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第十单元小结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 酸碱中和反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 酸碱中和反应导学案一、课题概述本课题主要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特征及实际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题,我们将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过程,并掌握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二、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学习重点1.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2.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学习难点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五、预习问题1.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它有哪些特征?2.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3.可以举例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吗?六、课堂学习内容及步骤1.引入:通过一道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2.概念解释:简单明了地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3.化学方程式: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进行示例演练。
4.应用实例:列举几个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总结归纳:对本课题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梳理学习要点。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写一篇简单的短文进行总结。
课堂练习题1.将以下化学方程式补全,并指出它们属于酸碱中和反应:–酸:HCl + NaOH → __ + H2O–碱:__ + H2SO4 → Na2SO4 + H2O–碱:__ + HCl → NH4Cl + H2O2.列举三个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说明。
八、学习资源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2.相关课件和教学视频。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十单元课题2 酸碱中和反应导学案的内容,请根据以上导学案的指导完成学习及作业。
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833

本课小结:简单回顾,谈谈自己的收获对本课予以小结。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C、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D、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
2、解:设每天需要含质量分数85%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x
4 CO +Fe3O4高温3Fe + 4CO2
232 168
85%x 3000t×(1-5%)
=
X=
X=4630t
答:每天需要这种磁铁矿石4630吨。
当堂检测:(答案)
1、C
2、C
3、C
4、C
5、2857t;
板书设计:
1、金属资源的存在形式及现状
重点:铁制品生锈的本质及如何防止生锈;
难点:关于铁制品生锈条件的探究。
时间
分配
导课2分、自学13分、探究交流12分、小结3分、巩固10分
学习
过程
学习
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自学新知
1、学习引导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即铁生锈的条件和防锈措施);
(2)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
2、新知导读
(1)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铁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生成的铁锈()疏松多孔,不溶于水,易吸水的色
固体。铁锈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使铁制品氧气、水蒸气直接接触;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
A、;
B、;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十单元复习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知识回顾]1.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遇碱溶液变,酚酞溶液遇酸溶液变,遇碱溶液变。
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并。
浓硫酸溶于水后,液体温度将。
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分别将,;溶质质量分数。
盐酸、硫酸这样的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和,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做、或。
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因吸收和而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俗称、,它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反应放出大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和,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来表示,酸性溶液的pH ,碱性溶液pH ,中性溶液pH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5.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进行中和处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或接近的土壤中生长;酸雨的pH为,引起酸雨的原因,防治措施。
[问题讨论]1.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小型电镀厂向河中非法排放酸性废液。
根据所学知识,试设计三种检测酸性废液的方法。
2.如何除去金属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3.某食品包装小纸袋上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小纸袋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4.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例题赏析]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盐酸③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审图可知:①当瓶中气体体积膨胀时,装置中的小气球才能鼓起来;②瓶中气体体积增大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固体与液体混合时生成气体,如题中①②;二是固体与液体混合放出大量的热,使瓶中气体受热膨胀,如题中③④。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第十课时酸和碱班级_____ 学生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一、复习目标1、掌握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及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碱的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中和反应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3、综合运用酸和碱的知识完成实验推理及除杂等题目。
二、中考考点分析:1、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及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碱的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中和反应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3、综合运用酸和碱的知识完成实验推理及除杂等题目。
三、知识梳理(学生复习教材后填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指示剂(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中所学的酸碱指示剂有两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石蕊溶液遇酸变_______ 色,遇碱溶液变 _________ 色。
