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人教经典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3章_金属及其化合物3-4a_含解析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3-3(人教版)

2.亚铁盐 含 Fe2+的溶液呈 浅绿色 ,在空气中易被 O2 氧化而 变质,保存时要加入少量的 铁粉 ,防止其被氧化。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 还原性 。
(1)氧化性:Fe2+与 Z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Zn===Zn2++Fe
。
(2)还原性: ①与 Cl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高考一轮总复习·(经典版)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铁、铜及其化合物
考试说明 1.掌握铁、铜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命题规律 铁、铜及其化合物是高考的热点,有选择和填空两种题 型。以铁、铜及其化合物为载体,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方程 式的书写、电化学知识、实验探究融合在一起综合考查,备 考时要抓住“铁三角”之间的转化关系,特别重视 Fe2+、 Fe3+的鉴别与检验,以及以 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为 核心的氧化还原知识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铁盐和亚铁盐
1.铁盐 (1)氧化性 ①与单质铜、铁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2Fe2++Cu2+,2Fe3++Fe===3Fe2+ 。
②与 KI 溶液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 2Fe3++2I-===2Fe2++I2 。
(2)特性:含有 Fe3+的盐溶液遇 KSCN 溶液变成 红 色。 离子方程式为 Fe3++3SCN-===Fe(SCN)3 。
题组一 Fe2+、Fe3+的相互转化及检验
1.下列试剂中,不能使 Fe2+转化为 Fe3+的是 ( )
① 氯 气 ②NaCl 溶 液 ③KMnO4 溶液 ④稀 硝酸
⑤盐酸 ⑥NaNO3 溶液
2019届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解析版)

32019届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固体B.都是供氧物质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2.某固体物质只含有钠和氧两种元素,将它放在足量的水中产生两种气体,这两种气体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则原固体物质的组成是()A.Na2O2与Na2OB.Na和NaOHC.Na2O2和NaD.Na和Na2O3.下图是一稀酸对Fe-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6HNO3(稀)===Fe(NO3)+3NO2↑+3H2O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硫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4.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L 1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明矾水解形成的 Al(OH) 3 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 . 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C . 用 Al(OH) 3 制胃酸过多D . 电解 AlCl 3 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铝6.为了检验某含有 NaHCO 3 杂质的 Na 2CO 3 样品的纯度,现将 w 1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w 2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 .B .C .D .7.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 [Cu 2(OH) 2CO 3]均可溶于 HCl ,转化为氯化铜。
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强化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及答案

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强化练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及答案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试一试】在废水处理领域中,H2S或Na2S能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而除去。
25 ℃,某溶液含0.02 mol•L-1 Mn2+、0.1 mol•L-1 H2S,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当溶液的pH=5时,Mn2+开始沉淀为MnS,则MnS的溶度积为()(已知:H2S两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a1=1.3×10-7,Ka2=7.0×10-15) A.1.3×10-7 B.7.0×10-15 C.9.1×10-14 D.1.82×10-14 【答案】D*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答案D2、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一小块Na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B.将一小块Na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C.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说明Na没有Cu活泼D.点燃Na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H2生成解析:钠比铜的活泼性强,将一小块钠投入CuSO4溶液中,Na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然后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故在水溶液中Na不能置换出Cu。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金属钾的冶炼可采用如下方法:2KF+CaC2CaF2+2K↑+2C,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F,氧化产物是KB.该反应能说明C的还原性大于KC.电解KF溶液不可能制备金属钾D. CaC2、CaF2均为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2∶12.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途径②,途径①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B. 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C. 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D.将CuSO4溶液蒸发,利用余热蒸干,可制得胆矾晶体3.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B.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溶液显血红色即可证明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体为“蓝色固体”4.泡沫灭火器内装的药液之一是饱和NaHCO3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饱和Na2CO3溶液。
