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_散文家谈散文_教案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教案

一、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散文家的教学观点,引导学生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自然、真情实感为特征的文学体裁,强调个性化和抒情性。
2. 散文的魅力:散文具有广泛的题材、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3. 散文家的教学观点:分析几位知名散文家的教学理念,总结散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4. 散文阅读与写作实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优秀散文作品,提升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优美的散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通过PPT展示散文的定义、特点和魅力,让学生深刻理解散文的本质。
3. 分析散文家的教学观点:介绍几位知名散文家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4. 散文阅读与写作实践:组织学生阅读优秀散文作品,讨论其写作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特点和魅力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散文家教学观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散文阅读和写作实践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优秀散文作品选集。
2. 散文家教学观点的相关资料。
3. PPT制作。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特点、魅力和散文家的教学观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和写作实践。
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优秀散文作品,分析其写作特点,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2. 结合散文家的教学观点,修改自己的散文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十、板书设计:1. 散文的特点和魅力2. 散文家的教学观点3. 散文阅读与写作实践六、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教案七、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散文特点和魅力的认识,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散文家的教学观点,使学生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4

感受。
本文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
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杜牧的《白鹭》导入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
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渗透阅读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
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
教学难点:
了解散文鉴赏知识。
主备人:黄业祥复备人:陈万华任教班级:九(9、12)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作业布置:
《同步导学》本课基础训练”能力提升”
教学后记:
本文是对散文作品的评论,首先要了解文体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
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4_教案教学设计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安排
1、布置任务明确任务
2、简介作家作品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3、组织讨论比较阅读
4、指导确立专题自主组合确定专题
5、提供帮助提出疑难
6、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完成专题课内1课外3
7、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交流展示成果1
师生共同反思
专题示例:
(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了解其人;
(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风格初探;
(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
(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
九年级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九年级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散文家的创作理念和写作技巧。
3、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评论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散文家的观点和见解,体会散文的艺术魅力。
(2)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如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散文家的论述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
(2)如何让学生在欣赏散文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知识,介绍散文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散文家的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散文的魅力,提高阅读能力。
4、写作法安排学生进行散文写作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优美的散文片段,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提问学生对散文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特点和魅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散文家谈散文。
2、知识讲解(1)介绍散文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解散文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他们的作品和观点做好铺垫。
3、作品阅读(1)让学生阅读散文家的作品,如冰心的《谈生命》、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疑问。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共同解决疑问。
4、观点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散文家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如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等。
(2)让学生思考散文家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这些观点和情感的,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案

⑴ 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⑵ 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
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⑶ 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的着作很
多,有诗集《_________》、话剧《_________》等。
6.请依据你的理解,试给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重拟一个标题,要
求形象生动,能揭示出白鹭的独特之美。
7.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以季节”为内容写一段话。
例句: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
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例句:我喜欢一年四季,喜欢__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三>语文>初三语文教案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案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隽()永绮()丽睿()智蓑()毛
