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百所学校2015届高三11月质量分析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原创】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无限风光在险峰”作文评析(精品、引用请

【原创】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无限风光在险峰”作文评析(精品、引用请

【原创】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无限风光在险峰”作文评析(、引用请【原创】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无限风光在险峰”作文评析(、引用请注明,谢谢!)回归----人文语文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无限风光在险峰”作文评析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谢植宣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

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

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反而认为没什么看头。

他指着一棵枯黄的树说,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山路越走越险。

爬到半山腰,乙同学仰望山顶的奇景,感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且催甲同学加快点脚步。

甲同学面对险境,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只想等着乙同学从山顶返回,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此为2015届广东百校联考高三语文作文试题,据闻,百校联考,其实是由“金太阳”命题、组织的一次民间联考。

当然,就学校来说,只要命题规范、严谨,官方也好,民间也好,都不是重点,只要参与联考的学校越多,参考的样本数据越多,统考的意义就越大。

但客观地说,对于本次百校联考的作文题,颇感失望。

不管如何,姑且先对题目作一下审题分析。

先说作文类型,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说法,目前的新材料主要分为社会现实型、文学故事型、理论观点型。

按此标准,本次百校联考作文题应该属于文学故事型,意图通过甲乙两同学游览名山的不同经历和感受来阐述一个道理。

我们不妨先对这个故事作一下层次划分,以把握其主要内容。

故事材料共209个字,共6句,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层次一: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

层次二: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

层次三: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反而认为没什么看头。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15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汕头市2014 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控测评试题语文参考答案1.C(A gāo/hāo,yán,luò/là;B mí,chù/xù,lù/lòu;C shâ/niâ,kuǐ/guǐ,zhuó/zháo;D fán/fān,chēn/chēng,guān)2.D(D 不符合情理的请求。

用于自谦。

不符合语境。

A 息息相关:彼此关系非常密切。

B 口耳相传;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这里符合语境。

C 传播:广泛散布。

)3.A (B 成分残缺,“建立”的后面缺宾语中心语,应在“教育资源”的后面添上“配置方式”;C.“因为……的原因造成的”句式杂糅,整句改为“这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D.语序不当,“关键迈出一步”应为“迈出关键一步”4.D5B(第,副词,只是,尽管)6C(①“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与“归”形成因果关系,故此处“以”字作为连词表因果,而“其”字只能作为代词解释为“他的”,句意则变成“他的母亲担忧回去”,既解释不通,也与上下文语境不合;②“而”在此处作连词,表转折,联系上下语境可用之,“乃”字虽然也有表“却”的意思,但只作为副词使用,因此此处只能用“而”而不能用“乃”。

③“敢于”是固定结构,如用“为”则成为介词,无论是解释为“为了”还是“替、给”,在此处都解释不通。

)7.D8.C(A 项,曹锡宝并未接受侍读一职,而且从“大学士傅恒知其欲以甲科进,乃不为请迁”一句可知曹锡宝之所以没有升迁是因为自己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晋升,而非来自于傅恒的阻挠;B 项,前后并无因果关系,而且乾隆只是放宽对他的惩罚,而不是免除惩罚;D 项“从子”是指“侄子”,而不是指“儿子”,因此曹锡宝是曹一士的侄子,而非儿子。

)12.A、D(A.“几千年前”应为“几千年来”。

D. “经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错,经典还应包括“西方”的经典,原文的表述是“我们所提倡的经典,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原文第三段“而经典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倡导的则是……”也暗示经典应包括东西方的经典著作。

【2015广东五校联考】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广东五校联考】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语文命题学校: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命题:李剑林审题:王文雄、杨红菊 2014.12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号、考生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照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蝉.联/婵.娟龟.裂/隽.秀虎视眈.眈/肆无忌惮.B.煎熬./鏖.战反诘./拮.据画卷./胜券.在握C.针砭./匾.额觊.觎/给.予前仆.后继/风尘仆.仆D.蓓.蕾/胳臂.仓廪./租赁.戕.害/呼天抢.地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990年国家教委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3年是素质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中标新立异的年份,这年2月,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吸纳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讨论的理论成果。

然而,“素质”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心理学界普遍把它理解为“秉性、天资、天赋”。

由此可见,“素质”一词原本强调人先天的生理特性。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从词义上看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的天赋不可教育。

但是,长达20多年的“素质教育”宣传已经使这一词语具有了独立的意思,今天它已很少受到质疑。

广东省百所学校2015届高三11月质量分析联合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百所学校2015届高三11月质量分析联合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百所学校2015届高三11月质量分析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13.如图所示,c所在的平面与赤道平行,a、b的圆心在球心且a的半径等于b的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均可能是卫星轨道B.在a、b轨道上运动的不同卫星,向心力一定相同C.在a、b轨道上运动的不同卫星,周期一定相同D.在a、b轨道上运动的不同卫星,动能一定相同14.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施力者是弹簧B.F2的反作用力是F3C.F3的施力者是地球D.F4的反作用力是F315.一颗炮弹从炮口水平射出,炮弹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