其原因是①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②NaHCO3与酸反应产生气泡比Na2CO3快③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酸反应产生CO2气体多④产生相同质量的CO2,消耗的酸量NaHCO3比Na2CO3少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6.下列关于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B.由于镁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C.能跟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镁合金密度小但强度大,大量用于火箭、飞机等部件7.在含有0.1 mol FeBr2、0.1 mol FeI2的1 L溶液中,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结论的评价都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①⑤B.②④C.③D.③⑤8.氧化亚铁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白色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A. Fe(OH)3 Fe2O3B. Fe(OH)2 Fe2O3C. Fe(OH)2 Fe(OH)3D. Fe(OH)2 Fe3O49.如图所示装置,试管b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a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下列叙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A. U形管内红水褪色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膨胀D. U形管水位不变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C.氯化铁与过量氨水反应:Fe3++3OH-===Fe(OH)3↓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3++Fe===3Fe2+11.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钠的熔点比钾的熔点高②钠和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过氧化物③钠和钾性质活泼且都是短周期元素④钠和钾的合金常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019高考化学(人教经典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a含答案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铝坩埚可用于熔融NaOH实验B.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C.氧化铝熔点很高,可作耐火材料D.明矾用作净水剂,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答案 C解析氧化铝能与NaOH反应,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NaOH实验,A 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变,B错误;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于制耐火砖、耐火坩埚、耐火高温实验仪器等,C正确;明矾净水时,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不溶于水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起到净水作用,铜离子无法除去,D错误。
2.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反应速率之比为2∶3答案 A解析由关系式:Mg~H2,2Al~3H2,可知产生等量H2时,消耗Mg、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摩尔质量之比为24∶27=8∶9,反应速率之比为3∶2,故A正确。
3.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A.Al跟NaOH溶液共热B.Al(NO3)3跟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l2O3和水共热D.Al2(SO4)3和过量的氨水反应答案 D解析Al跟NaOH溶液共热生成NaAlO2,得不到氢氧化铝,故A错误;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或强碱,Al(NO3)3跟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得不到氢氧化铝,故B错误;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故C错误;Al2(SO4)3和过量的氨水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故D正确。
4.下列有关金属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是放热反应B.工业上通过电解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C.Mg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D.镁可以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可以作耐高温材料答案 B解析金属Mg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同时放出大量的热,A 正确;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B错误;Mg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Mg置换出Cu,形成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Mg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的熔点很高,常用作耐高温材料,D正确。
2019高考化学(人教经典版)大一轮复习检测: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练习 Word版含解析

《选修3》综合练习 时间:50分钟1.已知反应3NaH +Fe 2O 3=====一定条件2Fe +3NaOH 。
(1)基态Fe 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相同的电子;Fe 3+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
(2)NaH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1 mol NaOH 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其中O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Fe 3+可以和SCN -形成配合物,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说明配位原子配位能力________(填“强”或“弱”)。
(3)上述反应中含Na 的化合物晶体类型均为____________晶体;NaH 的熔点显著高于NaOH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种单质铁的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则铁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若r (Fe)表示Fe 原子的半径,单质铁的原子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列出含r (Fe)的计算表达式]。
答案 (1)26(2)Na +[··H]- N A sp 3 弱 (3)离子 H -半径小,NaH 的晶格能大于NaOH 的晶格能(4)8 83πr 3(Fe )⎝⎛⎭⎪⎫4r (Fe )33 解析 (1)基态Fe 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均不相同,故基态Fe 原子核外有26种运动状态不相同的电子;基态F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64s 2,则Fe 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5,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2)NaH 是离子化合物,由Na +和H -构成,其电子式为Na +[··H]-。
NaOH 由Na +和OH -构成,其中OH -含有极性键(O —H 键),故1 mol NaOH 含有的σ键数目为N A 。
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人教全国版文档:第三章 金