长喙()铿锵()()鸿鹄()黛()
寥廓()()嵌()嗜()好鼐()
2.词语解释。
【冷峻】:沉着而严肃。
【婉约】:委婉含蓄。古人论】:鲜艳美丽。
【睿智】:英明有远见。
【蓑毛】:像蓑衣一样的毛。
【喙】:鸟兽的嘴。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沦】:水上的波纹。
【漾】:水面微微动荡。
【鸿鹄】:天鹅。
【寥廓】:高远空旷。这里指广阔的宇宙。
【忽】:(某些计量单位的)十万分之一。10忽等于1丝。这里形容极少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把握《关于散文<白鹭>》观点态度,理解其写作特点,学写简短的评论。
◆过程与方法1、学习鉴赏咏物散文,通过揣摩语言体物,悟情,欣赏作者的情趣之妙。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独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教学重难点:1、欣赏《白鹭》,体物、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力求形成独特的感受。
2、了解评论文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在比较阅读中形成独特感受,表达独到的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散文家谈散文》之白鹭)一、课文导入白鹭有三大美誉:①白衣少女——白鹭属于珍稀鸟类。
它们体态苗条,颈部细而弯曲,嘴尖而长,一身雪白,飞行时姿态优美,被誉为“白衣少女”。
②天使猎人——白鹭爱吃鱼虾昆虫,在树木草丛中建巢,在浅滩,小溪等浅水处觅食。
它修长的双腿立于浅水中,显得漫不经心,可一旦发现食物,便迅速地用喙攻击,是个机敏的猎人。
③模范夫妻——白鹭夫妻是出了名的模范夫妻,一雌一雄,终身相伴,在孵化期间,白鹭爸爸主动负责妈妈的食物,有时候,爸爸甚至还会亲自孵上一阵。
白鹭孩子破壳而出后,爸爸妈妈不辞辛劳地喂养它,教导它,直到孩子独立觅食为止。
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
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
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改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
郭沫若早期的诗文,感情炽热,语言激昂,而以后的作品则较多的是清新、俊逸。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第1 课时九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吴保兰学习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教学难点了解散文鉴赏知识自学质疑1、自由阅读课文,简介晓雪及郭沫若。
晓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
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四川乐山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冷峻.()隽.()永绮.丽()睿.智()蓑.毛()鸟喙.()铿锵..()黛.()嗜.好()镶嵌..()..()寥廓教学流程一、交流展示二、互动探究1、朗读《白鹭》一文,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
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
4、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比喻,作者抒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美,说明其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结构特点2、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3、欣赏积累散文优美的语言教材分析:初三学生读散文不但要读出浅层次的内容,不但要体悟到文章的情感和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尝试做“小小鉴赏家”,学会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欣赏和解剖,在有滋有味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写作规律的影响。
《白鹭》是一篇写物的精美散文,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诗”这一特点,分别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表达:外貌特征、水田钓鱼、悠然树顶、黄昏低飞,全文自然地使用了这样一些手法:对比、比喻、拟人,用自然清丽的语言勾画出脱俗清雅的白鹭形象。
《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鉴赏性的小品文,作者先谈了散文的大体特点,罗列了各个大家的散文风格,然后说到郭沫若的散文风格,最后着重赏析《白鹭》。
赏析《白鹭》作者使用了这些的方法:总体概括课文内容、适当摘抄呈现课文内容、引用古人、名人的品论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为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教学难点为教会学生欣赏散文的思路方法新课标第一网教学设想:学《白鹭》、写《白鹭》、谈共鸣。
学生学习《白鹭》,写出自己的鉴赏小品文,然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晓雪的进行对照,谈比较之获。
尊重学生对文章的原始体验,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授以思路方法,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主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设计:一、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说出文章“总-分-总”的结构,说出作者眼中白鹭的特点-“诗”。
二、默读课文,说说“诗”的内涵1、带着“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的问题,学生再读课文,并圈画点评。
学生随机回答教师点评小结:白鹭的外貌淡雅而精致仿佛是一首小巧别致的诗;白鹭与清水之微波余辉,田地之拙朴阔然而构成的田野水墨画是一首古朴灵动的诗;白鹭在寂寥迷蒙的清晨独立枝头,悠然眺望是一首意蕴清绝的诗;白鹭低飞于黄昏的空际,又是一首浪漫而多情的诗。
2、细读课文,选择课文最钟爱的一点,简略地写写晓雪说《白鹭》这篇文章是“诗”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回答
师补充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格式:我喜欢(推荐)****这句,因为这个句子用****(修辞,表现手法等)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白鹭是一篇咏物的抒情散文,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来表现白露的美讴歌了那些因为他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小雪的评论散文一言简意赅的文字表述了他对散文的基本观点和对白鹭的看法。以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对白鹭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晓雪的评论短小精悍,但却是从大出着手,以大写小,以小见大,具有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的品性
2、作者先用“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全文,后具体从静态美和动态美分写白鹭具体之美,最后,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作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3、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
(三)课上交流
朗读你向同学推荐的你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师导入课文后,进行预习评讲
点名2个学生上黑板纠正后师统计正确率
2、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当堂反馈》“课堂练习”
生独立完成
师评讲纠正
统计正确率
来,实则不枝不蔓,紧紧国境线评论对象。议定随意、灵动、挥洒自如,从散文的“随意性和多样性”这样的大处落笔,点出了作者感受到白鹭“被人忘却的美”,教会我们一种评价方法――新闻记者的方法与视角。
学生默读1分钟后回答问题。
评价时候教师可以从语言结构、感情等方面)〖提示〗阅读的感受是很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角度对文章作出评价。如从结构上分析,讨论开头句与结尾句的作用,或这样开头与结尾的好处;或从描写对象的手法上分析,作者采用粗线条勾划、大写意手法表现歌咏对象的特点,这种很虚空的、抽象的、概括的写法显示了文章的个性、等等,鼓励学生有创新的见解,新颖的发现和个性的表达。由于各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的不同,因此,不必强求一致。
二、再读课文。
1、《白鹭》通过对的赞美,讴歌了
2、作者赞美白鹭之美的思路是怎样的?