酚酞溶液遇酸变________ 色,遇碱溶液变 _________ 色。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一一pH溶液的酸碱性通常用 _______ 进行粗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用 ______ 表示,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 ___ 7溶液显酸性;pH _______ 7,溶液显中性;pH_______ 7溶液显碱性。
5、浓硫酸稀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氢氧化钠的俗名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氢氧化钙的俗名有、。
四、典例精析【例题1】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均一稳定,且无色透明B. —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C.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未必相同D. 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食盐水溶液在密闭条件下久置也不会分离析出食盐晶体【例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B. 在一定温度下,M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 某一时刻,某盛放NaCI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NaCI晶体,则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NaCI 的饱和溶液D. 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可能是饱和溶液【解析】A中没有指明在相同的温度下,因而不好比较,所以A不正确。
中考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101.1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学习内容第十单元(章)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及酸碱指示剂的概念;能利用酸碱指示剂区别酸和碱;2、学会从溶液的导电原因中认识酸碱盐的定义;借助实验现象来认识酸碱指示剂区别酸和碱的方法;3、感受和体会化学物质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酸、碱、盐及酸碱指示剂的概念;难点:真确区别酸、碱、盐及会利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别酸、碱、盐;时间分配导课 5 分、知识点拨10分合作探究10分小结3分巩固提高12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知识点拨:1、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例如:HCl= H++Cl-盐酸(HCl)是酸;H2SO4=2H++ SO42-硫酸(H2SO4)是酸;H2CO3=2H++CO32-碳酸(H2CO3)是酸;2、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
例如:NaOH=Na++OH-氢氧化钠(NaOH)是碱;Ca(OH)2= Ca2++2 OH-氢氧化钙【Ca(OH)2】是碱3、盐: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离子(NH4+)和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aCl= Na++ Cl-氯化钠(NaCl)是盐;K2SO4=2 K++ SO42-硫酸钾(K2SO4)是盐;NH4NO3= NH4++ NO3-硝酸铵(NH4NO3)是盐;4、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发生作用(反应)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指示剂。
合作探究:1、实验10-1 认真观察,作好记录并填写在课本表格中,然后思考如何正确理解酸碱指示剂?2、课本51页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留到春末夏初时家庭小实验;展示纠错:说说探究结果或得出的结论;课堂小结:回顾本节内容,试谈谈你的收获是什么?情境导入: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慎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花的花瓣上,喜爱花的他马上进行冲洗,一会儿却发现紫色的花瓣变红了。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学人版九年级下册学导学案第十单元小结复习

主备人:吴良兵审核人 :授课班级(1)(2)备课组:理化生编号:
学习
内容
第十单元 课型:复习课
学习
目标
1、进一步加深认识常见的酸和碱及其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认识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PH范围、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测定方法等;
2、学会阶段性复习与巩固,构建知识系统网络,强化对知识的灵活使用;
3、进一步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激发善于复习小结的良好习惯。
重点:常见的酸碱的相似化学性质;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时间分配
导课2分、基础知识梳理15分合作巩固提高20分小结3分
学习
过程
学习
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作业:1、继续做好单பைடு நூலகம்小结与复习。
2、完成下发的巩固习题。
导入方法:
开门见山式导课。此略。
基础知识梳理
引导学生结合学案进行知识梳理。
合作巩固提高
学生合作完成后,个别展示结果,再予以纠错。
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小结与复习
一、酸和碱的再认识
二、酸和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三、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PH
教学反思
A、CO2B、NH3C、H2D、HCl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0.1 常见的酸和碱学习内容第十单元课题1第3课时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2、学会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发现分类学习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及优越性;3、感受和体会化学物质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盐酸、硫酸的相关化学性质;难点:如何正确掌握盐酸硫酸的相关化学性质;时间分配导课 2 分、合作探究25分小结3分巩固提高10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新知引导:(1)、稀盐酸、稀硫酸与指示剂的作用;(2)、稀盐酸、稀硫酸与活泼金属的作用;(3)、稀盐酸、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的作用;(4)、稀盐酸、稀硫酸与碱的作用;(5)、稀盐酸、稀硫酸与与盐的作用;合作探究:1、实验探究稀盐酸、稀硫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1)、在白色点滴板上实验盐酸、硫酸分别与紫色石蕊、无色酚酞溶液的反应,观察并记录现象。
(2)、稀盐酸、稀硫酸能与反应。
紫色石蕊溶液遇到盐酸、硫酸变为色;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盐酸、硫酸不变色;2、回忆第八单元金属性质中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1)、试写出镁、锌、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稀盐酸、稀硫酸能跟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反应;3、实验探究稀盐酸、稀硫酸与铁锈的反应;(1)、在盛有稀盐酸、稀硫酸的两支试管里分别放入生锈的铁钉,观察并记录现象;(2)、稀盐酸、稀硫酸能与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反应。
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方程式:;;讨论:1、利用上述反应可以除去铁锈,除锈时能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没在酸中?为什么?2、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多数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试写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4、实验探究稀盐酸、稀硫酸与碱的反应;(1)实验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氢氧化铜的反应,观察并记录现象;(2)稀盐酸。
稀硫酸能与碱发生反应。