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l既可用于食品包装,也可用作建筑材料B.Al2O3既可用来冶炼金属Al,也可用作耐火材料C.明矾[KAl(SO4)2·12H2O]既可用作净水剂,也可用作消毒剂D.Al(OH)3既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也可用来制备一些铝盐答案 C解析A项,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铝可以制成铝箔用于食品包装,金属铝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如铝合金门窗等,正确;B项,电解熔融的Al2O3可冶炼金属Al,由于Al2O3具有耐高温的性质,也可用作耐火材料,正确;C项,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后,Al3+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Al(OH)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作净水剂,但Al(OH)3并不具有3消毒作用,错误;D项,Al(OH)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正确。
2.(2018·银川第一中学月考)镁粉是焰火、闪光粉、鞭炮中不可缺少的原料。
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答案 C解析加热时O2、N2、CO2等都能与镁反应。
3.(2017·厦门模拟)镁铝性质相似,下表中对两者的对比不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铝能被Cl2、O2氧化,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与水反应很不明显,但与强碱溶液反应;Mg 能在N 2、O 2、CO 2中燃烧,能与沸水反应,但不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 3++3NH 3·H 2O===Al(OH)3↓+3NH +4 B .存在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加入明矾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C .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 溶液D .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 +3MgO=====高温3Mg +Al 2O 3答案 A解析 B 项中明矾只能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不能除去重金属离子;C 项中Mg 不能溶于NaOH 溶液;D 项中Mg 的金属性比Al 强,故Al 与MgO 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专题3《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法对A盐的水溶液进行鉴定,由此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D溶液中存在Fe(SCN)3B.滤液中有Fe3+C. B为AgBrD. A一定为无氧酸盐FeBr22.硅酸铜钡是当今用最新科学技术才能合成的一种物质。
然而现在发现,我国秦朝兵马俑用的一种颜料竟是硅酸铜钡。
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错误的是()A.易溶于水B.难溶于水C.属于硅酸盐D.有颜色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比钠元素的金属性强B.钾和钠的焰色分别为紫色和黄色C.碱金属都能和水起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并放出氢气D.碱金属的熔点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升高4.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B. CO2可以用H2SO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C.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AlO+2H2O===Al(OH)3↓+HCO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5.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6.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D.实验方案Ⅱ更便于实施7.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变压器铁芯是含硅4%的硅钢,有很高的导磁性B.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保鲜剂C.甲醛溶液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答案 C解析含硅4%的硅钢具有导磁性,可用作变压器铁芯,A正确;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铁锈,消耗了氧气,阻止了食品与氧气的反应,达到了食品保鲜的目的,B正确;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C 错误;根据合金的性质可知,合金的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D正确。
2.下列关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世界上冶炼铜的主要方法是电解法B.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蒸馏法C.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中需要氧化剂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D.电解法冶炼铝的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氧化铝的熔点以节约电能答案 A解析目前世界上冶炼金属铜的主要方法是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A 错误;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B正确;海带中碘以I-的形式存在,要变成单质碘需要加氧化剂氧化,C正确;电解法冶炼铝的过程中加入冰晶石可降低氧化铝的熔点,减少能耗,D正确。
3.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D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答案 B解析 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为HgS=====△Hg +S 、Hg +S===HgS ,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A 错误;“铁赤色如铜”,说明铁置换出铜,故“曾青”应为可溶性铜盐的水溶液,B 正确;“积变又还成丹砂”,发生的反应是Hg +S===HgS ,Hg 发生了氧化反应,“还”是指恢复原来的状态,C 错误;Hg 的活动性比Cu 弱,因此水银不能与“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D 错误。
4.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②焙烧:2PbS +3O 2=====高温2PbO +2SO 2;③制粗铅:PbO +C=====高温Pb +CO ↑;PbO +CO=====高温Pb +C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 .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 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C .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 mol Pb 共转移2 mol 电子D .将1 mol PbS 完全冶炼成Pb 理论上至少需要6 g 碳答案 D解析 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 错误;B 项中还原产物除PbO 外还有SO 2;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 mol Pb 共转移8 mol 电子,C 错误。
5.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A .在高温条件下,用H 2还原MgO 制备单质MgB .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 2O 3制备单质AlC .在通电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单质NaD .加强热,使CuO 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答案 B解析Mg的活泼性强,不能用H2还原制备Mg,而应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A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而不是单质Na,C错误;CuO加强热分解生成Cu2O而不是Cu,D错误。