3、《白鹭》6、7、8三节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
三、画出你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同学的句子,并能说说理由。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集体智慧
个性设置
反思
预习
交流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出示课题)
——姚鼐的话的含义: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文章一种很高的境界,尤其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的散文的魅力。引用的目的是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散文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
板书:
风格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关于〈〈白鹭〉〉文字非常精彩极其简练
内容独特感受独到认识
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总结反思
这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看似信笔写
3、关于白鹭: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对它的赞美早让其中国人心中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二)再读课文
1、《白鹭》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1)你认为文章从散文的多样性落笔有什么用意?
(2)在评论郭沫若的作品时为什么要列举其他作家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作用?
(3)怎样看待评论时对原文的引用?
——(1)这不仅是作为评价《白鹭》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对散文的一种整体评价。正因为散文的文体形式最自由自在,才会在不同的作家身上表现出迥异的风格。
(2)作者信手拈来一些作家为证,一方面有力支撑作者的观点,同时为概括郭老的风格作一铺垫;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在比较中对郭老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
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
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请组员回答问题
师生点评
教师适时点拨
小组抢答找到的句子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
教师板书
教师总结,请学生谈谈收获
检测
反馈
1、对《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一种是()。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3)最后一段以引用莱辛的话和《白鹭》的原文,作为评价的文字,看起来是一种偷懒的方法,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一种弄“拙”成“巧”的写作技巧,看似轻而易举,实则匠心独运。
2理解课文中引用的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抢答以下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质量最好。
(1)找到文章中引用的名言名句。
(2)看懂引用句子的含义。
展示
探究
(一)学习《白鹭》
1、白鹭的美美在什么地方?
板书:
静之美色素的配合雪白的蓑毛
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优美的身段流线形结构增……减……素……黛……(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
白鹭之美
动之美清水田捕鱼独立小树顶低飞乡村夜空
(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2、请你也来评价散文《白鹭》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可从整体也可从局部来点评作品。小组交流后,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每位同学也记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2.简介作者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
开贞,号尚武,曾用笔名麦克昂、易坎人、石沦等。他的代表作有:1918年春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1918年初夏最早的新诗《死的诱惑》,1921年第一本诗集《女神》,1924年到1927年间创作历史剧《王昭君》《聂荌》《卓文君》,抗日期间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解放后又先后出版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东风集》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他极具天赋,在文学的各种体裁、翻译、史学、文字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是少有的全能型文人,又是多产作家。
学习难点
学习《白鹭》抓住描写对象神似的特点来表现对对象特征的写法,学会粗线条的勾勒和写意的手法表现歌颂对象的特点。
教具学具
预习
作业
一、初读文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隽永()②liáo廓()③绮丽()④睿()智⑤冷jùn()⑥恬淡()⑦铿锵()()⑧喙()
2、收集郭沫若的相关资料。
3、了解一种水鸟:白鹭
学习目标
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学习《白鹭》抓住描写对象神似的特点来表现对对象特征的写法,学会粗线条的勾勒和写意的手法表现歌颂对象的特点。
3、学会鉴赏散文中所表现的情和理,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学习重点
学习《白鹭》抓住描写对象神似的特点来表现对对象特征的写法,学会粗线条的勾勒和写意的手法表现歌颂对象的特点。
教师小结:《白鹭》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它体现了作者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作者对歌咏对象不作正面、具体的描写,只用粗笔勾勒其神韵,又巧用衬托比较的办法凸现对象的特点。作品诗意的语言不仅朗朗上口,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学习课文,了解《关于散文〖白鹭〗》的特点
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明确本篇短论的写作特点。讨论交流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白鹭》来赞美它。现在我们先阅读这篇文章,品味、感悟、欣赏,想一想他的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预iáo廓(寥)
③绮丽(qǐ)④睿(ruì)智
⑤冷jùn(竣)⑥恬淡(tián)⑦铿锵(kēng qiāng)⑧喙(h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