下列图象中可以近似反映在空中整个飞行过程中炮弹的水平分速度v x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16.如图甲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导线环匀速穿过半径也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规定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为正。

导线环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二、双项选择题:17.一物体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在第1 s内物体的A.位移大小为15 mB.路程为5 mC.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5 m/sD.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0 m/s18.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处在真空中,O为两点电荷连线上偏向+Q方向的一点,以O点为圆心画一圆,圆平面与两点电荷的连线垂直,P点为圆上一点,则A.圆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圆上各点的电势相等C.试探电荷+q在圆上各点所受的电场力大小相等D.将试探电荷+q由P点移至O点,电场力做功为零1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作用下静止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A.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右B.水平地面对斜面体无摩擦力C.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M+m)gD.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20.如图所示,一物块通过一橡皮筋与粗糙斜面顶端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杆相连而静止在斜面上,橡皮筋恰为原长,现给物块一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则物块从开始滑动到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设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A.物块的动能一直增大B.物块运动的加速度一直增大C.物块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D.物块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橡皮筋增加的弹性势能2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311sin 100πt(V),A、B间接有“220 V440 W”的电暖宝、“220 V220 W”的抽油烟机、交流电压表及保险丝。

广东省增城中学、三水中学等六校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doc

广东省增城中学、三水中学等六校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doc

广东省增城中学、三水中学等六校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lüè/nüè,shì/zhī,dàng/dāngApín/bìnwòqiǎngBj í/jìmíshā/shàDpiào/piāogǎng/gāngyìng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近日网上流传着香港的一份要求填上“草菅人命”形容警方才能得分的中文科测验卷。

该试卷一旦流传,就引发了各方的议论,各种言论甚嚣尘上。

在一般人眼中,这份试题的引导性是不言而喻的,资深中文科教师张月卿就直言,该试卷有很强的既定立场,而且立场失之偏激。

但也有教师反问︰“假如试卷是要求学生赞扬警方、贬低示威者,大家又会否同意呢?”“占中”引发的问题仍在持续发酵。

A.一旦B.甚嚣尘上C.不言而喻D.偏激【答案解析】C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符合语境。

A“一旦”: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

可用于已然,表示“忽然有一天”;也可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

两种情况,都不符合语境。

此处应用“一经”: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者某种行为(下文说明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B“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贬义)。

D偏激:(意见、主张)过火。

此处应用“偏颇”:偏于一方,不公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18日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并讲话。

他强调,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要抽象提炼、概括总结,揭示深层次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B.教育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发展的系统改革。

因此,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出台。

C.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全世界互联网巨头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探索规律。

广东省百所高中2015届高三联考

广东省百所高中2015届高三联考

广东省百所高中2015届高三联考高三2013-12-02 10:11广东省百所高中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催促/崔嵬离间/反间计循序渐进/徇私舞弊B.忸怩/拘泥提供/供销社溃不成军/振聋发聩C.张贴/字帖急迫/追击炮签订契约/锲而不舍D.熟稔/谂知分散/散热器猝不及防/出类拔萃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将“国宝”南迁。

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空前绝后的文物大迁徒工程。

1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藏匿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

一位当事人说:“事后回想,心有余悸。

不过,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确乎愈挺愈直了!”A.空前绝后 B.藏匿 C.安然无恙 D.确乎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再战告捷。

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打造民生科技。

C.“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

,。

,。

,,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①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②“意境”是一个由“意”和“镜”相结合的美学范畴③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④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⑤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⑥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②⑤ C.③④②⑤①⑥ D.④③①⑤②⑥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2015年高三11月摸底考试分析

2015年高三11月摸底考试分析

2015年11月高三摸底考试分析宁乡县中小学教研室高中组为了对全县2016届高三的教学质量现状进行一次诊断,我们于11月17日、18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了高三摸底考试。

本次考试对于检查备考效果、提高备考效率和学生的应考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成绩分析目的是总结前一阶段高考备考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目前高考备考工作面临的形势,查找高考备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早解决高考备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下面我就这次摸底考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数据分析1.划线分析本次高三摸底考试,共有7320名学生(不含总分为0分的98人)参考。

我们按保底完成目标进行划线,一本扣除保送单招20人,文化重本划线:理科一本线为551分,文科一本线为550分,参加此次考试位于此分数线以上的理科考生922人,文科考生187人,共1109人;二本扣除小门类及保送单招475人,文化划线:理科二本线为475分,文科二本线为464分,位于此分数线以上的理科考生共2104人,文科考生共699人,合计2803人。