写出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导入方法: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盐酸硫酸的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用途,回忆说出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同学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呢?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预设结果如下:1、(2)、酸碱指示剂;红色;2、(1)Mg + 2 HCl ==MgCl2 + H2↑;Zn + 2 HCl== ZnCl2 + H2↑;Fe + 2HCl==FeCl2 + H2↑(2)、置换;3、(2)、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讨论:1、不能;Fe + 2HCl==F eCl2 + H2↑;2、CuO+H2SO4==CuSO4+H2O;4、Cu(OH)2+2HCl==CuCl2+2H2O5、略。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8-22

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学习内容(第_2__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 认识并初步掌握置换反响;初步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2 学会判断某反响是否是置换反响;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响能否发生及其他相关应用;3感受和体会化学及物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重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响;难点:灵活运用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解决相关问题。
时间分配导课 5 分、自学 10 分、探究交流 15 分、小结 3 分、稳固 7 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1、学习引导〔1〕置换反响;〔2〕金属活动性顺序。
2、新知导读〔1〕由与反响,生成和的反响叫做置换反响。
例如Fe + CuSO4=FeSO4+ Cu 置换反响,CO +CuO加热Cu + CO2置换反响;置换反响和、都是化学反响的根本类型;〔2〕人们通过实验归纳和总结出的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它的活动性及越;例如,K的活动性比Ca强,Cu的活动性比Hg强;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产生;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例如,Mg、Zn、Fe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响产生H2,Cu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响;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位于后面的金属把位于前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例如,Fe位于Cu的前面,所以Fe + CuSO4=FeSO4 + Cu而Cu位于AI的后面,所以Cu不能与AI 2〔 SO4〕3溶液反响;探究交流:试判断以下各组物质混合能否发生反响,能反响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反响的说明原因。
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金属的三方面的化学性质,你能说出来吗?同时还认识了九个化学反响方程式,试写出这些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 吴良兵 审核人 : 号:
学习 内容 第十单元 1、进一步加深认识常见的酸和碱及其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 认识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PH 范围、与溶液酸碱性的关 系、测定方法等; 2、学会阶段性复习与巩固,构建知识系统网络,强化对知识 的灵活使用; 3、进一步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 化学的强烈欲望;激发善于复习小结的良好习惯。 导课 2 分、 学案(学习过程)) (2)
备课组: 理化生
编
课型 :复习课 重点:常见的酸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相关问 题;;
学习 目标
时间 分配
合作巩固提高 20 分
小结 3 分
导案(学法指导)
学习 过程
基础知识梳理: 导入方法: 一、酸和碱的再认识 开门见山式导课。 此略。 1、 、 属于常见的酸。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 基础知识梳理 出 和酸根离子。 引导学生结合学案进行 2、 、 属于常见的碱。碱在水溶液中能解 知识梳理。 离出金属离子和 。 3、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生成和生活中有 那些广泛的用途? 二、酸和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1、酸的相似化学性质 A、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 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 液变为 色; B、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酸 + 金属——盐+ H2 C、酸能与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 D、酸与碱的反应 酸 + 碱——盐 + 水 E、酸与某些盐的反应 酸 + 盐——酸 + 盐 2、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A、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碱的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 色;能使无色的 酚酞溶液变为 色; B、碱溶液能与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C、碱能与酸反应
- 1 -
学习 过程
碱 + 酸——盐 + 水 D、碱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碱 + 盐——碱 + 盐 三、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PH 1、范围是 ; 2、PH 与酸碱性的关系: PH 7,溶液显酸性; PH 7,溶液显中性; PH 7,溶液显碱性; 3、用 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合作巩固提高 1、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氢氧化 钠固体干燥的是( ) A、CO2 B、NH3 C、H2 D、HCl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 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酚酞 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 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C、酸能使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 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 是酸;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 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3、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氯化钡溶液鉴 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 用 CO2 鉴别 NaOH 和 Ca(OH)2 溶液; D、 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 NaOH 溶液是否变质; 4、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 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酸碱度 的测定。 (1)、把适量土壤放入烧杯中, 并 ;(2)、蘸取少量土壤浸出 液滴在 上; (3)、将其与 对照,即可测定得土壤 的酸碱度。 5、为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荣同学取该盐酸 样品 50g, 向其中加入过量锌粒, 完全反应收集到 0.3g 氢气, 请完成下列计算与分析: (2)小荣将测定结果与该盐酸试剂瓶标签上所标的相关 信息(浓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35%)进行比较,发现标签 上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实际值不符(实验过程无误),你认为 原因可能是 。 作业:1、继续做好单元小结与复习。 2、完成下发的巩固习题。
合作巩固提高 学生合作完成后,个别 展示结果,再予以纠错。
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小结与复 习 一、酸和碱的再认识 二、酸和碱的相似化学 性质 三、表示溶液酸碱度的 方法—PH
- 2 -
教学 反思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