的意义的特点:迷离,难用,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

前者:意义固定,偏于类型;后者,意义游离,偏于个性。

5.第一句用的是直指的意义,第二句用的是联想的意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而来的,它写出了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种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了艺术妙境。

6.A7. C8. A(三)9.D10.A11.D12.B四、文学作品欣赏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2.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的石壁,再写江面的波涛。

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

2012-2013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2-2013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2-2013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ZT
(本试卷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桀骜(jié) 租赁(lìn) 喋血(dié) 长歌当哭(dāng)
B 殒身(yǔn)解剖(pāo) 屏息(bǐng) 博闻强记(qiáng)
C 浸渍(zì) 游说(shuì) 蹒跚(pán shān)弄堂(lòng)
D 弥漫(mí)菲薄(fěi) 绯红(fěi) 迥乎不同(jiǒng)
2、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干炼 屠戮 噩耗 百折不回
B 尸骸 寥落 作揖 酣畅淋漓
C 惨淡 暗然 勇毅 垂涎三尺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B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9、对下面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托遗响于悲风
A ①②③④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B ①②③④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C ①②③④意义相同,用法不同 D ①②③④意义不同,用法相同
(5)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2013二次月考

2013二次月考

A C B60° 60° F湖州第五高级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本卷2/10s m g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 1.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 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惯性不同D.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2.下面哪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A .m 、N 、kg B .kg 、m/s 2、s C .m 、k 、cd D .m/s 2、kg 、mol3.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一木板,木板上放置一物体,用水平力F=10N 拉木板,使它们一起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那么木板受力的个数是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4.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C .若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则速度也逐渐减小D .若物体原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增大时,则速度也一定逐渐增大5、如图所示,重20 N 的物体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外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4N ,(g 取10 m/s 2),则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0.2m/s 2 B.0.4m/s 2 C.2 m/s 2 D.4m/s 2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 A 、0B 、mg)m M (- C 、g D 、mg)m M (+ 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密闭水箱,A 、B 、C 三个小球的密度关系分别为:ρA >ρ水,ρB =ρ水,ρC <ρ水,均用细线系在水箱中开始时,水箱静止,细线竖直,现用力向右突然拉动水箱,则 A 、细线均竖直 B 、细线均左倾C 、A 线右倾,C 线左倾,B 线竖直D 、A 线左倾,C 线右倾,B 线竖直8. 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9.如图所示,质量为5kg 的物体m 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沿斜面匀加速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 2,F=50N , θ =370,若突然撤去外力F ,则在刚撤去外力的瞬间,物体m 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 .2 m/s 2,沿斜面向上B .4 m/s 2,沿斜面向下C .8 m/s 2 ,沿斜面向下D .10 m/s 2,沿斜面向下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江县马街中学高2013级高一高职班第二次月考试题
化学
姓名班级考号总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0小题,每小题分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相互接触
2. Na2SO4,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SO4是酸 B.Na2SO4是盐 C.Na2SO4 是钠盐 D.Na2SO4是硫酸盐
3.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一定条件下发生聚沉现象 B.通常浑浊,不稳定 C.丁达尔效应 D.电泳
4、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
A、KOH溶液
B、氯化钠固体粉末
C、熔融的Na2SO4溶液
D、银丝
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HNO3==H++NO3-
B、KCl==K++Cl-
C、H2SO4==H++ SO4-
D、NaOH==Na++OH-
6.下列物质是强酸的是()
A. NaOH
B. KCl C . HNO3 D. SO2
7.下列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是( )
A.沉淀
B.气体
C.水
D.有颜色出现
8.、下列物质不溶于水的是( )
A、NaOH
B、HNO3
C、NaCl
D、BaSO4
9.下列式子为离子方程式的是()
A. NaOH==Na++OH-
B. H2+CuO=Cu+H2O
C. H++ OH-== H2O
D. H2→H2O
10.下列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 HCl
B. HClO
C. HClO 2
D. HClO 3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15分,每空1分)
11.电解质是在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

12混合物分离方法选择:a.过滤. b蒸发. c蒸馏.d分液. 用序号填空:
(1)水和四氯化碳混合溶液;(2)豆浆和豆渣;(3)用海水晒盐;(4)海水淡化;
13.四种基本反应有,,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本质是。

对于H2+CuO=Cu+H2O,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该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 ,
15.三大强酸有硫酸,硝酸和;四大强碱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