6.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铝钠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C.铝钠合金投入足量氯化铜溶液中,会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也可能有铜析出D.若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答案 D解析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金属,A正确;铝钠合金投入水中,发生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当n(Na)≥n(Al)时,金属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B正确;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钠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可以和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若n(Al)>n(Na),金属铝也会置换出金属铜,C 正确;2Al~3H2↑,2Na~H2↑,等质量的金属钠和金属铝比较,Al产生的氢气量多,所以放出的H2越多,铝的质量分数越大,D错误。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铁易被腐蚀,可以在纯铁中混入碳元素制成“生铁”,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B.我们使用合金是因为它比纯金属具有更优良的化学性质C.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D.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答案 C解析纯铁抗腐蚀能力很强,生铁易腐蚀,A错误;合金比其成分金属具有更加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B错误;Na、Al用电解法冶炼,Cu可以用热还原法冶炼得到,D错误。
8.如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引燃后进行,选项中的物质表示A和B,不合理的是()A.MgO AlB.CO2MgC.Fe3O4AlD.CuO H2答案 A解析Mg的活泼性强于Al,若A为MgO,B为Al,二者不能发生铝热反应,A错误;CO2与Mg反应生成C(即C)和MgO(即D),Mg与O2反应生成MgO,C与足量O2反应生成CO2,B正确;Fe3O4与Al能发生铝热反应,生成Fe(即C)和Al2O3(即D),C正确;H2还原CuO生成Cu(即C)和H2O(即D),D正确。
9.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胆矾晶体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C.CuSO4在1100 ℃分解所得气体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D.Y具有还原性答案 C解析 将CuSO 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胆矾晶体,A 正确;途径①有污染性气体产生,相对于途径③,途径②的优点是制取等质量CuSO 4需要的硫酸少并且无污染性气体产生,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B 正确;由流程图知硫酸铜分解生成了Cu 2O ,若X 是SO 2和SO 3的混合气体,则铜元素、硫元素化合价降低,无元素化合价升高,根据2CuSO 4=====1100 ℃Cu 2O +SO 2↑+SO 3↑+O 2↑知,X 可能是O 2、SO 2和SO 3的混合气体,C 错误;由Cu(OH)2到Cu 2O ,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D 正确。
10.某混合物X 由Al 2O 3、Fe 2O 3、Cu 、SiO 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Ⅰ中减少的3 g 固体一定是混合物B .步骤Ⅱ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CuC .根据步骤Ⅰ、Ⅱ可以判断混合物X 的成分为Al 2O 3、Fe 2O 3、Cu 、SiO 2D .根据步骤Ⅱ可以得出m (Fe 2O 3)∶m (Cu)=1∶1答案 D解析 步骤Ⅰ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固体质量减少了3 g ,溶解的物质可能是Al 2O 3和SiO 2中的一种或两种,故A 、C 错误;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盐酸,Fe 2O 3溶解后又和Cu 发生反应,故减少的固体是Fe 2O 3和Cu ,B 错误;步骤Ⅱ中发生的总反应为Fe 2O 3+Cu +6HCl===2FeCl 2+CuCl 2+3H 2O ,溶解的固体(6.4-1.92=4.48 g)中,Fe 2O 3和Cu 的物质的量相等,又因为盐酸过量,Fe 2O 3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为Cu ,可计算出Fe 2O 3和Cu 的质量相等,D 正确。
1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m g 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通常比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金属特性B .铜银都能与稀硝酸反应,收集到的V L 气体全为NOC .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洗涤D .铜的质量分数为143.5V -22.4W 100.4m×100% 答案 D解析 不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与Cu 、Ag 反应生成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一定全部是NO ,B 正确;W g 固体应该是干燥纯净的AgCl ,故Ⅰ为过滤,由于过滤后的氯化银附着一些离子,应洗涤附着的物质,防止影响氯化银的质量测定,故Ⅱ为洗涤,C 正确;氯化银的质量为W g ,所以合金中银的质量为W g ×108143.5=108W 143.5g ,故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m g -108W 143.5 g m g ×100%=143.5m -108W 143.5m×100%,故D 错误。
12.部分氧化的Fe-Cu 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 2O 3、CuO)共5.92 g ,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②样品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③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H2SO4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④V=224 mL⑤V=336 mL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 B解析由滤液A中不含Cu2+可知,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的反应有Fe+H2SO4===Fe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Fe+Cu2+===Fe2++Cu,Fe+2Fe3+===3Fe2+。
溶液中阳离子只有Fe2+、H+,无Fe3+,①错误;因滤液A中不含Cu2+,故3.2 g滤渣只是Cu(物质的量是0.05 mol),滤液经处理最终得到的3.2 g固体是Fe2O3。
由2Fe~Fe2O3可知,该5.92 g样品中,铁元素的总质量为2.24 g(物质的量是0.04 mol),故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92 g-2.24 g-3.2 g=0.48 g,即样品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48 g16 g·mol-1=0.03 mol,②正确;消耗的H2SO4以FeSO4的形式存在,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③正确;因5.92 g样品中含0.03 mol O、0.04 mol Fe、0.05 mol Cu,则样品可以看作Fe、FeO、Cu的形式,因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03 mol,故FeO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Fe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生成0.01 mol的H2,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224 mL,④正确、⑤错误。