理科620分以上的学生有161人,600分以上的学生有321人,最高分680.5;文科620分以上的学生有21人,600分以上的学生有45人,最高分646分。

一本、二本分数线差距不大,与往年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2012年文科一二本相差48分、理科一二本相差69分、一本文理相差51分、二本文理相差72分;2013年文科一二本相差55分、理科一二本相差72分、一本文理相差62分、二本文理相差79分;2014年文科一二本相差61分、理科一二本相差80分、一本文理相差40分、二本文理相差59分;2015年文科一二本相差54分、理科一二本相差71分、一本文理相差9分、二本文理相差26分。

就整体而言,无论文理科一二本划线仍保持一个较大距离,但同批次的文理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与此对应就是文理科之间一、二本上线人数相差也较大。

百强名校高考备考_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

百强名校高考备考_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2014.11.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耂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耂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耂生号、耂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耂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恮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挃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恮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耂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耂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沉疴./呵.叱瞳.仁/脚踵.空降./降.格以求B. 杂烩./荟.萃和煦./熙.和行.情/贸然行.事C. 捭.阖/脾.气坼.裂/牵掣.否.定/否.极泰来D. 圈.养/豢.养粗糙./糟.粕难.堪/毁家纾难.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每一种文体,其独特的审美意义,都令写作者竞相折腰,阅读者为乊倾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种叫小小说的文体萌芽収轫。

它简约通脱,雅俗共赏。

这种从民间兴起的文学诉求,让原始的文学情结复苏幵空前高涨。

三十多年来,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小小说作家脱颖而出,构成一种群星灿烂的创作景观;美轮美奂的小小说佳作令读者耳目一新,每年数量众多的小小说作品迚入语文教学及中耂高耂试题。

A.折腰B.雅俗共赏C.脱颖而出D.美轮美奂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百所学校2015届高三年级质量分析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绮丽/犄角折腾/折耗唆使/日月如梭B.逡巡/峻峭纰缪/绸缪地壳/金蝉脱壳C.庇佑/毗邻说服/游说曼妙/顺蔓摸瓜D.糜烂/靡费圆圈/羊圈赡养/蟾宫折桂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埃博拉在西非多国肆虐之际,这种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现居英国的彼得· 皮奥特博士说,如今发生在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疫情,与30多年前刚果(金)暴发的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如出一辙。

为防止埃博拉病毒曼延,他呼吁英国政府加紧测试试验性疫苗,尽快让这些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且获得实质性成效,这样,才能积极应对疫情,而不致于措手不及。

A.肆虐B.如出一辙C.曼延D.措手不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瑞典文学院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获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仍无缘奖项。

B.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不能违背,过得好的人都活在平衡的哲学里;能否保持平衡的状态,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是我们必须谨记的真理。

C.关于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D.据有关方面报道,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学博览会,它用语言输入,用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小巧、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维护自然的稳定和谐、保持地球物种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也恰恰是保护人类自己。

②自然界各物种之间只有相互依存、彼此协调才能互利共生。

③建立良好的人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保持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才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的出路所在。

④因此,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⑤人类并不是能够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特殊物种,而是和其他物种一起,共同构成了自然这个活的有机整体。

⑥现代生态伦理学将人类置于整个自然界来考虑人类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

A.②③④①⑥⑤B.③①⑥⑤②④C.⑤⑥④③①②D.⑥⑤④②①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

父虯,齐国子博士,谥文范先生。

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异之。

起家宁朔主簿。

吏部尚书王瞻尝候任昉,值之遴在坐,昉谓瞻曰:“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水镜所宜甄擢。

”瞻即辟为太学博士。

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

昉曰:“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

”御史中丞乐蔼,即之遴舅,宪台奏弹,皆之遴草焉。

迁平南行参军,尚书起部郎,延陵令,荆州治中。

太宗临荆州,仍迁宣惠记室。

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

时刘显、韦棱并强记,每与之讨论,咸不能过也。

还除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

迁正员郎,尚书右丞,荆州大中正。

累迁中书侍郎,鸿胪卿,复兼中书舍人。

出为征西鄱阳王长史、南郡太守,高祖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后转为西中郎湘东王长史,太守如故。

初,之遴在荆府,尝寄居南郡廨,忽梦前太守袁彖谓曰:“卿后当为折臂太守,即居此中。

”之遴后果损臂,遂临此郡。

丁母忧,服阕,征秘书监,领步兵校尉。

出为郢州行事,之遴意不愿出,固辞,高祖手敕曰:“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遂为有司□奏免。

久之,为太府卿,都官尚书,太常卿。

之遴好属文,多学古体,与河东裴子野、沛国刘显常共讨论书籍,因为交好。

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高祖义疏,惟《左氏传》尚阙。

之遴□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合三十事以上之。

高祖大悦。

太清二年,侯景乱,之遴避难还乡,未至,卒于夏口,时年七十二。

前后文集五十卷,行于世。

(选自《梁书·刘之遴列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值之遴在坐值:遇到B.瞻即辟为太学博士辟:征召C.操笔立成立:立即D.丁母忧,服阕忧:忧虑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沈约、任昉见□异之②遂为有司□奏免③之遴□著《春秋大意》十科A.①而②者③以B.①且②所③以C.①而②所③乃D.①且②者③乃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B.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C.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D.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吏部尚书王瞻曾探望任昉,任昉极力向王瞻推荐刘之遴,说明鉴的人应当选拔任用刘之遴。

B.刘之遴的舅舅乐蔼是御史台中丞,御史台的奏弹,都由刘之遴起草。

刘之遴曾担任宣惠记室。

C.高祖在刘之遴坚决推辞郢州行事一职的情况下,亲自写诏书留住了他,刘之遴后又担任多职。

D.当时只有《左传》没有高祖的义疏,刘之遴就著《左氏》十科等合三十事上奏,高祖很高兴。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

(3分)②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4分)(2)刘之遴的奇特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惜花[清]姜宸英一春强半是春愁,浅白长红付乱流。

剩有垂杨吹不断,丝丝绾恨[注]上高楼。

[注]绾恨:把恨绕住。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分)(2)这首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2)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3)高低冥迷,▲。

歌台暖响,▲。

(杜牧《阿房宫赋》)(4)梧桐更兼细雨,▲。

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李拯一位诗人说过,“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诚然,物质财富可以满足生存,但是精神庙宇才能安放心灵。

一个国家,要有共同捍卫的信念天空;一个社会,要有一起坚守的核心价值。

每一个人,在满足口腹之欲后,也深沉呼唤更加富足而充实的人生。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信仰,否则社会上什么‘恶性肿瘤’都会长出来”,有志之士的呼吁,折射出我们时代的精神需求。

如车轮围绕中轴才能转动、苍鹰振动双翼才能飞翔,社会拥有核心价值观,才能产生凝聚力的强大磁场。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的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和行为操守。

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精神道统”,人们得以从中寻求生命意义,寄托终极关怀。

中华文化向来注重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5000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敬畏,也有“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理想情怀。

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孕育出中华儿女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价值取向,己达达人、兼善天下的行为方式。

时至今日,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拜金主义在一些人那里颇有市场,一些传统道德价值受到挑战,一些价值底线被弃守。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欲追求,“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的道德拷问,毒奶粉、地沟油带来的良心失守……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价值关怀,那么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尽头,必然是良知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

在哲人看来,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原则的政治,这是现代社会的最大危机。

一些经济学家更看重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力量,认为“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的确,缺少自由平等,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巧取豪夺的原始丛林;没有公正法治,现代社会也可能堕落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今天,随着物质财富不断累积,富裕起来之后的价值追问,更加峻切地摆在国人面前;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同样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出国旅游,能否用自己的行为,展示一个大国的文明?汽车时代,能否遵守规则,让社会多一份法治意识?网络普及,能否尊重隐私,向他人释放出诚信和友爱?若从这些点滴努力中,一个人能够获得升华自我,那一个国家何尝不能实现从物质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的飞跃?总有一种情怀,能够让人超越争名逐利;总有一种追求,能够让人舍弃一时得失;总有一种感动,能够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力量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

物质丰裕的时代,精神的星光则能照耀我们走得更高更远,去拥抱一个更加丰盈的人生,收获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选自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关于“精神道统”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属于精神道统这个范畴。

B.精神道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行为操守和生命质量。

C.每个时代都需要人们能够从中寻求生命意义、寄托终极关怀的精神道统。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孕育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E.涵养我们时代的精神道统,需要人人努力,只要努力就能获得自我升华。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同时,传统道德价值受到挑战,一些价值底线失守。

B.中华文化向来注重崇德尚义,孔子、孟子有关“义”的观点态度充分证明这一点。

C.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没有诚信、同情心、公正、自由平等,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D.物质富裕时代,精神星光作用之大,它能够照耀我们去拥抱一个更加丰盈的人生。

14.文中的“庙宇”和“恶性肿瘤”各喻指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4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江西“夺刀少年”柳艳兵,为了乘客的生命安全,不顾高考在即,勇敢地夺下歹徒手中的刀。

山东老人刘盛兰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爱心和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